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合集經》二十
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诏譯
淨飯王信解品第二十七之二
佛言大王。我今複說。往古世時有轉輪王名曼達多。有大威勢具大福德。從彼父王頂上而生。已于先世久修梵行。曾值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佛。于彼佛所植衆德本。繼嗣父王灌頂之位。統四天下豪富自在。于閻浮提出現治化。五欲娛樂殊勝第一。安隱豐饒人民熾盛。聚落城邑雞飛相至。大地無有瓦礫荊棘。設有山阜多産金寶。園林泉池莊嚴國界。所都大城名阿瑜阇。其城東西十二由旬。南北修廣各七由旬。寶網寶鈴遍覆其上。王多眷屬恭敬圍繞。猶如帝釋妙見大城。彼曼達多王造叁時殿。一名月光。當熱際時王居其中。二琉璃藏。于雨際時王居其中。叁曰日光。于寒際時王居其中。若王入彼月光殿時。王與後妃采女眷屬。前後圍繞身得清涼。譬如牛頭旃檀之香以塗其身。王體安和亦複如是。亦如帝釋與諸天子在廣勝殿受上妙樂。若雨際時。王與眷屬入琉璃殿。譬如以彼多摩羅跋怛啰香以塗其身。王意適悅亦複如是。若寒際時。王與眷屬入日光殿。如沈水香用塗其身。王體溫暖亦複如是。大王。彼曼達多王隨其時節。所至宮殿皆生樂觸。或出涼風或降香雨。或奏伎樂。皆得如意。大王。彼曼達多王忽自宮內。七日之中雨諸金寶。滿七日已王歎希有。清淨福業感報若此。王住治化經無量歲。時曼達多王作是思惟。我聞西有大牛貨洲。作是念已與四兵衆上升虛空。從閻浮提漸至彼所。王到彼已受用最上飲食資具。國土人民安隱豐樂。于王宮內七日雨寶。與閻浮提等無有異。王于彼住百千萬歲。時曼達多王複更思惟。我聞東有大勝身洲。作是念已。與四兵衆上升虛空。從牛貨洲漸至彼所。王到彼已受用美妙最上飲食。化治人民安隱豐樂。亦于宮內七日雨寶。與牛貨洲等無有異。王住于彼經百千歲。大王。彼曼達多王複自思惟。我聞北有大俱盧洲。其中人民不生分別我我所想。今當往彼而試驗之。作是念已。與四兵衆俱乘虛空。從勝身洲即至其所。王到彼已。驗其眷屬乃知實爾。受上妙樂經無量歲。大王。彼曼達多王複更思惟。我曾聞有叁十叁天。在須彌頂各各安住。我今當往躬自觀之。作是念已。與四兵衆乘空而往。從俱盧洲即至其處。時彼天主與諸天子。集妙法堂論天中事。時帝釋天主見曼達多王自遠而來。即出迎之作如是言。善來大王遠至于此。乃分半座命王同坐。曼達多王就彼坐時。有十種事。勝彼天主。一者壽命。二者容儀。叁者名稱。四者快樂。五者自在。六者端正。七者音聲。八者身香。九者食味。十者細觸。時曼達多王與彼天主。形色受用悉皆相似。唯目瞬動爲其別也。而諸天子。以此辯知天主人王二種有異。佛言大王。曼達多王生于人間。與其天主形儀一等。殊勝福報未曾有也。住彼天中經無量歲。得爲最勝自在天主。于四天下富樂獨尊。帝釋分治。心猶未足。時曼達多王忽于一時而起異意。我今自可獨爲天主。何須帝釋。宜應退之。作是念已。王與四兵從天而墮于閻浮提阿瑜阇城最勝園中。當退沒時。王之威光遍閻浮提普皆照曜。而能映奪日月光明。時彼人民出城遊觀。見是事已怪未曾有。即入城中而唱是言。今有天人並四兵衆。從空退墮最勝園中。大王。爾時城中王及人民。即辦種種塗香末香歌舞伎樂寶幢幡蓋華鬘璎珞嚴身之具。速疾詣彼最勝園中。大王。彼曼達多王初墮人間地六震動。是時人民所有一切殊勝莊嚴最上妙香。各各持至最勝園中。用塗王身而爲供養。時曼達多王久受天宮上妙快樂。不能堪任人中資具。譬若酥油置熱砂上。身肢疲頓略無暫安。時城中王乃問之曰。天爲是誰而墮于此。彼即告言。汝昔曾聞有轉輪王名曼達多。王及人民鹹皆答曰。曾聞有王名曼達多。有大威德統四天下。不離人趣。與四兵衆。而能上升叁十叁天。時退墮天即告之曰。昔曼達多王者。我身是也。由無厭故而至于此。誰于福報而止足耶。時城中王及諸臣民。以偈問曰
我聞耆舊說 昔有轉輪王
名曰曼達多 具廣大威勢
與四兵眷屬 升叁十叁天
教化諸天人 爲說于正法
彼曼達多王 舍天樂受苦
無常力所加 由心無足故
人民皆合掌 頂禮大王足
王遺何善言 未來我當說
