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海龍王經》四 ▪第2页
西晉月氏國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常不起不滅。逮得法忍本淨無人。無身口心志行因緣。是則應法供養如來。身口心行則不供養。無所造行不進不退。淨叁道場等于叁世。除去叁垢不著叁界。入叁脫門得叁達智。是則名曰供養如來。時海龍王問世尊曰。其有人以華香雜香搗香缯蓋幢幡伎樂衣被飲食床臥病瘦醫藥供養如來。甯應供養不。佛言。龍王。隨其所種各得其類。此之供養不爲究竟。離于垢塵殖于德本。逮至賢聖心之解脫。不爲無德不至無上。菩薩有四事。應供養如來。何等四。不舍道心殖諸德本。心立大哀合集慧品。建大精進嚴淨佛土。入深妙法心得法忍。是爲四。尊敬如來爲供養也
爾時王舍城中。梵志長者及無央數人民尊者大臣。上至摩竭國王阿阇世。聞佛在大海龍王宮。就請來還靈鹫山。時七萬二千人皆詣佛所。王阿阇世與官屬叁萬二千。出王舍城詣靈鹫山。稽首佛足繞佛叁匝。卻住一面。前白佛言。佛入大海水何所至。佛言。大王。其有比丘威光定意心正受者。普見滿火。其水安在。王對曰。叁昧自在之所致也。天中天。志心所爲也。佛言。王甯得聲聞所興叁昧自在已耶。心之所爲乎。如來常定等一切法。曉了坐起而得自在。于法爲尊心無所礙。佛入大海其處水類續見如故。其陸地人睹乎大海。其水枯涸但見衆寶而莊嚴之。譬如第六他化自在諸天宮殿所莊嚴也。佛光普照諸龍宮殿香音神宮無善神宮。其大海中含血之類。皆行慈心仁意相向無懷害者。阿阇世王白佛。其海龍王久如發無上正真道意。奉事幾佛何時當逮最正覺。所號爲何。佛告王曰。乃往久遠無央數劫不可思議。彼時有佛。號光淨照耀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世尊。乃在東方。世界曰善淨現。劫名可意寂。其善淨現世界平正而悉莊嚴。假使一切嗟歎其德不能究竟。時有轉輪聖王。號曰護天。常供養光淨照耀如來。四百二十萬歲一切施安。竟此之數寐于夢中。自然瑞應聞此偈曰
王以供養大聖人 甚多無量難思議
常興慈哀于衆生 當發最上菩薩心
是供養尊妙第一 此則奉敬諸如來
其有能發菩薩志 則爲度世威神德
佛告阿阇世王。其護天轉輪聖王。夢聞此已。寤自驚怪。吾供養佛四百二十萬歲。佛說經法章句各異。初未曾聞如此偈經。是佛說邪魔所雲乎。即[跳-兆+(梳-木)]偈文而諷誦之。時光淨照耀如來行遊諸國。聖王即與八萬四千王及八萬四千後國中臣民。其諸往者各八萬四千。俱往追佛欲決斯疑。即逮見佛稽首足下。敬問無量。即白佛言。吾供養佛四百二十萬歲。佛說經法若幹種義。我昨夜夢。夢中見佛說此二偈。寤甚驚怪。未從如來聞此偈教。不審佛所歎乎。魔所說耶。今故遠來欲決此疑。唯願世尊。分別說之。佛告護天。是吾所贊非魔之所雲。王又白佛言。我奉事世尊若幹億歲。供養衣食無所乏少。爲我說經章句各異。爾時何故不歎此義。佛即以偈答王曰
人心羸劣未有識 初習福事未見深
不可爲說微妙法 心中驚疑或作卻
以解罪福信佛法 心堅意固不回動
乃可爲說菩薩事 爾乃解至無極慧
時王及群臣後民心中大悅。皆發無上正真道意。尋立不退轉地。則以此偈。而贊世尊曰
不以貪諸色 亦不猗音聲
香薰衆細滑 不以此得佛
離懈怠怯弱 避貪嫉犯法
除嗔恚愦亂 乃得成正覺
舍身諸所安 代衆生受惱
精進常樂法 如是乃得佛
我今志大道 佛與天證我
唯導師造行 令所言無異
夢中聞道心 適聞志大乘
所作慧無疑 得至佛法王
