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勝王經》九 ▪第2页
大唐叁藏沙門義淨奉 製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王經心生歡喜。清淨無垢猶如虛空。爾時如來。知是十千天子善根成熟。即便與授大菩提記。汝等天子。于當來世過無量無數百千萬億那庾多劫。于最勝因陀羅高幢世界。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同一種姓又同一名。號曰面目清淨優缽羅香山十號具足。如是次第十千諸佛出現于世
爾時菩提樹神白佛言。世尊。是十千天子從叁十叁天。爲聽法故來詣佛所。雲何如來便與授記當得成佛。世尊。我未曾聞是諸天子。具足修習六波羅蜜多難行苦行。舍于手足頭目髓腦眷屬妻子。象馬車乘奴婢仆使宮殿園林。金銀琉璃車[(王*巨)/木]瑪瑙珊瑚虎珀璧玉珂貝。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如余無量百千菩薩。以諸供具。供養過去無數百千萬億那庾多佛。如是菩薩。各經無量無邊劫數。然後方得受菩提記。世尊。是諸天子。以何因緣。修何勝行。種何善根。從彼天來暫時聞法便得授記。惟願世尊。爲我解說斷除疑網。佛告樹神善女天。如汝所說。皆從勝妙善根因緣。勤苦修已方得授記。此諸天子。于妙天宮。舍五欲樂。故來聽是金光明經。既聞法已于是經中心生殷重。如淨琉璃。無諸瑕穢。複得聞此叁大菩薩授記之事。亦由過去久修正行誓願因緣。是故我今皆與授記。于未來世當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彼樹神。聞佛說已。歡喜信受
金光明最勝王經除病品第二十四
佛告菩提樹神善女天。谛聽谛聽善思念之。是十千天子。本願因緣今爲汝說。善女天。過去無量不可思議阿僧企耶劫。爾時有佛出現于世。名曰寶髻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善女天。時彼世尊。般涅槃後正法滅已。于像法中。有王名曰天自在光。常以正法化于人民。猶如父母。是王國中有一長者名曰持水。善解醫明妙通八術衆生病苦四大不調鹹能救療。善女天。爾時持水長者。唯有一子名曰流水。顔容端正人所樂觀。受性聰敏妙閑諸論。書畫算印無不通達。時王國內有無量百千諸衆生類。皆遇疫疾衆苦所逼。乃至無有歡樂之心。善女天。爾時長者子流水。見是無量百千衆生受諸病苦。起大悲心作如是念。無量衆生爲諸極苦之所逼迫。我父長者。雖善醫方妙通八術。能療衆病四大增損。然已衰邁老耄虛嬴。要假扶策方能進步。不複能往城邑聚落救諸病苦。今有無量百千衆生。皆遇重病無能救者。我今當至大醫父所。咨問治病醫方秘法。若得解已當往城邑聚落之所。救諸衆生種種疾病。令于長夜得受安樂。時長者子作是念已即詣父所。稽首禮足。合掌恭敬。卻住一面。即以伽他。請其父曰
慈父當哀愍 我欲救衆生
今請諸醫方 幸願爲我說
雲何身衰壞 諸大有增損
複在何時中 能生諸疾病
雲何啖飲食 得受于安樂
能使內身中 火熱不衰損
衆生有四病 風黃熱痰癊
及以總集病 雲何而療治
何時風病起 何時熱病發
何時動痰癊 何時總集生
時彼長者。聞子請已。複以伽他而答之曰
