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叁
西晉安息叁藏安法欽譯
于是月星天子語月天子言。如是菩薩學名爲學菩薩。複問何所是菩薩學。報言天子。菩薩學于菩薩。于是無身無身行。無口無口行。無意無意行。是爲菩薩學菩薩。于身無所學亦無所獲。亦無所失亦無所亡。如是天子。菩薩學。複言天子。如是學爲如來所授決耶。月天子語月星天子言。不作是學者世尊不與決。何以故。不念于是學。不念有所說。亦不念我。亦不念有所求。亦不念我有所學。是名爲學。語分部于世不合會其有言。我作是學。爲不谛爲非說。不念言有我。亦不言是谛。亦不言我是菩薩學。複問若有幾事。天子。得審谛報住。答言。于所願常高舉而不下亦不中間。于願常在心未曾休懈。雖有是而不作。是法爲最是法不如。于是法審谛覺知是名爲住爲審谛住。複問言。天子。持何所法得如來授決。報言。不于凡人法有所舍。亦不于佛法有所得。用是故如來授決。天子。如是法無所舍。于是法無所得。我以是故爲如來所授決。複問。如是凡人爲皆授決。何以故。如者不舍凡人亦不舍凡人法。于佛法亦無所得。複言天子。何因緣爲凡人法。複言法空法界亦空。複言天子。何因緣爲佛法如者拘利佛亦如。報言天子。能于虛空界于法界能有所舍不。報言天子。不于如如者于拘利佛爲可有所得。報言。不久天子。如是天子。次第說。于凡人法無所舍。于佛法無所得。用是爲如來所授決。複言。雲何于空界法界于如于拘利佛從是得決耶。報言。天子不爾。複問言。雲何天子。于空界于法界于如于拘利佛。于是不得決。余諸佛複從何所得決。報言。怛薩如受決如空界法界怛薩拘利佛。如是天子。法乎法如此。法乎法也如是授決是爲受決爲得決已不離阿耨多羅叁耶叁菩。不離阿惟叁佛。于是月星天子前白佛言。世尊。是月天子逮得深慧所說乃爾。佛言。如是說法。天子。菩薩爲逮得忍。若求索若發遣。若于一切諸法界。若說若有所說。不能于法界有所見。不能有所語。亦不能有所傳。何以故。于法界無所語亦無所說。如是法界如是人界。如是人界是爲佛力處。如是佛力處一切諸法如是如是。天子。如是菩薩爲如法住。如是住不複信余事亦不隨余事。如是者當複因何等令佛有所說。爾時賢者大目揵連于釋提桓因宮紫绀殿上。爲諸天子衆說法。爾時大目揵連從座起便彷佯心念言。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在此閻浮提爲已空。閻浮提有無央數人。饑虛欲作功德。不見佛不聞法。于所作爲轉減。于是大目揵連作是念已。持天眼遍視閻浮提。便見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在萍沙宮中食。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是時大目揵連複自見在佛左而坐。自見身形被服坐在佛邊無有增減。複自思惟。得無世尊還閻浮提。複更視巴質樹下。見佛世尊與無央數諸天衆圍繞而爲說法。見舍利弗坐佛之右。自見目連與諸比丘坐佛之左。複與大比丘俱。于是賢者大目揵連見甚大可怪。諸佛世尊所作爲不可思議。諸佛世尊爲威神爲大。