佛告阿阇世王。欲知爾時轉輪聖王護天者不。今海龍王是。彼時初發無上正真道意。又王所問何時成佛。王具當聽。過二百無央數劫當成爲佛。號無垢淨無量德超所有王如來至真等正覺。世界曰法音聲。劫曰首華。其法音聲世界衆寶合成若幹種色。地平如掌其地柔軟如天綩綖。有萬億安明山廣普難量。安隱豐熟五谷平賤天人充滿。衣服飲食如第六天人所居。法音聲世界諸樹根葉莖節華實。皆以七寶。悉出無數若幹百千道法音聲。其界人民猶若諸天。所語變化柔軟之聲。皆承法音寂然澹泊。及佛法衆智度無極四恩之教。善權方便滅定離欲。空無想不願無爲無數。以故其界名法音聲。其有天人在彼土者。樂法歡喜皆當入大聖。分別諸慧審谛究竟。發無上正真道意。其佛欲說經時。身放大光普照佛界。其光明中則出億佛說講法聲。時諸天人見光聞法欣然大悅。往詣如來自歸供養。則無央數以神足力飛行虛空。化寶蓮華而坐其上。如來應時亦在虛空坐師子座。爲諸菩薩講說經道。時諸十方無央數百千諸菩薩者。皆當來會聽受經法。其國人民皆樂經法。亦無諸魔有所娆害。亦無衆邪異道。亦無橫死。其佛壽十二劫。諸菩薩行超過于空。其國如是莊嚴無量。說法無限菩薩無數
空淨品第十九
王阿阇世前白佛言。唯然世尊。常于諸法有大愍哀。諸法诳詐因惑起想。隨其所欲展轉相惑。菩薩之行不可計量。彼爲菩薩當修道行。至彼佛土具足嚴淨。諸菩薩行皆當追學攝取佛土。如海龍王國土嚴淨。佛言。如是如是。大王。一切諸法皆從念興。隨其所作各各悉成。諸法無住亦無有處。爾時阿阇世王謂海龍王。快哉龍王。爲得善利。乃令如來授仁之決。當成佛時。國土清嚴不可思議。龍王答曰。法無有決。所以者何。諸法皆靜因種陰入。假名曰人。其受決者無陰種入。以有名色假名爲人。其受決者無名無色。因緣報應見思想念。假名曰人。其受決者無有報應無見無思無想無念。假使菩薩等行德本。彼之德本亦無決矣。諸法相空虛空無決。一切諸法無想無願。無爲無數。不授無想無願無爲無數之決也。龍王複謂王阿阇世。諸佛大哀不可思議。諸經無名無有思想而說名想。諸佛世尊。無名相識。而隨習俗因而示現有授決也。彼亦無法受決。亦無內外當受決者。阿阇世又問龍王言。以得法忍逮平等行。菩薩如是乃得決乎。海龍王曰。其忍悉空想不可盡。究竟曉了至于本際。無盡之際。平等之際。無我之際。吾我之際。審谛之際。至于究竟無成就際。其際以空至于脫際。媱怒癡際有了是際。則無所猗無所猗者。設于音聲無合會。無合會者不著無脫。無脫無行。行無所行亦無不行。亦無所憂。已無所憂。于斯菩薩則都一切諸所作行所見無見。假使無所見不作審谛。而已平等入已所住。已平等度。不殘不禮不卒不暴。以等諸法然後得忍。彼所謂忍及所授決。若受決已及受決者。是一切法皆平等法乎。諸法界究竟無法界。無不以決了亦無所成。觀此法已察其義理。諸法無能計者。譬如虛空不可計數以度諸數。諸法如是。海龍王說是語時。二萬菩薩得不起法忍。百比丘漏盡意解
爾時王阿阇世白佛。至未曾有世尊。龍王之辯。佛言。未足爲怪不以爲難。新發意者聞是不恐不難不畏。是乃爲難。所以者何。諸佛世尊本之道法。如是難及。少有信者。天上世間人不能受。不入不信而不喜樂。以故當知其有聞是深經法者。不以恐畏此乃爲難。前世供養無央數佛安以爲難。譬如有人虛空無形而現形像。是爲難不。對曰。甚難天中天。佛言。其聞此經深奧之義。一切信樂皆知無我無人無壽無命。其有信者甫當信者。此等則是如來順明平夷之類親友善師也。則能堪任信除垢塵。爲一切人講說經法。能詣道場以慈降伏百千億魔及余官屬。爲于諸法而得自在。其心清淨諸通之慧近在目前。發意之頃成智慧明逮最正覺。勸[訧-尢+木]衆生知一切心群萌諸根。而轉無上大法輪也。療一切病開化異道。破壞怨敵吹大法[彖/蟲]。于是海龍王所願皆獲。不失本志聞所受決。欣然大悅善心生焉。踴在虛空以偈贊佛
如虛空本清淨 無色無受無數
安住說法如是 若虛空普自然
名不有而不無 造因緣及報應
安住講調不诤 無人命無壽識
一切法甚清淨 吾我清悉平等
吾我靜法等靜 解是者則受決
察法界本清淨 人界靜亦如是
如衆生界靜者 佛法靜亦複然
若佛法清淨者 諸佛土靜亦等
設佛土清淨者 諸慧靜無差特
諸法淨因數號 以計數不得名
由想數名本空 其諸名數無礙
群萌類志所念 無見無色無成
如無成心意識 諸法爾空無心
或有作則無作 有緣罪無受者
