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瑜伽大教王經》

「密教部」經文890卷18頁碼:P0559
宋 法賢譯

  《佛說瑜伽大教王經》五 ▪第2页

  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十一)摩賀(引)骨噜(二合引)提(引)說哩(十二)沃仡啰(二合)噜閉(引十叁)阿難多母契(引十四)薩賀(引)薩啰(二合)部[口*爾](引十五)阿[口*爾]帝(引十六)阿波啰(引)[口*爾]帝(引十七)阿具哩(引十八)讷哩那(二合)彌(引十九)薩賀娑啰(二合)惡翅(引二十)薩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阿地瑟吒(二合引)那阿地瑟恥(二合)帝(引二十一)薩哩嚩(二合)祢(引)嚩多(引)曩(引二十二)滿祢多布[口*爾]帝(引二十叁)缽啰(二合)娑(引)提帝(引二十四)嚩日啰(二合)具尼(引二十五)嚩日哩(二合引) 嚩日啰(二合引)嚩系(引二十六)嚩日啰(二合引)欲提(引二十七)嚩日啰(二合)哥(引)彌儞(引二十八)嚩日噜(二合引)儞彌(二合引)裏多(引)翅(引二十九)惡叉曳(引叁十)遏具哩(引叁十一)具啰噜必尼(叁十二)尾訖哩(二合)多捺哩舍(二合)儞(引叁十叁)嚩日啰(二合)吠(引)女哩也(二合引)朗訖哩(二合)多設哩(引)[口*(隸-木+士)](引叁十四)唵(引)婆誐嚩底尊祢(引叁十五)讷龍(二合)讷龍(二合叁十六)咄龍(二合)咄龍(二合叁十七)沒龍(二合)沒龍(二合叁十八)窣龍(二合)窣龍(二合叁十九)龍龍(四十)仡哩(二合)恨拏(二合)仡哩(二合)恨拏(二合四十一)阿(引)吠(引)舍野阿(引)吠(引)舍野(四十二)仡哩(二合)恨拏(二合引)缽野(四十叁)仡哩(二合)恨拏(二合引)缽野(四十四)诃啰诃啰(四十五)娑啰娑啰(四十六)摩(引)啰野摩(引)啰野(四十七)诃那诃那(四十八)畔惹畔惹(四十九)摩啰摩啰(五十)摩(引)啰野摩(引)啰野(五十一) 缽左缽左(五十二)那賀那賀(五十叁)仡哩(二合)恨拏(二合)仡哩(二合)恨拏(二合五十四)噎那讷瑟吒(二合)誐啰(二合)[亢*欠](五十五)入嚩(二合)囕伊哥(引)系剛(五十六)祢尾(二合)系剛(五十七)底啰也(叁合引)系剛(五十八)左(引)睹哩他(二合)剛(五十九)祢爹入嚩(二合)囕(六十)母虎哩底(二合)剛(六十一)誐啰(二合)賀怖多尾多(引)拏(六十二)藥叉荦叉桑(六十叁)酤瑟(二合引)[赤*皮](六十四)喻儞[外/曰](六十五)羯哩摩(二合)[外/曰] (六十六)娑他(二合引)嚩囕(六十七)[外/曰]誐忙(六十八)曳[牟*含]馨散底計唧讷瑟吒(二合六十九)當(引)薩哩嚩(二合引七十)娑達野娑達野(七十一)末哩那(二合)野末哩那野(七十二)輸沙野輸沙野(七十叁)多(引)缽野多(引)缽野(七十四)嗢蹉(引)那野嗢蹉(引)那野(七十五)曷那曷那嚩日哩(二合)拏(七十六)娑啰娑啰難尼(引)那(七十七)摩(引)啰野摩(引)啰野朅尼儗(二合引)那(七十八)吽(引)吽(引)吽(引七十九)沒龍(二合)沒龍(二合)沒龍(二合八十)吒龍(二合八十一)唵(引)拶隸祖隸尊祢(引八十二)薩哩微(二合引)钐(引)娑達野娑嚩(二合引)賀(引八十叁)

