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苑珠林》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2卷53頁碼: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八 ▪第4页

  卷第六法苑珠林卷第七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誹謗不信墮阿鼻獄。受諸苦惱不可具說。汝今應當發慈悲心。時諸餓鬼聞是語已稱南無佛。稱佛恩力尋即命終生四天處。生彼天已悔過自責發菩提心。諸佛心光不舍是等。攝受是輩如羅睺羅。教避地獄如愛眼耳。故起世經。世尊說偈言

  若人身口意造業  作已入于惡道中

  如是當生活地獄  最爲可畏毛豎處

  經曆無數千億歲  死已須臾還複活

  怨仇各各相報對  由此衆生更相殺

  若于父母起惡心  或佛菩薩聲聞衆

  此等皆墮黑繩獄  其處受苦極嚴熾

  教他正行令邪曲  見人發善必破壞

  此等亦墮黑繩獄  兩舌惡口多妄語

  樂作叁種重惡業  不修叁種善根牙

  此等癡人必當入  令大地獄久受苦

  或殺羊馬及諸牛  種種雜獸雞豬等

  並殺諸余蟲蟻類  彼人當墮合地獄

  世間怖畏相多種  以此逼迫惱衆生

  當墮硙山地獄中  受于壓磨舂搗苦

  貪欲恚癡結使故  回轉正理令別異

  判是作非乖法律  彼爲刀劍轉所傷

  倚恃強勢劫奪他  有力無力皆悉取

  若作如是諸逼惱  當爲鐵象所蹴踏

  若樂殺害諸衆生  身手血塗心嚴惡

  常行如是不淨業  彼等當生叫喚處

  種種觸惱衆生故  于叫喚獄被燒煮

  其中複有大叫喚  此由谄曲奸猾心

  諸見稠林所覆蔽  愛網彌密所沈淪

  常行如是最下業  彼則墮于大叫喚

  若至如是大叫喚  熾然鐵城毛豎處

  其中鐵堂及鐵屋  諸來入者悉燒然

  若作世間諸事業  恒多惱亂諸衆生

  彼等當生熱惱處  于無量時受熱惱

  世間沙門婆羅門  父母尊長諸耆舊

  若恒觸惱令不喜  彼等皆墮熱惱獄

  生天淨業不樂修  所愛至親常遠離

  喜作如是諸事者  彼人當入熱惱獄

  惡向沙門婆羅門  並諸善人父母等

  或複害于余尊者  彼墮熱惱常熾然

  常多造作諸惡業  不曾發起一善心

  是人直趣阿鼻獄  當受無量衆苦惱

  若說正法爲非法  說諸非法爲正法

  既無增益于善事  彼人當入阿鼻獄

  活及黑繩及兩獄  合會叫喚等爲五

  熱惱大熱共成七  阿鼻地獄爲第八

  此八名爲大地獄  嚴熾苦切難忍受

  惡業之人所作故  其中小獄有十六 

  誡勖部第八

  如起世經雲。佛告諸比丘。有叁天使在于世間。何等爲叁。一老二病叁死。有人放逸叁業惡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諸守獄者。應時即來。驅彼衆生至閻摩王前。白言。大王。此等衆生昔在人間縱逸自恣。不善叁業。今來生此。唯願大王善教示之。王問罪人。汝昔人間第一天使。善教示汝善呵責汝。豈得不見出現生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王重告言。汝豈不見爲人身時。或作婦女。或作丈夫。衰老相現齒落發白。皮膚緩皺黑黡遍體。狀若胡麻膊伛背曲。行步跛蹇足不依身。左右傾側頸細皮寬。兩邊垂緩猶若牛[古*頁]。唇口幹枯喉舌燥澀。身體屈弱氣力綿微。喘息出聲猶如挽鋸。向前欲倒恃杖而行。盛年衰損血肉消竭。羸瘦尪弱趣來世路。舉動沈滯無複壯形。乃至身心恒常戰掉。一切支節瘦懈難攝。汝見之不。答言。大天。我實見之。時王告言。汝愚癡人無有智慧。昔日既見如是相貌。雲何不作如是思惟。我今具有如是老法未得遠離。可作善業使我長夜利益安樂。彼人複答言。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以心縱蕩行放逸故。王又告言。汝愚癡人不修善業。當具足受放逸之罪。此之苦報非他人作。是汝自業。今還聚集自受報也

