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月燈叁昧經》

「經集部」經文639卷15頁碼:P0549
高齊 那連提耶舍譯

  《月燈叁昧經》九 ▪第2页

  高齊天竺叁藏那連提耶舍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薩被于甲胄。便贊歎此叁昧利益。亦爲當來菩薩受持讀誦得歡喜故。助其勢力。而說偈言

  彼彼能持智人法  功德威勢救護者

  亦于諸佛能受持  廣大勝妙之法眼

  末世惡時多貪嗔  舍不放逸常放逸

  實義滿足勝經典  誰有能得受持者

  彼彼戒定忍聞財  善學威儀而莊嚴

  愛樂法智解脫樹  能被慚愧勝上服

  持大智慧樂出離  是爲大地法山王

  觀于世間無導師  爲彼趣詣佛菩提

  彼彼調伏心寂滅  是人趣向一切智

  不調衆生令調伏  是一切智最勝子

  自證解脫令他到  于愛枝條而得脫

  于常放逸睡衆生  便能令彼得覺悟

  彼彼恒樂善調伏  亦常喜樂于法施

  不與一切妒嫉俱  好行惠施無愛吝

  見彼逼切貧衆生  常令充足資生具

  是滿功德第一道  智者一切恒修習

  彼彼勝妙大法鼓  以歡喜心而擊之

  斷除疑網解妙法  智慧堅固如金剛

  住勝聖法處衆中  能知衆生心樂欲

  演說最上甘露法  所謂勝要修多羅

  彼彼自住勝神通  能施世間最勝眼

  遣除癡闇猶如日  能生智慧亦如礦

  顯示真實除怖畏  增上智慧修禅定

  彼說最妙微細法  是名寂滅勝出離

  彼彼聞持智人敬  建立信義增上福

  能知世間勝法藏  恒常宣說美妙言

  善巧言語達儀式  是法燈明之所依

  常以善心利衆生  修行最上微妙法

  彼住法道離塵染  及以潤益寂靜信

  以法教化諸世間  得爲最勝大法王

  能爲無上之法尊  住于第一上恭敬

  恒常護持妙正覺  隨順轉于勝法輪

  彼彼愚癡自縱者  睹見如是惡衆生

  見心惑亂趣崄道  臨惡趣門難越度

  興大慈悲清淨心  起已能除世間苦

  演說最勝微妙道  謂彼八正之勝路

  是爲彼法廣堅固  造作無上勝法船

  能于生死煩惱海  濟渡怖畏諸世間

  觀道品空爲铠甲  得爲勇健大船師

  彼岸離怖常安樂  安置衆生彼勝處

  彼彼持咒威儀行  解脫一切苦逼迫

  到于明術智彼岸  智者能知衆生欲

  睹煩惱病無所歸  諸惡過患惱世間

  以其法藥令轉瀉  如法爲彼而療治

  彼彼勝說摧異論  言辭上妙而自在

  知諸言音達法義  勇健住于勝智地

  忍辱之力智戰具  而被慈愍堅铠甲

  聖者以慧悅智人  安住法中無谄曲

  彼彼叁有最勝尊  于諸衆生得自在

  見諸群生依魔道  遊行迷于正真路

  彼道最上聖無垢  而能顯示無所畏

  無量百千那由衆  往詣此道無憂處

  彼彼爲世作燈明  爲救爲歸爲洲宅

  怖畏衆生施無畏  安慰一切諸群生

  見斯百苦之所惱  猶如生盲無所睹

  然于最勝大法炬  演說顯示真實義

  彼學工巧利衆生  能獲名聞功德樂

  住于如法之技藝  令諸衆生得安樂

  一切皆得到彼岸  能爲最勝大導師

  爲愍世間趣菩提  令其安住無畏處

  牟尼恒常無厭足  所謂智慧及福德

  已到戒忍禅定岸  安住甚深微妙法

  于其他所無有厭  演說最勝寂滅法

  猶如天雨遍大地  法雨充滿亦複然

  若有衆生往其所  求解深法及名義

  于其彼所聞法寶  能除無量無邊苦

  彼之廣大諸疑惑  速以法刀而斷截

