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鑒稽古略續集》叁 ▪第2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慶寺。明年應召纂修永樂大典。並校大藏經。賜金僧伽黎。一時名士皆爲方外交。或辯儒釋之異。師曰。無論聖人理同。且各爲其教。又曰。東魯乘道西竺見性。皆莫先于厚本。故吾侪雖離父母。而養生送死率皆從厚。正統癸亥示寂
甲子九年。楊士奇。年八十卒。贈文貞。有沙羨稿右臺稿。世稱西楊。楊榮庚申七月。卒于杭州。谥文敏。世稱東楊
乙醜十年。侍郎王英。赍香幣祀南鎮大雨。稱侍郎雨
丙寅楊溥天臺人。官至學士少保。是年卒。年七十五。谥文定
空谷禅師 諱景隆。字祖庭。號空谷。從辨山懶雲和尚。受學參禅。次谒古拙。後從石庵出家。于昭慶寺受具。有空谷集等行于世
虛白禅師 諱慧旵。字虛白。湖廣族。家于丹陽。姓王。母黃氏。方娠之夕。夢僧頂包入門。及産多異。警悟不凡。寓目成誦。七歲夢坐稠人中。揮麈玄論。醒以告母。母曰。此高僧說法相也。十四出家。谒湛然松隱果林諸公。于寶藏持公處省徹。偈曰。一拳打破太虛空。百億須彌不露蹤。借問個中誰是主。扶桑湧出一輪紅。住安溪東明二十余[示*冀]。晝夜無睡。坐若鐵幢。稱旵鐵脊。卒年七十。塔于山之東塢
西疇禅師 諱頃。會稽人。住持徑山。當六十七代。一旦整衣坐脫
守中禅師 諱宸。金華人。住持徑山。當六十八代。經行頃刻坐脫
傑峰禅師 諱英。金華人。住持徑山。當六十九代。持金剛經而逝
于謙 每入京。未嘗持土物送饋。汴人誦曰。手怕蘑菰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爲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闾閻話短長
商辂 嚴州淳安人。自鄉薦禮闱連中叁元。官至內閣。秩一品。事業爲時名臣雲
丁卯十二年 戊辰十叁年
己巳十四年。學士致仕黃淮卒。谥文簡 六月雷電大震風雨驟作。南京宮殿一火而盡。紹興山移。地動白毛遍生。陝西二處山崩。山移有聲叫叁日。移數裏。黃河改往。東流于海淹沒千余家。熒惑入于南鬥。七月北虜寇邊。王振挾帝親征。有黑雲如傘。罩營雷雨大作 八月既望。駕至土木(地名)與北虜戰。我師敗績。上遂北狩 九月六日郕王即皇帝位。遙尊上爲太上皇帝 于謙抗言。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勢盡去。出榜谕衆固守。議始定。鞑衆每夜。見帝帳房上。火光隱隱。若黃龍交騰其上。近視不見
景皇帝
宣宗第二子。吳貴妃所生。初封郕王。英宗北狩。奉孫太後懿旨。皇太子幼沖。未能踐祚。以帝年長監國。既而群臣勸進。遂正大位。在位七年。英宗複辟廢帝爲郕王。歸西內。時帝已病。越數日崩。成化十年。命複帝廟號。上尊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
庚午景泰元年正月朔。帝受朝免賀。上皇在虜庭。寫表祝天
全寅蔔者。與上皇蔔。奏曰大吉。複還再辟
辛未二年 壬申叁年。李賢進戰車之議。欲行則行。欲止則止。謂之有腳之城。備邊長策有所取焉
武剛車 衛青所製。長一丈五尺。高六尺五寸。上開小窗下留铳眼。前後左右橫排槍頭。每車前後占地五步。若用一千輛。一面二百五十。約長四裏。內藏軍馬糧草辎重。以此禦敵。使馬不得沖陣。箭不得傷人 所謂備有腳之城運無糧之馬雲