  爾汝閻摩王。第二呵之告言。諸人豈不見第二天使世間出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王複告言。汝豈不見。昔在世間作人身時。若婦女身。若丈夫身。四大和合忽爾乖違。病苦所侵纏綿困笃。或臥大小床上。糞尿汙穢。宛轉其中。不得自在。眠臥起坐。仰人扶侍。洗拭抱持。與飲與食。一切須人。汝見之不。彼人答言。大天。我實見之。王複告言。癡人汝見如是。雲何不思。我今亦有如是之法未離患法。可作善業令我當來長夜得大利益大安樂事。彼人答言。不也。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以懈怠心行放逸故。王告癡人。汝既懶墮。不作善業受此惡報。非他人造還自受報

  爾時閻摩王。第叁呵之語言。汝愚癡人。汝昔作人時。豈可不見第叁天使世間出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王複告言。汝人間時。豈不複見。若婦人身。若丈夫身。隨時命終置于床上以雜色衣而蒙覆之。將出聚落。升帳軒蓋種種莊嚴。眷屬圍繞舉手散發。灰土坌頭極大悲惱。號啕哭泣舉聲大叫。椎胸哀恸酸哽楚切。汝悉見不。答言。大天。我實見之。時王告言。癡人汝昔既見如此。何不思惟。我亦有死未得免離。今宜作善爲我長夜得大利益。彼人答言。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何以故。以放逸故。時王告言。汝既放逸。不作善業自造此惡。非他人造得此果報。汝還自受。以此叁使教示呵責已。敕令將去。時守獄者。即執罪人兩足兩臂。以頭向下以足向上。遙擲置于諸地獄中

  夫擁其流者。未若杜其源。揚其湯者。未若撲其火。何者源出于水。源未杜而水不窮。火沸于湯。火未撲而湯讵息。故有杜源之客不擁流而自幹。撲火之賓。不揚湯而自止。類斯而談可得詳矣。厭其果者未若絕其因。怖其苦者豈若懲于惡。因資于果。因未絕而果不窮。惡生于苦。惡未懲而苦讵息。故使絕因之士。不厭果而自亡。懲惡之賢。不怖苦而自離。凡百君子書而誡欤

