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經集部」經文625卷15頁碼:P0367
姚秦 鸠摩羅什譯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四 ▪第2页

  姚秦龜茲叁藏鸠摩羅什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

  修行禅定解脫行  獲得五通之妙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終無有挂礙行

  修于佛行及法行  供給僧寶清淨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有最上勝實行

  修于法行及空行  教化一切衆生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終無有止住行

  修于因行果報行  斷于一切有邊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終無有染著行

  修行淨行無垢行  解脫一切結使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終無有惱熱行

  修于安隱解脫行  施諸衆生無畏行

  修于菩提最勝行  彼有一切滿願行

  修于日行及月行  猶如蓮花無汙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爲人天所敬禮

  修行釋行梵王行  爲滿白法之妙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令魔軍怖畏行

  修行上行及勝行  斷于貪欲嗔恚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終無有嗔癡行

  修行外道禁戒行  慧眼清淨之妙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終無有妄想行

  修于調伏寂靜行  無有名色狂亂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爲人天所敬禮

  修于易行利益行  斷于左道勝妙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人常有智慧利

  修行健行勤進行  能怖魔軍勇猛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人道場無不知

  修顯露行無屏行  得于陀羅尼妙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人不失果報行

  修于王行寂靜行  常一切時出家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有如說修行行

  修于長者及勝行  行于世間無勝行

  修于方便相應行  舍于禅樂微妙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終無有惱熱行

  修于世行離世行  欲界色界無色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終無有恐怖行

  修于遍行一切行  滿足諸根善如行

  修行菩提最勝行  彼智猶若如虛空

  說是菩薩諸行法時。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阿阇世王及其眷屬。王舍城中婆羅門居士。及緊那羅眷屬之中八千衆生。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已白言。世尊。我等當于如上所說菩薩所行菩提諸行如說修行。爾時世尊語大樹緊那羅王。汝今可去還其所止。爾時大樹緊那羅王。及其夫人並諸子息一切眷屬。頂禮佛足右繞叁匝。悔過世尊。作諸伎樂天雨衆華。放大光明地六種動。即便還往詣香山中。爾時釋提桓因白言。世尊。是大樹緊那羅王。乃能如是真實供佛。真實供法。佛言。憍屍迦。不但于汝名爲真實。普勝叁千大千世界所有釋梵護世天王聲聞緣覺。是緊那羅王真實殊勝。何以故。天主。菩薩發心已。勝一切聲聞緣覺。憍屍迦。無有能勝于菩薩者。唯除如來。何以故。從于菩薩出生如來。從于如來出生一切聲聞緣覺。爾時釋提桓因。于如來所聞是語已。涕泣流淚作如是言。我今永爲離于大乘。爾時瞿夷天子。語釋提桓因。父王天主。如是如是。一切諸行一切諸法。無有覆障從妄想起。不能發生無上正真大道之心。不能悲念一切衆生。不能修于大慈之心。父王天主今覆何言。已入正位燒敗種子。于此大乘永非其器。瞿夷天子說是語時。叁十叁天中五百天子。皆發無上正真道心。爾時瞿夷天子白言。世尊。我欲親見菩薩所行。百千萬億難行苦行。乃至然燈佛所得無生忍。願佛少說。我等聞已如說修行當得是法

