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極寶叁昧經》

「經集部」經文636卷15頁碼:P0507
西晉 竺法護譯

  《無極寶叁昧經》下 ▪第2页

  西晉月氏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聽不觀

  所有如是  于化無名  自言爲是

  法無是計  所度如是  于幻無見

  所見離見  離貪諸欲  非法所儀

  于欲無垢  不著無離  如是谛見

  無有見者  于淨離淨  十方無造

  所可若實  如化無主

  寶來菩薩知佛所說便于宮中。說頌曰

  疑本不解  謂法皆然  本無常住

  疑慧如是  于想無勞  識念無苦

  舉名住字  非求法者  于本不爾

  不還不是  所可無可  遠離無可

  脫生無滅  是即爲滅  于滅無想

  是爲非滅  于法無生  亦不想成

  所以者何  諸法皆空  亦不求言

  我離泥洹  所以者何  本末淨故

  不盡十方  舉之爲證  有言是我

  是即爲證  不當遠念  念于十方

  法無二法  即得無名  法非思想

  可當逮者  起行如是  不見尊法

  要當解慧  于妙不恐  深行不主

  可謂滅門

  寶來菩薩問文殊師利。今在會中新發意者。我欲使得無極法。當何以致之。文殊答曰。于想無作即得無極法。又問。何謂無想作者。文殊言。當逮九法寶。一者意無處所是即寶。二者觀法無主是即寶。叁者不見有當來過去是即寶。四者于法無有造作者是即寶。五者所施但施經法是即寶。六者見五道勤苦于其中不轉是即寶。七者所覺不遠漚和拘舍羅是即寶。八者直見諸法不處法有二是即寶。九者到于泥洹亦如化是即寶。是爲九法寶。于是文殊師利說偈曰

  于可無所欲  所住無常名

  若空無有垢  佛笑無不可

  笑空不離末  如本無笑者

  已住諸法名  一切皆如笑

  本末皆自然  無有往來者

  笑者有還報  不還亦不笑

  法者皆是一  已笑便有二

  于二無名字  是故爲是尊

  所笑無所著  但爲衆法施

  所動無所動  是故無上尊

  笑者無還報  一切無有主

  其笑不離本  是故天中天

  笑者無所起  但爲倒見耳

  于法悉寂然  寂者本無故

  笑者不離化  以化大施與

  于化無舉名  是故乃爲法

  于法無有是  但爲不脫施

  所脫不爲脫  佛者亦如是

  故于大會中  議度無度者

  于法作施與  無有與比者

  舍利弗問寶來曰。欲使十方一切學者。皆得總持諸陀鄰尼。修行何法當得致之。寶來曰。當行叁十二法寶。一者欲使一切未發意者皆當度之如化無礙。二者未發無上正真道意者皆令住正法。叁者視叁千大千刹土等無異。四者若住限者令遠離衆欲在于慧門。無動無轉得至泥洹。五者人說有天無天志不動還。六者志道堅固意不怯弱。七者一切無來受生者。視當來過去無有二。八者觀諸叁昧禅寂然無處所。九者諸所度無有主一切從空致空。十者叁千大千諸佛我悉從受法。十一者他方刹土敢有來聽經者悉令得決。十二者諸佛刹土所有華香。來者亦不喜不來者亦不求。十叁者諸發意者使得法住。十四者當來過去意無增減。所以者何。知本無二故。十五者悉欲令十方蜎飛蠕動奉持禁戒終無毀犯。十六者無有邪念在于十方。轉意還本則向慧門。十七者無所不忍常無邪恨。十八者從觀至觀無有度者。十九者如本無住無常住處。二十者所度無有主如空無念想。二十一者于慧作施與無有舉名者。于欲無所著便從是得脫。二十二者所說不離對因作施與故。于大國衆中度無脫者。二十叁者于無數刹飛到他刹。在諸佛前無所挂礙。二十四者視諸刹等無得脫者。二十五者淨癡同合本淨無異。二十六者住大千中主作橋梁勸進未覺令冥見明。二十七者于大海中作大船師。渡諸群生無有厭極。二十八者作無邊蓋閉塞衆垢。二十九者作無極惠不離十方。叁十者作大慈哀苞潤一切。諸未度者悉當度之。故號之曰天中之天。叁十一者常行等心無有偏適救濟無雙。故號無上尊祐。叁十二者菩薩所說不離經法。遍大千刹中莫不等聞。是故空中自然生華。是爲菩薩叁十二法寶。于是寶來菩薩說頌曰