  到于戒忍叁昧岸  能知衆生多信樂

  大士至彼究竟智  已善了知群生欲

  觀察衆生心所行  如心所行決定知

  其有聞彼智慧言  令那由衆得淨眼

  度于禅定解脫岸  能入安住真實道

  億那由他諸魔衆  莫能測知其心行

  猶如虛空中鳥迹  衆人悉不能測知

  調伏寂滅智慧力  安住最上聖法中

  自在摧壞諸魔力  悟解最上勝菩提

  常得達彼神通岸  能速往詣百千界

  見彼那由多億佛  其數亦如恒河沙

  淨眼無有諸障礙  悉睹十方衆導師

  守護諸根無所染  自在往于無量刹

  設令十方諸衆生  一時悉成爲導師

  于彼那由他劫數  恒常贊說不斷絕

  無礙辯才而不盡  所歎之德亦無窮

  于此無等離垢定  持在心者能如是

  爾時世尊。複欲顯示此叁昧功德利益。說其菩薩本昔所行。亦爲顯現增長月光童子力故。說己本緣。以偈頌曰

  童子汝今當善聽  我于百千劫所行

  供養百千諸如來  爲求如是勝寂定

  過去不可思議劫  所有百刹塵沙數

  汝當知是所說事  有佛號曰衆自在

  彼佛如來有眷屬  滿足六十億千數

  一切漏盡無煩惱  于八解脫善決定

  是時一切諸大地  安隱豐樂無濁亂

  一切衆人悉安樂  遊行往來適悅滿

  大富饒財悉充滿  備受一切諸天樂

  持戒調伏小煩惱  色貌端正樂忍力

  猶如天宮諸天子  智者戒行功德具

  于彼時世有一王  名聞廣大號善化

  是時彼王有諸子  滿足五百具念慧

  爾時勝王于佛所  舍彼六百萬園林

  妙花果樹而莊嚴  奉佛具足大悲者

  造寺備滿六百萬  經行床座亦複然

  袈裟衣服億百千  敷置經行止息處

  如是無量百千種  沙門一切所須具

  彼時勝王信敬心  悉皆奉施于善逝

  成就一切福德力  形色端嚴甚可愛

  彼王常以十善道  自己及他悉安住

  衆人百千那由他  隨從于王詣佛所

  手執妙花及塗香  勝蓋幢幡並音樂

  供養最勝佛世尊  合掌在頂而住立

  千比丘衆默然住  人天修羅龍夜叉

  一切恭敬而觀佛  善哉自然說何法

  牟尼世尊知彼欲  亦知勝王最上心

  佛能了達彼信樂  而爲宣說此叁昧

  善逝演說是語時  大地諸山皆震動

  念頃虛空雨衆花  百千蓮花從地出

  已善了知妙義句  佛知彼欲爲記說

  爲王說是寂滅定  汝聽往昔所分別

  一切有無妄想起  空如野馬亦如沫

  如雲電動皆空無  一切無我無衆生

  過去未來法亦空  無去無住離處所

  常無堅實如幻性  一切勝淨如虛空

  非青非黃非赤白  名字空無但聲性

  其心離心無心性  離諸音聲而空無

  演說句味而不住  雖不說時字不空

  文字亦不往諸方  亦複不從余處來

  其字無盡斯盡藏  若說不說恒無盡

  常說句味而不盡  如是知者得無盡

  若知此法無盡者  彼常能說無盡法

  雖說千種修多羅  恒知諸法離文字

  諸佛百千已過去  亦曾說于百千法

  于一切法而無盡  法無所得故無盡

  若人爲他演說法  而不執著于文字

  法本無我無衆生  彼能演說而無盡

  智者演說一切言  不以語言易彼心

  知諸言音如谷響  是故于言無取著

  以諸言音說是法  是言念頃即壞滅

  斯諸言音如是相  一切諸法相亦然

  諸法無相亦離相  恒常無相相空寂

  空寂無欲無取舍  是以寂定不可得

  有爲無爲悉遠離  如是大仙無分別

  遠離一切惡見道  了達諸趣悉無爲

  恒常無染無嗔癡  是以心體恒寂滅

  以此叁昧力最上  是故能知斯法空

