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益梵天所問經》四 ▪第3页
姚秦龜茲國叁藏鸠摩羅什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所貪惜。斯經有智之人所不能離。斯經施者之大藏。斯經熱惱者之清涼池。斯經能令慈者心等。斯經能令懈怠者精進。斯經能令妄念者得定。斯經能與愚者慧明。梵天。斯經一切諸佛之所貴重。淨相天子說是法時。叁千大千世界皆大振動。佛即贊言。善哉善哉。天子。如汝所說
爾時思益梵天白佛言。世尊。是天子曾于過去諸佛所聞是經耶。佛言。是天子已于六十四億諸佛所。得聞是經。過四萬二千劫。當得作佛號寶莊嚴。國名多寶。于其中間有諸佛出。皆得供養亦聞是經。梵天。是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龍鬼神。在此會中得法忍者。皆當得生多寶國土。爾時淨相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貪菩提。不樂菩提。不念菩提。不分別菩提。雲何如來見授記耶。佛告天子。如以草木莖節枝葉。投于火中而語之言。汝等莫然。汝等莫然。若以是語而不然者。無有是處。天子。菩薩亦如是。雖不喜樂貪著菩提。當知是人已爲一切諸佛所記。所以者何。若菩薩不喜不樂不貪不著不得菩提。則于諸佛必得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爾時會中有五百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今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喜樂菩提。不貪著菩提。不思念菩提。不分別菩提。作是語已。以佛神力。即見上方八萬四千諸佛。授其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
爾時五百菩薩。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來所說甚善快哉。所謂菩薩不求不願不貪不喜不得菩提。而諸佛授記。世尊。我等今見上方八萬四千諸佛。諸佛皆與我等。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
諸天歎品第十七(丹如來神咒品第二十叁)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惟願世尊。護念是法。于當來世後五百歲廣宣流布。此閻浮提令得久住。又令大莊嚴善男子善女人鹹得聞之。設魔事種種起而能不隨魔。若魔民亦不得便。以受持是經故。終不退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爾時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汝今善聽。欲令此經久住故。當爲汝說。召諸天龍夜叉乾闼婆鸠槃茶等咒術。若法師誦持此咒。則能致諸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常隨護之。是法師若行道路。若失道時。若在聚落。若在空閑。若在僧房。若在宴室。若經行處。若在衆會。是諸神等。常當隨侍衛護益其樂說辯才。又複爲作堅固憶念慧力因緣。無有怨賊得其便者。使是法師行立坐臥一心安詳。文殊師利。何等爲咒術章句
郁頭隸(一)頭頭隸(二)摩隸(叁)遮隸(四)麑隸(五)梯隸缇隸(六)彌隸(七)睺樓(八)睺樓(九)睺樓(十)堙婆隸(十一)韋多隸(十二)麴丘隸(十叁)阿那祢(十四)伽帝(十五)摩醯履(十六)摩那從(十七)摩祢(十八)婆睺幹地薩波樓帝(十九)羅婆婆伽帝(二十)辛頭隸(二十一)南無佛馱遮黎帝隸(二十二)南無達摩涅伽陀祢(二十叁)南無僧伽和醯陀和醯陀(二十四)毗婆扇陀祢(二十五)薩婆波波祢麑帝隸彌浮提履(二十六)薩遮涅提舍梵岚摩波舍多予利師鞞波舍多阿哆羅提佗(佗敕寫反)提薩婆浮多伽羅呵(呵呼奈反)南無佛馱悉纏鬥曼哆邏
一切衆生中慈說聖谛。梵天所贊歎。諸賢聖所贊歎。此中住召一切諸神。南無諸佛。當成就是咒術
文殊師利。是爲咒術章句。若菩薩摩诃薩欲行此經者。當誦持是咒術章句。應一心行不調戲不散亂。舉動進止悉令淨潔。不畜余食少欲知足。獨處遠離不樂愦鬧。身心遠離常樂慈悲以法喜樂。安住實語不欺诳人。貴于坐禅樂欲說法。行于正念常離邪念。常樂頭陀細行之法。于得不得無有憂喜。趣向涅槃畏厭生死。等心憎愛離別異相。不吝身命及一切物。無有貪惜。威儀成就常樂持戒。忍辱調柔惡言能忍。顔色和悅無惡姿容。先意問訊除去憍慢。同心歡樂。文殊師利。此諸法師住如是法誦是咒術。即于現世得十種力。何等爲十。得念力不忘失故。得慧力善擇法故。得行力隨經意故。得堅固力行生死故。得慚愧力護彼我故。得多聞力具足慧故。得陀羅尼力一切聞能持故。得樂說辯力諸佛護念故。得深法力具五通故。得無生忍力速得具足薩婆若故。文殊師利。若法師能住是行誦持咒術。現世得是十力。佛說是咒術力時。四天王驚怖毛豎。與無量鬼神眷屬圍繞。前詣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世尊。我是四天王。得須陀洹道順佛教者。我等各當率諸親屬營從人民衛護法師。若善男子善女人護念法者。能持如是等經讀誦解說。我等四天王常往衛護。是人所在之處。若城邑聚落。若空閑靜處。若在家若出家。我等及眷屬常當隨侍供給。令心安隱無有厭倦。亦使一切無能娆者。世尊。又是經所在之處面五十裏。若天天子。若龍龍子。若夜叉夜叉子。若鸠槃茶鸠槃茶子等。不能得便。爾時毗樓勒迦護世天王。即說偈言
