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父子合集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20卷11頁碼:P0919
宋 日稱等譯

  《父子合集經》十叁

  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诏譯

  淨居天子說偈贊佛品第二十四

  爾時會中有無數淨居天子及無量衆生。于佛法中心得覺悟。離諸疑惑深生愛樂。歡喜踴躍得未曾有。一心合掌住立佛前。各以伽陀稱贊于佛

  爾時善施天子而說偈言

  佛昔舍身命  國土及妻子

  圓滿彼施行  故我稽首禮

  爾時淨戒天子而說偈言

  堅固持淨戒  離一切垢染

  能渡于彼岸  頂禮具戒者

  爾時安忍天子而說偈言

  佛廣修忍行  爲他斷肢節

  不生怨恨心  得成無上慧

  爾時精進天子而說偈言

  大雄猛世尊  舍生死重擔

  勤修無退屈  速至于菩提

  爾時靜慮天子而說偈言

  如來大威德  常棲止禅定

  不著彼世間  叁際悉平等

  爾時勝慧天子而說偈言

  如來勝慧力  知衆生諸行

  如業而受報  隨界趣流轉

  爾時明福業天子而說偈言

  若修彼福業  勝報常現前

  余不能了知  此唯佛境界

  爾時了罪性天子而說偈言

  衆生由惑業  常貪求彼物

  于心若了悟  一切悉通達

  爾時善巧智天子而說偈言

  若人于佛智  善思惟分別

  常念如己物  菩提不難得

  爾時善巧行天子而說偈言

  若起諸惑業  內心非所思

  了罪性本空  此爲證法者

  爾時遍趣行天子而說偈言

  若人造諸行  隨善惡流轉

  受好醜之報  佛眼悉知見

  爾時離攀緣天子而說偈言

  若于所受報  能了知攀緣

  雖生諸趣中  常與智隨轉

  爾時隨順善巧天子而說偈言

  若造作諸惡  或修習衆善

  皆由先業故  隨所生受果

  爾時業善巧天子而說偈言

  了叁世業行  斷故不造新

  愚夫無正慧  隨惡而流轉

  爾時果善巧天子而說偈言

  或因少果多  或因多果少

  于此不了知  爲愚癡外道

  爾時了知業行天子而說偈言

  善因生勝處  惡業墮險難

  隨衆生所行  如來悉明了

  爾時見法樂天子而說偈言

  若人受福報  而不了善法

  彼爲自欺诳  不久當墮落

  爾時善受生天子而說偈言

  若造諸勝業  順生受其報

  唯佛正了知  世間不能解

  爾時善受名天子而說偈言

  若業經多生  或俱胝劫數

  展轉幹今身  受報佛能了

  爾時受報成熟天子而說偈言

  若此業和合  彼有情受生

  皆從昔因緣  如來悉明了

  爾時根未成熟天子而說偈言

  彼根未成熟  樂作不善行

  遠離二足尊  不希望解脫

  爾時善成熟天子而說偈言

  若業已成熟  及未成熟者

  業性本來空  隨心之所造

  爾時決定受天子而說偈言

  衆生所作業  若重若輕微

  如來悉證知  受報無差忒

  爾時了罪相天子而說偈言

  若造衆惡行  當墮于惡趣

  或外遇良緣  轉重令輕受

  爾時明業報天子而說偈言

  積集諸罪惡  爲彼所纏縛

  不畏未來苦  此邪見外道

  爾時善思惟天子而說偈言

  能思擇善行  少善招勝報

  如以涓渧水  置海永無減

  爾時入解諸法天子而說偈言

  若人能永盡  有漏分別業

  當證無學果  是如來所說

  爾時證佛智天子而說偈言

  佛眼悉明了  叁世諸業果