爲能爲大。分于閻浮提說法如故而不斷絕。于第二忉利天上爲諸天說法。爾時大目揵連複大疑怪。複更谛視。見佛在舍衛祇洹給孤獨園與無央數衆圍繞而爲說法。複自見在于會中如其像貌。舍利弗摩诃迦旃延分耨須菩提離越賢者子劫頻奴一切諸大弟子衆。皆悉見如在舍衛。如在羅閱只。如在忉利天。于是大目揵連複重思惟。閻浮提複見迦維羅衛大國尼拘類。見佛從尼拘類園出入迦維羅衛大國而行分衛。複見比丘形像如目連。于是複見佛在維耶離大國與大比丘衆俱至離垢月童子家飲食。目連複自見色像貌與大比丘衆俱。于是大目揵連見佛在波羅柰大國從分衛還。自見色像貌亦在其中。複思惟遍視閻浮提。所在處皆見有佛。若樹下若岩石間。及閻浮提地上佛悉遍滿。皆見佛比丘僧俱圍繞。若幹百千所在聚落皆悉遍見。于是目連重複甚大疑怪。更思惟已持天眼視郁單曰。見佛與比丘僧俱受食。亦自見身在其中。亦見余弟子。複視弗于逮。亦見佛在大身衆人中而爲說法。于拘耶尼地亦複如是。見佛世尊坐禅無央數千衆皆見爲佛作禮。諸弟子衆亦各各隨其色像貌而坐叁昧叁摩越。亦自見身在其中。于是目連倍複疑怪。複坐思惟。地上諸神。于是複見佛與諸弟子衆。亦複自見在其中及衆弟子。如是虛空中諸神亦見佛在其中。爲虛空中諸無央數百千諸天而爲說法。亦自見身與衆弟子在其中。如是第一四王天上炎天兜術天尼摩羅提天波羅尼蜜惒耶拔致天乃至梵天遍視。複見佛在梵天與無央數百千梵天圍繞而爲說法。亦自見身色像貌及一切衆會者。皆悉如大目揵連。神足變化在所作爲皆悉爾。自見在中爲一切而說法皆如目連。複變諸會者。皆如舍利弗比丘。智慧光明于大衆中爲師子吼。如是比各各自以慧力。爲說大弟子法。于是大目揵連驚怖衣毛爲豎甚可怪。踴躍歡喜則生善心。叁反自稱譽言。乃爾乃爾。諸佛世尊甚大可怪。無挂礙行所作亦甚可怪。大踴所成歡喜踴躍五體投地。贊歎言。南無佛。爾時聞大音聲響忉利天皆爲震動。于是無央數百千天聚會俱到佛所白佛言唯。世尊。何因緣有是大音聲感動是地乃爾。所問如是如來。佛言。如是天子。大目揵連于佛大地踴躍自歸。五體投地感動使爾。佛言。如是天子。是比丘目連。當自來問。于是比丘目連起住疾疾往到佛所。前以頭面著佛足。繞佛叁匝已住佛前。叉十指爲佛作禮。是時目連于佛前。說偈言
持力不可稱 佛爲已逮得
如佛之所行 世雄難思議
垢垢已離叁 心意皆已調
天人之中尊 一切所供養
雖有百千日 滿于虛空中
盲者無所見 盲者不蒙光
十力放光明 弟子因所見
一切諸弟子 不能及佛明
從胎盲無見 弟子行亦爾
不能知佛慧 亦複不能持
雖有信受是 如來之法教
于是無能知 不及尊所行
譬若如大海 欲比牛迹水
其德如須彌 喻之于芥子
如日之光明 甯與螢火等
佛世尊之德 弟子不能及
不可以須彌 方之譬芥子
日月之光明 比之于螢火
比之牛迹水 不可以大海
比之于弟子 不可以菩薩
譬若如盲人 以比有目者
若複有乞人 以比遮迦越
譬如月光明 比之以星宿
如佛世尊德 弟子不能當
在于人間行 複現須彌頂
所現譬如幻 一切蒙福祐
不知佛在彼 我憶天下空
不複得見佛 及與比丘僧
我于此宮舍 常止坐其中
爲諸天婇女 教誡說法事
便自以天眼 觀視閻浮利
即見諸百國 謂之無福地
思惟是天下 便即見世尊
