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法華部·華嚴部」經文278卷09頁碼:P0395
東晉 佛馱跋陀羅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五十八 ▪第2页

  東晉天竺叁藏佛馱跋陀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心出佛化身。因修善根起諸佛法。因般若波羅蜜起一切波羅蜜。因堅固願起諸佛法。因諸回ˇ起一切菩薩行。一切智境界法界解了回ˇ。非常非斷。非生非滅。非無因作。舍離有見諸顛倒惑。謂從自在而生諸法。本有實性次第而出。離我我所。深達緣起。入諸法界。見有爲法猶如鏡ˇ。離有無見。不生不滅。滅邪癡惑。了諸法空悉無自在。超出諸ˇ入無ˇ際。而亦不違種生芽法。悉知一切從因緣生。如因印故而生印ˇ。如鏡中ˇ。如電如夢如ˇ如幻。各隨因有。一切諸法亦複如是。隨業受報。以善方便潤澤諸法。爾時善財。禮未起間。知法如是得不思議善根柔軟身心。稽首禮畢敬繞十匝。合掌谛觀複作是念。此是解空無ˇ願者之所住處。離虛妄者之所住處。住法界者。了知衆生非實有者。知不生者。知一切世間無所著者。方便分別一切衆生者。一切無所依者。離一切ˇ者。知一切法無自性者。不虛妄取一切業者。了知一切心意識ˇ者。知一切道非出非不出者。住一切甚深大智度者。方便充滿普門法界者。寂滅一切衆煩惱者。智慧斷除見愛慢者。一切禅定解脫叁昧神通遊戲者。修一切菩薩叁昧境界者。安住一切如來所者。以一劫爲一切劫。以一切劫爲一劫者。以一切刹爲一刹。以一刹。爲一切刹。而亦不壞諸刹ˇ者。以一法爲一切法。以一切法爲一法。而亦不壞諸法ˇ者。以一衆生爲一切衆生。以一切衆生爲一衆生。而解衆生無差別者。以一佛爲一切佛。以一切佛爲一佛。而解諸佛無有二者。以叁世爲一念。以一念爲叁世者。于一念中詣一切刹者。普照饒益一切衆生者。得一切入者。出過衆生爲教化故而不舍離者。不依一切刹。而遊行莊嚴一切世界供養佛者。詣一切佛無染著者。依善知識不味法者。住一切魔宮不樂欲者。入一切ˇ而不舍離一切智者。了一切衆生身無我無衆生無二觀者。自身容受一切世界。而不壞法性者。盡未來劫修諸願行。而不取劫長短ˇ者。不離一毛端處。而ˇ一切世界。普爲衆生說正法者。可尊重者。解甚深法者。達無二者。了無性者。善對治者。體法空者。住慈悲者。遠離一切聲聞緣覺地者。超出一切魔境界者。不染一切世間境界者。究竟一切菩薩法門者。隨順一切佛法門者。厭一切生死。而不證聲聞離生法者。知一切法無生。而亦不起不生見者。觀不淨法。不證離欲法不染愛者。修習大慈。不爲除滅嗔恚法者。觀于緣起。一切法中無愚癡者。住于四禅不隨生者。住四無量。不生無色爲教化者。修習止觀。不證明脫化衆生者。住空叁昧。滅無見者。住無ˇ叁昧。爲化衆生不舍ˇ者。住無願叁昧。不舍菩薩一切願者。一切煩惱業中得自在力爲教化故。示ˇ隨順煩惱業者。離于生死而ˇ受生爲教化者。離一切趣ˇ入諸趣化衆生者。修大慈悲不隨愛者。修習喜心。見衆生苦常憂戚者。修習舍心。而不舍離利他事者。得九次第定。而不厭離欲界生者。離于諸受。而不證實際者。住叁脫門。而不證聲聞解脫法者。觀四真谛。而不證諸果者。觀于緣起。離邊見者。修八正道。而不永出生死難者。超凡夫地。而不墮于二乘地者。觀陰熾然。而不永滅于五陰者。離四魔道。而不永舍諸魔覺者。舍六入障。而ˇ受者。觀真如ˇ。而不證于實際法者。ˇ學一切乘。而不舍離摩诃衍者。如此樓觀。住一切功德者之所住處。爾時善財。以偈頌曰

