《大薩遮尼幹子所說經》二 ▪第2页
元魏天竺叁藏菩提留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六者示現叁乘差別濁。七者示現不淨佛國土濁。八者示現難化衆生濁。九者示現說種種煩惱濁。十者示現外道亂濁。十一者示現魔濁。十二者示現魔業濁。善男子。一切諸佛所有國土。皆是出世功德莊嚴具足清淨。無有諸濁。如此過者。皆是諸佛方便力現爲利衆生。汝等應知。爾時聖者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遍知。說此十二最上功德清淨佛國。如來當于何等國土。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佛告文殊師利。一者彼佛國土衆生。畢竟能成勝清淨劫。離諸劫濁具足功德。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二者彼佛國土衆生。畢竟能成最勝妙時。諸佛法行不失時節。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叁者彼佛國土衆生。畢竟能成最勝法器受佛正法。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四者彼佛國土衆生。畢竟能成淨妙智海清淨一切諸煩惱垢。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五者彼佛國土衆生。畢竟能成柔軟之心。其中常有調伏衆生。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六者彼佛國土衆生。畢竟能成最勝妙乘。能以一乘究竟。取于無上涅槃。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七者彼佛國土衆生。畢竟能成勝器世間無有余相。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八者彼佛國土衆生。畢竟能成如來正教。無諸一切外道邪法。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九者彼佛國土衆生。畢竟能成直心正心無有谄曲。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十者彼佛國土衆生。畢竟能成無垢功德。成就一切清淨白法。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十一者。彼佛國土所有衆生。畢竟能成諸聖人法。其中常有勝福田衆。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十二者。彼佛國土所有衆生。畢竟能成勝妙道場。過去諸佛于中成道。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文殊師利。是名十二種最勝功德能淨佛土。如是淨土。如來于中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文殊師利。我佛國土。無有聲聞辟支佛等差別之說。何以故。諸佛如來。離于種種取相過故。文殊師利。如來若爲一種衆生說于大乘。一種衆生說緣覺乘。一種衆生說聲聞乘。如是說者。是如來成不清淨心。是如來成不平等心。是如來成鬥诤過心。是如來成無有平等慈悲之心。是如來成諸相過心。是如來成于諸法中生悭吝心。文殊師利。我爲衆生說于何等何等之法。彼一切法。隨順菩提隨順大乘。取一切智。畢竟究竟能到一處。謂能到于一切智處。文殊師利。是故我土無乘差別
爾時聖者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白佛言。世尊。若無叁乘差別性者。何故如來。爲諸衆生說叁乘法。而言此是聲聞學乘。而言此是緣覺學乘。而言此是菩薩學乘。佛告文殊師利。諸佛如來說叁乘者。示地差別。非乘差別。諸佛如來說叁乘者。說法相差別。非乘差別。諸佛如來說叁乘者。說人差別。非乘差別。諸佛如來說叁乘者。示少功德知多功德。而佛法中無乘差別。何以故。以法界性無差別故。文殊師利。諸佛如來說叁乘者。令諸衆生悉入如來諸佛法門。令諸衆生漸入如來大乘法門。如學諸伎次第修習。文殊師利。譬如射師于射智中。究竟到射第一彼岸。能以種種無量方便教諸弟子。如己知見一切究竟。文殊師利。如來射師亦複如是。于諸法中。皆悉究竟到于彼岸。即以如來一切智智分別而說。示諸衆生叁乘差別。如世射師教諸弟子。文殊師利。譬如少火所有災炎。漸漸增長能遍世界。乃至成于劫燒大火。文殊師利。如來智火亦複如是。即彼一智光明之性。次第增長成就如來一切知見大智光明。能燒一切諸染煩惱。文殊師利。譬如諸大須彌山王。無分別心。衆生到者皆同一色。所謂金色。文殊師利。如來世尊無上大智須彌山王亦複如是。于諸衆生無有分別。若有衆生入佛法者。彼諸衆生皆成一色。所謂一切種智妙色。文殊師利。譬如因陀羅淨妙清色摩尼寶珠。置在一切器世間中。彼摩尼寶所有境界。彼境界中一切諸色種種諸相。摩尼珠力皆同一色。所謂青色。文殊師利。如來世尊無上青色摩尼寶珠亦複如是。智慧光明照衆生者皆同一色。所謂一切種智之色。文殊師利。譬如大海無量百千河澗水入。入已一切皆同一味。所謂鹽味。