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華手經》

「經集部」經文657卷16頁碼:P0127
姚秦 鸠摩羅什譯

  《佛說華手經》九 ▪第3页

  後秦龜茲國叁藏鸠摩羅什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入沸屎地

  刀山及火坑  輪轉此衆苦

  王富貴無常  不久當敗壞

  身命及尊貴  佛說皆無常

  故當受我言  舍國共出家

  命終當生天  亦得離衆苦

  出家處空閑  修淨戒禅定

  常樂行慈悲  及修空寂滅

  爾時自當知  無有與等者

  得寂滅安樂  猶如大梵王

  太子如是說  時王及夫人

  並余一切衆  無能障礙者

  王子出家已  求法行禅定

  具足五神通  爲衆演說法

  修行寂滅心  樂說空無我

  諸法無縛解  當說如是法

  諸人今皆當  一心正觀法

  是陰界入中  何有我我所

  百千億衆生  聞法已出家

  父王及夫人  亦于法出家

  是人出家已  發如是願言

  王子所求法  願我皆得之

  隨學是菩薩  皆發無上心

  隨其所說法  成佛入涅槃

  阿難彼王子  求法化父母

  令住佛法者  汝謂異人乎

  阿難汝勿疑  即今我身是

  爲衆作大利  令住佛道中

  我從發意來  常一心求法

  勤進力堅固  終無有懈息

  我常修是法  無有懈惓心

  終不生狐疑  當得佛道不

  常志樂菩提  修習上精進

  求法以樂心  故得最勝慧

  若人求菩提  當如我修學

  終不退失利  成佛轉法輪

  爲法品第叁十一

  佛告阿難。菩薩有四法。聞所說法達其意趣。能得智慧得堪受法。得堅固念具足義法。何謂爲四。發勤修行求如是等甚深經法。得是法已如所說住。自住于法亦能勸導令多衆生入是法中。入法中已能爲解說示教利喜。爾時世尊欲明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求深法  能得無上樂

  未得如是法  終不中懈怠

  聞是甚深法  于獨處思惟

  如是所聞法  常一心修學

  能教化他人  令如己所住

  非但以言說  身行引導之

  複次阿難。菩薩摩诃薩。爲斯法故。常隨法師作是念言。我所不聞不知之法。或當乖互失是法利。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有多聞人  常隨逐親近

  視之如法王  爲修集法故

  我所未聞法  不知其義趣

  因緣或乖錯  則失是法利

  生堅固精進  舍離一切欲

  常求決定法  以增真智慧

  親近有智人  多聞及利根

  爲衆所尊敬  能持此經者

  複次阿難。菩薩摩诃薩。如所聞法廣爲人說。而不爲法之所傷害。阿難。雲何爲法之所傷害。若有比丘貪著名稱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種種利養。爲他贊說隨順頭陀甚深淨戒空相應法。又自不能如說修行。是名比丘爲法所害。爾時世尊欲明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聞是法  爲大衆廣說

  當如佛所行  勿爲法所害

  勿爲資生故  亦勿爲稱贊

  恒以慈悲心  而說無上法

  于苦惱衆生  而起大慈悲

  當一心說法  爲利衆生故

  若人以利養  爲大衆說法

  依于世利故  則爲法所害

  當隨從智者  如其所說學

  不爲法所害  是名擁護法

  十方諸世尊  皆稱贊是人

  善哉能說法  亦住此法中

  複次阿難。菩薩摩诃薩。若求法時。不取法師惡視嚬蹙輕賤慠慢如是諸過。恒如所應一心求法。阿難。菩薩雲何如應求法。若諸師長如法教授安住其中爲具足法勤加修行。以諸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所須而供奉之。是名菩薩如應求法。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菩薩求法時  不取法師過