終始瑕無行者 名泥洹無寂然
入本際無礙原 虛空本無我際
選諸際得等原 知衆生本審門
去來今現在際 順明智此諸際
于慧等無際門 究法界佛種性
不起滅最勝幢 空無想願本靜
無言聲真谛法 是諸聖寂寞地
若解諸法澹泊 自然悅如捉空
彼無吾我身寂 假如此樂聖法
十方佛所說法 當來佛所宣揚
一切等未來聲 因音現入無聲
聲空自然如響 諸法空猶虛念
無法非法教化 誠本無可不得
一切法無主名 若幹想念非明
人名靜不可得 諸法本靜如是
囑累受持品第二十
于是世尊。告諸大士言。諸正士。汝等當持此如來說無上正真道。使得久存。誰能堪任受持誦說如是像比。即時二萬菩薩萬天子。起住佛前。同音白世尊曰。吾等當受如是像經。當令流布普周遠近。佛又問言。汝等雲何而將禦法。持斯如來無上正真道乎。彼有菩薩名曰慧英幢。前白佛言。唯然世尊。隱省諸法都無所持。甯能仿佛持佛道乎。世尊答曰。族姓子。如斯則應持佛道。等見菩薩白佛言。揆察佛道等乎五逆。甯少仿佛持佛道乎。世尊曰。族姓子。是故仁者則應持如來佛大道也。無見菩薩曰。唯然世尊。我不見凡夫法。亦不見學。不學法。不見緣覺及菩薩法。亦不見佛法。我有持如來法乎。世尊曰。族姓子。以是寂故應持如來佛大道也。諸法無所願菩薩曰。唯世尊。我永不知一切諸法當所持者。甯能爲持如來法乎。世尊曰。族姓子。以是寂故應持如來佛大道也。不眴菩薩曰。唯世尊。我自不行。亦不遣心。亦不發意。我甯爲持如來法乎。世尊曰。族姓子。以是寂故應持如來佛大道也。無得菩薩曰。唯世尊。其不說法及非法。不演法聲除諸法想。如是行者爲護一切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無在菩薩曰。唯世尊。其不聽受法應不應。爲護正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虛空藏菩薩曰。唯世尊。其觀諸法等如虛空不見彼法。有所執持爲護一切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度金剛作菩薩曰。唯世尊。不壞法界。入于人界及以法界。爲持正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度不動迹菩薩曰。唯世尊。其于諸法無所動轉。不猗法及非法。爲持正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嘲魔菩薩曰。唯世尊。其至魔界佛界。則于佛界及與魔界。悉以爲入諸法境界。爲護正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無著菩薩曰。唯然世尊。其于諸法都無所得。一切毛孔皆出法聲。爲護正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普寂菩薩曰。唯世尊。不護諸魔行菩薩道。爲持正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海意菩薩曰。唯世尊。其以海印等一切法。修一切解味而知自然。爲護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自然。須深天子曰。唯世尊。其有所生不起不生。諸陰種入無心意識。爲護正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無垢光天子曰。唯世尊。其見諸法無垢塵者。無衆瑕穢解脫諸受。爲護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度人天子曰。唯世尊。其度衆生不知萌類度無所度。既有所度現周旋還不住彼此。爲受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賢王天子曰。