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光明經》

「經集部」經文663卷16頁碼:P0335
北涼 昙無谶譯

  《金光明經》四 ▪第3页

  北涼叁藏法師昙無谶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有  如來大海  希有希有

  如須彌山  希有希有  佛無邊行

  希有希有  佛出于世  如優昙華

  時一現耳  希有如來  無量大悲

  釋迦牟尼  爲人中日  爲欲利益

  諸衆生故  宣說如是  妙寶經典

  善哉如來  諸根寂滅  而複遊入

  善寂大城  無垢清淨  甚深叁昧

  入于諸佛  所行之處  一切聲聞

  身皆空寂  兩足世尊  行處亦空

  如是一切  無量諸法  推本性相

  亦皆空寂  一切衆生  性相亦空

  狂愚心故  不能覺知  我常念佛

  樂見世尊  常作誓願  不離佛日

  我常于地  長跪合掌  其心戀慕

  欲見于佛  我常修行  最上大悲

  哀泣雨淚  欲見于佛  我常渴仰

  欲見于佛  爲是事故  憂火熾然

  惟願世尊  賜我慈悲  清冷法水

  以滅是火  世尊慈愍  悲心無量

  願賜我身  常得見佛  世尊常護

  一切人天  是故我今  渴仰欲見

  聲聞之身  猶如虛空  焰幻響化

  如水中月  衆生之性  如夢所見

  如來行處  淨如琉璃  入于無上

  甘露法處  能與衆生  無量快樂

  如來行處  微妙甚深  一切衆生

  無能知者  五通神仙  及諸聲聞

  一切緣覺  亦不能知  我今不疑

  佛所行處  惟願慈悲  爲我現身

  爾時世尊  從叁昧起  以微妙音

  而贊歎言  善哉善哉  樹神善女

  汝于今日  快說是言  一切衆生

  若聞此法  皆入甘露  無生法門

  金光明經囑累品第十九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叁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諸菩薩摩诃薩頂。與諸天王及諸龍王二十八部散脂鬼神大將軍等。而作是言。我于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劫。修習是金光明微妙經典。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複于閻浮提內無令斷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未來世中有受持讀誦此經典者。汝等諸天常當擁護。當知是人于未來世無量百千人天之中常受快樂。于未來世值遇諸佛。疾得證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爾時諸大菩薩。及天龍王二十八部散脂大將等。即從座起到于佛前。五體投地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具奉行。如是叁白。如世尊敕當具奉行。于是散脂大將等。而白佛言。如世尊敕。若未來世中有受持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我等與此二十八部諸鬼神等。常當隨侍擁護隱蔽其身。是說法者皆悉消滅諸惡令得安隱。願不有慮。爾時釋迦牟尼佛。現大神力。十方無量世界悉皆六種震動。是時諸佛皆大歡喜。囑累是經故。贊美持法者。現無量神力。于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诃薩大衆及信相菩薩。金光金藏常悲法上等。及四天大王十千天子。與道場菩提樹神堅牢地神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發無上菩提之道。踴躍歡喜作禮而去

