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四 ▪第3页
卷第二法苑珠林卷第叁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諸天之身欲現長短青黃赤白大小粗細。隨意悉能。並皆美妙端嚴殊絕。令人愛樂。一切諸天有此十種不可思議。又諸天身充實洪滿。齒白方密。發青齊整。柔軟潤澤。身有光明。及有神力。騰虛飛遊眼視無瞬。璎珞自然衣無垢膩。如順正理論雲。四天王衆升見叁十叁天非叁十叁天。升見夜摩天等然。彼若得定所發通。一切皆能升見于上。或依他力升見上天。謂得神通及上天衆引接。往彼隨其所應。或上天來亦能見。若上界地來向下時。非下化身下眼不見。非其境界故。如不覺彼觸故。上果地來向下時。必化下身爲令下見地居天。立世阿毗昙論雲。剡浮提人若離通力及因他功力。不能見障外等色。余叁州人若離他功力。則不能見障外等色。六欲諸天若神通及他功力。于自處所不能通見障外之色。若遠觀時唯見鐵圍山內。不能見于山外之色。大梵天王于自宮殿。若離神通及他功力。不能得見障外等色。若遠觀時唯見一千世界之內
身光部第十四
依智度論雲。諸天業報生身光者。欲界諸天身常光明。以燈燭明珠等施及持戒禅定等清淨故。身常光明不須日月所照。色界諸天行禅離欲。修習火叁昧故。身常出妙光明勝于日月及欲界果報光明離欲天。取要言之。是諸光明皆由心清淨故。得若論釋。佛常光面各一丈。諸天光明大者雖無量由旬。于丈光邊蔽而不現
又優婆夷淨行經雲。佛告毗舍佉。如來有六種光明。何謂爲六。一青光。二黃光。叁赤光。四白光五紅光。六紫光。光色照明。是名如來六種光明
又長阿含經雲。佛告諸比丘。螢火之明不如燈燭之明。燈燭之明不如炬火。炬火之明不如積火。積火之明不如四天王。四王宮殿。衣服身光不如叁十叁天。乃至展轉色究竟天光明。不如自在天光明。自在天光明不如佛光明。從螢光明至佛光。合集爾所光明不如苦谛集谛滅谛道谛光明。是故諸比丘欲求光明者。當求苦集滅道光明。又人有七色。雲何爲七。有人金色。有人火色。有人青色。有人黃色。有人赤色。有人黑色。有諸天阿須倫。有七色亦複如是
又立世阿毗昙論雲。剡浮提衆生色身種種不同。東弗婆提。西瞿耶尼人。唯除黑色余色同剡浮提人。北郁單越一切人民。悉皆白淨。四天王有四種色。有绀有赤有黃有白。一切欲界諸天色皆亦如是。雲何諸天色有四種。如初受生時。若見绀華則绀色。余皆如是
市易部第十五
依起世經雲。閻浮提人所有市易。或以錢寶。或以谷帛。或以衆生。瞿陀尼人所有市易。或以牛羊。或摩尼寶。弗婆提人所有市易。或以財帛。或以五谷。或摩尼寶。郁單越人無複市易。所欲自然。如起世經雲。欲界諸天如四天王天。叁十叁天。皆有市易遊觀悅神。其實不同世人。如前所述
婚禮部第十六
如起世經雲。余叁天下悉有男女婚嫁之法。郁單越人無我我所。樹枝若垂男女便合無複婚嫁。諸龍金翅鳥阿修羅等。皆有婚嫁男女法式。略如人間。六欲諸天及以魔天。皆有嫁娶。略說如前。從此已上所有諸天不複婚嫁。以無男女異故。四天下人若行欲時。二根相到流出不淨。一切諸龍金翅鳥等。若行欲時。二根相到。但出風氣即得暢適。無有不淨。叁十叁天行欲之時。根到暢適亦出風氣。如前龍鳥無異。夜摩天執手成欲。兜率陀天憶念成欲。化樂天熟視成欲。他化自在天共語成欲。魔身諸天相看成欲。並得暢適成其欲事。又立世論雲。四天王天若索天女。女家許已乃得迎接。或貨或買。欲界諸天亦複如是。剡浮提人及余叁洲四天王天忉利天等要須和合成欲。夜摩天相抱爲欲。兜率天執手爲欲。化樂天共笑爲欲。他化天相視爲欲。西瞿耶尼人受諸欲樂。兩倍勝于剡浮提人。如是展轉乃至他化自在天受欲兩倍勝于化樂天。余四洲人並有惡食者有胎長者。四天王處諸女天等。無有惡食無有胎長者。亦不生兒。亦不抱兒。男女生時。或于膝上。或于眠處。皆得生兒。若于女處者。天女作意。此是我兒男天亦言。此是我兒。則唯一父一母若于父膝眠處生者。唯有一父。而諸妻妾皆得爲母。亦有修行至死無欲。四天王天生欲事無量無數。亦有修行至死無欲。一切欲界諸天亦爾。凡一切女人以觸爲樂。一切男子不淨出時以此爲樂。欲界諸天泄氣爲樂。又新婆沙論雲。引契經說。劫初時人無男女根。形相不異。後食地味男女根生。由此便有男女相異。色界離段食故無此二根。有說。男女二根欲界有用。非于色界。是故彼無鼻舌二根欲界有用非于色界。是故彼問。色界天衆爲女爲男。答應作是說。彼皆是男。雖無男根而有余丈夫相。又能離染故說男
飲食部第十七
