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曆代通載》五 ▪第2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改製度者。以此加之。剕乃刖足。決關渠踰城郭。以此加之。宮謂男去其勢女閉幽室。男女不以禮義交通者。以此加之。大辟死罪也。寇盜劫掠者。以此加之)作韶樂造總章(韶有九數十一。堂上樂有六。謂柷如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以此起樂也。敔如伏虎。背上爲二十四鋤铻。刻以木長尺許。法叁九陽數之窮。戛之以止樂也。琴長叁尺六寸。象叁百六十日。廣六寸。象六合。上竅曰池。下竅曰濱。前廣後狹。象尊卑也。上員下方。法天地七弦。煉朱絲爲之。長七尺二寸。法七十二候。有說。周文武王。足五弦琴成七弦。大小二弦以合君臣之思矣。風俗通雲。琴者樂之統也。君子禦之不離于身。非若鍾鼓陳于宮廟列于簨[竺-二+虛]也。以其大小得中而聲韻和雅。大不諠嘩而流漫。小不湮滅而不聞。足以發人之意氣也。瑟如前注。搏拊形如鼓。以韋爲之。實之以糠。擊之以節。樂球玉也。爲磬擊之使鳴也○堂下樂有五。箫如鳳翼。編竹爲之。長一尺五寸。大者二十叁管曰凋箫。小者十六管曰雅箫。周禮。有二雅箫。長一尺四寸。二十四管煩箫。二十叁管洞箫。長一尺二寸。[(凵@(暴-(日/共)))/(敲-高+壴)]鼓持柄搖之旁耳。自擊镛大鍾也。笙如前注。管竹爲之。而有七孔也)立十二州。葬用瓦棺(少昊之前。天下之號象其德。颛顼以來。天下之號因其名。若高陽高辛。皆所興之地。劉氏外紀以叁皇五帝之號爲俗傳)
叁王(中庸子曰。王往也。加以刑防政。谥仁義所往之謂王)謂夏商周叁代
夏 雷氏曰(禹啓叁康相甯槐芒泄隆局廑甲臯發桀。主合十七。四百叁二)
(十七 甲子 七) 夏後氏(姓姒。名文命。字高密黃帝八代孫。鲧之子。號禹王。初舜舉禹治水。不貴尺璧而重寸陰。叁過其門而不入)王金德。都安邑(今均州遷陽翟)爲堯司徒(地官也。鄭注。一吏部尚書。亦曰天官。冡宰太宰。二兵部尚書。夏官。亦名大司馬。叁戶部。地官。亦曰大司徒。四刑部。秋官亦曰大司寇。五禮部。春官。亦曰铨長六工部。冬官。亦曰大司空。禹乃第叁部)治水十二年。乘四載(陸行車。水行舡。泥行橇。山行辇)開九州(冀州東河西。西河南。南河北。兖州東南據濟。西北距河。青州東北海。西南距岱。徐州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楊州北距淮。南距淮。荊州北山據荊。南及衡陽。豫州西南據荊。北距河。梁州東距華山。西據黑水。雍州西距黑水。東據龍門。西河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決九川。堯錫玄圭告厥成功。舜薦之于天下爲嗣焉)在位十六年(始甲戌終己酉。東巡至會稽崩。壽一百年。谥受禅。成功曰禹)號年曰歲。建寅爲正。作大夏樂。葬用[郎/土](燒土爲之。時有防風氏。長四十尺)
(甲子 八) 啓禹之子(母化爲石一雲生石中)癸未立在位九年(一雲十年)郊禘祖宗(禘黃帝 文祖 郊鲧 配天祖 祖颛顼 配文祖 太祖 宗禹 父)啓祀立廟祧壇 太祖禹(二昭二穆)五廟
(甲子 九) 太康(啓之子。畋于洛十旬不返。五子作歌風之。遂失其位)壬辰立。治二十九年
