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苑珠林》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2卷53頁碼:P0269
唐 道世撰

  《法苑珠林》六十一

  卷第五十九法苑珠林卷第六十 /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咒術篇第六十八(此有七部) 述意部 忏悔部 彌陀部 彌勒部 觀音部 滅罪部 雜咒部

  述意部第一

  夫神咒之爲用也。拔曚昧之信心。啓正真之明慧。裂重空之巨障。滅積劫之深痾。業既謝遣黑法潛形。所以累聖式陳。衆靈攸仰。故波旬奉咒于白樹。梵王顯儀于赤畿。七佛揚道于時緣。菩薩陳誠于法會。廣羅經诰羌難備焉。然陀羅尼者。西梵天音。東華人譯則雲持也。誦持善不失。持惡不生。據斯以言。彌綸一化依法施行功用立驗。或碎石拔木。或移痛滅痾。隨聲發而苦除。逐音揚而事舉。或召集神鬼。或駕禦虬龍。興雲布而膏雨垂。呼策志而祯瑞集。感應不窮。其來久矣

  忏悔部第二

  述曰。夫咒是叁世諸佛所說。若能至心受持。無不靈驗。比見道俗。雖有誦持無多功效。自無志誠謗言無征。或有文字訛[兟/曰]。或有音韻不典。或飲啖酒肉。或雜食葷辛。或室宇汙穢。或浪談俗語。或衣服不淨。或處所不嚴。致令鬼神得便。翻受其殃。若欲忏悔先立道場。懸缯幡蓋燒衆名香。四門護淨禁止雜人。隨其出入每須澡浴。多覓和香口內常含。至誠殷重自責己躬。愧謝十方一切賢聖。然後普爲四生六趣。心心相續刹那匪懈。如是懇已定驗不疑。故菩薩善戒經雲。菩薩爲破衆生種種惡故受持神咒。故有五法不得爲。一不食肉。二不飲酒。叁不食五辛。四不淫。五不淨之家不在中食。菩薩具足如是五法。能大利益無量衆生。諸惡鬼神諸惡毒病無不能治

  千轉陀羅尼神咒

  釋迦牟尼佛說

  此咒出于西梵由來盛傳。至隋大業初。東都雒陽翻經館笈多叁藏。譯出此咒以惠遣學士。釋彥琮法師即傳譯之領袖也。初獲此本通布華夷。時有長安延興寺玄琬律師弘法寺靜琳法師等。並是道光日下德振通賢。創獲流布洗蕩瑕累。即于別院仍建道場。每至肇春爲受戒沙彌及余道俗相續不絕。靈相重疊。至今五十余年。時漸訛[兟/曰]。恐後人不知本末。故委具述之。然大集諸經及陀羅尼集十卷。廣明雜咒。不煩具錄。今且逐要時濟所須。意存滅罪除障。出四十余首。除病濟貧護生延命雜術之徒。亦略述二十余。或此處無文西域有本。叁藏口傳。要用咒者。亦翻出叁五。傳之流行。余之不盡者冀尋大本。佛說咒曰

  南慕遏羅(去聲)怛(入聲)那(奴個反)怛邏耶(羊多反)夜(羊個反)南麼阿(長聲)羅耶阿(短聲)吠盧吉低濕吠邏夜菩提(上聲)薩哆皤(平聲)邪(羊可反)摩诃薩埵婆邪摩诃迦噜膩(拏儞反)迦夜(羊可反)怛馱(地可反)誓曳(去聲)誓曳誓夜(羊可反)婆(長聲)[酉*益](許棄反)儞(奴棄反)誓揄怛[日*梨]迦(去聲)邏迦邏(去聲)磨(去聲)邏磨邏哆(都個反)邏哆邏遮(章可反)邏遮邏缽邏(去聲)遮羅缽邏遮羅器拏(去聲)器拏薩婆(去聲)羯磨吠邏拏(平聲)儞迷婆伽伏底(都儞反)索诃(去聲)薩啰吠啰低薩婆(去聲)勃陀(長聲)吠盧吉低只刍(欹數反)秫(始出反)嚧怛邏揭(渠谒反)邏拏(去聲)寔哈(呼合反)婆(輕長反)迦夜沫奴比(扶必反)阇夜那比 輸達儞 素噜素噜 缽邏缽邏 素噜素噜薩婆勃陀頞地瑟恥(上寄反)那馺(蘇合反)婆诃達磨陀(長聲)石揭唎鞞馺婆诃阿羅婆(重聲)婆(去聲)馺婆(輕聲)婆(重聲)婆(去聲)薩婆達摩婆(去聲)蒱達儞 馺婆诃