常山蛇陣 鄭林操練團營軍士。言常山之蛇。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則首尾俱應者也 八陣天地風雲龍虎鳥蛇也
製龍 徐有貞築一決口。下木石若無。往山中叩一道術之僧問之。僧曰。聖人無欲貞悟。下有龍穴性多欲。镕鐵沈之龍徙去決口塞
癸酉四年 甲戌五年四月。新建隆福寺成。車駕臨幸。敕纂宋元史書。通鑒綱目共集
毒[口*夆]禅師 諱季善。鳳陽人。父吳姓。母程氏。十七歲出家。初遇源明和尚請益。受無字公案。掩關不設臥床。睡魔沈重百計遣除。一朝聞鍾聲忽說偈雲。沈沈寂寂絕施爲。觸著無端吼似雷。動地一聲消息盡。髑髅粉碎夢初回雲。師有語錄行世
一清禅師 諱天。號潔祖。廬陵人。歐陽氏禮正宗忠公授業。得度于右街雲海法師 侍香于大天界會中。即左街講經。製授弘後普應之號。正統癸亥上敕弘慶禅院。師創立焉。道風遠布朝野知名。後因碩德名公共推住持徑山。諸大檀越欣然施助。恢宏像設雲
乙亥六年 丙子七年。寰宇通志成 篡修總裁等官。皆進秩有差
英宗複辟
丁醜天順元年。李賢儀度端凝得體 薛瑄學行老成 嶽正剛正慷慨自許 吳與弼儒者高蹈
雪光禅師 姓趙氏。斷指發心。禮妙音師出纏。見寂照禅師策發進功。谒潔空和尚。往返問難始得釋然。偈雲。廓然洞徹古靈臺。萬裏無雲絕點埃。未離廣寒宮裏去。銀蟾印破水中胎。臨終雲。鐵笛橫吹在自由。何必曹山不借借。擲筆而逝。住持西雲寺。塔于正法寺
物外禅師 名圓信。字無念。姓高氏。金臺人。物外其別號也。母夢一僧托宿而娠。童時不食五辛。禮大覺爲師。轉禮天池春公。谒無際參究。後得脫灑。偈曰。昆侖倒[跳-兆+彎]清風舞澗底泥牛鬥石虎。磕著蒼松眼上眉。蟭幎踏破虛空肚。後月幻付于衣法。出世伏牛山雲
雪庭禅師 仁和人。族姓桂。母徐氏。十五出家參休休翁于仙林寺。十七剃度寓江陰朝明寺。有詠黃麗頌雲。多情自信惜春光。飛入園林錦繡鄉。記得小窗驚我夢。滿應紅杏帶斜旸。有語錄行世
古可禅師(銀) 寶池禅師(蓮) 南山禅師(壽)
白雲禅師 素虛禅師 湛然禅師
大宗禅師 蔤葊禅師 光澤禅師
大機禅師(用) 月溪禅師 道育禅師
壽堂禅師 天甘禅師(濟) 大覺禅師
戊寅二年。陳真晟爲聖賢踐履之學。有功千主敬。謂大學誠意爲鐵門關。主一二字乃其玉鑰匙也
理學 薛文清瑄。陳克庵選爲最。吳敬齋仁。羅一峰倫。章楓山懋亞之。陳白沙獻章。莊定山泉黃未軒仲昭。陳剩夫。曹月川端。何林丘喬新
己卯叁年。尚書高谷端亮有守。恪持公論卒贈大保。谥文義
庚辰四年。陝西隕石如雨。擊人萬數石又能言可駭
辛巳五年。帝謂李賢曰。朕進膳飲食隨分。未嘗揀擇去取。衣服亦隨宜。雖著布衣。人不以爲非天子也
壬午六年 癸未七年二月。會試場屋焚。舉子焚死者數十人。是月晦夜空中有聲。李賢疏傳言。無形有聲謂之妖鼓胡濙廉靜寡欲。居官敬慎。立朝幾六十年。壽八十九。贈大保。谥忠安
甲申天順八年正月。上不豫。處置勿以嫔禦殉葬。爲盛德事 十七日上崩 二十二日。皇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年富剛正敢爲。卒谥恭定 薛瑄谥文清。所著讀書錄多名言 李賢請。複于謙等官。以雪冤柱 盛颙爲官。有清如水。明如鏡之謠
古溪禅師 名覺澄。號古溪。蔚州人。從天輝[日/永]公出家。閱叁乘教典。參無字公案。住南陽香岩寺。後楚山老人。付法爲臨濟二十四世之燈。遷天界。善于開導慈隆物類。有藥師科儀叁卷。行于世
憲宗純皇帝
