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楞伽經》

「經集部」經文671卷16頁碼:P0514
元魏 菩提流支譯

  《入楞伽經》四 ▪第2页

  元魏天竺叁藏菩提留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諸法無實體相。佛告大慧。自智觀察一切諸法自相同相不見諸法。是故我說一切諸法無實體相。佛告大慧。一切諸法亦無取相。大慧言。世尊。以何義故一切諸法亦無取相。佛告大慧。自相同相無法可取。是故我說無法可取。佛告大慧。一切諸法亦無舍相。大慧言。世尊。何故諸法亦無舍相。佛告大慧。觀察自相同相法無法可舍。是故我說一切諸法亦無舍相。佛告大慧。諸法不滅。大慧言。世尊。何故一切諸法不滅。佛告大慧。觀一切法自相同相無體相故。是故我說諸法不滅。佛告大慧。諸法無常。大慧言。世尊。何故一切諸法無常。佛告大慧。一切諸法常無常想常不生相。是故我說諸法無常。複次大慧。我說一切諸法無常。大慧言。世尊。何故一切諸法無常。佛告大慧。以相不生以不生體相。是故常無常。是故我說諸法無常。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記論有四種  直答反質答

  分別答置答  以製諸外道

  有及非有生  僧佉毗世師

  而說悉無記  彼作如是說

  正智慧觀察  自性不可得

  是故不可說  及說無體相

  爾時聖者大慧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爲我等說須陀洹等行差別相。我及一切菩薩摩诃薩等。善知須陀洹等修行相已。如實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如是如是爲衆生說。衆生聞已入二無我相淨二種障。次第進取地地勝相。得如來不可思議境界修行。得修行處已。如如意寶隨衆生念受用境界身口意行故。佛告大慧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谛聽谛聽。今爲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聽受。佛告大慧言。大慧。須陀洹有叁種果差別。大慧言。何等叁種。佛告大慧。謂下中上。大慧。何者須陀洹下。謂叁有中七返受生。大慧。何者爲中。謂叁生五生入于涅槃。大慧。何者爲上。謂即一生入于涅槃。大慧。是叁種須陀洹有叁種結。謂下中上。大慧。何者叁結。謂身見疑戒取。大慧。彼叁種結上上勝進得阿羅漢果大慧。身見有二種。何等爲二。一者俱生。二者虛妄分別而生。如因緣分別法故。大慧。譬如依諸因緣法相虛妄分別而生實相。彼因緣法中非有非無。以分別有無非實相故。愚癡凡夫執著種種法相。如諸禽獸見于陽炎取以爲水。大慧。是名須陀洹分別身見。何以故。以無智故。無始世來虛妄取相故。大慧。此身見垢見人無我乃能遠離。大慧。何者須陀洹俱生身見。所謂自身他身俱見。彼二四陰。無色色陰生時。依于四大及四塵等。彼此因緣和合生色。而須陀洹知已能離有無邪見斷于身見。斷身見已不生貪心。大慧。是名須陀洹身見之相。大慧。何者須陀洹疑相。謂得證法善見相已。先斷身見及于二見分別之心。是故于諸法中不生疑心。複不生心于余尊者以爲尊相爲淨不淨故。大慧。是名須陀洹疑相。大慧。何者須陀洹戒取相。謂善見受生處苦相故。是故不取戒相。大慧。戒取者。謂諸凡夫持戒精進種種善行。求樂境界生諸天中。彼須陀洹不取是相而取自身內證回向進趣勝處。離諸妄想修無漏戒分。大慧。是名須陀洹戒取相。大慧。須陀洹斷叁結煩惱離貪嗔癡。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衆多貪。須陀洹離何等貪。佛告大慧。須陀洹遠離與諸女人和合。不爲現在樂種未來苦因。遠離打掴嗚抱眄視。大慧。須陀洹不生如是貪心。何以故。以得叁昧樂行故。大慧。須陀洹遠離如是等貪。非離涅槃貪。大慧。何者斯陀含果相。謂一往見色相現前生心。非虛妄分別想見。以善見禅修行相故。一往來世間。便斷苦盡入于涅槃。是名斯陀含。大慧。何者阿那含相。謂于過去現在未來色相中生有無心。以見使虛妄分別心。諸結不生。不來故名阿那含。大慧。何者阿羅漢相。謂不生分別思惟可思惟。叁昧解脫力通煩惱苦等分別心故。名阿羅漢