  爾時世尊告瞿夷天子。無有菩薩不種善根得無生忍。菩薩多種無量善根。然後乃得無生法忍。瞿夷天子。菩薩成就是四法者得無生法忍。何等四。諸佛平等。諸法平等。世界平等。衆生平等。瞿夷。是爲菩薩成就四法得無生法忍。複成四法。何等四。玩樂四空。玩樂大悲叁解脫門。玩樂方便六波羅蜜。玩樂禅定及五神通。是爲四。複成四法。何等四。解知陰性即是菩提。知諸界性集于菩提。信菩提性即是界性。知諸入性集于菩提。以菩提性觀于諸入。一切諸法集于菩提。菩提之性即諸法性定無有疑。是爲四。複成四法。何等四。知一切法住于實際不動搖故。知一切法住于如中。信叁世法等不壞性故。觀諸法平等如虛空性故。瞿夷。是爲菩薩成就四法得無生法忍。說是法時。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瞿夷天子得于順忍。爾時世尊將封印此經法。告大德阿難。阿難。汝受持此經。名曰大樹緊那羅王入作一切法門行經。大德阿難白言。世尊。我已受持未曾有也。世尊。是經極爲甚深微妙。其義決定文辭莊嚴。世尊。無有余經能勝此經。今此經中無不開示者。世尊。我于目前得法光明不如此經。我今自覺于是經中獲得百千萬億功德。世尊。我今以此有限量智入聲聞位。聞此經已尚得如是大法光明。況複菩薩摩诃薩成就無量大海法器。無畏大智修集諸法。爲諸衆生作不請友。無量大智聞如是法得幾法門。佛言。阿難。若是叁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日月光明。是菩薩等所得法明。一毛孔光悉能隱蔽是諸日月所有光明。阿難。若佛如來一切毛孔悉放光明。是諸光明悉有智慧。何以故。佛諸所有皆智慧故。阿難。如來有此智慧光明。如來以此智慧光明。能知一切衆生心行。若有衆生聞此經者。皆當得是大慧明照。若書寫受持讀誦通利。于大衆中廣爲人說。正念思惟如說修行。是人終不離菩提心。教化衆生大悲莊嚴。著大慈铠爲除衆魔。阿難當知。如是之人定趣道場。爾時阿難白言。世尊。以佛力故。我今已受持此經法。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讀誦書寫。于大衆中廣爲人說得幾功德。佛言。阿難。若有菩薩善男子善女人。于初日分以滿叁千大千世界所有七寶。施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及諸緣覺乃至諸佛。如是日中日沒初中後夜。如上布施滿于千歲。阿難。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甯爲多不。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世尊。若于一日所得功德無量無邊。況複千歲。佛言。阿難。我今唱令是善男子善女人。爲得菩提。爲化衆生。爲轉法輪。受持是經讀誦書寫。于大衆中廣爲顯示其福爲勝。何況複能如說修行。阿難。若于是經受持乃至一四句偈。在大衆中廣爲人說其福爲勝。何以故。如是之施名爲法施諸施中最。如是之施即是法施。是爲勝舍謂舍于法。是名上受謂受于法。是名上持謂持于法。何以故。阿難。施于法已能滅結使。財寶施已增長煩惱。是故菩薩爲滅結使當行法施。佛所印可。如是法施則能攝取一切功德。阿難。菩薩法施有叁十二功德名稱。何等叁十二。有正憶念。有于智慧。有于進趣。有離悭結。有少淫欲。有少嗔恚。有少愚癡。降伏自他所有結使。多人愛敬諸天贊歎。諸龍夜叉乾闼婆等常隨守護。不空受用人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不求而得。名稱遠聞十方世界諸惡鬼等不得其便。諸佛世尊之所贊譽。守護正法持佛法藏。不墮一切諸惡道中。生于人天不以爲難。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供僧。得識宿命。生淨佛土。生生之處諸根具足。得叁十二相莊嚴之身最爲上主。種陀羅尼根本種子。作無斷辯智因。得智人眷屬。集大智因速疾得法。不起不正憶念之心。舍離一切世間財施。得大法藏辯才無盡。阿難。菩薩法施。有是叁十二功德名稱。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等亦當受持此經。世尊。如來涅槃後有法器衆生。我要當令得聞此經。令其信解我當守護。何以故。世尊。我等欲得如上功德。爾時世尊。贊釋提桓因。善哉善哉。天主。汝今乃能勤守護法作師子吼。天主。汝今以此護法善根隨我法在。阿修羅衆悉當降伏諸天得勝。何以故。憍屍迦。得見如是無畏法故。謂于諸法無所染著。天主。諸所有畏皆由住著于我見故。天主。若無所著是護正法。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白言。世尊。我亦當舍無量禅樂。詣諸城邑聚落郡縣流通此法。我亦當往至彼聽法。令說法者得堅念力。何以故。從是法中出生無量聲聞緣覺釋梵護世。爾時四天大王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是佛聲聞當堅守護。于是經法令得久住。我諸眷屬若有不信佛此法者摧伏令信。于佛法中勤加精進親附愛樂。世尊。若有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有惡心者。若欲降伏當誦此咒。所謂

  多羅卑(一)使卑(二)使那卑(叁)婆羅卑(四)呼婁(五)摩呵呼婁(六)呼婁呼婁(七)使婆蜘(八)毗婆蜘(九)波[口*離]車陀尼期那呢(十)波迦奢呢(十一)希持希持(十二)毗持(十叁)阿車(十四)多車(十五)摩羅使[口*亟]呢伽睺(十六)薩婆[口*皮][口*皮]提(十七)薩婆彌利車[口*皮] [口*蟲*也]多那(十八)阿那憂多羅薩婆複多那佛陀[口*犮]尼多(十九)四天大王所見咒句(二十)是咒神力諸欲求短悉能降伏(二十一)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天冠菩薩諸善丈夫。我今以此無量千萬阿僧祇劫所集難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囑付汝等。令得久住中無斷滅。時彌勒菩薩天冠菩薩白言。世尊。我等于佛般涅槃後。當廣流布于此經法。諸有厚種善根菩薩。諸衆生等令至其手。使得自在降伏憍慢。能持是經令信欲解。佛涅槃後若有得聞是經法者。受持讀誦書寫解說。當知皆是彌勒菩薩天冠菩薩神力所持。爾時魔王波旬。來至會中白言。世尊。若爲聲聞所說諸法。我于是中無一毛豎。今者世尊。演說如是菩薩道法。菩薩印印如來護持一切衆生之所歸趣。說如是法。我今已爲憂箭所中。我今自知便爲生老。願佛世尊執持我手。更莫演說如是極大功德力經。勿令我等重被憂箭。佛告波旬。汝勿愁苦。多有衆生在汝境界不信是經。少有衆生能信受者。波旬當知。如從大地抓取少土。信甚深法諸衆生等如是甚小。如余大地其不信者如是多矣。波旬。其不信者盡是汝許。是故波旬應生歡喜。波旬。衆生之界無量無邊。說是法時。無量衆生住于無上正真道心。九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衆生遠離塵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盡于諸漏心得解脫。時此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大光普照天雨衆花。百千伎樂不鼓自鳴。百千萬億那由他天。歡喜踴躍稱贊歌歎我等今于閻浮提中。再見法輪轉。世尊。昔在波羅捺國。轉正法輪所利衆生。今說是經所利衆生。是爲殊勝。其有衆生持是經者。是人不久當轉法輪。爾時彌勒菩薩天冠菩薩。大德阿難等白言。世尊。當何名此經。雲何受持。佛言。善男子。是經名爲大樹緊那羅王所問。亦名宣說不思議法品。如是受持。佛說是經已。彌勒菩薩天冠菩薩大德阿難等。一切大衆天龍夜叉乾闼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