  隨爲他人說  亦自住其中

  菩薩求法時  如所說應住

  如法而求法  安住是法中

  是故求法者  應如所說住

  是名爲初法  謂能如說行

  故能證寂滅  如我之所說

  我本學是法  能得是菩提

  常應勤求法  于法生敬心

  所從聞法者  應生世尊想

  應作如是念  此則我大師

  是人開導我  令住正道中

  是則我世尊  心常加尊敬

  因是大師故  舍離于世樂

  阿難汝當知  乃往過去世

  過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劫

  有佛現于世  號須彌山王

  是佛滅度後  弟子違須羅

  利根有大智  爲衆贊說法

  決了甚深義  達知陰界入

  能到戒彼岸  分別阿毗昙

  善修叁學法  堅持佛法藏

  須彌山王佛  加其神通力

  求諸佛大智  了達甚深法

  是比丘福德  說之不可盡

  時華大城中  有豪貴長者

  富有諸財産  福德故高明

  其名爲樂善  多人所宗敬

  持戒有德行  多聞廣流布

  是長者一時  到違須羅所

  即以多聞智  隨宜爲說法

  長者聞法已  喜心發是言

  我所有財産  盡以相供給

  時彼比丘言  善哉能大施

  聞法得信解  是佛法根本

  以所有財物  奉上法師已

  于二十歲中  常隨爲給侍

  是樂善長者  隨從法師時

  得聞種種法  心終無厭足

  又發如是心  欲種種供施

  如是供施時  心終不懈倦

  一來問訊時  持二十億金

  以奉上法師  即皆爲受用

  常如是數數  隨時而供給

  以是供給故  心得大歡悅

  違須羅法師  所將諸弟子

  亦複皆供給  各以千兩金

  既奉爾所金  又各獻叁衣

  一一衣價直  二十億兩金

  又爲違須羅  及諸比丘衆

  各各起房舍  高廣甚嚴好

  造一一諸塔  各二十億金

  床榻諸被褥  皆具足嚴飾

  法師常隨時  于此中說法

  爲衆作大利  乃至終其壽

  是樂善長者  加供奉其屍

  積衆香阇維  起塔百由旬

  七體七寶塔  以盛師舍利

  安置大塔中  常華香供養

  此樂善長者  如是設供已

  終值無量佛  永不墮惡道

  是善福緣故  八十億劫中

  常爲大梵王  亦恒見諸佛

  又八十億劫  爲忉利天王

  常得見諸佛  以種種供養

  又于爾所劫  爲轉輪聖王

  常能見諸佛  亦皆深供奉

  從是已次第  複得值無量

  無數阿僧祇  那由他諸佛

  既值無量佛  亦無量供奉

  能問諸佛道  佛亦隨義答

  阿難汝謂彼  于華大城中

  大名聞長者  爲是異人乎

  汝勿懷此疑  即今我身是

  我爾時奉事  違須羅法師

  爲具佛法故  作如是供養

  是善根緣故  得無上菩提

  我供給法師  所造諸德本

  能獲大果報  至今猶不盡

  我從是因緣  世世轉高尊

  得見無量佛  亦聞諸佛法

  彼諸佛所答  亦如我今說

  是名真佛道  汝等當修學

  阿難白佛言。甚奇希有。如來乃從久遠已來深積德本。于過去世常得尊貴。世尊。違須羅比丘。今爲現在爲入涅槃。佛告阿難。是比丘今未入涅槃。于我法中行菩薩道。阿難複言。希有世尊。樂善長者供事法師。因是德本逮無上菩提。而是法師今猶甫爾行菩薩道。佛告阿難。是違須羅。不能如我發菩提心。恒以樂道而求菩提舍是苦行。阿難。我于長夜常以苦道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我本修行菩薩道時。作如是願。若有衆生多隨惡業。墮叁惡道備受諸苦。我于爾時當成正覺度脫此諸苦惱衆生。阿難。是違須羅所修行願。說不可盡。算數譬喻亦不能明。以大行施深發無上菩提之心。以此善根作如是願。若我修行菩提道時。其有衆生未入法位及求聲聞辟支佛者。此諸衆生。得見我身若聞我名。皆得必定無上菩提。阿難白佛言。世尊。是違須羅法師受彼樂善上供給者。今或在此大衆會中。佛告阿難。違須羅比丘在此衆中。今于我前立者是也