如起世經雲。一切衆生有四種食。以資諸大得自住持。何等爲四。一粗段及微細食。二觸食。叁意思食。四識食。何等衆生應食粗段及微細食。如閻浮提人等。飯糗豆肉等名爲粗段食。按摩澡浴拭膏等名爲微細食。自外叁洲下人及六欲諸天等。並以粗段微細爲食。自此已上色界無色天。並以禅悅法喜爲食。無複粗段微細食也。問曰。何等衆生以觸爲食。答曰。一切卵生得身故以觸爲食。何等衆生以思爲食。若有衆生意思資潤。諸根增長。如魚鼈蛇蝦蟆伽羅瞿陀等。及余衆生以意思潤益諸根壽命者。此等皆用思爲食。何等衆生以識爲食。所謂地獄衆生及無邊識處天等。皆用識持以爲其食。四天王天並食須陀味。朝食一撮暮食一撮。食入體已轉成身。是須陀味園林池苑並自然生。是須陀味亦能化作佉陀尼等八種飲食。一切欲界諸天食亦皆如是。色界諸天從初禅乃至遍淨以喜爲食。無色界已上諸天以意業爲食。問曰。諸天飲食雲何。答曰。如經說雲。欲界諸天隨其貴賤好惡不同。其福厚者。隨其所思無不具足。飲則甘露盈杯。食則百味俱至。其福薄者。雖有飲食恒不稱心。以不足故猶下食來。故經雲。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上者見白。中者見黃。下者見赤。色界諸天以禅悅爲味。若以四食言之。唯有觸食法也
仆乘部第十八
問曰。諸天仆乘雲何。答曰。如經說雲。如欲界六天有仆乘。仆謂仆從。乘謂騎乘。以六欲天皆有君臣妻妾尊卑上下。卑必從尊。下必隨上。乘者以六欲天皆有雜類畜生。諸天欲遊隨意乘之。或乘象馬。或乘孔雀。或乘諸龍。若依婆沙論說。忉利天已下具有象馬凫雁鴛鴦孔雀龍等。自焰摩天已上悉無象馬四足衆生。唯有教放逸鳥實語鳥赤水鳥等。诃責諸天誡不放逸
問曰。若無象馬四足衆生。彼天欲遊何所乘耶。答曰。即如論說。還自釋言。雖無象馬諸天欲出。以福力故。即有象馬。隨心化起。任意所乘乘竟化滅。此教放逸鳥等遍在六天皆悉有之。常與諸天爲師诃責放逸。不唯焰摩已上偏獨有也
問曰。此鳥既是畜生。何得與天爲師。如正法念經說。此鳥本爲人時于叁天下教化之師。諸天本是所化衆生。由信受化故。布施持戒今得生天。其鳥本爲師時。爲名利破戒。其心不實。今作天鳥。然由教化微善力。故今得生天。由本化師故。與諸天爲師。若見諸天放逸即來诃責。諸天見聞各生慚愧改不放逸
眷屬部第十九
問曰。諸天眷屬多少雲何。答曰。如論雲。色界諸天不可說甚多。謂彼諸天非男非女無相匹配。生則化起。死還化滅。依正兩報宮殿自隨。以禅定爲樂。不可說其眷屬多少也。欲界諸天則有男女相匹配。故大吉義咒經雲。護世四王典領四方。提頭賴吒天王領乾闼婆衆。毗留博叉天王領究槃茶衆。毗留勒叉天王領諸龍衆。毗沙門天王領夜叉衆。此之四王各有九十一子。姿貌端正有大威力。皆名曰帝。此天王合有叁百六十四子。能護十方。有釋提桓因典領四維。大梵天王典領上方。又智度論雲。一切山河樹木土地城郭。一切鬼神皆屬四天王來。故皆隨從共來。是諸鬼神中有不得般若經卷者。是故來至般若波羅蜜處。供養禮拜亦爲利益。其忉利天已上眷屬轉多。不可具說數也。如忉利天已下眷屬多者。如帝釋具有九十億那由他天女。並有千子。及有諸臣無量。共爲眷屬。故經偈言
帝釋普應諸天女 九十二億那由他
天女各各自謂言 天王獨與我娛樂
乃至少者。猶有一萬天女。以爲眷屬。更不減此也
貴賤部第二十
問曰。諸天貴賤雲何。答初欲界六天皆有貴賤。以有君臣民庶妻妾別故。如帝釋天中。帝釋爲君。叁十二天爲臣。自余天衆是民。女中悅意夫。人是後。諸余天女是妾。自余五天類皆如此。色界之中唯局初禅叁天有貴有賤。大梵是君。梵輔是臣。梵衆是民。自此已上諸天受報同等。更無貴賤也
貧富部第二十一
問曰。諸天貧富雲何。答曰。如正法念經說。如焰摩天已上乃盡色界諸天貧富皆等。忉利天已下報有厚薄貧富之別。其福厚者。一切具足果報有余。其薄福者。雖有衣服七寶宮殿食常不足。故彼經說。曾有薄福諸天。以患饑故。下來至此剡浮人中。摘酸棗而食。人見形殊遂怪問之。彼則答言。我非是人。我薄福諸天雖有宮殿上妙衣服。食常不足故。故來于此摘棗食之。汝不須怪。廣如經說(由前修戒忍等然不行施)
送終部第二十二
如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若眷屬死不送不燒不棄不埋。如光焰沒無有屍骸。以化生故。四天王天自殺令他殺死不食肉。忉利諸天亦然。夜摩天上至阿迦尼吒天不自殺生。亦不令他殺。死不食肉。以化生故。死無遺質也頌曰
叁界擾擾 六道茫茫 往還不已
受苦未央 報纏敦逼 楚痛分張
寔由惡業 感此危亡 焉知溺水
讵識舟航 基累重檐 未翥翺翔
願出穢土 遊息淨方 一念歸正
萬壽無疆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法苑珠林》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98】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