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六 ▪第2页
元魏天竺叁藏菩提流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護。若有擁護此法門者。爲護虛空。梵天。若有菩薩作如是言。我護法者。彼諸菩薩非是正說。何以故。以此法門出過一切諸言語故。是名菩薩樂無诤訟。梵天。若有菩薩于此衆中作是念言。今說是法。當知是人即非聽法。何以故。不聽法者乃爲聽法。梵天問言。文殊師利。以依何意作如是言。不聽法者乃爲聽法。文殊師利答言。梵天。不漏眼耳鼻舌身意。是爲聽法。何以故。若于眼等內六入中。不漏色聲香味觸法。乃爲聽法
爾時會中叁萬二千天子。五百比丘。叁百比丘尼。八百優婆塞。八百優婆夷。聞法王子文殊師利如是所說。一切皆得無生法忍。得是忍已作如是言。如是如是。文殊師利。如仁所說。不聽法者乃爲聽法。爾時勝思惟梵天問于得忍諸菩薩言。汝等豈不聽是法門耶。諸菩薩言。如我等聽以不聽爲聽。梵天問言。汝等雲何知是法門。答言梵天。以不知爲知。梵天問言。汝等以得何等法故。名得法忍。答言梵天。以一切法皆不可得。是故我等名得法忍。梵天問言。汝等雲何隨是法行。答言梵天。以不隨行是隨法行。梵天問言。汝等可不明了通達此法門耶。答言梵天。一切諸法我等悉皆明了通達。無彼我故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名曰無垢。集在會坐。謂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若有但聞此經法門。不爲如來與授記者。我當授其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何以故。以此法門不失因果。而能出生一切善法。能壞魔怨離諸憎愛。能令衆生心得清淨。能令信者皆得歡喜。以此法門除諸嗔恨。以此法門一切善人之所修行。以此法門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以此法門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共守護。以此法門決定必得至不退轉。以此法門真實不诳至道場故。以此法門真實不倒。能令衆生得諸佛法。以此法門能轉法輪。以此法門能除疑悔。以此法門能開聖道。以此法門求解脫者所應善聽。以此法門若有欲得陀羅尼者所應善持。以此法門求福之人所應善說。以此法門樂法之人所應善護。以此法門能與快樂至于涅槃。以此法門若魔外道有所得人所不能斷。以此法門應受供人能隨其義。以此法門能令利根行者欣悅。以此法門令真智者皆悉歡喜。以此法門能與人慧離諸見故。以此法門能與人智破愚癡故。以此法門文辭次第善說法故。以此法門究竟善巧隨義說故。以此法門多所利益說第一義。以此法門愛樂法人之所貪惜。以此法門有智之人所不能離。以此法門是行施者之大寶藏。以此法門是熱惱者之清涼池。以此法門能令嗔者慈者心皆平等。以此法門令懈怠者皆行精進。以此法門令妄念者皆得禅定。以此法門與愚癡者般若之明。梵天。此法門者。一切諸佛之所貴重。無垢天子說是法時。于此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佛即贊言。善哉善哉。無垢天子。如汝所說。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是無垢天子。曾于過去諸如來所聞是法門耶。佛言梵天。是無垢天子已于過去六十四億諸如來所聞是法門。複過四萬二千劫已。當得作佛。號無垢莊嚴。國名寶莊嚴。于其中間諸佛出世一切供養。亦于彼佛聞是法門。梵天。是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在此會中得法忍者。皆當得生寶莊嚴國
爾時無垢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貪著菩提。不喜樂菩提。不思念菩提。不分別菩提。雲何如來授我記耶。佛言。天子。如以草木莖節枝葉投于火中。而語之言。莫然莫然。若以是語而不然者。無有是處。如是天子。菩薩亦爾。雖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貪著菩提。不喜樂菩提。不思念菩提。不分別菩提。當知是人已爲一切諸佛所記。何以故。若諸菩薩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貪著菩提。不喜樂菩提。不思念菩提。不分別菩提。則于諸佛必得授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
爾時會中五百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貪著菩提。不喜樂菩提。不思念菩提。不分別菩提。作是語已。以佛神力。即見上方八萬四千諸佛授其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