我所有眷屬 親戚及人民
皆當共衛護 供養是法師
爾時毗樓婆叉天王。即說偈言
我是法王子 從法而化生
求菩提佛子 我皆當供給
爾時犍馱羅吒天王。即說偈言
若有諸法師 能持如是經
我常當衛護 周遍于十方
爾時毗賒婆那天王。即說偈言
是人發道心 所應受供養
一切諸衆生 無能辦之者
爾時毗賒婆那天王子。名曰善寶。持七寶蓋奉上如來。即說偈言
世尊我今當 受持如是經
亦爲他人說 我有如是心
世尊知我心 及先世所行
從初所發意 至誠求佛道
世尊無見頂 今奉此妙蓋
願我得如是 無見之頂相
我以愛敬心 瞻仰于世尊
願成清淨眼 得見彌勒佛
度智慧世尊 即時以偈答
汝于此命終 即生兜術天
從兜術下生 得見彌勒佛
二萬歲供養 爾乃行出家
既得出家已 淨修于梵行
賢劫中諸佛 一切悉得見
亦得供養之 于彼修梵行
過六十億劫 汝當得成佛
號名爲寶蓋 國土甚嚴淨
唯有菩薩僧 爲講說妙法
壽命盡一劫 若滅度已後
正法住半劫 利益諸衆生
爾時釋提桓因。與無數百千諸天圍繞。白佛言。世尊。我今亦當衛護能持如是比經諸法師等供養供給。是經所在之處。若讀誦解脫。我爲聽受法故往詣其所。又當增益法師氣力。法句次第令不漏失
爾時釋提桓因子。名曰劬婆伽。持真珠蓋七寶莊嚴奉上如來。即說偈言
我常現了知 世尊之所說
亦當如是行 求佛一切智
世尊于前世 無物不施與
我當隨此行 亦舍諸所有
我今法王前 受持如是經
當數爲人說 以報如來恩
若愛念是經 是即與我同
我當供養之 爲得菩提故
世尊聲聞人 不能守護法
于後恐怖世 我當護是經
世尊安慰我 又斷諸天疑
我今當久如 得佛如世尊
佛通達智慧 即時與受記
汝後當作佛 如我今無異
過于千億劫 又複過百億
爾乃得成佛 號曰爲智王
爾時娑婆世界主梵天王白佛言。世尊。我舍禅定樂往詣法師。若善男子善女人若說是法者。所以者何。從如是等經出帝釋梵王諸豪尊等。世尊。我當供養是諸善男子。是諸善男子。應受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之所供養。爾時妙梵天王。即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 諸清信士女
其能受是經 是世供養處
乃至有一人 能行是經者
我要當爲之 演說如是經
敷衆妙花座 高至于梵天
于此座上坐 演說如是經
若于惡世中 所從聞此經
應發希有心 踴躍稱善哉
若無量世界 大火悉充滿
要當從中過 往聽如是經
能開佛道經 若欲得聞者
積寶如須彌 應盡供是人
囑累品第十八(丹第二十四)
爾時世尊現神通力。令魔波旬及其軍衆來詣佛所作是言。世尊。我與眷屬今于佛前立此誓願。是經所流布處。若說法者及聽法者。並彼國土不起魔事。亦當擁護是經。爾時世尊放金色光照此世界告文殊師利言。如來今護念是經。利益諸法師故。是經在閻浮提隨其歲數佛法不滅。爾時會中衆生以一切花一切香一切末香而散佛上作是言。世尊。願使是經久住閻浮提廣宣流布。于是佛告阿難。汝受持是經不。阿難言。唯然受持。阿難我今以是經囑累于汝。受持讀誦爲人廣說。阿難白佛言。世尊。若人受持是經讀誦解說得幾所功德。佛告阿難。隨是經所有文字章句之數。盡壽以一切樂具。供養爾所諸佛及僧。若人乃至供養是經卷恭敬尊重贊歎。其福爲勝。是人現世得十一功德之藏。何等爲十一。見佛藏得天眼故。聽法藏得天耳故。見僧藏得不退轉菩薩僧故。無盡財藏得寶手故。色身藏具叁十二相故。眷屬藏得不可壞眷屬故。所未聞法藏得陀羅尼故。憶念藏得樂說辯故。無所畏藏破壞一切外道論故。福德藏利益衆生故。智慧藏得一切佛法故。佛說是經時。七十二那由他衆生得無生法忍。無量衆生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無數衆生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爾時阿難即從坐起偏袒右肩。頭面禮佛足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雲何奉持。佛告阿難。此經名爲攝一切法。亦名莊嚴諸佛法。又名思益梵天所問。又名文殊師利論議。當奉持之。佛說是經已。文殊師利法王子。及思益梵天等行菩薩。長老摩诃迦葉。慧命阿難。及諸天衆一切世人。受持佛語。皆大歡喜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