  此咒功能。千劫聚集業障一時誦已皆盡去盡。便獲千佛所集善根。當得背于千劫流轉中生老病死邊際。轉此生已見千轉輪王。欲生清淨佛國者。晝叁夜叁。一一時中各誦二十一遍。至二十一日。如其所欲即得如意。我見金色佛像菩薩形像。即是先相。命終已後便生菩薩大集會中

  彌陀部第叁

  此阿彌陀咒若欲誦者。諸口傍字皆依本音轉。言之無口者依字讀。仍須師授之。聲韻合梵輕重得法。依之修行克有靈驗

  那(上)谟菩(上)陀夜(藥可反以下同)那(上)谟馱(上)啰(上)摩(上)夜(上)那(上)谟僧伽夜那(上)磨(上)阿弭多婆(上)夜跢(丁可反)他伽(上)多夜阿(上)啰诃(上)羝(上)叁藐叁菩(上)陀夜跢侄他(地也反下同)阿(上)弭唎羝阿(上)弭唎都婆鼙(善迷反以下同)阿(上)弭唎跢叁婆(上)鼙阿(上)弭唎跢鼻(菩弭反)迦(上)囒羝伽弭儞(五)伽(上)伽(上)那稽(居移反)唎底(都儞反)迦(上)唎(六)裟(上)啰(上)皤(薄可反)皤波跛叉(楚我反)焰迦(上)唎(一切惡業盡也)娑婆诃(公可反)

  此之神咒先已流行。功能利益不可說盡。于晨朝時用楊枝淨口散華燒香。佛像前胡跪合掌。口誦七遍。若二七叁七遍。滅四重五逆等罪。現身不爲諸橫所惱。命終生無量壽國。又此咒能轉女身令成男子。今別勘梵本。並問真婆羅門僧等。此咒威力不可思議。但旦暮午時各誦一百遍。能滅四重五逆。拔一切罪根得生西方。若能精誠滿二十萬遍。則菩提芽生得不退轉。誦滿叁十萬遍。則面見阿彌陀佛。決定得生安樂淨土。又陀羅尼雜集經雲。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爲汝演說。西方安樂世界今現有佛號阿彌陀。若有四衆能正受持彼佛名號。以此功德臨欲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衆。往此人所令其得見。見已尋生慶悅倍增功德。以是因緣。所生之處永離胞胎穢欲之形。純處鮮妙寶蓮華中。自然化生具大神通。十方河沙諸佛。皆共贊彼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有能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其國號曰清泰。聖王所住。其城縱廣十千由旬。于中充滿刹利之種。阿彌陀佛父名月上轉輪聖王。其母名曰殊勝妙顔。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無垢稱。智慧弟子。名曰慧光。神足精勤。名曰大化。爾時魔王。名曰無勝。有提婆達多。名曰勝寂。阿彌陀佛與大比丘六萬人俱。若有受持彼佛名號。堅固其心憶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亂。精勤修集念佛叁昧。受持讀誦此鼓音聲王大陀羅尼。十日十夜六時專念。五體投地禮敬彼佛。堅固正念悉除散亂。若能令心念念不絕。十日之中必得見彼阿彌陀佛。並見十方世界如來及所住處。唯除重障鈍根之人。于今少時所不能睹。一切諸善皆悉回向願得往生安樂世界。垂終之日。阿彌陀佛與諸大衆現其人前。安慰稱善。是人即時甚生慶悅。以是因緣。如其所願尋得往生。佛告諸比丘。何等名爲鼓音聲王大陀羅尼。吾今當說。汝等善聽。唯然受教。于時世尊即說咒曰