  頌曰

  生來死還送  日往複月旋

  弱喪昏風動  流浪逐物遷

  愚戆失正路  漂沒入重淵

  一墜幽暗處  萬劫履鋒鋋

  六道旋寰苦  叁業未會全

  隨流無人救  淒傷還自憐

  歸誠觀物像  方知虛妄筌

  苦海深何趣  思登般若船 

  感應緣(略引七驗) 晉居士趙泰驗 晉沙門支法衡驗 趙居士石長和驗 漢函谷鬼驗 廬江縣哭驗 吐蕃國镬湯驗 唐柳智感判地獄驗

  晉趙泰。字文和。清河貝丘人也。祖父京兆太守。泰郡察孝廉。公府辟不就。精思典籍有譽鄉裏。嘗晚乃膺仕終于中散大夫。泰年叁十五時。嘗卒心痛須臾而死。下屍于地。心暖不已屈申隨人。留屍十日卒咽喉中有聲如雨。俄而蘇活。說初死之時。夢有一人來近心下。複有二人乘黃馬。從者二人扶策泰掖。徑將東行不知可幾裏。至一大城。崔崒高峻。城邑青黑狀錫。將泰向城門入經兩重門。有瓦屋可數千間。男女大小亦數千人行列而立。吏著皂衣有五六人。條疏姓字雲。當以科呈府君。泰名在二十。須臾將泰與數千人男女。一時俱進。府君西向坐簡視名薄訖。複遣泰南入黑門。有人著绛衣坐大屋下。以次呼名問生時所事。作何罪行何福善。谛汝等辭以實言也。此常遣六部使者。常在人間疏記善惡。具有條狀不可得虛。泰答父兄仕宦。皆二千石。我少在家修學而已。無所事也。亦不犯惡。乃遣泰爲水官監。作使將二千余人。運沙裨岸晝夜勤苦。後轉泰水官都督。知諸獄事給泰馬兵。令案行地獄。所至諸獄楚毒各殊。或針貫其舌。流血竟體。或被頭露發裸形徒跣。相牽而行。有持大杖從後催促鐵床銅柱燒之洞然。驅迫此人抱臥其上。起即燋爛尋複還生。或炎爐巨镬焚煮罪人。身首碎墜隨沸翻轉。有鬼持叉倚于其側。有叁四百人立于一面。次當入镬相抱悲泣。或劍樹高廣不知限極。限莖枝葉皆劍爲之。人衆相訾自登自攀。若有欣競而身首割截尺寸離斷。泰見祖父母及二弟在此獄中。相見涕泣。泰出獄門見有二人赍文書來。語獄吏言。有叁人。其家爲其于塔寺中懸幡燒香救解其罪可出福舍。俄見叁人自獄而出。已有自然衣服完整在身。南詣一門雲名開光大舍。有叁重門朱彩照發。見此叁人即入舍中。泰亦隨入。前有大殿。珍寶周飾。精光耀目。金玉爲床。見一神人。姿容偉異殊好非常。坐此座上。邊有沙門立侍甚衆。見府君來恭敬作禮。泰問此是何人府君致敬。吏曰。號名

  世尊度人之師。有頃令惡道中人皆出聽經。時雲有百萬九千人。皆出地獄入百裏城。在此到者奉法衆坐也。行雖虧殆尚當得度。故開經法。七日之中隨本所作善惡多少差次免脫。泰未出之頃。已見千人升虛而去。出此舍複見一城。方二百余裏。名爲受變形城。地獄考治已畢者。當于此城更受變報。泰入其城見有土瓦屋數千區。各有房巷。正中有瓦屋高床。欄檻彩飾。有數百局。吏對校文書雲。殺生者。當作蜉蝣朝生暮死。劫盜者。當作豬羊受人屠割。淫劮者作鶴鹜獐麋。兩舌者。作鸱枭鸺鹠。捍債者。爲駝騾牛馬。泰案行畢還水官處主者語泰。卿是長者子。以何罪過而來在此。泰答。祖父兄弟皆二千石。我舉考公府辭不行。修志念善不染衆惡。主者曰。卿無罪過。故相使爲水官都督。不爾與地獄中人無以異也。泰問主者曰。人有何行死得樂報。主者唯言。奉法弟子精進持戒。得樂報無有谪罰也。泰複問曰。人未事法時所行罪過。事法之後得除以不。答曰。皆除也。語畢。主者開滕箧檢泰年紀。尚有余算叁十年在。乃遣泰還。臨別主者曰。已見地獄罪報如是。當告世人皆令作善。善惡隨人其猶影響。可不慎乎。時親表內外候視泰五六十人。同聞泰說。泰自書記以示時人。時晉太始五年七月十叁日也。乃爲祖父母二弟。延請僧衆大設福會。皆命子孫改意奉法課勸精進。時人聞泰死而複生多見罪福。互來訪問。時有太中大夫武城孫豐關內侯常共郝伯平等十人。同集泰舍。款曲尋問莫不懼然。皆即奉法

  晉沙門支法衡。晉初人也。得病旬日亡。經叁日而蘇活說。死時有人將去。見如官曹舍者數處。不肯受之。俄見有鐵輪。輪上有鐵爪從西轉來。無持引者而轉駛如風。有一吏呼罪人當輪立。輪轉來轹之。翻還如此。數人碎爛。吏呼衡。道人來當輪立。衡恐怖自責悔不精進。今當此輪乎。語畢謂衡曰。道人可去。于是仰首見天有孔。不覺[怤-寸+(ㄆ/火)]爾上升。以頭穿中。兩手博兩邊。四向顧視見七寶宮殿及諸天人。衡甚踴躍不能得上。疲而複還下。所將衡去人笑曰。見何等物不能上乎。乃以衡付船官。船官行船使爲柂工。衡曰。我不能持柂強之。有船數百皆隨衡後。衡不曉捉柂跄沙洲上。吏司推衡。汝道而失。…

《法苑珠林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