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苑珠林》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2卷53頁碼: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叁 ▪第3页

  卷第一法苑珠林卷第二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弗于逮有叁事勝閻浮提。何等爲叁。一者其土極廣。二者其土極大。叁者其土極妙。閻浮提有叁事勝郁單越。何等爲叁。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能修梵行。叁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郁單越複有叁事勝閻浮提。何等爲叁。一者無所系屬。二者無有我所。叁者壽定千歲。閻浮提人亦以上叁事勝餓鬼趣。餓鬼趣有叁事勝閻浮提。何等爲叁。一者長壽。二者身大。叁者他作自受。閻浮提人亦以上叁事勝金翅鳥。金翅鳥複有叁事勝閻浮提。何等爲叁。一者長壽。二者身大。叁者宮殿。閻浮提以上叁事勝阿須倫。阿須倫複有叁事勝閻浮提。何等爲叁。一者宮殿高廣。二者宮殿莊嚴。叁者宮殿清淨。閻浮提人以上叁事勝四天王天。複以叁事勝閻浮提。何等爲叁。一者長壽。二者端正。叁者多樂。閻浮提人亦以上叁事。勝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此諸天複有叁事勝閻浮提。何等爲叁。一者長壽。二者端正。叁者多樂

  諸天部第二(此別有二十二部) 辯位部 會名部 業因部 受生部 界量部 身量部 衣量部 壽量部 住處部 廣狹部 莊飾部 奏請部 通力部 身光部 市易部 婚禮部 飲食部 仆乘部 眷屬部 貴賤部 貧富部 送終部

  辯位部第一

  如婆沙論中說。天有叁十二種。欲界有十。色界有十八。無色界有四。合有叁十二天也。第一欲界十天者。一名幹手天。二名持華鬘天。叁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六名叁十叁天(總名忉利天攝)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樂天。十名他化自在天(初星宿及後四。此五居空。幹手華鬘放逸四天忉利。此五在山。具如下第九住處說)第二色界有十八天者。初禅有叁天。一名梵衆天。二名梵輔天。叁名大梵天(此大梵天無別住處。但于梵輔有層臺高顯嚴博。大梵天王獨于上住。以別群下于此。叁天之中梵衆是庶民。梵輔是臣。大梵是君。唯此初禅有其君臣民庶之別。自此已上悉皆無也)二禅之中有叁天。一名少光天。二名無量光天。叁名光音天。第叁禅中亦有叁天。一名少淨天。二名無量淨天。叁名遍淨天。第四禅中獨有九天。一名福生天。二名福愛天。叁名廣果天。四名無想天(此無想天亦無別所。但與廣果同階別處以是外道所居故分二種別名也)五名無煩天。六名無熱天。七名善現天。八名善見天。九名色究竟天(亦名阿迦膩吒天名色界合有十八天)第叁無色界中有四天。一名空處天。二名識處天。叁名無所有處天。四名非想非非想處天(是名叁界總有叁十二種天也)問曰。未知此叁十二天幾凡幾聖。答曰。二唯凡住。五唯聖住。自余二十五天凡聖共住。所言二唯凡住者。一是初禅大梵天王。二是四禅中無想天中。唯是外道所居。問曰。何故此二唯凡住耶。答曰。爲大梵天王不達業因。唯說我能造化一切天地人物。恃此高慢輕蔑一切聖人。故不與居。又無想天中唯是外道修無想定以生其中。受五百劫無心之報。外道不達謂爲涅槃。受報畢已必起邪見來生地獄。以是義故。一切聖人亦不生中也。所言五唯聖人居者。謂從廣果已上無煩無熱等五淨居天。唯是那含羅漢之所住也。縱凡生彼天者要是進向那含身。得四禅發于無漏起熏禅業。或起一品乃至五品。方乃得生。凡夫無此熏禅業故不得生也。若言那含生彼理則無疑。問曰。阿羅漢既是無生。何故亦雲生彼天者。答曰。此應言欲界那含生彼而得羅漢。非謂先是羅漢而生彼也。自余二十五天凡聖共居。不言可悉。若總據大小乘說。合有四天。故涅槃經雲。有四種天。一世間天。二生天。叁淨天。四義天。世間天者如諸國王。生天者從四天王乃至非想非無想天。淨天者從須陀洹至辟支佛。義天者十住菩薩摩诃薩。以何義故。十住菩薩名爲義天。以能善解諸法義見一切法是空義故

  會名部第二

  第一四天王者。依長阿含經雲。東方天王名多羅咤。此雲治國主(智度論雲提頭賴吒)領乾闼婆及毗舍阇神將。護弗婆提人不令侵害。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此雲增長主(智度論名毗樓勒叉)領鸠槃茶及薜荔神。將護閻浮提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雲雜語主(智度論雲毗樓博叉)領一切諸龍及富單那。將護瞿耶尼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門。此雲多聞主。領夜叉及羅刹。將護郁單越人。智度論雲。天帝釋具依梵音應雲提婆那因。釋迦者(秦言能也)提婆(言天)因(言主)合而言之。是能天主也。須夜摩天者(秦言妙善)兜率陀者(秦言妙足)須涅蜜陀者(秦言化樂)婆舍跋提者(秦言他化自在天也)梵天王名曰屍棄(秦言大頂別雲大器)首陀婆天者(秦言淨居天。且依智度論逐要釋。此少多自外天。已上天名具如婆沙論爲文煩故不可具錄也)中阿含經雲。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緣名釋提桓因。佛告比丘。釋提桓因本爲人時行于[去*頁]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困苦。施以飲食錢財燈明等。以堪能故名釋提桓因。複何因緣名富蘭陀羅。告曰。彼本爲人時數數行施。衣被飲食乃至燈明。故名富蘭陀羅。複何因緣故名摩诃婆。告曰。本爲人時名摩伽婆。即以本爲名。複何因緣故名娑婆婆。告曰。本爲人時以婆诜私衣布施供養。故名娑婆婆。複何因緣故名憍屍迦。告曰。本爲人時爲憍屍迦姓故。複何因緣故名舍脂缽低。告曰。彼舍脂爲天帝釋第一天後。複何因緣故名千眼。告曰。本爲人時聰明智慧。于一坐間思千種義觀察稱量故。複何因緣故名因提利。告曰。天帝于諸叁十二天爲主故。佛告比丘。然彼釋提桓因本爲人時。受持七種受得天帝釋。何等爲七。謂供養父母乃至等行惠施。如經偈說。爲天帝釋

