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燈叁昧經》叁 ▪第2页
高齊天竺叁藏那連提耶舍譯
或散無量寶 爲于菩提故
菩薩救濟者 如是無量德
斷除諸煩惱 獲得勝神足
不起于煩惱 清淨甚光耀
無爲不可壞 是菩薩境界
寂靜深寂靜 離惱無煩惱
超過於戲論 樂無戲論法
文字無能入 諸法無相故
智知唯音聲 是故名定者
無盡勝寂滅 無功用不見
一切佛境界 實際無家宅
從諸佛修學 一切法自性
學是佛功德 到功德彼岸
非此亦非彼 本際無分別
是故一切佛 到功德彼岸
于未來不去 已知法性故
無功用戲論 到功德彼岸
爾時月光童子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應供正遍知。快能善說一切諸法體性平等。此說一切諸法體性平等菩薩所學。若菩薩于所說叁昧能修學者。速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世尊我複樂說。如來我複樂說。善逝我欲少有所說。佛言童子。樂說便說。爾時月光童子在于佛前。合十指爪掌向佛住立。稱佛實德。說偈贊曰
見生爲老病死逼 貪嗔癡等常迷惑
佛本爲發菩提心 願成正覺解衆縛
善哉無量劫修行 住檀調柔護諸過
持戒忍辱勤精進 善修禅定及智慧
以無悕望棄王位 妻子寶貨悉能舍
頭目手足及壽命 其心初無有疲厭
禁戒皎然淨無垢 捐棄身命常護持
善能禁製身口意 歸命善逝調心者
安住智礦忍力中 設使剜身無忿怒
以慈血變流出乳 歸命如來甚奇特
成就于力住十力 以無量智擇諸法
佛以悲愍于世間 救濟利益諸異趣
已知一切法體空 見諸世間悉虛妄
悟道契會性無我 知彼解脫無所脫
遠離煩惱及放逸 降伏魔力及軍衆
知道無垢無礙智 說寂無礙清淨法
假使虛空星宿落 地海城邑悉壞滅
虛空無爲性變異 如來終無不實語
見于苦惱諸衆生 安住取著分別中
爲彼顯示離取著 所謂甚深寂滅空
不可思議無數劫 大雄勇猛久已學
修學一切無著已 是故佛無諸過失
佛所修學一切法 如所得法爲他說
此非愚癡凡夫地 又非一切諸外道
心常安住于我想 是名過失諸凡夫
若能善知無我法 無有一切諸過失
大雄所出真實語 恒常安住于實法
安住如是實法已 複能演說于實語
過去曾修真實行 乃能稱述于本願
獲得真實妙果報 是以能說真實語
具足所行真實行 善能覺于真實際
如是所修真實行 歸命人尊大智慧
其智最勝無倫匹 智慧具足甚光明
究竟到于勝智慧 歸命智慧言說者
能與衆生作親友 久遠修習慈悲心
善能安住而不動 不動猶如須彌山
天人所師備廣德 教誡大衆群生類
善逝甚深勝智慧 處衆無畏而震吼
如是無畏師子吼 如師子王威雄猛
降伏一切諸外道 猶如師子摧野幹
大雄善能降不調 所調複能善調禦
能令成就爲善友 安住堅固而不壞
見彼苦惱諸衆生 最極依止于我見
爲其演暢無我法 無有貪愛及不愛
不學愚癡凡夫人 依止崄難不善徑
爲彼顯示真實道 所謂趣向涅槃路
若有取著我想者 彼即住于極苦惱
以其不解無我法 謂能滅除苦惱處
不可思議劫數中 大智久已曾修學
修學遠離取著已 是故無有諸過惡
演說離過諸法句 世尊遠離于諸過