爾時五百菩薩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說。若諸菩薩不求菩提。不願菩提。不貪著菩提。不喜樂菩提。不思念菩提。于菩提不分別無分別。如是菩薩。當知已爲諸佛授記。世尊。我等今見上方八萬四千諸佛。皆與我等授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之子白佛言。唯願世尊。護是法門。于當來世閻浮提中令得久住。又令大莊嚴。善男子善女人。鹹得聞之。設有種種諸魔事起而能不隨。亦令諸魔若諸魔民不得其便。以其受持是法門故。則得發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如是如是。汝今善聽。爲此法門久住世故。當爲汝說。召諸天龍夜叉乾闼婆鸠槃茶等。咒術章句常隨擁護。如是法門。若諸法師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咒。則能致彼天龍夜叉乾闼婆鸠槃茶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常隨擁護。是善男子善女人。若行道路。若失道時。若在聚落。若在空閑。若在僧房。若在宴室。若經行處。若在衆會。是諸神等。常當隨侍衛護是人。益其樂說辯才之力。又複爲作堅固憶念慧力因緣。無有怨賊得其便者。令是法師行立坐臥一心安詳。文殊師利。何等名爲咒術章句
多轶他(徒結反長音也自下不言長者悉是短音第一句)憂頭(重音自下皆同不言重者悉是輕音)隸(裏債反自下皆同第二句)頭頭隸(叁)摩[齒*齊]([月*者]皆反自下皆同重言)遮(正何反)[齒*齊](四)摩衢(長音)遮隸(五)失離(重音自下皆同)彌絺(六)樗(長音)離彌離(七)侯樓侯樓侯樓(八)垔(長音)婆[齒*齊](九)鞞多(長音)地(除賣反十)佉佉隸(十一)佉隸佉隸佉泥([少/兔]閑反自下皆同十二)阿(長音)僧泥(十叁)伽提摩子麗(零製反向下皆同十四)摩(長音)那(泥大反)娑(長音)婆泥(十五)跋大(重音)揵(巨言反)大(重音十六)薩婆留帝(十七)婆啰(劣我反自下皆同)婆(長音)伽帝(十八)辛頭麗(十九)南無佛提(重音)避邪(延加反自下皆同二十)遮(長音)離帝麗(二十一)南無達摩耶(二十二)尼([少/兔]界反)伽(長音而重)娑尼(長音二十叁)南磨僧伽(重音)耶(二十四)娑婆系(二十五)多波(長音)閉(二十六)避喻(此二字聲相著)波膻(長音)多(長音)尼(二十七)薩婆波波(二波長音)尼(二十八)枚(蒙大反)提離(長音)迷(默帝反二十九)薩婆浮(此音重而長)提避耶(二字聲相著叁十)薩多(短音)尼離池恕(叁十一)婆藍(柳绀反)吽(合口鼻中出聲)摩波菟(叁十二)摩何(長音)離師避(此音重而長叁十叁)缽啰賒(世何反)哆(得磨反叁十四)多多啰(劣餓反)堤虱天(癡憐反)帝(叁十五)薩婆伽啰(劣俄反)賀(重音叁十六)南磨薩婆佛提避耶(避耶二字重音而聲相著叁十七)悉纏妒(叁十八)曼哆啰(劣餓反)缽大(長音叁十九)[潸-月+日]婆賀(婆賀二字音長四十)
文殊師利。是咒章句。若諸菩薩摩诃薩等。欲修行此勝法門者。當誦持之應一心行。不調戲不散亂。舉動進止悉令淨潔。不畜余食少欲知足。獨處遠離不樂愦鬧。身心遠離常以慈悲以法喜樂。常住實語不欺诳人。貴于坐禅樂欲說法。行于正念常離邪念。恒欲頭陀。于得不得無有憂喜。趣向涅槃畏厭生死。等心憎愛和合離別。不吝身命及一切物。無有貪惜。威儀成就常樂持戒。忍辱調柔惡言能忍。顔色和悅常行精進。助成一切衆生善事。先意問訊除去憍慢同心歡樂。文殊師利。如是善男子。行如是咒持讀誦者。文殊師利。如是法師即現身中得十種力。何等爲十。一得念力。不忘諸法故。二得意力。方便善巧擇諸法故。叁得法力。以能隨順修多羅意善覺了故。四得堅固力。以常不舍如實修行故。五得慚愧力。護彼我故。六得多聞力。具足慧故。七得陀羅尼力。一切所聞皆能持故。八得樂說辯力。諸佛護念故。九得深法力。具足五通故。十得無生法忍力。一切智智速得滿足故。文殊師利。若諸法師有能誦此陀羅尼咒。住如是行。彼善男子即于現世得是十力。如來說是咒術力時。四大神王驚怖毛豎。與無量鬼神眷屬圍繞。前詣佛所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是四神王得須陀洹道。若有法師順佛教者。我等常當率諸親屬。營從神民護是法師。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護念法者有能受持。是等法門讀誦解說。我等四王常往其所。衛護是人隨在何處。若城邑聚落。若空閑靜處。若在房中。若在家若出家。我等四王及諸眷屬。常當隨侍供給所須。令心安隱無有厭倦。亦使一切無能娆者。世尊。我等四王隨是法門所在之處。常令其方面百由旬。若天天子。若龍龍子。若夜叉夜叉子。若鸠槃茶鸠槃茶子等。不能得便
爾時毗流博叉天王。而說偈言