我今依古仙 所有療病法
次第爲汝說 善聽救衆生
叁月是春時 叁月名爲夏
叁月名秋分 叁月謂冬時
此據一年中 叁叁而別說
二二爲一節 便成歲六時
初二是花時 叁四名熱際
五六名雨際 七八謂秋時
九十是寒時 後二名冰雪
既知如是別 授藥勿令差
當隨此時中 調息于飲食
入腹令消散 衆病則不生
節氣若變改 四大有推移
此時無藥資 必生于病苦
醫人解四時 複知其六節
明閑身七界 食藥使無差
謂味界血肉 膏骨及髓腦
病入此中時 知其可療不
病有四種別 謂風熱痰癊
及以總集病 應知發動時
春中痰癊動 夏內風病生
秋時黃熱增 冬節叁俱起
春食澀熱辛 夏膩熱醎醋
秋時冷甜膩 冬酸澀膩甜
于此四時中 服藥及飲食
若依如是味 衆病無由生
食後病由癊 食消時由熱
消後起由風 准時須識病
既識病源已 隨病而設藥
假令患狀殊 先須療其本
風病服油膩 患熱利爲良
癊病應變吐 總集須叁藥
風熱癊俱有 是名爲總集
雖知病起時 應觀其本性
如是觀知已 順時而授藥
飲食藥無差 斯名善醫者
複應知八術 總攝諸醫方
于此若明閑 可療衆生病
謂針刺傷破 身疾並鬼神
惡毒及孩童 延年增氣力
先觀彼形色 語言及性行
然後問其夢 知風熱癊殊
幹瘦少頭發 其心無定住
多語夢飛行 斯人是風性
少年生白發 多汗及多嗔
聰明夢見火 斯人是熱性
心定身平整 慮審頭津膩
夢見水白物 是癊性應知
總集性俱有 或二或具叁
隨有一偏增 應知是其性
既知本性已 准病而授藥
驗其無死相 方名可救人
諸根倒取境 尊醫人起慢
親友生嗔恚 是死相應知
左眼白色變 舌黑鼻梁攲
耳輪與舊殊 下唇垂向下
诃梨勒一種 具足有六味
能除一切病 無忌藥中王
又叁果叁辛 諸藥中易得
沙糖蜜蘇乳 此能療衆病
自余諸藥物 隨病可增加
先起慈愍心 莫規于財利
我已爲汝說 療疾中要事
以此救衆生 當獲無邊果
善女天爾時長者子流水親問其父八術之要。四大增損時節不同餌藥方法。既善了知。自忖堪能救療衆病。即便遍至城邑聚落所在之處。隨有百千萬億病苦衆生。皆至其所善言慰喻。作如是語。我是醫人。我是醫人。善知方藥。今爲汝等。療治衆病。悉令除愈。善女天。爾時衆人。聞長者子善言慰喻許爲治病。時有無量百千衆生。遇極重病。聞是語已身心踴躍。得未曾有。以此因緣。所有病苦。悉得蠲除。氣力充實。平複如本。善女天。爾時複有無量百千衆生。病苦深重難療治者。即共往詣長者子所。重請醫療。時長者子。即以妙藥令服皆蒙除差。善女天。是長者子。于此國內。治百千萬億衆生病苦。悉得除差
金光明最勝王經長者子流水品第二十五
爾時佛告菩提樹神善女天。爾時長者子流水。于往昔時在天自在光王國內。療諸衆生所有病苦。令得平複受安隱樂。時諸衆生以病除故。多修福業。廣行惠施。以自歡娛。即共往詣長者子所。鹹生尊敬。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大長者子善能滋長福德之事。增益我等安隱壽命。仁今實是大力醫王。慈悲菩薩。妙閑醫藥。善療衆生無量病苦。如是稱歎周遍城邑。善女天。時長者子妻名水肩藏。有其二子。一名水滿。二名水藏。是時流水。將其二子。漸次遊行城邑聚落。過空澤中深險之處。見諸禽獸豺狼狐玃雕鹫之屬食血肉者。皆悉奔飛一向而去。時長者子作如是念。此諸禽獸何因緣故一向飛走。我當隨後暫往觀之。即便隨去。見有大池名曰野生其水將盡于此池中多有衆魚。