    金光明經忏悔滅罪傳

  昔溫州治中張居道。滄州景城縣人。未莅職日。因適女事屠宰諸命。牛羊豬雞鵝鴨之類。未踰一旬。卒得重病絕音不語。因爾便死。唯心尚暖家人不即葬之經叁夜便活。起坐索食。諸親非親鄰裏遠近聞之。大小奔起。居道即說由緣。初見四人來。一人杷棒一人杷索。一人杷袋一人著青。騎馬戴帽至門下馬。喚居道著前懷中枚一張文書以示居道。看乃是豬羊等同詞共訟居道。其詞曰。豬等雖前身積罪。合受畜生之身。配在世間。自有年限。年滿罪畢自合成人。然豬等自計受畜生身化時未到。遂被居道枉相屠害。時限缺少更歸畜生。一個罪身再遭刀機。在于幽法理不可當。請裁後有判差。司命追過使人見居道看遍。即唱叁人近前。一人以索系居道咽。一人以袋收居道氣。一人以棒朾居道頭及縛兩手。將去直行。一道向北。行至路半使人即語居道。吾被差來時檢爾算壽元不合死。但坐爾殺爾許衆生被怨家逮訟。居道即報雲。俗世肉眼但造罪不識善惡。但見人俗殺生無數。不見此驗交報。而居道當其凶首緘口受死。當何方便而求活路。自咎往誤悔。難可及使人曰。怨家詞主叁十余頭專在閻羅王門底懸精待至我輩入道當由其側非但王法嚴峻但見怨家。何由免其踬頓之苦。居道聞之彌增驚怕。步步倒地。前人掣繩挽之。後人以棒打之。居道曰。自計所犯誠難免脫。若爲乞示余一計校。且得免逢怨家之面閻王峻法當如之何。使人語居道雲。汝但能爲所殺衆生發心。願造金光明經四卷當得免脫。居道承教連聲再唱。願造金光明經四卷盡身供養。願怨家解釋。少時望見城門。使人引東向入曲向北。見閻王廳前無億數人問辨答欵。著枷被鎖連杻履械鞭撻狼藉。哀聲痛響不可聽聞。使人即過狀。閻王唱名出見王。曰此人極大罪過。何爲捉來遲脫。令此豬等再訴。急喚訴者將來。使人走出諸處叫喚求覓所訴。命者不得。走來報王。諸處追覓豬等不見。王即更散遣人分頭求覓巡問曹府。鹹悉稱無。王即怗五道大神檢化形案。少時有一主者杷狀走來。其狀雲。依檢其日得司善報世人。張居道爲殺生故。願造金光明經四卷依料其所遭殺並合乘此功德隨業化形牒至准法處分者其張居道怨家訴者以其日准司善牒並判化從人道生于世界訖。王既見狀極懷歡喜曰。居道雖殺衆生。能設方便。爲其發願倏造功德。令此債主便生人路。既無執對偏詞不可懸信判。放居道再歸生路。當宜善念。多造功德斷味止殺。勿複悭貪。惜財不作。橋梁專爲惡業。于是出城如從夢歸。居道當說此由緣。發心造經一百余。人斷肉止殺不可計數。此經天下少本詢訪不獲。聘曆諸方。遂于衛州禅寂寺檢得。抄寫隨身供養。後居道及至當官之日。合家大小悉斷肉味。其溫州安固縣丞妻病。一年絕音不食。獨自狂語。口中唱痛叩頭死罪。狀有所訴。居道聞之。爲其夫說。如此之狀多。是怨家債命。文案未定故命不絕。自當思忖省悟以來由緣所問殺害身命。急爲造金光明經分明忏唱此經。側近無本。唯居道家有此經。縣丞依遵其教。請本雇人。抄寫未畢。妻便醒悟說雲。狀如夢惽惽。常有豬雞鵝鴨。一日叁過。競來咬齧。痛不可當。從來應其到時遂乃至不見。唯有惑豬惑羊或雞之類。皆是人身來與我別雲雖是怨家遭儞屠害以爲我敬造功德。所以令我得化形成人。今與怨家散不相逮。債語訖即去。因爾不複如此。病即輕差平複如本。當此之時溫州一郡所養雞豬鵝鴨肉用之徒鹹悉放生。家家斷肉人人善念不立屠行。爰及比州鄰縣聞此並起淨行。不止一家。當今所殺無所征效者。斯是衆生業滿合死故。故無報應。只是盡其人身。還作畜生。被他屠殺。若衆生日限未足。遭人殺者。立被訟訴世人卒死。及羸病連年累月。眠中唱痛狂言或語。並是衆生執注。文案一定方始命斷。一切衆罪忏悔皆滅。唯有殺生忏悔不除。爲有怨家專心訟對自非爲其倏造經像或被人所遣或事計難禁殺事不已者當生慚愧爲其傷歎將刀所殺如割巴肉。或炫賣與人。取其財價爲以豐足。皆須一本一造。分明忏唱。令此功德資及怨家早生人道。考訟自休。不複報逮。善男女等明當誡之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