  種習無遺余  敬禮遍知者

  爾時業無余天子而說偈言

  世間諸有情  或此生彼滅

  如來已永盡  得稱無畏者

  爾時離攀緣行天子而說偈言

  衆生所行行  唯趣于生滅

  果報如夢幻  此如來所說

  爾時伏諸惑天子而說偈言

  愚癡著欲者  如渴飲堿水

  是故調禦師  觀之如夢事

  爾時離分別天子而說偈言

  由貪癡過患  起分別執著

  智者善了知  夢中何有樂

  爾時息虛妄天子而說偈言

  夢中說夢事  從顛倒所起

  如來所教敕  當求寂靜法

  爾時觀察漏盡天子而說偈言

  如人于夢中  見天雨洪注

  了夢體本無  應知漏非有

  爾時了夢境天子而說偈言

  夢境本爲假  何曾見其漏

  展轉妄想生  而作于漏解

  爾時達真常天子而說偈言

  如世間童女  夢已生于子

  生已而夭殇  何有別離苦

  爾時尋夢境天子而說偈言

  如人于夢中  爲他斷己首

  彼識本無得  誰爲能斷者

  爾時正觀察天子而說偈言

  彼智了諸法  如夢境和合

  無喜無別離  此爲真勝義

  爾時智心天子而說偈言

  從佛聞正法  心了若虛空

  夢中尋夢因  法性本如是

  爾時意喜天子而說偈言

  汝等諸天人  常樂在禅定

  了知彼世間  猶如鏡中像

  爾時善慧天子而說偈言

  如來所說法  如箜篌發聲

  饒益諸天人  故我稱贊禮

  爾時了幻化天子而說偈言

  幻人作幻事  愚夫不能了

  智者所了知  一切皆如幻

  爾時定中變化天子而說偈言

  如來出于世  如夢中見幻

  善達佛理者  于此無疑惑

  爾時如幻化天子而說偈言

  幻師知幻法  于幻能變現

  由了彼幻故  則見諸法性

  爾時分別觀智天子而說偈言

  汝觀世間佛  起思惟分別

  夢中見佛身  于法何所說

  爾時離思惟天子而說偈言

  無物不生貪  由貪而積聚

  無思亦無貪  見佛亦如此

  爾時正智天子而說偈言

  深谷本無聲  亦無彼聽者

  如是達佛理  于世無所著

  爾時善說天子而說偈言

  如人聞谷響  彼聲不可得

  愚夫不了知  妄執以爲實

  爾時各各入解天子而說偈言

  諸愚夫執著  不達勝義法

  若了法性者  自他無疑惑

  爾時求利益天子而說偈言

  最上勝義法  諸佛等無異

  無說亦無聽  及彼領悟者

  爾時入解法天子而說偈言

  斷諸煩惱垢  分別所分別

  離染得清淨  牟尼之所說

  爾時善思惟天子而說偈言

  于諸法名數  斷有漏煩惱

  心淨無瑕穢  是名真佛子

  爾時無依止天子而說偈言

  心等于虛空  叁界無所著

  善施不希報  寂靜無畏者

  爾時無染汙天子而說偈言

  于欲離諸貪  色無色亦爾

  牟尼心平等  如空無障礙

  爾時無希望天子而說偈言

  于欲不希望  色無色亦爾

  離和合相應  歸依無上王

  爾時拔愛欲天子而說偈言

  由斷彼愛垢  拔叁有毒箭

  敬禮調禦師  永超于彼岸

  爾時降伏愛天子而說偈言

  發最上精進  伏除世貪愛

  常起大悲心  是爲救世者

  爾時離相應愛天子而說偈言

  離相應愛欲  不複受輪回

  歸依無上尊  如蓮超濁水

  爾時達法性天子而說偈言

  歸依離縛者  善達實相義

  明了諸法性  其心無所畏

  爾時超欲泥天子而說偈言

  貪欲如淤泥  勇捍能超越

  敬禮牟尼尊  不複生叁有

  爾時棄珍玩天子而說偈言

  若人遠追求  則能離諸惡

  于珍玩無貪  心淨踰于彼

  爾時離憂天子而說偈言

