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聖念處經》

「經集部」經文722卷17頁碼:P0419
宋 法天譯

  《妙法聖念處經》叁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叁藏傳教大師賜紫沙門臣法天奉 诏譯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若複有人。于未來世。求生人天。厭離苦果。應當遠離諸業煩惱暴惡淫逸。及離妄語破壞損惱一切有情。修諸善業。漸令增長。相續恒時。獲報安樂。舍離苦惱。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暴惡能遠離  苦澀果非有

  輕毀妄語無  聞名皆歡喜

  邪執宿冤賊  伏除令不起

  覺悟煩惱染  恒修諸對治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若複有人。值遇違緣。于自及他應當覺悟。破壞遠離虛妄計執。想諸聖賢。修于忍行。又于財物。離貪妄想。人及非人。世及出世。正道非道。若男若女。善惡業果。真實虛妄。宮殿房室。恭敬供養。乃至一切諸染淨境。勿起妄執。亦非憎嫉。真實離妄。悲愍有情。入聖階漸。遠離地獄。損壞琰魔。除滅黑暗。修習智慧。貪忿染因。猶如火毒。悉應舍離。業報艱辛。忏悔發露。不應覆藏。文字曉了。宣說苦因。鹹應遠離

  佛告比丘。若複有人。于諸惡友及他眷屬。勿生憎嫉。應起是念。我從無始多劫已來。輪轉諸趣。父母親族。善友知識。輪轉生死。往來不定。于諸有情。應當悲愍起親愛想。貪嗔等惑。由此遠離

  時諸比丘白世尊言。若複有人。虛妄兩舌。離間彼此。當感何果。願佛演說。我等樂聞利益未來一切有情。佛告比丘應知兩舌獲報差別。略有十種。何等爲十。一種族卑賤。眷屬乖離。二遠離善友。惡友增多。叁愚癡暗鈍。增長過非四毀謗聖賢。不信因果。五藏護己失。樂說他非。六虛妄轉增忠實行寡。七死墮地獄。受苦無窮。八恣縱貪嗔惡名流布。九財貨散失。恒時憂苦。十遠離正法。恒生邊地。比丘應知。兩舌之業。獲報如是。不應執著。皆當棄舍

  于是比丘。複白佛言。若有衆生。發粗惡語。感于何果。佛告比丘。應知語業。獲報有十。何等爲十。一者口出刃焰焚燒自身。二者邪見熾盛。無惡不作。叁者遠離聖賢。日增惡友。四者衆皆厭棄。猶如諸毒。五者外器險隘。高下不等。六者煩惱熾盛。壞散財物。七者焚燒衆善。非法轉增。八者身體臭穢。聞皆嫌厭。九者支節枯幹。恒時病苦。十者死墮險趣。輪轉生死。比丘應知。粗惡語業。招如斯報。汝應遠離

  爾時世尊。乃說頌言

  衆善應可愛  如父複如母

  美善體安然  能離于喧诤

  美善人天喜  美善增勤勇

  美善眷屬多  美善叁塗離

  美善息諸惡  美善離煩惱

  能棄語過非  應修諸衆善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諸比丘。如是所發粗惡之語。悉應遠離伏除不起勿令增長。墮于地獄。受饑渴苦。種種痛惱。于彼惡趣。恒時饑渴如火焚燒。常思飲食量如芥子。終不能得。何況多食

  比丘應知。彼諸有情。由此惡業。極苦纏縛。饑渴焰火。相續逼迫。時無暫息。如是苦果。皆由虛妄粗惡語業之所招感。比丘應知。虛妄惡業。及諸功德。人天勝善。皆由心造。若癡增上。輕毀賢善。起惡意業。遠離平等。樂說彼此長短是非。如油欲盡燈光漸暗。智慧損減。過犯轉增。是故比丘。恒應遠離虛妄惡業。勿令侵害于他名利。若生嫉妒及諸忿等。惱亂身心。時無暫息。比丘應知。此等惡因。焚燒自善。于當來世。必招苦果輪回不息。應當棄舍。時諸比丘。複白佛言。若有衆生。于情非情。恒起嗔忿。獲于何報

  佛告比丘。應知嗔忿。于當來世。得十衰損。何等爲十。一者冤家增盛。人皆嫌厭。二者生于邊地。遠離正法。叁者萦纏諸病貧乏困苦。四者死墮豺狼巇險暴惡。五者或處毒蛇。恒時嗔恚。六者諸根醜陋。眷屬乖離。七者死墮黑繩。受苦相續。八者肢體幹焦衆苦燒然。九者增于邪執。毀謗聖賢。十者恒處叁塗。輪轉不息。如是十種。皆由嗔恚。比丘當知。悉應遠離