善說真實微妙語 口能解脫百種畏
無量那由百千億 天龍夜叉住虛空
愛樂無上最聖法 聞者靡不合真義
如來善美歡喜語 溫潤合時稱悅意
和合無量微妙音 憐愍解脫無數人
伎樂音聲百千種 一時奏擊相和合
悉是天中悅樂聲 如來一音能映蔽
迦陵頻伽諸鳥衆 同時共發微妙聲
能令他人生欣樂 于佛音聲非少分
擊發歡喜之音樂 善合一切諸管弦
吹貝鼓笛琴箜篌 于佛音聲悉不現
緊那羅王歌舞音 已曾善學百千樂
若得聞者鹹歡喜 于佛音聲悉不現
拘翅鹦鹉舍利聲 孔雀哀鸾鴛鴦等
所有一切美音鳥 于佛音聲悉不現
可愛悅樂美妙音 世間所有善歌詠
悉來集聚同時發 佛聲最勝殊過彼
諸天夜叉修羅王 叁界所有群生類
其中最勝上妙身 佛放一光悉映蔽
如來色身如花敷 一切相好以映飾
出生福果甚清淨 光明顯照于十方
鼛[鼓/賓][彖/蟲]鼓箜篌音 銅钹笙箫美妙聲
如是諸音相和合 百分不及佛一音
乾闼修羅摩睺等 夜叉所有美妙聲
並及叁界諸妙音 于佛百分不及一
梵天所有諸光明 及諸有頂天身光
世尊若放一光明 余光百分不及一
身口意業皆清淨 布施淨故世不染
功德寶聚人中王 自然功德無等等
贊歎十力實語已 童子歡喜作是言
以我供養佛法王 願此福成釋迦文
佛知彼勝最淨行 善逝于時起微笑
彌勒睹笑而請問 惟願人尊說笑緣
其時大地六種動 天龍歡喜住虛空
欣悅瞻仰兩足尊 請爲我說笑因緣
諸佛智慧所了知 非佛弟子聲聞地
今欲安誰最勝道 惟願憐愍爲我說
惟除慈悲牟尼尊 一切世間無堪者
堪能授于法王位 願爲授于菩提記
我今善問世導師 釋迦牛王大威德
已度智慧光明岸 除斷貪嗔癡穢過
不可思議恒沙億 導師爾所劫修行
爲求勝妙菩提行 爲何因緣而現笑
能舍自身手足等 妻子眷屬余親愛
常能修行是勝行 是故我問牟尼尊
象馬車乘及牛羊 奴婢摩尼真珠金
不見所有諸珍物 行菩提時而不舍
其智最勝悉顯現 知諸衆生之所行
心信性欲已善知 願說何緣而現笑
誰曾供養人中尊 誰複今成廣大利
誰能受行佛所行 爲誰而能現此笑
其地于時六種動 億妙蓮花從地出
其花光耀具億葉 金色熾盛甚可愛
佛子處彼蓮花上 菩薩第一大神足
無量法師而雲集 是以我作如是問
擊鼓鳴铙吹貝音 伎樂億數如恒沙
如是等輩諸音樂 佛聲于中最殊妙
拘翅頻伽鵝鶴等 衆鳥一時而雲集
俱時各出美妙音 于佛音聲非其比
誰往行檀持禁戒 無量億劫而修習
誰複供養人中尊 牟尼爲誰而現笑
誰昔起大恭敬心 已曾請問兩足尊
何因緣故得菩提 而今便現是笑耶
所有過去十力尊 及今現在未來世
天人導師悉了知 是故我問人中塔
能知衆生心次第 于其神足而不減
又知衆生心所樂 是故我問牟尼師
修行無上最勝行 因相應法已善學
佛菩提道雲何得 是故我問兩足尊
諸法微細難可見 空寂難稱不思議
修行十力之所行 是以我問世大師
若能善修慈悲心 于不思議衆生所
常不起諸衆生想 是故我問兩足尊
所行境界難思議 于其邊底不可得
已能度于心境界 是故我問兩足尊
布施持戒已究竟 智者明淨了叁世
遠離一切諸過惡 爲何義故現是笑
舍利目連居律多 及諸如來余弟子
非是彼等所行地 惟佛境界最無上
于一切法到彼岸 諸有所學已究竟
導師起發大悲愍 宣暢微妙第一音
過去無量僧祇劫 亦曾問于如是義