  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說叁種阿羅漢。此說何等羅漢名阿羅漢。世尊爲說得決定寂滅羅漢。爲發菩提願善根忘善根羅漢爲化應化羅漢。佛告大慧。爲說得決定寂滅聲聞羅漢非余羅漢。大慧。余羅漢者。謂曾修行菩薩行者。複有應化佛所化羅漢。本願善根方便力故。現諸佛土生大衆中莊嚴諸佛大會衆故。大慧。分別去來說種種事。遠離證果能思惟所思惟可思惟故。以見自心爲見所見說得果相。複次大慧。若須陀洹生如是心。此是叁結。我離叁結者。大慧。是名見叁法墮于身見。彼若如是不離叁結。大慧。是故須陀洹不生如是心。複次大慧。若欲遠離禅無量無色界者。應當遠離自心見相遠離少相。寂滅定叁摩跋提相故。大慧。若不如是。彼菩薩心見諸法以惟心故。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諸禅四無量  無色叁摩提

  少相寂滅定  一切心中無

  逆流修無漏  及于一往來

  往來及不還  羅漢心迷沒

  思可思能思  遠離見真谛

  惟是虛妄心  能知得解脫

  複次大慧。有二種智。何等爲二。一者觀察智。二者虛妄分別取相住智。大慧。何者觀察智。謂何等智觀察一切諸法體相。離于四法無法可得。是名觀察智。大慧。何者四法。謂一異俱不俱。是名四法。大慧。若離四法一切法不可得。大慧。若欲觀察一切法者。當依四法而觀諸法。大慧。妄想分別取相住智者。所謂執著堅熱濕動。虛妄分別四大相故。執著建立.因.譬喻相故建立非實法以爲實。大慧。是名虛妄分別執著取相住持智。大慧。是名二種智相。大慧。諸菩薩摩诃薩。畢竟知此二相進趣法無我相。善知真實智地行相。知已即得初地得百叁昧。依叁昧力見百佛見百菩薩。能知過去未來各百劫事。照百佛世界。照百佛世界已。善知諸地上上智相。以本願力故。能奮迅示現種種神通。于法雲地中依法雨授位。證如來內究竟法身智慧地。依十無量善根願轉。爲教化衆生種種應化。自身示現種種光明。以得自身修行證智叁昧樂故