  爾時比丘。複白佛言。若有衆生。恒修無嗔。獲于何報。佛告比丘。得十勝利。何等爲十。一者善美流布。二者遠離慢輕。叁者能伏嗔恚。四者叁塗舍離。五者冤敵不侵。六者恒生人天。七者眷屬圓滿。八者諸根無缺。九者色相具足。十者成就解脫。比丘應知。如是勝利。汝當修習

  爾時世尊。乃說頌言

  衰損由嗔恚  沈淪苦海深

  諸根多缺陋  逼迫事難任

  善因生善道  非法入埿梨

  傍生並鬼趣  善惡業恒隨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諸比丘。善惡之業。損益不同。互相增減。隨業勢力。受報非虛

  時諸比丘。複白佛言。有情悭貪。不行惠施。自無依托。迷暗愚癡。不信因果。毀謗聖賢。獲報雲何

  佛告比丘。若諸有情。悭貪不信。于諸財物。自不受用。何況施他。應知比丘。無智愚人。遠離善友。複造諸非。由此因緣。墮諸地獄。受苦無窮。彼諸比丘。聞是語已。憂愁悲惱。哽咽號泣

  複白佛言。此諸有情。複于何時。當舍此苦。願佛演說。利益未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乃說頌曰

  人間六萬歲  阿部陀晝夜

  積彼年及月  初叁萬六千

  承斯余壽命  後後二萬增

  八寒大地獄  相續苦無盡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諸比丘。此大地獄。受苦有情。由身語意。輕慢賢善。毀謗正法。造作非法。破壞佛形。焚燒經典。謗真實法。言無義味。由此業因。牽引有情墮險惡處。種種治罰相續受苦。而無窮盡

  時諸比丘。複白佛言。若複有人。于佛正法。甚深經典讀誦演說令他信受。發菩提心。獲何勝利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功德無量。微妙最勝。此諸有情。受持讀誦。如是深法。敷演解說依法修行。起于正信。伏除障染。遠離惡趣。恒處人天。安隱快樂。一切聖賢。護助稱贊。于當來世。獲得最上。多聞總持福德智慧。憶念不忘。宮殿珍寶。悉皆具足。乃至圓寂。速得成就。恒離老病。悭貪嫉妒。迷惑醉亂。毀謗正法。虛妄邪執。八難艱險。及諸非法。悉能遠離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若複有人。愚迷邪執。于諸世間。虛妄愛樂。廣造諸非。于其所作。亦無悔恨。其心增盛。諸惡相續。不怖險處遠離善友。由此業因。輪轉地獄。受苦澀果。決定非虛

  比丘應知。諸有智者。悉皆舍離。諸不善業。發起正信。修習對治

  比丘當知。由心造罪獲果亦然。解脫生死。流轉諸趣。亦由于心。能行谄诳。又能調伏。亦能暴惡。能趣叁塗。得大怖畏。亦由于心。又能舍離。修諸善法。而能棄背。真實安樂。及能遠離虛妄顛倒種種因緣果報差別。若假若實。獲報決定及不決定。有益無益若善非善。皆能遠離。亦能顯于二空之理。譬如明燈能破黑暗。複能顯現諸物像等。心亦如是。又如善惡因果差別。互相隨逐。恒不舍離。輪轉諸趣。亦由于心。又如染淨隱顯雖殊。互相增減。假實理事。亦非即離。正見邪執。愛非愛業。出離沈淪。理非即離。皆由心造

  比丘應知。諸業系縛。往來生死。猶如罥索。系縛有情。恒不自在。愚迷虛妄。煩惱纏縛。障覆真理。令智不起。于法非法。不能了達。亦非修習趣證之行。二空真理。無由顯證

  比丘當知。此由無明。迷于正理。于佛教法曾無所悟。障礙留難。自不依修。複障他學。妄說過非。深增厭離。由此業因。毀謗正法。諸佛冤賊。世世愚昧。恒墮黑暗地獄之中。備受衆苦。而無窮盡。從彼出已。複墮餓鬼。愚迷暴惡。互相殘害。恒時受苦。饑渴逼迫。而無暫息。受種種苦。複從彼出。墮畜生中。疲乏饑困。衆苦纏縛。恒無止息。嗔心增猛。互相食啖。極惡意樂。相續不斷。亦如世火能燒林野。此業亦爾。能燒衆善。損害有情