得爲救世之親尊 今既證果爲我說
夜叉羅刹龍槃荼 瞻仰兩足最勝尊
一切恭敬合掌住 鹹疑世尊何緣笑
多菩薩衆悉雲集 具足神通多億刹
如來心生最長子 一切恭敬而合掌
世尊導師非無緣 最勝丈夫而現笑
微妙語言鼓音聲 以何因緣而現笑
香象菩薩東方來 從彼阿閦佛世界
那由菩薩衆圍繞 爲問釋迦故來此
又複安樂妙世界 觀音菩薩大勢至
那由菩薩衆圍繞 來問兩足釋師子
過去無量億佛所 供養無邊諸如來
猶如大海中沙數 爲行無上勝菩提
一切諸佛所嗟歎 于菩薩德已究竟
十方世界悉聞知 文殊師利住合掌
遊行那由他佛刹 如是勝徒難可見
佛子功德已善學 一切合掌恭敬住
根器最勝余更無 如是調伏柔軟者
能持一切佛法藏 願爲宣說和潤語
世尊導師非無緣 最勝丈夫而現笑
微妙鼓音願演說 以何因緣而現笑
拘翅鸲鹆鵝孔雀 雷霆牛王聲震吼
願出天樂美妙音 惟願演說增樂語
善集慈悲離諸過 智慧現前斷愚癡
顯真實義離文字 于百千劫已修持
決定空寂知諸有 顯示苦滅諸句義
能壞一切外道智 空無衆生及壽命
諸佛修行百千行 百千種福而莊嚴
百千諸天鹹贊歎 百千諸梵亦複然
夜叉羅刹等淨心 摩睺金翅龍欣喜
口常宣說無滯礙 淨妙業果之所起
所有諸佛滅度者 及今現在未來世
一切了知無障礙 從諸功德之所生
大海大地及諸山 一切鹹皆六種動
諸天修羅龍摩睺 散諸上妙勝香花
斷除貪嗔及惛慢 屍羅心意悉清淨
寂靜音聲稱無想 大聖如是師子吼
具足辯才廣名稱 于眼于法善平等
世間無等亦無過 惟願大悲說笑義
拘翅頻伽及孔雀 命命等鳥妙音聲
一時共發甚可愛 于佛少音非爲譬
大鼓金钲及諸鼙 [彖/蟲]貝箫築琴箜篌
千種音樂俱時作 于佛少音非爲譬
諸天千種美音樂 及諸天女妙歌聲
衆集相和生人愛 于佛少音非爲譬
救世導師以一音 隨信種種發異解
一切皆謂佛爲己 願大沙門說笑緣
諸天及龍妙音聲 迦樓乾闼毗舍阇
是等不能滅煩惱 唯佛音聲能斷除
雖複起愛心無染 行慈便能離嗔過
能生智慧離愚癡 能如是者離諸垢
佛音不出于衆外 能斷百種諸所疑
于其音聲無高下 牟尼妙聲寂平等
假使叁千界散壞 大海一念盡枯涸
日月可令墜落地 世雄終無不實語
語言清淨六十種 吼音深美無所畏
如來梵言願爲說 寂靜何緣而現笑
一切叁有群生類 悉能了知彼所行
過去現在及未來 人尊願爲說笑緣
所有如來大悲者 于諸力中得究竟
如來淨月圓滿面 終非無緣而現笑
爾時世尊。即于是時。以其偈頌。答彌勒菩薩摩诃薩曰
如是月光童子者 贊歎如來愛無比
如是贊歎如來已 後還爲世所稱美
昔日于此王舍城 已曾睹見多億佛
于彼佛所常請問 如是勝妙寂滅定
修行菩提道行時 于一切世爲我子
常能具足無礙辯 恒常安住于梵行
彼人末代可怖時 惟是彌勒所證知
一切時中住梵行 能廣分別是叁昧
若欲求是勝叁昧 稱道所行則能得
無量億佛所攝受 供養最勝大導師
我住智中故記說 于此月光勝妙行
末代世時無障礙 于其梵行及壽命
知于千億諸如來 如觀掌中庵羅果
又複過彼恒沙數 能于未來修供養
諸天及龍有八億 夜叉衆有七千億
未來供養兩足尊 是等悉能相佐助
得聞如是授記已 歡喜愛樂而充滿
月光踴身七多樹 住空發于希有言
嗚呼佛說最無上 安住解脫智神通
安住決定勝智故 一切異論莫能壞