  若人于欲境  心不生放逸

  則能越魔網  是爲大智者

  爾時施無畏天子而說偈言

  自他修正行  離憂怖熱惱

  佛以無礙辯  令衆生覺了

  爾時持譽天子而說偈言

  若聞佛音教  善思惟分別

  是人于世間  能盡諸苦際

  爾時無所畏天子而說偈言

  救世釋師子  智海廣無極

  決定了諸法  能起對治道

  爾時離諸怖天子而說偈言

  敬禮天中尊  無垢無所著

  善拔煩惱箭  能離一切怖

  爾時無所著天子而說偈言

  若諸天魔梵  請佛轉法輪

  于大集會中  唯佛得無畏

  爾時師子奮迅天子而說偈言

  善說一切法  成就一切智

  敬禮釋師子  叁界無倫比

  爾時除驚怖天子而說偈言

  師子依山谷  心常離諸怖

  震吼林薮中  馳散余小獸

  聖主出世間  智慧叵思義

  演法怖衆魔  降伏諸外道

  爾時降伏魔怨天子而說偈言

  所來所得法  世間無與等

  故我稽首禮  聖中最聖者

  爾時師子慧天子而說偈言

  敬禮牟尼主  衆聖之導師

  成就一切智  通達無邊法

  爾時隨佛受生天子而說偈言

  如來證諸法  無能發問者

  隨佛所受生  請宣深妙義

  爾時持藏天子而說偈言

  佛持正法藏  無畏善宣說

  百千億有情  皆令生覺悟

  爾時隨法行天子而說偈言

  隨法修諸行  能發菩提心

  于世間勇猛  爲最上丈夫

  爾時樂法樂天子而說偈言

  彼大心衆生  由聞佛音教

  如法而行學  得成無上果

  爾時淨心天子而說偈言

  如來梵音聲  聞已心清淨

  雖萬類機緣  無能發問者

  爾時清淨眷屬天子而說偈言

  佛于長夜中  如理修衆行

  具相好光明  得眷屬圓滿

  爾時無漏法天子而說偈言

  如來盡諸漏  故能師子吼

  于未曾有法  分別除疑惑

  爾時達勝義天子而說偈言

  如來大智力  了諸法自性

  諸天及世人  無有如佛者

  爾時盡諸漏天子而說偈言

  最勝大沙門  畢竟盡諸漏

  今此大會中  無能伸诘問

  爾時常勇猛天子而說偈言

  大雄大智力  諸法無不見

  惑業盡無余  于問難無惱

  爾時寂意天子而說偈言

  永離貪過患  嗔癡亦複然

  不起惡業思  敬禮寂靜者

  爾時相應行天子而說偈言

  歸依善逝師  永盡諸業惑

  正行常相應  至一切智處

  爾時相應智天子而說偈言

  無邊相應行  爲佛所行處

  種現習亦除  得成一切智

  爾時相應慧天子而說偈言

  佛以相應慧  爲世作照明

  根本諸惑因  畢竟永除斷

  爾時寂靜受天子而說偈言

  永斷一切惑  深心常寂靜

  佛子善精進  于怖何所有

  爾時智現證天子而說偈言

  佛盡諸煩惱  種現及俱生

  破衆生無明  大悲無與等

  爾時拔除隨惑天子而說偈言

  牟尼天中天  以智能覺悟

  斷增上隨惑  及除余習氣

  爾時安隱住天子而說偈言

  能仁出興世  斷諸有漏因

  示現從母生  爲利有情故

  爾時離諸染天子而說偈言

  調禦天人師  離煩惱怖畏

  焚燒苦根芽  無複余種子

  爾時除虛妄天子而說偈言

  佛以一切智  永棄無明垢

  依止清淨行  此名善調伏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父子合集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7】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