  爾時世尊。乃說頌曰

  迷惑諸有情  謗佛毀正法

  墮落于叁塗  窮劫不能出

  恒處地獄苦  黑暗絕光明

  餓鬼及傍生  饑虛無窮盡

  有情由業縛  智慧煩惱覆

  險惡海沈淪  劫壞不能免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諸比丘。由前謗法。惡業之因。輪轉叁塗。受苦無量。從彼出已。若生人中。貧窮困苦。諸根不具。饑渴所逼。煩惱增盛。其性暴惡。猶如象馬。[怡-臺+龍]悷不調。愚迷邪執。恒時相應。病苦纏縛。而無間斷。其心放逸。虛妄攀緣時無止息。聾盲喑痖。不值正法。恒處邊地。智慧乏少。愚癡邪執。受種種苦。而無窮盡。比丘應知。謗法之罪。獲報無量。說不能盡

  佛告比丘。若複有人。修諸靜慮。趣求解脫。于佛法僧。不生毀謗。恒時尊重。稱贊信受。猶如父母。亦如善友。恒時愛護。尊敬信受。不起邪謗。令心歡喜。時諸比丘。複白佛言。有情雲何。舍離過非。修習勝行。願佛演說。利益未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谛聽谛聽。今爲汝說。若複有人。舍離身語。諸不善業。恒修善業。又于叁世。安住觀察。伏諸邪慢。尊重叁寶。策勤叁業。趣證菩提。複于叁時。遠離諸執及貪嗔等

  複次比丘。由于叁業。離諸過患。安住愛樂。叁聚淨戒。趣叁菩提及叁真如。遠離煩惱。安住思惟。令心平等。觀察最勝。複離慢疑。叁業清淨。伏除障染。于一切處。能離系縛。修習正行。憶念苦空。樂趣解脫。微妙甚深。遠離諸惡。發起方便。破壞愚暗。及諸貪欲。是故比丘。應修善行。棄舍諸非。及能遠離饑渴寒熱。顔容憔悴。愚暗破裂。憂惱悔恨。種種諸苦。皆悉舍離。獲于人天。富饒安樂。聰慧廣聞。恒修舍行。及諸香燈花鬘璎珞諸供養具

  複次比丘。若起邪執。悭貪嫉妒。虛妄谄诳。墮于餓鬼受諸苦惱。逼迫殘害。相續無斷。饑渴焚燒。業因熟時。纖毫難免。憂苦纏縛。遠離解脫

  時諸比丘。白世尊言。此諸有情。雲何得脫如是衆苦。複于何時而得解脫。獲于正信。我今思惟。不能了達。又此有情。于鬼趣中。日夜長時。恒受饑渴。寒熱憂苦。身首幹枯。癡暗迷覆。恒無暫舍。願佛演說。利益未來

  佛告比丘。此諸有情。于過去世。造諸惡業。不修福慧。悭嫉虛诳。煩惱熾盛。恣縱貪嗔。不能伏除。命終之後。墮于地獄。受苦無量。從彼出已。複墮餓鬼。衆苦逼迫。饑渴纏縛。于一切處。恒時受苦。無救無依。思念飲食。終無所得。悔恨號哭。念我何時當舍此苦

  比丘應知。愚癡有情。煩惱纏縛。由惡叁業。輪轉叁塗。受如斯苦

  比丘當知。若複有人。近事男女。諸天魔梵。破彼惡業。修習善法。愛樂真谛。審觀自身。四大五蘊。苦空無常。亦如水泡。芭蕉夢電。皆悉虛幻。是故比丘。于諸善法。修令增長。于一切惡。對治不起。安住人天。最勝可愛。皆得自在。身語意業。遠離諸非。虛妄欺詐。及諸驚怖。決定棄舍。愛樂最勝。寂靜思惟。離諸散亂。造作衆善。初中及後。令無間斷。降伏諸根。舍離系縛。及諸惡趣。愚癡黑暗。不了果因。廣作不善。輪回叁塗。被受衆苦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若樂于住處  應觀胎藏苦

  遠離顛倒貪  破壞令不起

  纏縛于業繩  叁途苦無盡

  來往似蟻環  沈淪難出離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諸比丘。老病死苦。纏繞有情。恒不舍離。譬如魚鹿網箭纏縛。亦複如是