  多伏咃(一)婆離(二)阿婆離(叁)娑摩婆羅(四)尼地奢(五)昵阇多祢(六)昵筏耶(七)昵筏仚(八)阇羅婆羅車馱祢(九)宿佉波啼昵地奢(十)阿彌多由婆離(十一)阿彌多蛇波波羅(十二)娑陀祢(十叁)涅浮提(十四)阿迦舍昵浮陀(十五)阿迦舍昵提奢(十六)阿迦舍昵阇帝(十七)阿迦舍久舍離(十八)阿迦舍達奢尼(十九)阿迦舍提咃祢(二十)留波昵提奢(二十一)遮埵唎達摩波羅婆陀祢(二十二)遮埵唎阿利蛇娑帝蛇波羅娑陀祢(二十叁)遮埵唎末伽婆那波羅娑陀祢(二十四)婆羅毗梨耶波羅娑陀祢(二十五)達摩呻他祢(二十六)久舍離(二十七)久舍羅昵提奢(二十八)久舍羅波羅啼咃祢(二十九)佛陀久舍離(叁十)毗佛陀波羅波斯(叁十一)達摩迦羅祢(叁十二)昵專啼(叁十叁)昵浮提(叁十四)毗摩離(叁十五)毗羅阇(叁十六)羅阇(叁十七)羅斯(叁十八)羅娑坡(叁十九)羅婆伽羅婆離(四十)羅娑伽羅阿地咃祢(四十一)久舍離(四十二)波羅啼久舍離(四十叁)毗久舍離(四十四)咃啼(四十五)修陀多至啼(四十六)修波羅舍多至啼(四十七)修波羅啼癡啼(四十八)修離(四十九)修目仚(五十)達咩(五十一)達達咩(五十二)離婆(五十叁)遮婆離(五十四)阿[少/兔]舍婆離(五十五)佛陀迦舍昵裘祢(五十六)佛陀迦舍裘祢(五十七)娑婆诃(五十八)

  此是阿彌陀鼓音聲王大陀羅尼。若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女。常應至誠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行此持法。當處閑寂洗浴其身著新淨衣飲食白素不啖酒肉及以五辛。當修梵行。以好香華供養阿彌陀如來及佛道場大菩薩衆。常應如是專心系念發願求生安樂世界。精勤不怠。如其所願必得往生

  彌勒部第四

  七佛所說神咒經雲。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所說陀羅尼。名閻摩兜(晉言解衆生系縛)現在病苦悉得消除。能卻障道拔叁毒箭。九十八使漸漸消除。滅度叁有流。現身得道。即說咒曰

  支不多奈帝 閻浮支奈帝 蘇車不支奈帝 杌耆不支奈帝 烏蘇多支奈帝 娑遮不支奈帝 閻摩賴長支奈帝 阿恕婆賴長支奈帝 恕波帝支奈帝莎诃

  誦此咒叁遍。縷五色結作二結系項。此陀羅尼。四十二億諸佛所說。若諸行人能書寫讀誦此咒者。現世當爲千佛所護。此人命終以後不墮惡道。當生兜率天上面睹彌勒。又有衆生能修行此咒者。斷食七日純服牛乳。中時一食更無雜食。一日夜六時忏悔。先所作億千垓劫所有重罪。一時都盡。得見千佛手摩其頭即與授記。宿罪殃惡悉滅無余

  願見彌勒佛咒(西國叁藏口授得之)

  南無彌帝隸耶夜 菩提薩埵夜 哆[女*絰]他 彌帝隸彌帝隸 彌哆啰摩那棲 彌哆啰 叁皤鞞 彌哆噜皤鞞 莎婆诃

  觀音部第五

  觀世音隨心咒

  南無曷啰[口*怛]那 怛啰夜 南無阿利耶 嘙盧吉帝 濕嘙啰耶 菩提薩埵耶 摩诃菩提 薩埵耶 摩诃迦嚧膩迦耶 怛[女*絰]他 多利多利 咄多利 咄咄多利咄利 薩婆诃

  請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咒法

  陀羅尼咒經雲。佛在舍衛國。時有夜叉五頭。面黑如墨。而有五眼。拘牙上出。吸人精氣。眼赤如血兩耳出膿。鼻中流血。舌噤無聲。食化粗澀六識閉塞。爲鬼所致人民被害。以命投佛。遂令請觀世音菩薩除去毒害。一名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此乃南宋時外國舶主竺難提譯出。經雲。一切衆生有叁毒畏。死畏病畏破梵行畏。作十惡業牢獄系閉水火鬼神所逼惱畏。皆當歸依觀世音菩薩。是故娑婆世界皆號…

《法苑珠林六十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