仲康(太康之弟)辛酉即位
帝相(仲康子。徙都商丘。爲有窮後羿所殺而篡其位。治二十八年。羿立。二年爲臣寒浞所殺。寒浞殺羿自立。十年複爲夏臣靡誅之已上叁主。通合四十年)
(甲子 十) 少康(相之子。母曰有仍氏。有田一成。有衆一旅。滅于獟[狂-王+壹]。還禹舊邦。是爲中興)
癸未立。治四十九年(作箕帚秣酒)甯(少康子)癸卯立。治十七年
槐(甯之子)庚申立。在位二十六年
芒(槐之子)丙戌立。治十八年
(甲子 十一) 泄(芒之子)甲辰立。在位十六年
不降(泄之子)庚申即位。治五十九年
扃(不降弟)己未立。在位二十一年
(甲子 十二) 廑(扃之子)庚辰即位。治二十年
孔甲(不降子。好事鬼神。淫亂。夏氏德衰。諸侯叛之)幸醜立。在位叁十一年(湯王始生)
(甲子 十叁) 臯(孔甲之子)壬申立。治十一年
發(臯之子)癸未即位。治十年(一雲十一)
桀(發之子。名履癸。嬖有施氏女曰未喜。淫湎暴虐荒色迷酒。峻宇雕牆民墜塗炭。以谏爲妖。殺關龍逢焚黃圖)
(甲子 十四) (二臣。大廢夏道。時有二日閉明晦自分。湯伐之放于南巢而死谥賊仁多殺曰桀)壬寅即位。都安邑。治五十二年
凡十七代。通四百叁十二年
(十八) 殷 雷氏曰(降及殷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帝辛。王叁十主。六百二九)
(甲子 十五) 湯(姓子氏。其先高辛子契十四世孫。始祖[├/(呙-┌+乂)]爲堯司徒官)王水德。都亳(今偃師縣即毅熟也)昭明○相土○昌生○曹圍○冥○振○微○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生子履也)王名履(字天乙。以乙日生也。黃帝二十一代孫。其先契。母簡狄。吞于玄卵。剖背而生。契以玄鳥因子而生。故姓子氏。有改祝德及禽獸矣)夏桀不道。舉伊尹爲相。伐之承祚。東征西怨南征北怨。大旱七年。自責六過燒身。乃雨。乙未立。大治十叁年。壽一百歲建醜爲正。號年曰祀(谥曰除虐去殘)代有彭祖(姓篯。名铿。賢大夫也。壽八百歲。好述古事。谥曰彭祖)
外丙(湯次子)治叁年○仲壬(外丙弟)治四年
太甲(湯長孫。太丁子。立而不明。伊尹放諸桐宮。叁年悔過。複迎歸亳。政其位)治叁十叁年。立廟六([├/(呙-┌+乂)]二昭湯二穆)太甲郊祀祖宗(禘帝喾文祖 郊冥配天祖 祖契 配文祖太祖 宗湯 父)太甲祀
(甲子 十六) 沃丁(太甲子)辛巳立。治叁十年(八年伊尹卒)
太庚(沃丁弟)治叁十年(一雲二十五年。古今紀叁十五年)
(甲子 十七) 小甲(太庚子)治十七年(七年二月甲申朔起曆)
雍己(小甲之弟殷道廢)治十二年
(甲子 十八) 太戊(雍己弟。初立不道。諸侯叛之。以伊尹子陟爲相。殷道複興)治七十五年
仲丁(太戊子自亳遷開封陳留)治一十七年(一雲十一)
(甲子 十九) 外壬(仲丁弟)治十五年○河亶甲(外壬弟複遷于相殷又衰)治九年
祖乙(亶甲子又遷于耿。今河東皮氏縣。巫賢任職興)治一十九年
(甲子 二十) 祖辛(乙之子)治十六年○沃甲(祖辛弟)治二十五年
祖丁(沃甲兄祖辛弟)治二十五年○南庚(沃甲子)治二十九年
陽甲(祖丁子)治十七年
(甲子 二一) 盤庚(陽甲弟。改殷曰商。複遷都于亳)治十八年
小辛(盤庚弟)治二十一年(殷道衰。百姓思先帝。作盤庚叁篇)
(甲子 二二) 小乙(小辛之弟)治二十二年