  複次比丘。貪愛如毒。嗔忿似火。虛妄谄诳。迷覆淨心熾然煩惱。恒相隨逐。令不出離。若複有人。貪求財物。廣行虛诳。養活身命。妄執纏縛。輪轉諸有。如魚吞鈎。因貪所起。如焰中水。從愛心生

  爾時世尊。乃說頌言

  迷執虛妄見  業緣有幻身

  果因恒離倒  離因果非真

  輪轉因煩惱  了達證真空

  解脫煩惱離  真實理非無

  最上妙覺位  二障悉皆亡

  湛然恒不動  利樂諸有情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諸比丘。若複有人。起謗不信。損壞叁寶。花卉果實。貨易活命。以此因緣。墮于惡趣。彼有獯狐及諸鹫鳥。其嘴鋒利。猶如金剛。形貌醜惡。娆亂驚怖。來集食啖身肉手足眼目骨髓。周遍無遺。受苦無量。業繩纏縛。隨逐不舍。而無依怙。亦非救濟。輪轉如是。叁惡往來。恒不舍離。從彼出已。複墮餓鬼。饑渴所逼。增長衆苦。口吐火焰如山相續。而無間斷。設降大雨。遍一切處。此惡業火終不能滅

  比丘應知若複有人。修習施戒。乃至智慧。而能解脫。種種衆苦

  複次比丘。惡業爲因。招叁塗果。有情迷執。不能伏除。分別俱生煩惱一百二十八使。于叁界內。欲四谛行。乃有十二。上二合論。二十四行。約叁界說

  複次比丘。四谛四智。乃有十六。及二見道。修四念處。八正道支。五根五力。解脫暴惡。遠離焚燒

  複次比丘。最上二谛。智應修習。及叁念住。遠離衆魔。及諸餓鬼。饑渴困苦。增長白法

  爾時世尊。乃說頌曰

  十惡因心造  沈淪路崄巇

  執貪癡境縛  果感必相隨

  極苦泥梨趣  堪嗟無所依

  緣熟如影向  壞劫報難移

  叁業勤精進  多聞習總持

  二嚴修六度  圓滿證菩提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告諸比丘。若複有人。修叁善業。施戒多聞。舍離暴惡。愚迷貪愛。解脫衆苦。及離不善。地獄餓鬼。比丘應知。諸餓鬼界。受種種苦。寒熱饑渴。痛惱逼迫。不能遠離。由此惡業。我慢虛詐。墮落叁塗。于彼趣中。互相殘害。貪嗔纏縛。恒時不舍。由昔遠離。布施持戒及于多聞。造作諸非不能了知。法非法等。及于正信。亦皆迷闇。而非省悟。由此障礙人天善趣。不能修習。亦非觀察得失等事

  時諸比丘。複白佛言。阿素啰趣。何業所招。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應當谛聽今爲汝說。彼阿素啰。由昔虛詐恒時谄曲業及諸惑。纏縛不舍。墮于彼趣。亦由不信。謗毀賢善。于正因果。不能了悟。墮于彼趣。而無智慧。愚迷妄執。怖畏怯懼。恒非安隱

  爾時帝釋。忉利諸天。聞佛所說。歡喜踴躍。即于佛前。以偈頌曰

  平坦叁乘路  牟尼親所宣

  真空無漏理  本體離諸纏

  應佛興慈廣  懷悲愍苦深

  光明恒照耀  不舍利他心

  爾時帝釋。說此偈已。合掌恭敬。在一面立。佛告天帝。叁乘淨法。汝應修習。離諸系縛。平等清白。能離險隘。絕諸黑暗。光明無染。猶如珍寶。體性清淨。諸天歡喜。愛樂最勝。寂靜修習。奉持不舍。又于戒施及叁摩地。觀察愛樂。亦如諸天。敬事天主。遠離過非。尊仰瞻奉。及諸有情。柔軟和美。若生天上。獲身淨妙。遠離貪恚。息除塵垢。及諸境界。貪忿因緣。解脫沈溺。破壞諸有。親族朋寮。互相憎嫉。五欲淤泥。悉皆遠離。處諸有情。謙敬和順。安住恒時。善離諸染。威儀有軌。抖擻煩惱。降伏魔羅。智慧安住。最勝清淨。善護叁業。恒習靜慮。棄舍惡友。及非梵行。永離系縛。恒處諸天。良友知識。勸發大心。速登彼岸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妙法聖念處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5】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