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諸法行經》二 ▪第2页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土而複生
如恒伽沙複多彼 見已複見無邊勝
諸處聞此叁摩地 于叁劫中證勝覺
名曰寶炎最勝者 勝者然燈爲說記
如是大利由聞此 彼故聞已莫懶惰
我今欲作告汝等 天人所有美妙者
我于此中開寶藏 十力財物汝當取
又喜王。先過去世不何數劫。過不可數廣遠。無量不可思不可量。于彼時節。有佛名辯才璎珞莊嚴雲鳴出吼顯音如來應正遍知出世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禦丈夫天人教師佛婆伽婆。其佛刹土名無邊寶功德莊嚴。世界名無垢。劫名愛見又喜王。彼辯才璎珞莊嚴雲鳴出吼顯音如來應供正遍知。有無量聲聞。有七十二俱致菩薩摩诃薩。並皆得忍到灌頂地。又喜王。于彼菩薩衆中。有菩薩說法者。名無邊功德辯幢遊戲鳴音彼有過量念行慚辯。于陀羅尼中。遊步盡至得五通智。彼白彼佛。令其觀已爲四部衆廣說此說決定觀察諸法行叁摩地。又喜王。于彼時節。有王子名福報清淨多人所愛鳴聲自在。而彼妙形端正可觀。最勝淨色成滿具足。于無上正覺中久已發行。喜王。福報清淨多人所愛鳴聲自在王子。聞有無邊功德辯幢遊戲鳴音菩薩說法者。說此名決定觀察諸法行叁摩地。若入村城聚邑王都中說。時彼王子于彼說法者邊。聞此叁摩地。聞已歡喜踴躍愛悅滿意。善意更生。詣向彼說法者菩薩摩诃薩所。到已頂禮彼說法者足。尊重愛敬合掌而住。于此叁摩地中。複過量喜。欲聞此叁摩地。彼說法者。複知彼過量淨信已。彼時廣說此叁摩地。喜王。如是彼王子于彼說法者邊。聞此叁摩地已。又複過量歡喜踴躍愛悅滿意。善意更生。隨所著衣而以奉覆。說如是言。令諸衆生得此叁摩地寶。如此說法者菩薩摩诃薩。彼以于彼說法者所舍施善根。于現法中。承事八十恒伽河沙等諸佛世尊。于彼諸佛世尊邊。聞此叁摩地。彼諸佛世尊所皆作最勝供養。于彼諸佛世尊教法中出家攝受正法。諸所不聞百千俱致修多羅而能辯說生念常滿。受變化生得五通智。得陀羅尼無著辯才。彼順次第行諸助菩提法。滿已于無邊功德寶莊嚴佛刹中。證覺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壽量無量。聲聞衆無量。菩薩衆無量。光明無量。願功佛莊嚴無量。又喜王。彼時節中。有名無邊功德辯幢遊戲鳴音說法者。汝意莫作異見。何以故。喜王。彼大眼如來是也。不動如來爲記菩提。又彼王子名福報清淨多人所愛鳴聲自在者。彼無量壽如來即是彼時王子也。又喜王彼王子聞此叁摩地已。七十千劫業障皆悉滅盡。即得分別諸法句品出無邊門名陀羅尼及不遠離叁摩地乃至菩提場。喜王。彼因緣故。如是當知。此叁摩地于諸菩薩摩诃薩所。如是多作淨諸業障轉。莊嚴淨刹功德轉。速滿佛法轉。又喜王。先過去世不可數劫。過不可數廣遠。無量不可思不可量。于彼時節。有名淨面無垢月妙威藏如來應正遍知出世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教師佛婆伽婆。又喜王。彼淨面無垢月妙威藏如來應正遍知。所有佛刹功德莊嚴。我今不可一劫廣說。乃有如是無量功德。莊嚴聚集佛刹清淨。菩薩摩诃薩衆。于佛法中皆悉決定。喜王。于彼時節。有長者子名曰顯妙廣身。彼詣淨面無垢月妙威藏如來所。到已頂禮彼世尊足。即以無量摩尼寶珠璎珞百千間錯奉覆彼佛。在前而住以欲法故。彼如來知彼淨信已。于此叁摩地初中後廣說。喜王。如是彼長者子。于彼佛邊聞此叁摩地已歡喜踴躍愛悅滿意。善意更生得大法力。得法力已。不用求天人中。彼七十千婦女舍已。普一踰阇那四大藏無邊寶滿舍已。八百園林舍已。諸所受用衆具舍已。于彼世尊教中。剃除須發著袈裟衣。以信出家非家而行。又喜王。彼長者子先在家時。地不敷衣不曾足蹈。既行出家已。十千歲中。