  複次大慧。菩薩摩诃薩應善知四大及四塵相。大慧。雲何菩薩善知四大及四塵相。大慧菩薩摩诃薩。應如是修行。所言實者。謂無四大處。觀察四大本來不生。如是觀已複作是念。言觀察者惟自心見虛妄覺知。以見外塵無有實物。惟是名字分別心見。所謂叁界離于四大及四塵相。見如是已離四種見。見清淨法離我我所。住于自相如實法中。大慧。住自相如實法中者。謂住建立諸法無生自相法中。大慧。于四大中雲何有四塵。大慧。謂妄想分別柔軟濕潤。生內外水大。大慧。妄想分別暖增長力。生內外火大。大慧。妄想分別輕轉動相。生內外風大。大慧。妄想分別所有堅相。生內外地大。大慧。妄想分別內外共虛空生內外想。以執著虛妄內外邪見。五陰聚落四大及四塵生故。佛告大慧。識能執著種種境界樂求異道。取彼境界故。大慧。四大有四。謂色香味觸。大慧。四大無因。何以故。謂地自體形相長短不生四大相故。大慧。依形相大小上下容貌而生諸法。不離形相大小長短而有法故。是故大慧。外道虛妄分別四大及四塵。非我法中如此分別。複次大慧。我爲汝說五陰體相。大慧。何者五陰相。謂色受想行識。大慧。四陰無色相。謂受想行識。大慧。色依四大生。四大彼此不同相。大慧。無色相法同如虛空。雲何得成四種數相。大慧。譬如虛空離于數相。而虛妄分別此是虛空。大慧。陰之數相離于諸相。離有無相離于四相。愚癡凡夫說諸數相非謂聖人。大慧。我說。諸相如幻種種形相離一二相依假名說。如夢鏡像不離所依。大慧。如聖人智修行分別見五陰虛妄。大慧。是名五陰無五陰體相。大慧。汝今應離如是虛妄分別之相。離如是已爲諸菩薩說離諸法相寂靜之法。爲遮外道諸見之相。大慧。說寂靜法得證清淨無我之相入遠行地。入遠行地已得無量叁昧自在如意生身故。以得諸法如幻叁昧故。以得自在神通力修行進趣故。隨一切衆生自在用如大地故。大慧。譬如大地一切衆生隨意而用。大慧。菩薩摩诃薩隨衆生用亦複如是。複次大慧。外道說有四種涅槃。何等爲四。一者自體相涅槃。二者種種相有無涅槃。叁者自覺體有無涅槃。四者諸陰自相同相斷相續體涅槃。大慧。是名外道四種涅槃。非我所說。大慧。我所說者。見虛妄境界分別識滅名爲涅槃。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可不說八種識耶。佛告大慧。我說八種識。大慧言。若世尊說八種識者。何故但言意識轉滅。不言七識轉滅。佛告大慧。以依彼念觀有故。轉識滅七識亦滅。複次大慧。意識執著取境界生。生已種種熏習增長阿梨耶識。共意識故。離我我所相。著虛妄空而生分別。大慧。彼二種識無差別相。以依阿梨耶識因觀自心見境。妄想執著生種種心。猶如束竹疊共爲因。如大海波。以自心見境界風吹而有生滅。是故大慧。意識轉滅七種識轉滅。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我不取涅槃  亦不舍作相

  轉滅虛妄心  故言得涅槃

  依彼因及念  意趣諸境界

  識與心作因  爲識之所依

  如水流枯竭  波浪則不起

  如是意識滅  種種識不生

  複次大慧。我爲汝說虛妄分別法體差別相。汝及諸菩薩摩诃薩。善分別知虛妄法體差別之相。離分別所分別法。善知自身內修行法。遠離外道能取可取境界。遠離種種虛妄分別因緣法體相。遠離已不複分別虛妄之相。大慧。何者虛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大慧。虛妄分別自體差別相有十二種。何等爲十二。一者言語分別。二者可知分別。叁者相分別。四者義分別。五者實體分別。六者因分別。七者見分別。八者建立分別。九者生分別。十者不生分別。十一者和合分別。十二者縛不縛分別。大慧。是名分別自體相差別法相。大慧。言語分別者。謂樂著種種言語美妙音聲。大慧。是名言語分別。大慧。可知分別者。謂作是思惟應有前法實事之相。聖人修行知。依彼法而生言語。如是分別。大慧。是名可知分別。大慧。相分別者。謂即彼可知境界中熱濕動堅種種相執以爲實。如空陽焰諸禽獸見生于水想。大慧。是名相分別。大慧義分別者。謂樂金銀等種種實境界。大慧。是名義分別。大慧。自體分別者。謂專念有法自體形相。此法如是如是不異。非正見見分別。大慧。是名自體分別。大慧。因分別者。謂何等何等因。何等何等緣。有無了別因。相生了別相。大慧。是名因分別。大慧。見分別者。謂有無一異俱不俱。邪見外道執著分別。大慧。是名見分別。大慧。建立分別者。謂取我我所相說虛妄法。大慧。是名建立分別。大慧。生分別者。謂依衆緣有無法中生執著心。大慧。是名生分別。大慧。不生分別者。謂一切法本來不生。以本無故依因緣有而無因果。大慧。是名無生分別大慧。和合分別者。謂何等何等法和合。如金縷共。何等何等法和合。如金縷和合。大慧。是名和合分別。大慧。縛不縛分別者。謂縛因執著如所縛。大慧。如人方便結繩作結。結已還解。大慧。是名縛不縛分別。大慧。是名虛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以此虛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一切凡夫執著有無故。執著法相種種因緣。是故大慧。分別法體差別之相。見種種法執著爲實。如依于幻見種種事。凡夫分別知異于幻有如是法。大慧。我于種種法中不異幻說。亦非不異。何以故。若幻異于種種法者。不應因幻而生種種。若幻即是種種法者不應異見。此是幻此是種種而見差別。是故我說不異非不異。是故大慧。汝及諸菩薩摩诃薩。莫分別幻有實無實。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心依境界縛  知覺隨境生