流水見已生大悲心。時有樹神示現半身。作如是語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有實義名流水者。可愍此魚應與其水。有二因緣。名爲流水。一能流水。二能與水。汝今應當隨名而作。是時流水問樹神言。此魚頭數爲有幾何。樹神答曰。數滿十千。善女天。時長者子聞是數已倍益悲心。時此大池爲日所曝余水無幾。是十千魚將入死門旋身婉轉。見是長者心有所悕。隨逐瞻視目未曾舍。時長者子。見是事已馳趣四方。欲覓于水竟不能得。複望一邊見有大樹。即便升上折取枝葉爲作蔭涼。複更推求是池中水從何處來。尋覓不已見一大河名曰水生。時此河邊有諸漁人爲取魚故。于河上流懸險之處。決棄其水不令下過。于所決處卒難修補。便作是念。此崖深峻設百千人。時經叁月亦未能斷。況我一身而堪濟辦。時長者子。速還本城至大王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合掌恭敬作如是言。我爲大王國土人民。治種種病悉令安隱。漸次遊行至其空澤。見有一池。名曰野生。其水欲涸有十千魚。爲日所曝。將死不久。惟願大王。慈悲愍念。與二十大象。暫往負水。濟彼魚命。如我與諸病人壽命。爾時大王。即敕大臣。速疾與此醫王大象。時彼大臣。奉王敕已。白長者子。善哉大士。仁今自可至象廄中。隨意選取二十大象。利益衆生令得安樂。是時流水及其二子。將二十大象。又從酒家多借皮囊。往決水處。以囊盛水。象負至池。瀉置池中。水即彌滿。還複如故。善女天。時長者子。于池四邊。周旋而視。時彼衆魚。亦複隨逐循岸而行。時長者子。複作是念。衆魚何故隨我而行。必爲饑火之所惱逼。複欲從我求索于食。我今當與。爾時長者子流水。告其子言。汝取一象最大力者。速至家中。啓父長者。家中所有可食之物。乃至父母食啖之分。及以妻子奴婢之分。悉皆收取即可持來。爾時二子受父教已。乘最大象。速往家中。至祖父所。說如上事。收取家中可食之物。置于象上。疾還父所。至彼池邊。是時流水。見其子來。身心喜躍。遂取餅食。遍散池中。魚得食已。悉皆飽足。便作是念。我今施食令魚得命。願于來世當施法食充濟無邊。複更思惟。我先曾于空閑林處。見一苾刍讀大乘經。說十二緣生甚深法要。又經中說。若有衆生臨命終時。得聞寶髻如來名者。即生天上。我今當爲是十千魚。演說甚深十二緣起。亦當稱說寶髻佛名。然贍部洲。有二種人。一者深信大乘。二者不信毀呰。亦當爲彼增長信心。時長者子作如是念。我入池中可爲衆魚說深妙法。作是念已即便入水唱言。南谟過去寶髻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此佛往昔修菩薩行時。作是誓願。于十方界所有衆生。臨命終時聞我名者。命終之後。得生叁十叁天。爾時流水。複爲池魚。演說如是甚深妙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此滅故彼滅。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老死滅則憂悲苦惱滅。如是純極苦蘊。悉皆除滅。說是法已。複爲宣說十二緣起相應陀羅尼曰