仍不敷衣足不蹈地。中不坐不臥。唯除食受用時。十千歲中睡眠不入。乃至于彈指頃。亦不曾分別欲分別嗔分別害。十千歲中異心不生。唯于遍智相應發行精進。得諸辭聲攝諸佛語名陀羅尼。成就普音入門名陀羅尼。彼如是熾然精進具足。乃有六十那由多天。于彼菩薩所勤行給侍起作相應。令其身心安樂精進堪能。彼如是行出家已熾然精進。聞此叁摩地故。九十九俱致百千劫流轉皆悉背舍。現在值遇七十千佛。有諸處中行出家已。此叁摩地持讀思惟。爲他廣說。彼發行精進故。不放逸行故。成就此叁摩地。于八劫中證覺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逮得如是佛刹功德莊嚴相住。如彼世尊淨面無垢月妙威藏如來所有刹土。我今見彼于南方分中四十四百千佛刹過已。名大莊嚴世界。彼中作佛有名善意憙。樂如來說法。無量菩薩摩诃薩衆集數不可盡。喜王。彼諸菩薩摩诃薩。若欲速于諸法隨順得自在者。此叁摩地。當聞當持當說當念。爾時世尊。複欲過量贊說此叁摩地功德令高出故。即說歌頌
我念先世無邊劫 猶如恒伽沙無量
時有智者世間導 辯才鳴聲諸方聞
彼勝教中有比丘 持法智人說法者
此寂靜定彼說已 王子已于彼邊聞
即以自衣而奉覆 回向最勝菩提道
複見無邊諸導師 得道彼號無量命
彼先所有慧作業 皆盡無余無報果
聞此大妙叁摩地 有辯才者具功德
彼于後時中 若有欲求道
應當聞此定 諸惡自當除
又佛無垢月 說此叁摩地
長者子聞已 即取行出家
彼于十千年 思惟叁摩地
足不蹈無衣 亦不入眠寢
此得勝菩提 唯有共聽故
不愛于家中 亦無欲財物
彼至諸佛刹 于彼皆已聞
諸行所入門 順覺已不久
其心彼先滿 亦滿彼意車
彼速得菩提 此何不勤作
後時當來世 多有求菩提
無資財無樂 不欲行出家
嗔罵而叱責 毀辱說惡語
各各共聞已 而言當作佛
千數非一苦 忍受爲欲故
爲愛欲作奴 而言當作佛
夢中見佛已 彼暫得蘇息
于他當欺慢 菩提我不疑
此經彼聞已 言聲不會義
而蘇息自心 不久當作佛
彼等聞此實 若所聞此已
彼無有所著 亦如空中風
有此出家已 多有求菩提
爲知識故嗔 各各而生起
彼貧窮少福 限聞即喜樂
于他有欺心 我到菩提岸
見光得界已 衆生而供養
以此少等喜 知當到菩提
彼菩提大遠 若嫉妒谄曲
我到智數數 大遠最勝者
聞此經典已 知當得菩提
見無量壽刹 作佛當不久
大遠彼菩提 依止有得見
心若不相應 我當不記彼
及此長者子 財聚已舍離
于後出家已 後著乞食家
如此叁摩地 于先然燈所
若聞好當作 不複渴愛生
彼剃發出家 系縛知識利
海中取麻擔 而舍于珍寶
聞中非決淨 無戒非出家
修行菩提道 彼故莫放逸
後時若有處 說時當聽聞
彼爲知識故 複行不贊說
在前當禮拜 及當與稱善
如是以衣散 複行不贊說
泣淚灑作已 奉施于自身
彼複在衆中 而說其惡行
不愛阿遮梨 不重近誦者
爲少而相破 以家相嫉惡
唯信他福德 自德不思惟
當生猛毒惡 知他富供養
華香及末香 幢蓋幡鬘等
鼓樂供養我 當言得菩提
此我實供養 聞此勝定已
當舍知識利 修行則相應
何供養色身 諸聚我已舍
應供養法身 亦如善實供
愛命舍離已 常宿阿蘭拏
念此修多羅 當盡于命世
喜王我告汝 修行此已聞
決莫共彼輩 谄曲作伴黨
于中我不贊 在衆中當言
此實此不實 于中莫欲信
不于境界所 有欲佛菩提
所有彼諸行 彼菩提大遠
我所有神通 此見大體力
諸此有禁戒 修行我得已
愛戒作分者 衆中似野獸
已舍知識利 獨宿阿蘭拏
我無有是處 我不說無實
久後末世時 此經付囑汝
無量壽放光 及不動法王
六十叁億佛 衆會皆已見
教師皆付彼 久後令護法
如此經智印 我普持在後
叁千即震動 諸天稱善言
多有華雨落 聞此付囑故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觀察諸法行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