  時阿阇梨誦此真言時。持金剛杵振金剛鈴。結金剛縛印以印動搖。次想唵字化成摩馨捺啰(二合)曼拏羅。複想曼拏羅中有八葉蓮花。每一葉中有一阿字。蓮花中心有四吽字。以二器物盛蓋。于曼拏羅想如本尊降伏彼人。即誦本真言。複想嚩字以爲界圍。如是觀想持誦。能禁縛一切衆生乃至天人等

  複次說護摩成就法。其火天總攝于諸天。而皆恒住護摩真實之理。善作種種事。此護摩能祭一切天。能作諸成就。若持誦者文句阙少儀法不具者。作此護摩即得圓滿。是故叁世諸佛十方菩薩。皆悉稱贊護摩之法。欲作息災增益敬愛叁種護摩。當用鑽木出火。若作降伏等護摩。當用旃陀羅舍中火及屍陀林內火。此護摩爐有四種相。一如圓月相。二如半月相。叁四方相。四叁角相。此四種爐各有護摩印法。于其爐內安輪金剛杵寶蓮花等印相。于護摩爐外依法安幖幟。于爐右邊安播帝哩窣噜嚩。及諸所用之物。周匝敷吉祥草。于爐左邊安阏伽水缽。誦一切成就真言。加持阏伽水以自淨手。依法燃柴請召火天。誦此請召真言曰

  唵(引)伊系曳(二合引)呬摩賀(引)部多祢(引)嚩哩始(一)提惹散怛摩(二)仡哩(二合)系(引)埵(引)忽底摩(引)賀(引)囕(叁)遏悉銘(二合)散儞呬妒婆嚩(四)唵(引)遏屹那(二合)曳(引五)祢[卑*也](切身)祢[卑*也](六)阿(引)尾阿(引)尾(七)摩賀(引)室哩(二合引)曳(引八)曷咩割咩(九)嚩(引)曷那(引)野娑嚩(二合引)賀(引十)

  持誦者誦此真言。以二手合掌。右手拇指動搖已。用阏伽水。以左手微灑淨于火內。即微作五供養。想東南隅火天來降。身短腹大遍身赤色。四臂四面面各叁目。頂戴寶冠而垂發髻。坐火輪上遍身羯磨光。右第一手作施願印。第二手持數珠。左第一手執軍持。第二手持杖。身嚴衆寶諸天眷屬圍繞。如是觀想已。即請召火天入護摩爐。時阿阇梨以護摩物。叁度擲于爐中而作護摩。即以阏伽水淨手獻供養已。回施功德勞謝火天。即告所欲成就之法。然後辯認護摩火焰善惡之相。若火焰白色或如傘蓋幢形。或似阏伽瓶右旋者。此皆善相當成本法。阿阇梨見此善相。即誦微妙歌贊。誦此贊時以唵字爲首莎賀字爲尾。梵音相續嘹亮流美其法必成。若作息災法當起慈悲心。若作增益法當起堅固不退心。若作敬愛法當起敬愛心。若作降伏法當現忿怒相起心食叁界。如是阿阇梨各依法。持誦本部真言文句周正。獻種種廣大供養。于護摩儀一切了知。若作護摩先用酥滿播帝哩作護摩。然後依法次第。若作息災增益敬愛叁種法。當用吉善物作于護摩。若作降伏法當用凶惡物作于護摩。如是瑜伽秘密之法。開觀想門入真實際。利樂有情要妙之道。而說頌曰

  愚迷諸衆生  堅心造衆惡

  如是罪業成  雲何得善果

  彼等愚迷者  而無方便智

  于此秘密門  棄背不修習

  深著于外境  起妄想愚癡

  罪福無分別  此法本清淨

  無生亦無滅  方便佛所說

  爲淨衆生智  如人欲泛海

  及彼江河等  須仗于船筏

  方能到彼岸  如是度輪回

  四流漂溺難  須乘法行船

  而至菩提岸  遠離疑惑網

  成就甚深法  如來所說道

  汝等勿生疑  輕毀不信受

  沈淪生死海  無有解脫時

  寂靜于身心  遠離于惑染

  身口意相應  出生方便慧

  除斷我人心  現證一切智

  佛說瑜伽大教王經囑累品第十

  爾時大遍照金剛如來。入最上成就金剛叁摩地。從定出已。告金剛手菩薩言。汝當谛聽我今說一切叁昧中金剛最上大叁昧成就法。此秘密成就真言觀想相應儀則等。善能成就一切如來金剛身口意。永不退轉