以常住故。文殊師利。大海水者。名爲如來一切智慧。種種河澗水皆入者。名爲聲聞緣覺菩薩。入已一切同鹽味者。名爲一乘。常住者名無分別一切種智。文殊師利。依此義故。汝應當知無乘差別。文殊師利。是故佛說地差別者。示諸衆生叁乘作業漸次令入。說法相差別者。示現衆生如來種智漸次令入。說少功德知多功德者。示諸衆生叁人差別。示現如來奮迅方便無礙辯才。文殊師利。諸佛如來說叁乘者。依世谛說。文殊師利。諸佛如來說一乘者。依第一義說。第一義者。唯是一乘。更無第二故。文殊師利。我佛國土所有外道。僧佉毗世師遮梨迦尼幹子等。皆是諸佛如來方便。皆是如來神力住持世間能見。何以故。以諸如來善除一切諸惡對故。文殊師利。諸佛如來名爲善逝。有怨對者無有是處。文殊師利。譬如世間轉輪聖王。成就少分善根功德。斷絕善根非究竟法。具足一切貪嗔癡等。諸結煩惱不離叁有。不離一切諸使煩惱。不離一切垢染煩惱。彼轉輪王。畢竟無有一切怨對。畢竟無有一切敵對。何以故。文殊師利。以轉輪王無怨刺故。文殊師利。何況如來成就一切功德智慧。得不斷絕大慈悲心。行于無漏虛空法界。滿足七覺諸善功德。畢竟成就不忘失法。能轉無上大妙法輪。畢竟成就無上菩提。而有棘刺諸魔怨刺外道敵對。無有是處。文殊師利。我佛國土所有僧佉毗世師遮梨迦尼幹子等。皆是如來住持力故。方便示現。文殊師利。此諸外道善男子等。雖行種種諸異學相。皆同佛法。一橋梁度。更無余濟故。文殊師利。一切禽獸。無有能于師子王前立出聲者。文殊師利。如來師子大丈夫王。具足十力四無所畏。一切外道尼幹子等。無一敢于如來境中與佛世尊诤法是非。作師子吼者無有是處。除諸如來方便力者。文殊師利。譬如日輪出能放大光明羅網。一切諸蟲螢火光明皆悉休息。一切摩尼諸火光明亦不能現。文殊師利。如來出世。放大智慧日輪光明。一切外道尼幹子蟲螢火智慧諸光明等。皆悉閉塞不能顯現。文殊師利。譬如鐵王名阿塞件陀。彼所在處。一切凡鐵皆不敢住。何以故。以獨相故。不共凡鐵同在一處。文殊師利。如來鐵王亦複如是。隨何國土出世之處。一切凡鐵諸外道等。皆不得生。何以故。以佛如來獨相出世故。文殊師利。譬如何等何等處所有如意寶摩尼王出。彼處不生僞琉璃珠。文殊師利。如來如意大智寶王。隨何國土出現于世。彼處一切諸外道等。皆不得生。文殊師利。譬如何等寶性中出閻浮檀金。彼處不出諸銅鐵等。文殊師利。如來寶性亦複如是。隨何國土出現于世。彼處不生諸外道等。文殊師利。依此義故。汝應當知。隨何國土如來出世。彼處不生諸外道等。何以故。文殊師利。我佛國土有諸外道尼幹子等。皆是如來住持力故。爲欲示現不可思議方便境界。何以故。此諸一切諸外道等。皆是住于不可思議解脫門故。皆是大智究竟般若波羅蜜門故。一切皆得大方便力奮迅自在故。一切皆得不舍佛法僧等念故。一切皆到第一彼岸。以大神力教化衆生故。一切皆得如來加力教化衆生故。說此一乘門時。八千天子依聲聞行。聞一乘已。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五百比丘得住一乘平等大智燈明叁昧。千二百萬菩薩得無生忍。此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諸天在于虛空界中。悉皆雨天優缽羅華。缽頭摩華。拘牟頭華。分陀利華。雨天栴檀諸末香等。一切盈滿。如來足下。無量百千諸天子等。住虛空中。作諸百千種種伎樂。俱出妙聲供養如來。雨天衣雨擊諸天鼓。而作是言。我于世間。未曾聞此希有上妙最勝法門。複白佛言。世尊。願此法門。究竟住于閻浮提中。作大饒益一切衆生。八千比丘尼。各各脫身所著上衣。奉獻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諸佛勝方便
我出有法時 方便示時濁
一切時有法 畢竟常清淨
隨衆生受法 故現衆生濁
諸佛勝智人 出于妙劫中
國土常清淨 是故說無濁
我于無量劫 具足修苦行
清淨諸業障 得勝智功德
能于無量劫 壽命常無盡
除佛方便力 是故無命濁
衆生起常想 故我示無常
以無數劫命 示行短壽相
如來勝功德 無量劫所修
薄福怯衆生 聞生驚怖心
爲此衆生故 分別差別說
究竟皆成佛 更無有余乘
我爲化衆生 分別說余道
漸化令入一 故無叁差別
譬如善射師 快能知刀箭
爲教諸弟子 一藝種種說
如來亦如是 爲成就衆生
而于一法中 種種差別說
我于諸衆生 無有差別心
以器不同故 所說有分別
若無平等心 人說我悭嫉
自取最上乘 與衆生下法
上因陀羅寶 隨處青光色
普照物皆同 而寶無分別
佛無上智寶 光明照世間
同一菩提色 離諸分別心
譬如微少火 增長成大明
諸羅漢少智 增長成佛慧
一切諸衆生 往詣須彌處
依須彌光力 一切同一色
如是諸衆生 住佛須彌法
如來法力故 同一佛色身
譬如蜜蜂[口*(隹/乃)] 集諸種種物
置在一器中 和合成一味
佛說叁亦爾 爲熟衆生根
說諸種種法 成佛菩提味
譬如轉輪王 出無怨敵對
我法王出時 亦無外道刺
譬如日輪出 余光皆閉塞
佛日輪出已 外道自除滅
隨生鐵王處 不生余凡鐵
隨佛所生處 不生諸外道
隨生妙金處 不生余銅鐵
隨佛成道處 自然無外道
譬如摩尼寶 不共穢雜住
是故出生處 無僞琉璃珠
如來摩尼珠 出處亦如是
不雜諸外道 同時一國土
外道大神通 皆自在菩薩
汝當知方便 示現如是相
一切諸菩薩 聞諸外道等
具足方便力 皆發歡喜心
各各生…
《大薩遮尼幹子所說經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