  歎會品第叁十二

  阿難白佛言。希有世尊。今此大衆行淨人會。佛言。如是如是。阿難。如汝所言。此衆皆是行淨人會。謂諸菩薩摩诃薩衆。阿難。此會大衆爲師子會無所畏會。爲大龍會。爲殊特會無比之會。阿難白佛言。世尊。何故名爲大人會爲師子會。阿難。于一切法破大無明。利益無量無數衆生。發大願故。名大人會。是諸菩薩發大莊嚴。能攝一切諸佛法故。名師子會。又複阿難。如師子王處深谷中。隨所住處諸小蟲獸不能得近。以不堪受其氣響故。若有近者聞其氣響即皆躄地。阿難。是菩薩會諸大人會大師子會殊特之會及無比會亦複如是。隨所在處。魔若魔天魔所使人不得娆近。或來近者即得苦惱。恐畏心悔還沒不現。不堪菩薩大神德故。阿難。如師子王叁發聲吼。其聲遍聞一由旬內。上下亦各徹一由旬。阿難。是師子吼諸小師子尚皆怖畏。況余鳥獸。白香象王聞其吼聲亦皆怖畏。不能自製失聲大呼。阿難。是菩薩會大師子會無所畏會。諸新學者假名菩薩如小師子。聞大吼聲即時潛伏阿難。是大衆中諸惡菩薩。貪著利養求廣名稱。聞大菩薩說甚深法。皆大驚畏墜深坑谷。何以故。是大菩薩說空無相無作之聲。諸小菩薩著于吾我陰界諸入。亦著持戒禅定智慧。著諸道果。亦著涅槃及諸佛故。不能堪受。阿難。于佛法中。何謂爲空無相無作。我雖說空。而于其中無法是空亦無所屬。無以爲空亦無處所。阿難。我說無相。此中無法可名無相。亦無所屬。亦無有法以爲無相。亦無處所。阿難。我說無作。是中無法可名無作。亦無所屬。亦無有法以爲無作。亦無處所。阿難。如來雖說是可斷法。而于此中無可斷法。亦無斷者無用斷法無所斷處。阿難。如來雖說是可證法。而于此中無所證法。亦無證者。無用證法無所證處。阿難。如來雖說是可修法。而于是中無所修法。亦無修者。無用修法亦無修處。阿難。如來雖說是散壞法。而于是中無法可壞。亦無壞者。無用壞法。亦無壞處。阿難。如來雖說是有爲法。而無有法是有爲也。亦無所屬亦無所用。是有爲法。阿難。如來雖說是無爲法。而于其中無無爲法。亦無所屬亦無所用。是無爲法。阿難。如來雖說垢法。而于是中無法是垢。亦無所屬亦無所用。是垢法也。阿難如來雖說淨法。而于是中無法是淨。亦無所屬亦無所用。是淨法也。阿難。是則名爲一切法印不可壞印不可變異。于是印中亦無印相。阿難。若諸菩薩能得此印。是名真實人中師子能獨步者無驚畏者。以師子吼恐諸外道皆令潛伏。降諸魔衆。諸貪著者所不能及。怖增上慢動我見者。不信魔使悅諸佛子。能爲十方一切衆生。開佛法藏。能建法幢。擊大法鼓。吹大法[彖/蟲]。令諸佛子得飲法味分別法施。能演說法充足善入。阿難如師子王從所住出叁發聲吼。師子之子聞是聲已。喜而奮迅無所怖畏顧視四方。阿難。是諸大智師子之會無恐畏會大智士會。爲真菩薩深發無上菩提心者。善根未熟。若聞如是諸法實相師子吼聲。不驚不畏更增喜心。阿難。如師子王隨…

《佛說華手經九》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