在于羅閱只 與弟子共食
在萍沙王家 處于大宮中
與諸衆會俱 眷屬而圍繞
在于是見佛 譬視冰山雪
自見目連身 住止在佛左
又見舍利弗 侍在佛之右
並複及于余 一切諸弟子
我自憶呼佛 下在閻浮利
還在忉利天 佛故在其處
于是熟自視 止在忉利天
谛複自思惟 處在閻浮利
又複見世尊 在于舍衛國
坐于大衆中 一切廣說法
亦複自見身 在于大會中
亦見舍利弗 及與諸弟子
複現于釋種 現行而分衛
見在維耶離 而行受人食
現住波羅柰 行步而出入
諸有所在處 皆自見其身
現到郁單曰 與諸弟子衆
共行而分衛 見到阿耨達
亦現在于彼 與其弟子衆
皆坐而共食 又複見世尊
現至拘耶尼 複在弗于逮
爲無數拘利 而爲說其義
皆自見目連 在彼作變化
自現神足力 示人本所行
于是諸地神 見其所居處
虛空諸神天 爲之理法事
皆悉具示之 今睹無上法
在于四王天 皆爲說正法
于炎天所見 亦複悉如是
見在兜術天 亦複見魔天
現于尼摩羅 波耶尼蜜天
悉見諸弟子 並及與世尊
在于梵天上 所見亦如是
爲諸拘利梵 皆爲其說法
于是自見身 遍在諸梵中
一切余弟子 其衆皆如是
前諸過去佛 所行皆如是
經行及與樹 若龛及臥處
于是皆悉見 無數諸法王
其如是比類 皆如釋師子
我自在是間 所見甚可怪
其所見法事 雄特無過是
諸佛之世尊 可怪放光明
乃作是變化 神足中最尊
在于忉利天 說法不往來
悉遍閻浮提 處處皆悉見
國邑與郡縣 聚落及余處
常等贊歎之 爲其而說法
如我之所睹 爲皆見世尊
並見諸弟子 爲皆得寂定
大拘路拘路 複及與離越
迦旃延分耨 及與大迦葉
我皆爲已見 諸佛世尊迹
無數所贊歎 聞之若如海
于是悉自見 其身皆在中
無央數之德 其場聚如是
如是大音聲 爲在須彌頂
以是禮世尊 其德難思議
恐怖求自歸 衣毛爲之豎
今願持五體 頭面自歸禮
如是大音聲 普周無不聞
諸是叁千界 皆爲大震動
在于須彌頂 廣放大光明
我亦于是住 皆悉而遍見
我于是驚怖 疾疾到佛所
時即便往詣 前見人中尊
而問于是法 恐懼心所怪
皆施行何等 能作是變應
何所是佛事 惟願爲說之
如是閻浮利 天上亦如此
于東西南北 四面俱皆是
若在于梵天 虛空亦複爾
我自呼有德 施祐謂爲益
自恃得道時 神足爲無比
我求甚使疾 焦燒道根本
違失如來行 遠離于佛慧
于是自思念 是心無解脫
本造當如是 發心求佛道
今悔無所益 于行爲了盡
諸情悉已斷 于佛法無益
譬如人入海 行采求衆寶
舍摩尼不取 而更求汙泥
自察如我智 並複及余人
棄于世尊行 而反求弟子
若疑有懈怠 是行不得佛
精進發道意 合會諸善德
如是勤苦行 可得過叁界
其能作是行 佛慧可疾得
惟願稽首禮 歸命諸世尊
其有逮得是 持最尊佛慧
能現無極變 獨有釋師子
諸有見聞者 疑惑爲永除
爾時佛贊賢者大目揵連如汝境界能視能見。複次目連。如諸佛世尊境界不可思惟。令一切人及蜎飛蠕動。皆得辟支佛都合會是智。共消息不能知不能見。何況汝一弟子而欲計量知。是一處之所作尚不能知。況佛境界而欲得知耶。如是目連。複…
《佛說道神足無極變化經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