武丁(小乙子。以傳說爲相。修德布政。天下鹹歡。書曰。高宗諒闇叁年君不言。禮雲。叁年之喪君不言。百官鹹聽冡宰)治五十九年。壽一百歲。廟號高宗
(甲子 二叁) 祖庚(武丁子)治七年○祖甲(祖庚弟商道廢)治十六年
廪辛(祖甲子)治六年○庚丁(廪辛弟。遷于朝歌。今衛州界)治二十一年
武乙(庚丁子。不道慢神虐民。獵河渭間。暴雷震死)治四年
(甲子 二四) 太丁(武乙子)治叁年○帝乙(太丁子商道衰)治叁十七年
(甲子 二五) 纣辛。一名受(帝乙之子。微子啓弟。啓之母賤。在朝不得嗣位。辛母正後。承祚不道。內嬖妲己。外用惡來。設酒池肉林糟丘。使男女裸形相逐其間。作長夜宮。計一百二十日爲一晝夜。製炮烙刑熱熨鬥。衣寶玉衣剖賢人之心。斮朝涉之胫。諸侯叛亂。武王克之。以衣蒙頭。赴火而死)治叁十一年(谥曰殘義損善曰纣)殷有叁仁(箕子微子叔比幹也)丁位即位
凡叁十主通六百二十九年
周 雷氏曰(下迨有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厲宣幽槜平桓莊僖惠襄頃匡定簡靈景悼敬元貞哀考威烈安夷顯聖慎靓赧歸。秦王叁十。七八百六七)
(十九 甲子 二六) 文王(姓姬氏至武王都于鎬。今京兆)王木德。其先起于後稷(帝喾之妃姜嫄。履大人迹而生。多有異相。棄之阨巷。牛馬不踐。移山獸育。置水禽養。複收而育。故名棄姓。好種植事。堯爲稷官。功封于邰。曰後稷也)不窋○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渝○公非○高圉○亞圉○公祖類○太王亶父(一曰古公)生叁子太伯虞仲季曆(文王父也。初國于豳。古公遷于岐伯仲知古公欲立季曆以傳昌。乃奔荊蠻。果立曆以傳昌也。古今記世紀有異于史記。)王名昌(季曆子。一名大王。少子都豐爲纣西伯。大有賢德)在位五十年(壽九十七。谥忠信接禮曰文)重八卦之爻爲周易【圖】幹六宮數有九叁十六老陽也【圖】坎一宮七數二十二少陽也【圖】艮八宮七數二十八少陽也【圖】震叁宮七數二十八少陽也【圖】巽四宮八數叁十二少陰也【圖】離九宮八數叁十二少陰【圖】坤二宮六數二十四老陰【圖】兌七宮八數叁十二少陰。每卦有六爻六神名。主吉凶之事。謂青龍朱雀白虎玄武騰蛇勾陳
(甲子 二七) 伯夷叔齊(姓墨。孤竹君子)聞西伯善養老。歸之(虞芮有爭愬于西伯。又請纣去炮烙之刑)
(二十) 武王發(文王子周公兄)既立。以太公望爲師。周公旦爲輔。召畢之徒爲左右。同謀伐纣。起兵洧水。諸侯不期會者八百。皆雲。纣可伐矣。戊午日兵臨孟津。癸亥夜陳于商郊。甲子戰于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既克殷。大定天下(歸馬華山之陽。放牛桃林之下)倒載幹戈。在位七年(壽九十叁。葬于鎬。谥克定禍亂曰武)禮曰。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古製。王畿千裏。公百裏。侯七十裏。伯子男各五十裏。不及曰附庸。周置王畿千裏。公五百裏。侯四百裏。伯叁百裏。子二百裏。男一百裏。不及曰附庸)葬之以翣(世本曰。武王作翣。其形如扇。置牆以飾棺)乙卯立。建子爲正
十四國諸侯(隨王代封各出其次)雷氏曰…
《佛祖曆代通載五》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