遠離二邊證解脫 觀察于事不著事
于叁界中智無礙 悉無一切諸戲論
一切戲論而不染 諸見覺觀悉斷除
善修于道無所依 不爲他壞不違他
又于叁界無所依 斷除諸結所行淨
愛縛枝蔓悉舍離 諸有相續皆盡滅
悟解非有自體性 離言說法悉了知
于其顛倒無智者 如師子吼摧野幹
佛今爲現妙法藏 我今獲得妙寶聚
斷除一切諸惡趣 我今得佛定無疑
百福金色莊嚴手 願此寶掌摩我頂
對于天人大衆前 惟願人尊灌我頂
我念過去修行時 于師子幢佛法中
時有比丘甚聰睿 名曰賢施爲法師
我作王子名黠慧 身遇病苦甚困笃
時彼賢施爲我師 柔軟淳直備儒德
五百良醫無減少 鹹皆盡來爲我治
彼悉不能除我病 親戚眷屬懷憂惱
是時大師聞我患 便至我所而慰問
賢施即生悲愍心 而爲我說是叁昧
我得聞此叁昧已 不顧財寶心愛樂
了知諸法體性故 其時病苦即除愈
比丘行于菩提行 得成佛道號然燈
我昔黠慧王子時 以此叁昧除苦惱
以是因緣故童子 我憶是事今付汝
能忍罵詈毀辱等 受持讀誦如是定
末世比丘有無量 放逸毀禁多悭吝
堅著衣缽樂爲惡 于是叁昧起誹謗
嫉妒輕躁縱諸根 止住俗家爲貪利
常依出入息利活 是等當謗此叁昧
舒手展足奢縱誕 趨步言笑自顧影
伴黨挑臂隨路行 若入聚落現異相
如是不應儀式人 晝夜系心在童女
于彼色聲常愛著 遊行村邑現是儀
心常貪嗜于美食 戲笑歌舞及音樂
販賣貿易恒規利 憙樂飲宴及乘騎
廣貯積聚飲食已 命終墜墮叁惡道
專事墾殖及耕田 保玩自己所住處
受他教命傳書信 棄舍禁戒及威儀
親近白衣違佛教 毀破禁戒住惡道
常作佛不贊歎業 所謂鬥秤諸欺诳
造作如是諸惡行 以此惡行墮惡道
多饒財寶珠金貝 棄舍親愛而出家
不能安住淨戒聚 還爲販肆作鄙業
牛馬雄雌相孚乳 惟恃財谷爲勝想
何爲出家除須發 而不護戒及儀式
我于過去行菩提 于千劫中修苦行
爲求如是寂滅定 愚人聞之生嗤笑
行非梵行憙妄語 常貪利養趣惡道
披梵行服爲標式 毀戒謗定言非法
彼此遞互相破壞 不能應法求利養
各欲共相求短失 命終墮于叁惡趣
百千人中難得一 謂能住于忍辱者
朋黨鬥诤無量人 棄舍忍辱恒忿競
鹹自稱歎是菩薩 欲望聲流遍諸國
若得虛名自欣慶 尚無善行何況道
我曾不聞亦不見 無有淨行欲樂者
誹謗此法無欣慕 而能獲得菩提道
爲不活故多出家 不求一切佛菩提
愚人安住我見中 聞說無我便驚怖
彼此更互恒诤論 我慢自舉相陵蔑
自稱己是說他非 常行不善妄歡喜
成就淨戒諸功德 安住慈心行忍辱
調伏柔濡淳善者 是等善人爲彼欺
若有當來起惡心 極甚抵突爲不善
喜樂鬥诤行非法 是等爾時得供養
我今善相勸告汝 汝當于我生淨信
于此如來所說教 彼惡人輩勿親近
于極貪愛及重嗔 多愚癡人惛慢者
無慚無愧行不調 汝于彼速起忍力
我今所說無量德 比丘于此不安住
非但口言得菩提 要須堅固行者得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月燈叁昧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7】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