我所有眷屬 親戚及諸民
皆當共衛護 供養是法師
爾時毗流勒叉天王。而說偈言
我是法王子 從法而化生
佛子發心人 我皆當供給
爾時提頭賴吒天王。而說偈言
若有諸法師 持佛修多羅
我常當衛護 周遍于十方
爾時毗沙門天王。而說偈言
是人發道心 所應受供養
一切諸衆生 無能知之者
爾時毗沙門天王子。名曰善實。持七寶蓋奉上如來。而說偈言
世尊我今當 受持是法門
亦爲他人說 我有如是心
世尊知我心 及先世所行
初始發道心 至誠求佛道
世尊無見頂 今奉此妙蓋
願我得如是 無見頂之相
我以愛敬心 瞻仰于世尊
願二足之尊 慈悲觀察我
我求佛淨眼 願見阿逸多
度智慧世尊 即時以偈答
汝于此命終 即生兜率天
從兜率下生 得見彌勒佛
二萬歲供養 爾乃行出家
既得出家已 淨修于梵行
賢劫中諸佛 一切悉得見
亦皆供養之 于彼修梵行
過六十億劫 汝當得成佛
號名爲寶蓋 國土甚嚴淨
惟有菩薩僧 爲講說妙法
壽命盡一劫 佛滅度已後
正法住一劫 像法住半劫
清淨勝妙法 安隱諸衆生
爾時釋提桓因。與無數百千諸天圍繞。而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是等法門。彼諸法師我常衛護供養供給。隨是法門所在之處。若讀若誦若解說者。我及眷屬以爲聽受是法門故。往詣其所。增益法師勢力無畏。法次第意令不漏失。爾時釋提桓因子名曰善護。持妙寶蓋諸寶間錯。奉上如來。而說偈言
我常如實知 世尊前世行
我亦如是行 求佛一切智
世尊于往昔 無物不施與
我當隨此行 亦舍諸所有
我今法王子 受持是法門
當數爲人說 以報如來恩
受是法門者 是即與我同
我給侍彼人 爲得菩提故
世尊聲聞人 不能守護法
于後恐怖世 我護是法門
世尊安慰我 又斷諸天疑
我今當久如 得佛如世尊
佛通達智慧 授一切智記
汝後當作佛 如我今無異
過于千億劫 複過百億劫
爾乃得成佛 號名爲智成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其有能說是法門者。我爲供養彼法師故。舍禅定樂往詣其所。何以故。是等法門出生帝釋大梵天王諸豪尊等。我今常當供養如是諸善男子。如是說法諸善男子。應受世間大梵天王一切天人阿修羅等之所供養。爾時妙梵天王。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 諸清信士女
受持此法門 是世供養處
乃至有一人 能行是法門
我妙梵天王 要當爲之說
敷衆妙華座 高至于梵天
于此座上坐 演說是法門
若于惡世中 從聞是法者
應發希有心 踴躍稱善哉
若無量世界 大火悉充滿
要當從中過 往聽是法門
若有欲得聞 開佛道法門
應如須彌寶 供養從聞者
爾時世尊現神通力。令魔波旬及其軍衆。來詣佛所作如是言。世尊。我與眷屬今于佛前立此誓願。隨是法門所流布處。若說法者及聽法者。並彼國土不起魔事。亦當擁護如是法門。爾時世尊放金色光照此世界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我今住持如是法門。以爲利益諸法師故。隨是法門。在閻浮提。歲數久近佛法不滅。爾時會中諸衆生等。以一切華。以一切香一切末香。而散佛上作如是言。世尊。願是法門行閻浮提。久住于世廣宣流布。于是世尊告阿難言。汝今受持如是法門。阿難白言。唯然受持。佛言。阿難。我今當以如是法門囑累于汝。受持讀誦廣爲人說
爾時阿難即白佛言。世尊。若人受持如是法門。書寫讀誦爲人解說。彼人爲得幾許功德。佛言。阿難。隨是法門所有文字章句之數。若人盡壽以一切種勝妙樂具。供養爾許諸佛及僧。若複有人乃至供養是法門恭敬尊重。而贊歎之。其福爲勝。是人現得十一功德之藏。何等爲十一。一見佛藏。得天眼故。二聽法藏。得天耳故。叁見僧藏。得不退轉菩薩僧故。四無盡財藏。以得寶手故。五色身藏。以得具足叁十二相故。六眷屬藏。得不可壞諸眷屬故。七聞所未聞諸法之藏。以得諸持陀羅尼故。八憶念藏。以得樂說無礙辯故。九無畏藏。破壞一切外道論故。十福德藏。利益一切諸衆生故。十一智慧藏。以得一切諸佛法故。佛說如是修多羅時。七十二那由他菩薩得無生法忍。無量衆生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無數衆生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
爾時慧命阿難即從坐起。整服右肩。頂禮佛足。白言。世尊。當以何名名此法門。雲何奉持。佛言。阿難。此法門者。名爲平等攝一切法。如是受持。名爲莊嚴一切佛法。如是受持。名勝思惟梵天所問。如是受持。名爲文殊師利論義。如是受持。佛說是法門已。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勝思惟梵天。平等行善男子。網明菩薩。長老摩诃迦葉。慧命阿難。及十方世界諸來菩薩。天龍夜叉乾闼婆王阿修羅等。受持佛語。皆大歡喜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