英宗長子。周太後所生。初立爲皇太子。英宗北狩。帝方二歲。主少國疑。郕王監國輔政。未幾即真。改封帝爲沂王。英宗再位複立爲太子。英宗崩即位。在位二十叁年。壽四十。上徽號曰。繼天凝道誠用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至孝純皇帝。廟號憲宗葬茂陵
乙酉成化元年正月。于謙之子冕疏訟父冤。上憫之追複故秩祭墓。天雨黑黍地震有聲 彗星見西北。長叁丈余 庶吉士在院寂寞。注假賦詩雲。回廓寂寂鎖齋居。白日都消病曆余。竊食大官無寸補。綠陰亭上看醫書
圓鏡法師 汾州人。早歲出家。遊心賢首講肆。得悟諸經密旨。常遊平陽府妙樓山石室寺。爲衆說法。一日至北門瓦窯坡上。鑿構一庵。如龛燕默其中。忽囑其徒曰。吾將歸矣。請其期。曰來日耳。晨興沐浴。即更叁衣焚香。趺坐說偈而逝
月江禅師 名覺淨。號月江。姑蘇人。父沈母鈕。出家張墩古拙座下。授以念佛公案。參岘山大宗。指見東明旵師契悟。返古道山居活理庵。天順間住小鴻村水心院。曆二十年示門人道林曰。吾往矣。一衣一缽。此正法眼藏也。壽七十九。立塔以瘗靈骨院中雲
無極禅師 諱灏。住持徑山。當七十一代。一日誦心經坐脫
宗勝 諱胤。住持徑山。當七十二代。常時禮佛。一日臥去
丙戌二年叁月。廷試取羅倫第一。倫嗜學好古。笃志尚行 十二月學士李賢卒。贈太師。谥文達
丁亥叁年 戊子 己醜
庚寅六年。尚書魏骥。年九十八卒。谥文靖。尚書王翺。年八十四卒。谥忠肅
辛卯七年 壬辰八年七月。大風雨雹。有如牛者。五州之北。山吼叁日而裂
癸巳九年 甲午十年
正覺禅師 諱成。住持徑山。當七十叁代。持戒精專。無病而終
用璚 諱琚。住持徑山。當七十四代。禅定不懈。端坐默化
乙未 丙申十二年七月。京師黑眚見。其狀一片黑氣。其疾如風。或自戶牖入。至則人皆昏迷。金睛修尾。狀類犬狸
丁酉 戊戌十四年。修撰羅倫卒。谥文毅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十八年。陳獻章。字公甫。廣東人。築一室名陽春。日杜門端默其中。以明心爲務。曰舍彼之繁。求我之約。又曰。爲學須靜坐。養出端倪。方有商量處
癸卯 甲辰 胡居仁。其學以忠信爲本。以力行爲要。因以敬名齋。聘請主白鹿洞書院。卒年五十一。有敬齋錄居業錄
乙巳 丙午 學士商辂。抗節致忠。關系千古。卒谥文毅
丁未八月上崩 九月六日。皇太子即位。大赦天下
孝宗敬皇帝
憲宗長子。紀妃生于西宮。妃少乳。太監張敏以粉餌餔之。護視惟謹。後悼恭太子薨內官漸傳。西宮有皇子。六歲矣。萬貴妃驚而召入昭德。因立爲太子。憲宗崩。即位在位十八年。年叁十六歲。乙醜五月初七日。崩于幹清宮。上徽號曰。導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純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廟號孝宗。葬太陵
戊申弘治元年。加贈前少保兵部尚書于謙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谥肅愍。建祠墓所。賜額曰旌忠。春秋致祭
大闡禅師 名惠通。號大闡。政和邵姓。年二十。造寶積玉溪師處出家。參周山主。付念佛公案。積久透徹。後住樵陽君峰示寂[勞-力+凡]絕禅師 諱瑞。南昌人。禮荊門無說和尚薙發。見寶…
《釋鑒稽古略續集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