  安住大慈心  彌勒摩诃薩

  具足妙功德  饒益諸群生

  住于灌頂地  諸佛之長子

  思惟佛境界  安住此法堂

  一切諸佛子  常履大乘行

  遊行諸法界  安住此法堂

  施戒忍精進  禅智方便願

  究竟彼岸者  安住此法堂

  無礙智如空  普照叁世法

  了知一切者  安住此法堂

  解了一切法  真實無生ˇ

  如鳥遊空者  安住此法堂

  除滅貪恚癡  一切諸顛倒

  常樂寂靜者  安住此法堂

  叁脫門道觀  陰入界緣起

  遠離惡道者  安住此法堂

  深入無礙智  等觀衆生刹

  知法無性者  安住此法堂

  叁世法無礙  猶如空中風

  無所染著者  安住此法堂

  見衆生受苦  無有歸依處

  大悲普濟者  安住此法堂

  見盲冥衆生  舍正入ˇ路

  爲示正道者  安住此法堂

  見諸有爲中  生老病死逼

  令免恐怖者  安住此法堂

  見衆生結患  積集智慧藥

  悲心醫王者  安住此法堂

  見無量衆生  漂溺生死海

  大悲船度者  安住此法堂

  深入生死海  摧滅煩惱龍

  采佛智寶者  安住此法堂

  願地慈悲眼  觀海出衆生

  如金翅鳥者  安住此法堂

  法界空中行  猶如淨日月

  慧光普照者  安住此法堂

  爲一一衆生  盡未來際劫

  荷負諸苦者  安住此法堂

  一一諸刹中  盡來劫修行

  金剛精進者  安住此法堂

  一坐處聞持  諸佛法無厭

  大智慧海者  安住此法堂

  遍遊世界海  及諸大衆海

  供養佛海者  安住此法堂

  一切劫海中  修諸願行海

  出生功德者  安住此法堂

  一一毛孔中  佛刹劫衆生

  無礙眼見者  安住此法堂

  一念中遍入  不可說諸劫

  知念無礙者  安住此法堂

  一切刹微塵  衆生水鬃等

  生此等願者  安住此法堂

  無量劫修行  總持禅定願

  解脫法門者  安住此法堂

  一切諸佛子  出生無量德

  饒益衆生者  安住此法堂

  成就無礙智  通明巧方便

  隨應ˇ生者  安住此法堂

  從初發道心  究竟一切行

  化身滿法界  ˇˇ自在力

  一念成正覺  入無量智業

  莫能測量者  安住此法堂

  無礙淨慧力  遊行諸法界

  無垢智觀者  安住此法堂

  成就無礙足  一切無所著

  了刹無二者  安住此法堂

  觀諸寂滅法  皆悉如虛空

  離垢境界者  安住此法堂

  大悲觀衆生  諸苦所逼迫

  拔濟饒益者  安住此法堂

  不離一坐處  普ˇ衆生前

  如明淨日月  除滅魔鈎餌

  佛子住此堂  哀愍諸群生

  出無量化身  充滿諸法界

  佛子住此堂  遍遊諸世界

  一切如來所  無量無數劫

  無依入此堂  稱量佛境界

  無量無數劫  其心無厭倦

  佛子住此堂  念念入諸定

  一一叁昧門  ˇˇ佛境界

  佛子住此堂  覺了一切刹

  叁世一切劫  衆生佛名號

  佛子住此堂  諸劫爲一念

  遠離妄ˇ惑  隨順于衆生

  佛子住此堂  修習諸叁昧

  一一心念中  了達叁世法

  佛子住此堂  一處ˇˇ坐

  普ˇ一切刹  一切諸趣中

  佛子住此堂  悉飲佛法海

  深入智慧海  超度功德海

  無礙智思量  叁世無數刹

  諸劫諸如來  無數衆生類

  佛子住此堂  常于一念中

  了知于叁世  諸佛刹成敗

  善知諸最勝  所修諸行願