  于寂靜勝處  生平等智慧

  妄想分別有  于緣法則無

  取虛妄迷亂  不知他力生

  種種緣生法  即是幻不實

  彼有種種想  妄分別不成

  彼想則是過  皆從心縛生

  愚癡人無智  分別因緣法

  此諸妄想體  即是緣起法

  妄想有種種  衆緣中分別

  世谛第一義  第叁無因生

  妄想說世谛  斷則聖境界

  譬如修行者  一事見種種

  彼法無種種  分別相如是

  如目種種瞖  妄想見衆色

  瞖無色非色  無智取法爾

  如真金離垢  如水離泥濁

  如虛空離雲  真法淨亦爾

  無有妄想法  因緣法亦無

  取有及謗無  分別觀者見

  妄想若無實  因緣法若實

  離因應生法  實法生實法

  因虛妄名法  見諸因緣生

  想名不相離  如是生虛妄

  虛妄本無實  則度諸妄想

  然後知清淨  是名第一義

  妄想有十二  緣法有六種

  內身證境界  彼無有差別

  五法爲真實  及叁種亦爾

  修行者行此  不離于真如

  衆生及因緣  名分別彼法

  彼諸妄想相  從彼因緣生

  真實智善觀  無緣無妄想

  第一義無物  雲何智分別

  若真實有法  遠離于有無

  若離于有無  雲何有二法

  分別二法體  二種法體有

  虛妄見種種  清淨聖境界

  見妄想種種  因緣中分別

  若異分別者  則墮于外道

  妄想說妄想  因見和合生

  離二種妄想  即是真實法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惟願爲說自身內證聖智修行相及一乘法。不由于他遊行一切諸佛國土通達佛法。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谛聽谛聽。當爲汝說。大慧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菩薩摩诃薩離阿含名字法諸論師所說分別法相在寂靜處獨坐思惟。自內智慧觀察諸法不隨他教。離種種見虛妄之相。當勤修行入如來地上上證智。大慧。是名自身內證聖智修行之相。大慧。更有叁界中修一乘相。大慧。何者一乘相。大慧。如實覺知一乘道故。我說名一乘。大慧。何者如實覺知一乘道相。謂不分別可取能取境界。不生如是諸法相住。以不分別一切諸法故。大慧。是名如實覺知一乘道相。大慧。如是覺知一乘道相。一切外道聲聞辟支佛梵天等未曾得知。惟除于我。大慧。故我說名一乘道相。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何因說于叁乘不說一乘。佛告大慧。聲聞緣覺不能自知證于涅槃。是故我說惟一乘道。大慧。以一切聲聞辟支佛。隨受佛教厭離世間。自不能得解脫。是故我說惟一乘道。複次大慧。一切聲聞辟支佛。不離智障。不離業煩惱習氣障故。是故我說惟一乘道。大慧。聲聞辟支佛。未證法無我。未得離不可思議變易生。是故我爲諸聲聞故。說一乘道。大慧。聲聞辟支佛。若離一切諸過熏習。得證法無我。爾時離于諸過。叁昧無漏。醉法覺已修行出世間無漏界中一切功德。修行已得不可思議自在法身。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天乘及梵乘  聲聞緣覺乘

  諸佛如來乘  我說此諸乘

  以心有生滅  諸乘非究竟

  若彼心滅盡  無乘及乘者

  無有乘差別  我說爲一乘

  引導衆生故  分別說諸乘

  解脫有叁種  及二法無我

  不離二種障  遠離真解脫

  譬如海浮木  常隨波浪轉

  諸聲聞亦然  相風所漂蕩

  離諸隨煩惱  熏習煩惱縛

  味著叁昧樂  安住無漏界

  無有究竟趣  亦複不退還

  得諸叁昧身  無量劫不覺

  譬如惛醉人  酒消然後悟

  得佛無上體  是我真法身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入楞伽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6】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