怛侄他 毗折儞 毗折儞 毗折儞 僧塞枳儞 僧塞枳儞 僧塞枳儞 毗爾儞 毗爾儞 毗爾儞莎诃 怛侄他 那弭儞那弭儞 那弭儞 殺雉儞 殺雉儞 殺雉儞飒缽哩設儞 飒缽哩設儞 飒缽哩設儞莎诃 怛侄他 薛達儞薛達儞 薛達儞 窒裏瑟儞儞 窒裏瑟儞儞 窒裏瑟儞儞邬波地儞 邬波地儞 邬波地儞 莎诃 怛侄他 婆毗儞婆毗儞 婆毗儞 阇底儞 阇底儞 阇底儞 阇摩儞儞 阇摩儞 儞 阇摩儞儞莎诃
爾時世尊爲諸大衆。說長者子昔緣之時。諸人天衆歎未曾有。時四大天王。各于其處。異口同音作如是說
善哉釋迦尊 說妙法明咒
生福除衆惡 十二支相應
我等亦說咒 擁護如是法
若有生違逆 不善隨順者
頭破作七分 猶如蘭香梢
我等于佛前 共說其咒曰
怛侄他 呬裏謎 揭睇健 陀哩 旃茶哩地囇 騷伐囇 石呬伐囇 補啰布囇矩矩末底 崎啰末底 達地目契 窭噜婆 母噜婆 具荼母噜健提 杜噜杜噜 毗囇 醫泥悉悉泥沓(徒洽下同)[女*昆]達沓[女*昆] 邬悉怛哩 烏率吒啰伐底 頞剌娑伐底缽杜摩伐底 俱蘇摩伐底 莎诃
佛告善女天。爾時。長者子流水及其二子。爲彼池魚。施水施食。並說法已。俱共還家。是長者子流水。複于後時。因有聚會。設衆伎樂。醉酒而臥。時十千魚。同時命過生叁十叁天。起如是念。我等以何善業因緣。生此天中。便相謂曰。我等先于贍部洲內。墮傍生中。共受魚身。長者子流水。施我等水及以餅食。複爲我等說甚深法十二緣起及陀羅尼。複稱寶髻如來名號。以是因緣。能令我等得生此天。是故我今鹹應詣彼長者子所。報恩供養。爾時十千天子即于天沒。至贍部洲大醫王所。時長者子。在高樓上安隱而睡。時十千天子。共以十千真珠璎珞置其面邊。複以十千置其足處。複以十千置于右脅。複以十千置左脅邊。雨曼陀羅花摩诃曼陀羅花。積至于膝光明普照。種種天樂出妙音聲。令贍部洲有睡眠者皆悉覺悟。長者子流水亦從睡寤。是時十千天子爲供養已。即于空中飛騰而去。于天自在光王國內。處處皆雨天妙蓮花。是諸天子。複至本處空澤池中雨衆天花。便于此沒還天宮殿。隨意自在受五欲樂天自在光王。至天曉已問諸大臣。昨夜何緣忽現如是希有瑞相。放大光明。大臣答言。大王當知有諸天衆于長者子流水家中。雨四十千真珠璎珞及天曼陀羅花。積至于膝。王告臣曰。詣長者家喚取其子。大臣受敕即至其家。奉宣王命喚長者子。時長者子即至王所。王曰。何緣昨夜示現如是希有瑞相。長者子言如我思惟。定應是彼池內衆魚。如經所說命終之後得生叁十叁天。彼來報恩故現如是希奇之相。王曰。何以得知。流水答言。王可遣使。並我二子往彼池所驗其虛實。彼十千魚爲死爲活。王聞是語。即便遣使及子向彼池邊。見其池中多有曼陀羅花。積成大聚諸魚並死。見已馳還爲王廣說。王聞是已心生歡喜歎未曾有。爾時佛告菩提樹神。善女天。汝今當知。昔時長者子流水者即我身是。持水長者即妙幢是。彼之二子。長子水滿即銀幢是。次子水藏即銀光是。彼天自在光王者。即汝菩提樹神是。十千魚者即十千天子是。因我往昔以水濟魚與食令飽。爲說甚深十二緣起並此相應陀羅尼咒。又爲稱彼寶髻佛名。因此善根得生天上。今來我所歡喜聽法。我皆當爲授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記說其名號。善女天。如我往昔于生死中輪回諸有廣爲利益。今無量衆生悉令次第成無上覺與其授記。汝等皆應勤求出離勿爲放逸。爾時大衆聞說是已悉皆悟解。由大慈悲救護一切。勤修苦行。方能證獲無上菩提。鹹發深心。信受歡喜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