  並衆生諸根  修習佛境界

  一一微塵中  見一切劫刹

  諸佛及眷屬  一切衆生類

  佛子住此堂  常觀一切法

  衆生刹世劫  皆悉無自性

  觀察衆生等  法等如來等

  願等世界等  叁世悉平等

  佛子住此堂  教化諸群生

  供養諸如來  思惟諸法界

  無量智慧業  滿足諸大願

  無數劫演說  不可得窮盡

  一切諸佛子  具足無量德

  安住此法堂  我合掌敬禮

  諸佛之長子  彌勒無礙行

  我今合掌禮  唯願慈矜愍

  爾時善財。贊歎樓觀諸菩薩已。合掌恭敬。供養禮訖。于門下立。欲見彌勒菩薩。爾時遙見彌勒菩薩。與無量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背羅伽人非人等大衆圍繞從外而來。威德特尊普照一切。不染世法。超出一切世間衆魔境界。滅諸障礙。深入如來菩薩境界。供養諸佛等諸佛法。冠解脫缯淨妙天冠。住大智網。于諸佛所得一切智甘露灌頂。生諸佛法得薩婆若。爾時善財。頭面敬禮一心合掌。白言大聖。雲何菩薩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既修學已。具一切佛法。隨所請衆生悉令度脫。成就大願。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安慰一切諸天世人。不負本心。不違叁寶。不欺天人。不罔衆生。不斷佛種。持菩薩家如來正法。如是等事。唯願演說。爾時彌勒。觀察大衆。指善財言。汝等見是童子問菩薩行具足一切功德者不。此童子者。勇猛精進專求實義。以正直心得不退轉。常修勝法心無厭足。如救頭然。求善知識。親近供養聞法受持。此童子者。昔于頻陀伽羅城。受文殊師利教。求善知識。展轉經由一百一十諸善知識。問菩薩行。心無疲倦。次來我所。如是童子學大乘者。甚爲希有。成滿大願。能辨大事。具大莊嚴。常以大慈救護衆生。起大精進波羅蜜。示導大衆。乘大法船度生死海。令住大道得大法寶長養大智。如是之人難得聞見。親近共住同行亦難。何以故。此童子者。發心救護一切衆生。除滅衆苦惡道諸難邪見ˇ路愚癡之ˇ。超出生死。壞一切趣輪。度魔境界。于一切世間無所染著。出欲泥。解貪縛。除邪倒。摧慢幢。拔使刺。廢諸蓋。裂愛網。滅無明。竭有流。離谄幻。淨心垢。釋疑惑。度無智海。厭生死苦。乘大法船濟四使流。于大愛河造智慧橋。愚癡ˇ中然智慧燈。于生死路示以正道。煩惱病者令服法藥。生老死者授甘露法。叁毒盛者滅以定水令得清涼。諸憂怖者施以無畏。叁有獄者開以智門。邪見縛者斷以慧劍。住叁界城開解脫門。在危ˇ者示安隱處。懼結賊者施以無畏。墜叁惡塹者俯接令出。爲陰賊害者置涅ˇ城。著衆生者示八正道。住六入空聚者拯以慧明。失津要者示以正濟。近惡知識者令親善友。樂童蒙者誘以聖法。樂住生死宅者普令超入一切智城。救護一切衆生之類。不舍清淨求菩提心。積集大乘心無疲倦。飲正法雨而無厭足。勇猛究竟諸功德事。淨諸法門修菩薩行心無疲懈。不退方便出生大願。見善知識心樂無厭奉給所爲隨順其教。不以爲苦。諸善男子。世間有能發起無上菩提心者。甚爲希有。若發心已。如是精進求佛法者。亦甚希有。如是樂欲淨菩薩道。具菩薩行。不惜身命。求善知識。不違其教。集菩提分。不貪利養。不舍菩薩正直之心。不著家業不染五欲。不戀父母及諸親族。但樂專修一切種智。如是之人倍複希有。諸善男子。若有菩薩。如是學者。則能究竟菩薩所行。成滿大願。近佛菩提。淨一切刹。教化…

《大方廣佛華嚴經五十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