  業因部第叁

  問曰。六趣之報造何業生。答曰。依智度論說。六趣之業不過善惡。各有叁品。上者生天。中者生人。下者生四惡趣。若依此義。但善上品即得生天。不分散定別耶。若依業報差別經中。具說十善得生天趣具分定散叁界差別。經雲。複有十善能令衆生得欲界天報。具修增上十善得生欲界天報。此則欲界散善業也。複有十業能令衆生得色界天報。爲修有漏十善與定相應。此則色界定善業也。複有四業能令衆生得無色界天報。一者謂過一切色想滅一切有對想入空處定。二者過一切空處定入識處定。叁者過一切識處定入無所有處定。四者過一切無所有處定入非想非非想處定。以是四業得無色界報。若爾此界何故不言十善業者。應言此界是無色報雜色而修遠離身口。是故據地但言四業不就十善也。然上來所說皆是如來分別業報因果相當不差異也。若依善戒經說。僧持二百五十戒。尼持叁百七十八戒。亦是生天之業。故四分律偈雲

  明人能護戒  能得叁種樂

  名譽及利養  死得生天上 

  此據欲界天說。又如正法念經說。或因持戒不殺不盜不淫。由斯叁善亦得生天。此亦生欲界天。因別時之說。然非局此叁即得生天也。又如溫室經說。灑僧淨業亦得生天及上界報。此亦別時之意。非將灑僧散善得生上界。但是欲界天報。又如涅槃經說。慈母于恒河救兒。兒母俱死得生梵天。此是散心之慈。不以余定善助。豈得生天。此但據遠因。非局散慈則得上生。亦如一聞涅槃不墮四趣。義亦如是。故正法念經雲。若身不殺盜淫口不妄語不绮語不兩舌不惡口。持此七戒得生四天王天。若能持七種戒得生化生天。此有上中下。若持不殺戒得生四天王處。若持不殺不盜得生叁十叁天。若持不殺不盜不邪淫得生夜摩天。若持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兩舌惡口绮語得生兜率陀天。受世間戒信奉佛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兩舌惡口绮語。得生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又長阿含經雲。先于佛所淨修梵行。于此命終生忉利天。使彼諸天增益五福。一者天壽。二者天色。叁者天名稱。四者天樂。五者天威德。又雜阿含經雲。爾時世尊告比丘。過去世時。拘薩羅國有彈琴人。名曰鹿牛。于拘薩羅國人間遊行止息野中。有六廣大天宮天女。來至拘薩羅國鹿牛彈琴人所。語鹿牛彈琴人言。阿舅阿舅。爲我彈琴我當歌舞。鹿牛彈琴者言。如是姊妹我當爲汝彈琴。汝當語我是何人何由生此。天女答言。阿舅且彈琴。我當歌舞于頌歌中自說所以生此因緣。彼人即便彈琴。彼六天女即便歌舞

  第一天女說偈歌言

  若男子女人  勝妙衣惠施

  施衣因緣故  所生得殊勝

  施所愛念物  生天隨所欲

  見我居宮殿  乘虛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第二天女複說偈言

  若男子女人  勝妙香惠施

  愛念可意施  生天隨所欲

  見我處宮殿  乘虛而遊行

  天身若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第叁天女複說偈言

  若男子女人  以食而惠施

  可意愛念施  生天隨所欲

  見我居宮殿  乘虛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第四天女複說偈言

  憶念余生時  曾爲人婢使

  不盜不貪嗜  勤修不懈怠

  量腹自節身  分餐救貧人

  今見居宮殿  乘虛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供養中爲最 

  第五天女複說偈言

  憶念余生時  爲人作子婦

  嫜妪性狂暴  常加粗惱言

  執節修婦禮  卑遜而奉順

  今見處宮殿  乘虛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供養中爲最 

  第六天女複說偈言

  昔曾見行路  比丘比丘尼

  從其聞正法  一宿受齋戒

  今見處天宮  乘虛而遊行

  天身如金聚  天女百中勝

  觀察斯福德  回向中之最 

  爾時拘薩羅國鹿牛彈琴人而說偈言

  我今善來此  拘薩羅林中

  得見此天女  具足妙天身

  既見又聞說  當增修善業

  緣今修功德  亦得生天上 

  說是語已此諸天女即沒不見

  受生部第四

  第一四天王天受生者。依長阿含智度論等。四天王天皆有婚嫁。行欲如人然受化生。初生如二歲小兒在其膝上(依順正理論雲。如五歲小兒別經雲。男生坐母右膝女生坐母左膝上也…

《法苑珠林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