  十方普如化  一切皆無常

  真法正谛寂  演說度衆生

  有想不離想  一切實本空

  若華未施葉  其色不可當

  一切所衆欲  立之可意王

  諸寶無上尊  號爲天中天

  故于大會中  議度未脫者

  其本無常住  故字十力尊

  一切爲倒見  世間謂之冥

  所可若如化  能脫十方中

  虛空無常處  佛藏悉在中

  以脫無脫者  故教十方人

  十方諸佛刹  合之爲一國

  自然衆大會  悉滿十方中

  佛者一切覺  笑不離其容

  不離黃金色  以示未脫人

  十方爲作導  意不離法王

  所施無所施  華布于十方

  金色大蓮華  遍滿諸空中

  起想而作行  不住諸天中

  文殊師利意  曠大無有雙

  使得道莂者  住在虛空中

  寶來慧意尊  光明遍宮中

  可意諸天人  悉得到法門

  十方諸菩薩  感動諸刹中

  今會諸天子  得聞是尊經

  徹見諸一切  乃到可意宮

  化爲交露坐  萬種天華香

  聽受諸叁昧  坐觀大衆中

  諸來宿功德  發意供養尊

  道者不直見  所有皆如是

  諸脫無有數  叁界不可極

  文殊師利菩薩問寶來曰。衆音如化所作法無想。亦不可盡故有自然。當以何脫之。寶來答曰。有九法寶。一者自然無處亦如化。二者諸法無處亦如化。叁者當來無處亦如化。四者諸所有世處亦如化。五者觀過去處亦如化。六者觀見諸法如幻耳。亦無有處亦如化。七者所見無處亦如化。八者得道無脫處亦如化。九者得于泥洹本無住處亦如化。是爲九法可得脫慧。文殊又問。過于泥洹皆亦自然。誰爲是化本者。誰是化主者。化爲有本無化有所。起處無道爲有處無。寶來答曰。有九法知化無處。一者非道無處是則化。二者化非處無想是則化。叁者化者無起化處無處是則化。四者非常名無有盡時是則化。五者化處無處是則化。六者于道無想是則化。七者化者于起無起是則化。八者化者于諸欲無有處是則化。九者化者于所度無所處是則化。是爲九法知化本。于是文殊師利。又說偈答曰

  十方無化者  化化無有形

  一切無常寶  是故爲化主

  道者不化得  亦不離其處

  所說無常形  自然在其處

  諸寶從化得  本離從無有

  其本同化生  是故人中尊

  欲者從化起  法本無有是

  化而住五道  無有見化主

  生死及五道  與化不相連

  以世貪不斷  故現正覺耳

  如來及化主  十方尊無極

  持化大其世  世間無知者

  法輪無色轉  于化無轉者

  系色有思想  深法無轉者

  想色化十方  莫不受法者

  所施大智慧  世間無說者

  諸欲及羅漢  不逮覺是寶

  故于衆會中  廣說無二寶

  智慧不可極  光明最無有

  十方作橋梁  所說無有二

  十方諸佛刹  悉令爲平等

  亦不使其人  發意有異心

  十方諸法園  一切法度垢

  亦不從世間  于法無脫者

  于惠無有脫  不見往來者

  于寂複見寂  明中複見明

  法者非慧得  自然本無是

  慧冥俱同合  故無相識者

  癡慧不同合  其慧衆冥明

  所施但爲法  如華在高山

  諸惡不可極  色欲不可盡

  泥洹及生死  一切皆如是

  十方諸佛慧  無知無覺者

  所以見淨法  故言世無有

  昙摩菩薩。複問寶來菩薩言。于化無起離誰爲成主者。泥洹不生滅不遠五道。當來發意轉住法輪淨無諸垢。一切衆生誰爲度者。寶來答曰。快哉所問。欲決一切生死之根。乃如是乎。菩薩有九法寶。一者于化化主無主。二者于泥洹與生死初無相知者。叁者于生死于滅無滅。四者一切天上使不還生無生處。五者當起意未起意如處住。六者叁千大千佛刹觀了無得度者。七者于念無起處。八者悉使叁千佛刹皆取泥洹意亦不喜。不取泥洹意亦不嗔。所以者何。諸法無處故。九者隨願取羅漢我悉令發意。若有發意求願者。不令複還不起諸生無有還願。是爲九法。又說偈言

  于可無不可  于欲無所欲

  所度無見者  法轉無常處

  慧者無所說  因度無往者

  故見大正法  世之最無有

  道者無常名  故爲十方寶

  以得無得者  生死無有道

  四馬不可盡  可意無有足

  世間悉樂之  不舍不得道

  畏生無有脫  不畏無脫者

  生死當舉名  立之爲五道

  有報無答者  可謂爲是法

  法者本無二  所有谛以覺

  無邊亦無幅  無極不可計

  本際如影響  無有往來者

  于起無所起  法無諸欲者

  生死本無處  生死化如是

  于淨無有淨  于垢無有垢

  悉爲十方人  斷絕諸五道

  淨意若如水  一切無瑕垢

  青黃及白黑  悉得見其形

  諸法不可呵  即得無上寶

  吾我及與人  世間無得者

  不住無住谛  所有谛如是

  所覺無所見  世間谛如是

  不度無不度  世時誰不有

  十方立正覺  悉得無上寶

  昙摩菩薩問寶來菩薩言。欲使十方諸天人民。自然皆令得如其處。當行何等法得致之乎。寶來答曰。有六事得逮是法。一者聞知是會時是即爲寶。二者得聞是經是即爲寶。叁者逮本功德。是即爲寶。四者得聞是經法者。悉得六萬叁昧。是即爲寶。五者已得六萬叁昧。欲十方人發無上意。是即爲寶。六者皆使十方悉得會于佛樹。是即爲寶。說是經時。九十億菩薩。六十七億諸天人民皆得無所從生法處。九億菩薩得是叁昧。叁千大千佛刹六反震動。諸天于空中大作伎樂。諸龍阿須倫。皆得聞見是深叁昧。阿難正衣服。長跪白佛言。是名何經。雲何奉持。佛語阿難。是名爲無極寶。當奉持之。佛說經已。諸天人阿須倫人非人皆歡喜。各前爲佛作禮而去

  佛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