  如空山河及溪谷  聞于勝妙響音聲

  有爲流轉因緣起  一切世空猶如幻

  智力愛樂功德法  安住智慧神通仙

  發于語言能善巧  能說如是寂滅定

  所言覺觀但妄想  世間不可得其邊

  本際從來無有相  而爲未來因緣道

  造業所爲有所起  隨上中下有所生

  此法自性無知覺  法空無我應當知

  黑白之業不壞滅  自所作者還自受

  業不能到于果所  而業能爲彼作因

  諸佛演說世谛法  有爲無爲如是觀

  無有真實及我人  一切世間相如是

  一切諸有皆虛妄  猶如幻化水中月

  空無亦如水聚沫  以聲顯說恒寂滅

  一切悉舍無所取  持戒威儀亦無依

  不著忍力諸衆生  如是行者得寂定

  隨其王意所樂欲  如來稱機而演說

  王聞世尊所說法  王及眷屬悉受戒

  勝王聞斯叁昧已  歡喜踴躍作是言

  善哉能說此叁昧  是故歸依佛世尊

  彼時人衆具八萬  聞是最勝法體性

  演說真實第一義  悉皆獲得無生忍

  衆生無有其生滅  諸法無生恒空寂

  王及眷屬如是知  鹹各獲于無生忍

  爾時善花棄王位  投彼佛法而出家

  其王所有五百子  悉皆從王而出家

  王及諸子出家時  余人乃有無量數

  一切爲求佛法故  亦于彼法皆出家

  自在如來爲說法  具足滿于二千歲

  王及其子並眷屬  二千年中修法行

  過于如是年數已  彼佛世尊入涅槃

  時諸聲聞悉滅度  正法于後甚衰微

  彼王善花有勝子  號曰福慧具正信

  王有法師爲師導  受持如是勝寂定

  聰明黠慧有念力  無量百千人供養

  諸天百億俱侍從  往詣處處而贊歎

  言語柔軟不粗犷  調伏樂戒善防護

  其音和雅語可愛  智力總持悉具足

  得勝袈裟百億數  比丘號曰名稱光

  彼人福力無敵對  無量比丘起妒嫉

  具足福德及色力  亦具智慧與神通

  護持淨戒禅定力  比丘法力之所起

  在家出家四衆等  衆人戀仰而愛樂

  若于佛法得信者  愛重敬心而供養

  其昔善花王勝子  號曰福慧淨信者

  知彼比丘起惡心  于己師所便守護

  時有五十萬軍衆  悉被铠甲手持刀

  常令擁護是法師  演說菩提寂滅行

  于大衆中說是法  謂空無我無壽命

  其有計我執著者  彼不喜樂法師說

  不信空法比丘衆  尋時即起手持刀

  言此妄說于非法  殺之便獲大福德

  法師見刀不怖畏  以其思念空法故

  無有衆生而可殺  空無我人如石壁

  法師比丘即合掌  發言稱于南無佛

  若其空法審不虛  令刀願爲曼陀花

  護持戒者願欲故  發言空中便雨花

  大地諸山皆震動  刀即變爲妙香花

  爾時取見持刀者  彼衆比丘鹹恥悔

  令手執刀不能動  驚懼恐怕大怖畏

  其有于佛得信者  所有愛樂空法衆

  發大音聲而號泣  一切衣服悉奉散

  法師比丘起慈心  于大衆前作是言

  若人于我起嗔者  我爲彼故行菩提

  其法朋黨甚微少  法師恒爲彼侵陵

  聞于一切不喜言  忍辱之力轉增上

  時彼法師八十年  演說如來空法藏

  無量百千惡比丘  彼王力故令退散

  是彼法師于余時  利益無量百千衆

  思量戒行無缺漏  即便往詣福慧所

  王見法師甚恭敬  便即問彼比丘言

  不令于我大師所  惱亂其心不喜悅

  彼便答王願賜聽  諸佛忍力之所起

  若于我所興惡言  便起增上勝忍辱

  已于無量百千劫  過去世中修忍辱

  稱光比丘我身是  釋迦如來作是說

  彼昔福慧之王子  擁護稱光法師者

  其于千生爲我友  我已記彼爲慈尊

