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16卷11頁碼:P0781
宋 法護等譯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十叁

  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诏譯

  如來不思議品弟四之七

  複次舍利子。雲何名爲如來四無所畏不可思議。諸住信菩薩。應發淨信超越分別離諸疑惑。乃至發希有想。舍利子。如來無所畏法。其有四種。如來由具四無畏故了知勝處。于大衆中能獅子吼轉妙梵輪。余諸沙門婆羅門悉不能轉。一切世間天人魔梵。無與如來同其法者。舍利子。何等是爲四無所畏。一者一切智無畏。謂佛如來已能圓具無上勝智。于大衆中作如是言。我成無上正等正覺。此法唯佛自所證知。余諸天人世間。不能與佛同其法語。如來以此法故成等正覺。雲何說名如來成等正覺。謂佛如來以一切法平等故。而成正覺。于諸法中無高無下。若異生法。若聖人法。若諸佛法。若有學法。若無學法。若緣覺法。若菩薩法。若世間法。若出世間法。若有罪法。若無罪法。若有漏法。若無漏法若有爲法。若無爲法。于如是等一切法中。如來悉平等故。此名如來現成正覺。此中雲何名爲平等。謂空平等見自性故。無相平等相自性故。無願平等叁界自性故。無生平等生自性故。無作平等作自性故。無起平等起自性故。無含藏平等含藏自性故。如所說平等叁世自性故。明解脫平等無明有愛自性故。涅槃平等諸行自性故。舍利子。以如是等諸法平等。是故如來現成正覺。如來于大衆中。得無所畏。以如是法教示衆會。令諸衆會鹹生歡喜。身得喜故心極信順。複令衆會適悅快樂。如來大悲相應具真實故。平等性故。如實性故。無異性故。無種類性故。無所觀性故。無生性故。無離性故。無所取性故。如來所具無畏法中。實無少法可取。亦非無取。如來無畏法中亦無虛诳。如實故平等。法界平等。于是平等法中。普盡一切世界。舒坦無礙如來如實之法。甚深微妙難解難知。如來起大悲心。即以是法起種種方便。爲諸衆生。廣大宣說聖出離法。能盡諸苦。如來以大願力。一切衆生無師範者。爲作師範。未成正覺者。令成正覺。所有一切衆生。馳流諸境斷見等者。如來以無畏法。悉令清淨。舍利子。如來無所畏法。無邊無際與虛空等。若欲知其虛空邊際。即知如來無畏邊際。諸住信菩薩聞是法已。應生淨信超越分別離諸疑惑。乃至發希有想。此說是名如來第一無畏

  複次舍利子。二者漏盡無畏。謂佛如來具足無上勝智。于大衆中作如是言。我盡諸漏得無所畏。而彼一切天人世間。無能與佛同法語者。此複雲何如來已盡諸漏。謂佛如來欲漏已盡。心得解脫。斷滅一切貪行種子。如來有漏已盡心得解脫。斷滅一切嗔行種子。如來無明漏已盡心得解脫。斷滅一切癡行種子。如來見漏已盡心得解脫。斷滅一切煩惱所行種子。此等是名如來諸漏已盡。如是所說皆世俗所成非勝義谛。勝義谛者謂最上聖智慧中。若知若斷若修若證。而無少法可住。何以故。如所說盡。彼實知。若諸衆生修出離行。如來悉如實知。又舍利子。如來如實了知眼界色界眼識界。雲何能知。謂佛了知內空外空內外空故。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悉如實知。雲何能知。謂佛了知內空外空內外空故。又舍利子。如來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及虛空界。悉如實知。雲何能知。謂如虛空故亦然了知。如來悉知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分別所起。知有爲界是造作相。知無爲界是無造作相。知雜染界是客塵煩惱相。知清淨界是自性明亮相。知諸行界是不如理作意無明相。知涅槃界是如理作意明智相

  又舍利子。若諸界依止。諸界安住。諸界隨順。諸界建立。諸界作用。諸界意趣。諸界寂定。諸界住著。如來一一如實了知。隨所知已即爲說法。舍利子。此是如來種種界智力。如是勝力無有邊際。若諸住信菩薩于佛如來如是智力。聞已淨信。超越分別離諸疑惑。後複生起身喜心喜適悅之相。發希有想