時曼達多王 乃語衆人曰
我由著樂故 從天而墮落
有大威德力 統領四天下
受欲樂無足 從天而墮落
昔于自宮內 七日雨珍寶
受欲樂無足 從天而墮落
彼帝釋天主 分半座同治
惡覺所惱亂 從天而退墮
于欲樂無厭 不信受佛語
破壞自福業 流轉輪回海
世有大智者 能離欲癡暗
亦能教他人 止足善觀察
若住正思惟 隨順諸善法
破壞輪回行 及生老死厄
觀觸如熾火 觀受亦複然
如是善了知 則于貪不起
愚人著境界 如聞音樂聲
了根境本空 知法離自性
六處不寂靜 唯遍計分別
若了色等空 則不生貪著
智者善防護 厭怖輪回苦
慧眼常照明 得離諸過患
佛言大王。爾時曼達多王豈異人乎。勿作異觀。我身是也。由恃威德福力自在貪無厭故。而取終殁。是故大王。應舍豪富憍慢自在。安住淨心莫生放逸。若離放逸利益自他。生諸善根住平等理。則能證入真如法性。大王當知。若有爲界若無爲界二種平等。非有男相亦非女相。亦非過去現在未來。當于此法安住自心。決定正觀勿隨他教。大王。往昔有王名曰昵彌。出現世間正法治化。心常寂靜不生放逸。于彼彼處離放逸行。怖彼罪惡故不複作。大王。彼昵彌王志意堅固。常住觀察叁世平等。觀彼過去一切諸法。住平等理本離自性。現在未來一切諸法離于自性。亦複如是。大王。彼昵彌王觀叁世法平等平等。不生取著。複觀世間一切衆生。爲四顛倒之所惑著。于不淨中而作淨想。于逼迫中而生樂想。于無常中而起常想。于無我中而爲我想。時昵彌王即作是念。世間愚夫深可悲愍。一切諸法自性空寂。癡妄所覆而不覺知。當設方便以四攝事。化諸有情令生信順。即語彼言。汝當了知一切諸法本離自性。若法離自性者。當知彼法。即非過去現在未來。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若法自性空者。則不可分別說爲過去現在未來。大王。彼昵彌王顯示叁世平等法已。是時衆會百千俱胝那由他衆生。聞法悟解得無生法忍。爾時叁十叁天諸天子等。集妙法堂共相議論。天眼遙見閻浮提中。有昵彌王十善治化。一切人民獲得法利。善巧方便饒益衆生。是時帝釋天主在于余處。以淨天耳聞如上說。彼彼天主來會中坐。問諸天子。向說何事。彼即對曰。閻浮提人快得法利。有昵彌王深達諸法。善巧方便攝化衆生。住顛倒者令離顛倒。前所論者乃此事耳。時彼天主謂天子曰。此昵彌王宿植德本。具足成就威神之力。汝欲見彼昵彌王不。諸天鹹曰。我等願見。是時帝釋即敕禦者名摩多黎。汝當嚴飾千輻寶車並諸營從詣閻浮提昵彌王所。作如是說。大王。此是帝釋千輻寶車遣來迎王。唯願乘此。勿生怖也。彼諸天子願睹聖王。禦者白言。王今升天。有二道往。爲從顛倒衆生道去。從不顛倒衆生道去。王即報言汝可將我。于彼二道中間而去。時彼禦者摩多黎言。隨王教敕中道而進。王複告曰。汝可停車暫憩少時。我當觀彼顛倒衆生所住之處。時昵彌王以慈願力。于須臾頃。令無量衆生各各獲得寂靜神通遊戲叁摩地。及無生法忍。彼昵彌王。于此少時能成大利。所以者何。由彼積習不放逸行善巧方便利樂衆生。時摩多黎漸次前進。複將王至須彌山頂。王初遙見林木青茂。謂禦者曰。此中定是不顛倒衆生所住之處。禦者答曰。此林乃是叁十叁天。彼諸天子于妙法堂。一心瞻仰欲見大王。願勿疑怖。當升此堂。時昵彌王容儀和悅身心不動。帝釋遙見即起奉迎。善來大王。遠屈威神無至疲極。乃分半座而奉彼王。共相慰問。王乃就坐。善哉大王。快得善利。能令佛法熾然增長。帝釋乃謂諸天子言。此昵彌王久植善根。成就不可思議功德。善巧方便于少時間。教化八十俱胝有情離顛倒地安住佛法。彼摩多黎都不覺知。時昵彌王爲諸天子廣說法要。白天主言。我今當還于閻浮提。所以者何。爲欲護持佛正法故。天主乃曰。願王隨意。佛言大王。往昔昵彌王者。我身是也。不放逸力不可思議。帝釋分座尚無貪著。是故當知于佛法中勤加精進住不放逸。大王。何謂佛法。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時淨飯王聞是說已。白言世尊。若一切法皆佛法者。一切衆生皆應是佛。佛言大王。衆生不住顛倒見者。即是佛也。大王。所言佛者。或名真如。或名實際。或名法界。但依俗谛推求诠表。非勝義谛作是說也。大王。一切諸法本無生滅。此名阿字陀羅尼門。