  其昔供養自在佛  爲造勝妙塔寺者

  時彼出家善花王  得佛名爲蓮花上

  我亦無量百千劫  受持如來最勝法

  我已積集于忍力  童子汝應隨順學

  吾般涅槃去世已  于後正法滅盡時

  比丘樂于外典籍  彼便毀謗我勝法

  輕躁調戲無慚恥  貪嗜飲食不護罪

  乃于衣缽而戀著  彼人謗我最勝法

  常樂鬥诤無反複  于其貧窮下劣姓

  在我法中而出家  彼不樂于空寂滅

  順其魔意癡衆生  隨魔自在而執著

  貪欲自縱凡愚者  彼不樂于空寂滅

  在家出家四衆等  讒佞愚癡起惡心

  隨順如是惡黨者  彼人末世謗空法

  童子汝聞我教已  應常奉給蘭若僧

  所謂樂于空寂者  如是輩人持佛法

  我佛法中容彼人  出家受戒及布薩

  離諸過染消信施  如是人能持菩提

  乃至棄舍于身命  修習空法樂寂滅

  于其空法心相應  樂住蘭若如野鹿

  以幢幡蓋及花香  于諸佛所設供養

  供養無等勝支提  速能獲得是叁昧

  建立無比勝塔廟  以諸金銀而塗飾

  造諸形像無量種  爲于菩提起慈心

  所有一切供養具  天上人中淨妙者

  汝應悉求供養佛  爲求無上佛智故

  應當如法觀諸佛  謂住十方諸如來

  現前無量住法者  一切佛子能證知

  心常利益憙布施  持戒清淨住忍力

  樂行忍辱及遠離  能知一切諸法空

  精進勇猛無懈退  務修禅定戒多聞

  智慧了達常清淨  不久成于大悲者

  以不淨觀除貪染  慈力能治于嗔恚

  因緣之法破愚癡  便得最上無上道

  觀身猶如水聚沫  一切皆空無堅實

  觀察五陰悉空無  速得成于最勝智

  離取一切諸惡見  不依壽命及我人

  了知一切諸法空  速得成彼牟尼王

  于諸利養不貪著  不得利養勿生憂

  聞他贊毀心莫異  猶如須彌山不動

  爲求法故起恭敬  勿得聞已而報著

  安住一切佛行處  速能遊于百世界

  于諸世間悉平等  莫起憎愛差別心

  慎勿求利及名聞  速得成于天人師

  恒常贊說佛功德  以言辭句如實歎

  衆生聞是贊歎者  于佛功德生愛樂

  父母師長及衆生  如是一切悉恭敬

  而不隨順于魔力  便獲叁十二種相

  常離一切諸愦鬧  住于寂靜空閑林

  既能自利亦利他  爲求解脫速施作

  常樂修習慈悲心  乃以喜舍亦複然

  調伏寂滅應贊歎  速得成于利世間

  若有欲得寂滅定  趣向無上菩提者

  慎勿習近惡知識  恒常親近于善人

  又莫願欲聲聞地  亦勿愛彼所修行

  勇猛志樂佛功德  速得成佛當如我

  恒說真實清淨語  慎勿妄言及惡口

  常說可愛美妙言  能得最勝佛菩提

  于其身命莫顧戀  慎勿自譽輕毀他

  但自思念己功德  莫觀他人之所行

  常樂觀空及解脫  于諸趣中勿願樂

  舍一切相悉無余  心恒安住于無相

  常能遠離于二邊  于有于無莫分別

  觀諸衆生但因緣  若能知此爲大師

  棄舍一切愛欲行  悉皆斷離穢濁心

  剪除一切愚癡闇  得爲寂滅人師子

  恒樂觀察于無常  離諸有中苦樂等

  穢汙不淨及無我  如是修者爲人尊

  佛于世間作燈明  而能說此勝正法

  彼亦降伏于魔力  已到無上勝菩提

  我向所說諸功德  及示無量百千過

  應當離過修功德  童子如是必得佛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月燈叁昧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