唯然世尊。其于衆生而等一切。諸法已等。等諸國土。等諸佛道。爲受正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自在天子曰。唯世尊。其于諸法而得自在。普于諸法不起不滅。爲受正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善念天子曰。唯世尊。我不念法亦無所得。亦不有想。爲受正法乎。答曰族姓子。是應寂然。蓮華天女曰。唯世尊。知一切法皆爲佛法。不成正覺無所不覺。爲受正法乎。答曰族姓女。是應寂然。麻油上天女曰。唯世尊。我不得女亦不得男。如佛法想及界女法想。亦複同等。此諸法想則爲非法。亦非無法。無二無一亦無所至。我爲受法乎。答曰族姓女。是應寂然。寶女曰。唯世尊。我不見佛佛道睹菩薩行爲被一切志德之铠。不察于本末。爲受法乎。答曰族姓女。是應寂然。無垢光女曰。唯世尊。于一切法不起法想。于一切人不起人想。亦不想念人法佛法睹諸佛法入一切法。不見本末。我爲受佛正法乎。答曰族姓女。是應寂然。建行如是爲受佛法。于是天帝釋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此女人等所說辯才不可思議。分別方便合若幹音。文字之說講于法界。不亂諸法諸法平等。如演說道等不差特。佛言如是。拘翼。是諸女等分別無量不可思議法。供養奉事不可計佛。以得法忍。又拘翼。是經卷者號不起忍持無所禦。當爲衆會廣說其義。如來滅度後受是法者護持法城。則爲供養佛世尊已。天帝釋白佛。我已奉受此經本已。佛所建立當令廣普。當爲將來諸大士故。分別說之。終不迷謬違佛之教。所以者何。如來護我授以法忍。佛當建立此之經典。令降衆魔志行于斯。佛言拘翼。有神咒名曰遮諸妨礙。具聽。今爲汝說神咒要言。使一切魔及諸外徑。令諸官屬自然降伏。使如來法光明久立。爾時世尊說神咒曰
無畏離畏 淨諸恐懼 施無畏 度于滅度無所亂 淨所亂 無所诤 不鬥訟 無懷嗔 無以殁 淨威神 威神迹 大威神寂滅 趣慈心 除于瑕 示現谛 無蹉踖 其同義 吉祥義 甘露句 見于要 以導禦 無所懷 行次第 無所盡 光無生 清淨生 鮮潔光照句 等順于等心 至無上 佛所建立戒清淨 無所犯 無所負 製魔場 降外徑 光耀法明 攝以法施 開法藏
今是神咒過去當來今現在佛所說。以擁護法而順句義。以此章句總執降伏一切諸魔塵勞迹也。于是普首天。白佛言。我當受此經典之要。精進諷誦當令廣普。所以者何。于如來法則有反複。長益法律布清白典。我修反覆擁護如來所赍法目。時有天子名曰德超。白佛言。若有受此如來之法。其福雲何。于是世尊即說頌曰
今吾所見國 佛眼睹十方
皆滿中珍寶 則以持布施
其人所獲福 計當過于彼
至心受世吼 所說之經法
合集諸譬喻 一切歎廣說
終不能究竟 總持正法德
佛說是經時。七十六那術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六萬菩薩得不起法忍。叁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動。其大光明普照世間。而雨天華。百千伎樂不鼓自鳴。諸伎樂音出是輩聲。如來之尊建立是經。降伏衆魔化諸外徑。如來以印印此經已順而不荒。爾時海龍王雨大珠璎供養此經。周遍叁千大千世界。佛告賢者阿難。以是經卷用爲囑累。受持諷誦普令流布爲他人說。阿難對曰。唯然世尊。已受斯經。經名何等。雲何奉持。佛言。是經名曰海龍王問龍總持品。又名集諸法寶淨法門品。當善奉持
佛說。如是海龍王及龍王子。諸天人民十方諸來大會菩薩。諸大聲聞釋梵四天王。賢者阿難一切魔衆諸天龍神香音神無善神鳳凰神山神甜柔神及世間人。莫不歡喜作禮奉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