無自性無造作無相貌。無因緣無去來。無衆生無壽者無養者無補特伽羅。無戲論無形狀無邊際。無染汙無余習。無使者無斷者。無縛無解。無進無退。無勝無劣。無散亂無妄失。無知無不知。非見非無見。非戒非無戒。非悔非離悔。非喜非無喜。非愛非無愛。非安非無安。非定非無定。非靜非無靜。非貪非離貪。非脫非離脫。非智非無智。非作非無作。非報非無報。大王。若能入解此阿字門。則能入解一切諸法。大王。色離自性。非已有非現有非當有。受想行識離彼自性。叁世不有亦複如是。大王。譬如谷響非已有非現有非當有。色乃至識叁世不有。亦複如是。大王。譬如陽焰非已有非現有非當有。色乃至識叁世不有。亦複如是。大王。譬如聚沫非已有非現有非當有。色乃至識叁世不有亦複如是。大王。譬如石女夢已生子。非已有非現有非當有。色乃至識叁世不有。亦複如是。大王。虛空無依色乃至識亦無所依。大王。色無有生乃至識亦無生。大王。色無有滅乃至識亦無滅。大王。涅槃界無生滅。色乃至識亦無生滅。大王。法界無生滅。色乃至識亦無生滅。大王。此法乃是如來所行。不可思議微妙境界。非取非舍非得非失。非諸聲聞及辟支佛凡夫異生之所能及。何以故。大王。一切諸法本無自性。若取若舍皆不可得。王于此法好自安意。正念觀察勿隨他教。時淨飯王聞是說已。明了通達。乃知無有少法可得不可得。時此說名佛說是法。時淨飯王與七萬釋種。各各獲得無生法忍。爾時世尊知淨飯王悟此法已。深心決定。即于口中放種種光。遍照無量無邊世界超過梵世。複從如來頂門而入時尊者。馬勝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作禮。以偈問佛
勇猛大聖尊 現此希有事
普放淨光明 遍照于梵世
一切智導師 何故現斯瑞
願說其因由 除我等疑惑
如來成道已 廣饒益衆生
爲度釋種故 令人天歡喜
如來放光明 覺悟諸佛子
如法而修行 當得無上智
佛爲叁界主 最勝無與比
能破諸群疑 清淨心安隱
爾時世尊爲馬勝比丘。說伽陀曰
馬勝當谛聽 今放淨光明
爲利樂釋種 令見真實智
彼等善了達 諸法不可得
于我正法中 寂靜心安住
釋種大名稱 了法無所依
得離彼疑心 未來當作佛
從此最後身 得生極樂國
于蓮華化生 奉觐無量壽
安住彼佛刹 精進無現轉
遊化于十方 承事俱胝佛
于一一世界 興種種供養
爲利諸有情 勤求無上道
經一一佛刹 建立諸佛事
如來所加持 勇悍心堅固
于無量億劫 嚴持妙香花
奉獻諸世尊 後當成正覺
于彼彼佛所 宣揚助法化
成熟諸有情 皆得心明悟
又彼諸佛土 無緣覺聲聞
唯有住大乘 清淨菩薩衆
一一佛壽量 無量俱胝歲
說化利衆生 緣盡如燈滅
彼佛滅度已 住持諸佛子
安住于世間 善宣空寂法
如是弟子衆 攝化諸衆生
調伏于自心 于空法得證
住不放逸行 觀法自性空
如理善修作 當成一切智
此諸釋種等 聞法悉開悟
諸天及世人 心生大欣慶
爾時世尊。語尊者舍利子。我今說此見真實性妙叁摩地。若諸菩薩聞是法已。速能覺悟到于彼岸。何以故。此叁摩地。明一切法自性非有無補特伽羅無少法可得。若有所得彼非覺悟。若無覺悟彼則無說。若無說者則無了知。若無了知則是叁世諸佛之法。舍利子。我今以此見真實性叁摩地門。付囑于汝。汝等應當受持讀誦廣爲他說。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安住大乘。于十劫中行五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若人于此見真實性叁摩地門。親近聽受。所得功德複過于彼。又舍利子。若複有人于十劫中聞是法已。乃至能爲一人解說。所得功德複過于彼。又舍利子。若複有人于十劫中聞是法已。爲他人說。不如有人于刹那頃修習觀察。所得功德複過于彼。舍利子。汝當一心爲諸菩薩分別開示使不斷絕。何以故。若能證此叁摩地者。速能證得無生法忍。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說是法時。尊者舍利子等諸比丘。淨飯王等釋梵諸天。阿修羅乾闼婆人非人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