  如來無畏邊際。諸住信菩薩聞是法已。應生淨信超越分別離諸疑惑。乃至發希有想。此說是名如來第二無所畏法。如來由具無所畏故。一切天人世間。無與如來同其法者

  複次舍利子。叁者說障道無畏。謂佛如來具足無上勝智。于大衆中作如是言。我說諸障道法能障聖道。乃至一切天人世間。無能與佛同法語者。雲何名爲障道之法。有其一法能障聖道。何等爲一。謂諸衆生心不清淨。二法能障聖道。謂無慚無愧。叁法能障聖道。謂身惡作語惡作意惡作。四法能障聖道。其四種法皆墮惡趣。謂貪欲當墮惡趣。嗔恚當墮惡趣。愚癡當墮惡趣。怖畏當墮惡趣。五法能障聖道。謂殺生偷盜邪染妄語飲酒。六法能障聖道。謂不尊重佛。不尊重法。不尊重僧不尊重戒學。不尊重定學。不尊重修頭陀行者。七法能障聖道。謂慢過慢慢過慢。我慢邪慢。增上慢卑慢。八法能障聖道。謂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勤。邪念邪定。九法能障聖道。謂于我身作無義利。生起害心。已作現作當作。于我所愛作無義利。生起害心。已作現作當作。于我非愛作無義利。生起害心。已作現作當作。十法能障聖道。謂殺生偷盜邪染。妄言绮語。兩舌惡口。貪嗔邪見。舍利子。如是等法能障聖道。乃至不如理作意。相應所生結使。此法無味。是不可觀是不可行。由顛倒勤行故不出離。生起一切愛見。取著于身語意業。愛著增熾。如味了知諸法能障聖道。知已如實爲諸衆生。廣大宣說障道之法。令諸衆生寂止近止。說除斷法普爲教示。令諸衆會鹹生歡喜。身得喜故心極信順。複令衆會適悅快樂。如來大悲相應具真實。故平等性故。如實性故。無異性故。無種類性故。無所觀性故。無生性故。無離性故。無所取性故。如來所具無畏法中。實無少法可取。亦非無取。如來無畏法中亦無虛诳。如實故平等。法界平等。于是平等法中。普盡一切世界。舒坦無礙。此如是等不可思議無量無數甚深正法。如來悉具足已。大悲之心所逼切故。爲諸衆生。說斷障道之法。普令一切寂止近止。舍利子。如來無所畏法。無邊無際與虛空等。若欲知其虛空邊際。即知如來無畏邊際。諸住信菩薩聞是法已。應生淨信超越分別離諸疑惑。乃至發希有想。此是如來第叁無所畏法。如來由具無所畏故。一切天人世間。無與如來同其法者。複次舍利子。四者盡苦道無畏。謂佛如來具足無上勝智。于大衆中作如是言。我說聖出離法能盡苦道。乃至一切天人世間。無能與佛同法語者。雲何名爲聖出離法能盡苦道。其有一法。是聖出離道。何等爲一。謂諸衆生心悉清淨。二法是聖出離道。謂奢摩他毗缽舍那。叁法是聖出離道。謂空無相無願。四法是聖出離道。謂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五法是聖出離道。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六法是聖出離道。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七法是聖出離道。謂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舍覺支念覺支定覺支。八法是聖出離道。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九種歡喜根本法。是聖出離道。謂觀喜適悅。輕安快樂。等持如實知見。寂靜離染解脫。十法是聖出離道。謂遠離殺生。遠離偷盜。遠離邪染。遠離妄言。遠離绮語。遠離兩舌。遠離惡口。遠離貪欲。遠離嗔恚。能具正見。舍利子。如是所說諸聖出離法。能盡苦道。乃至諸善菩提分法。戒蘊相應。定蘊相應。慧蘊相應。解脫蘊相應。解脫知見蘊相應。四聖谛法相應。此等所說。皆名聖出離道。複有聖出離道。謂正所行。此正所行。彼即無法可行。亦非無行。無入無出。無取無舍。何以故。若已行。若當行。二法皆離彼一切法。無二亦然。此如實知見。是聖出離道。如來于此聖出離道。自了知已。爲諸衆生廣大宣說。令諸衆會鹹生歡喜。身得喜故心極信順。複令衆會適悅快樂。如來大悲相應具真實故。平等性故。如實性故。無異性故。無種類性故。無所觀性故。無生性故。無離性故。無所取性故。如來所具無畏法中。實無少法可取。亦非無取。如來無畏法中亦無虛诳。如實故平等。法界平等。于是平等法中。普盡一切世界。舒坦無礙。此如是等不可思議無量無數甚深正法。如來悉具足已。大悲之心所逼切故。爲諸衆生。廣大宣說聖出離法。令諸衆生鹹悉覺了盡苦邊際。舍利子。此是如來第四無所畏法。如來由具四無所畏故。了知勝處。于大衆中作獅子吼。轉妙梵輪。余諸沙門婆羅門悉不能轉。乃至一切世間天人魔梵。無與如來同其法者。舍利子。如來如是四無所畏。無邊無際與虛空等。若欲知其虛空邊際。即知如來無畏邊際。諸住信菩薩得聞如來如是不可思議無畏之法。應生淨信超越分別離諸疑惑。後複生起身喜心喜。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彼一切法皆平等  佛自然智隨覺了

  由是現證佛菩提  如來平等普觀視

  世間一切異生法  與諸佛法悉平等

  有學無學諸法門  及緣覺法亦如是

  所有世間一切法  及彼出世勝法門

  善惡無動法亦然  與涅盤道皆同等

  所有空法無相法  彼無願法亦複然

  無生無作諸法中  如來平等同觀照

  此平等法了知已  佛爲衆生廣宣說

  化衆生歸解脫門  牟尼第一無所畏

  解脫世間叁種法  爲衆生說解脫門

  佛大無畏人中尊  此名第二無畏法

  雖知諸佛演正法  何故親近不解脫

  心不清淨慚愧無  由斯一二爲障礙

  複由身語意叁業  不遵戒法而惡作

  貪嗔癡怖起四愆  彼諸殺害並偷盜

  邪染妄言飲酒五  六不尊重七慢生

  八種邪法旋複興  彼九惱處多過失

  後起十種不善業  于解脫道爲障礙

  深固作意不了知  爲癡暗道所覆蔽

  取著虛妄及迷醉  顛倒勤行了知已

  乃複親近正法門  此名第叁無畏法

  清淨法門無限量  近正法故證菩提

  唯佛智知寂靜門  知已廣施甘露法

  佛最稱贊菩提分  乃至廣多諸善法

  習近故爲解脫門  佛十力尊善宣說

  深固勤行離諸染  于其善法悉相應

  是法非法無著心  寂靜解脫離憂怖

  如實了知諸善法  如空寥廓而無礙

  無執著法亦複然  彼能出離叁有海

  叁有海中迷著者  十方尊說業所生

  佛令解脫悲愍心  四無畏法虛空等

  舍利子。如是所說如來四無畏法不可思議。諸住信菩薩聞是法已。應生淨信超越分別離諸疑惑。乃至發希有想

  佛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7】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