  複次阿阇梨面前安輪。持誦本真言已。入遍照如來叁摩地。以此持誦及叁摩地威神之力即成聖輪。從地而起光明熾盛。即誦佛眼菩薩真言以手持輪。于刹那間即自變身。如遍照如來而無有異。轉大法輪利樂有情。令得趣向叁乘聖道

  複次阿阇梨面前安金剛杵。持誦本真言已。入阿閦如來叁摩地。以此持誦及叁摩地威神之力即成聖杵。從地而起光明熾盛。以手持杵之間。即自變身如阿閦如來而無有異。諸佛菩薩悉皆圍繞。持金剛杵行于叁界。而住一切衆生心施一切衆生願

  複次阿阇梨面前安寶。持誦本真言已。入寶生如來叁摩地。以持誦及叁摩地威神之力即成聖寶。從地而起光明熾盛。複誦寶光菩薩真言。以手持寶光照十方。即自變身如寶生如來而無有異。持如意寶遊行佛刹降大寶雨除諸衆生貧窮之苦

  複次阿阇梨面前安蓮花。持誦本真言已。入無量壽如來叁摩地。以持誦及叁摩地威神之力即成聖花。從地而起光明熾盛。即誦白衣菩薩真言。以手持花。即自變身如無量壽佛而無有異。居極樂世界面如滿月。持法甘露施一切衆生

  複次阿阇梨面前安寶劍。持誦本真言已。入不空成就如來叁摩地。以持誦及叁摩地威神之力即成聖劍。從地而起光明熾盛。即誦多羅菩薩真言。以手持劍。即自變身如不空成就佛而無有異。如月清涼遊行佛刹。利樂衆生除彼煩惱。如是輪等五種聖法。依教持誦皆得成就

  複次世尊大偏照金剛如來。入平等住金剛叁摩地。從定出已。顧視大衆默然而住

  爾時慈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禮佛而白佛言。世尊若有阿阇梨。于此一切如來身口意秘密大瑜伽教中受灌頂者。諸佛菩薩當雲何觀。佛言慈氏彼諸如來及諸菩薩。觀此受灌頂阿阇梨。如觀菩提真心而無二相。何以故灌頂之法與菩提一故。佛言善男子汝今谛聽。此阿阇梨所有十方諸佛及諸菩薩現在說法者一日叁時來詣阿阇梨所。獻大供養如佛無異。俱發聲言。此阿阇梨即是我等諸佛父母。及爲我等諸佛之師

  複次善男子所有十方世界諸佛世尊現在說法者彼諸如來所有叁業積聚無量福德。是等阿阇梨一毛孔福德何以故此阿阇梨受瑜伽灌頂已。與一切佛智相應。真心微妙無有等故

  爾時慈氏菩薩聞佛說已。歎未曾有住立佛前。爾時阿閦如來寶生如來無量壽如來不空成就如來大遍照如來等。入金剛阿阇梨叁昧相金剛叁摩地。從定出已。告諸如來及彼菩薩言。谛聽谛聽所有叁世諸佛。皆來詣阿阇梨所恭敬供養。何以故此金剛阿阇梨。即是一切如來。智主

  爾時彼諸如來及諸菩薩。聞佛說已白佛言。世尊一切如來金剛身語心叁密成就法。當依何住。佛言一切如來金剛身語心叁密成就法。當依金剛阿阇梨身語心住

  複次諸菩薩白佛言。世尊此金剛阿阇梨身語心當依何住。佛言當依虛空住。菩薩白言虛空當依何住。佛言依金剛阿阇梨心住。菩薩白言心依何住。佛言心本離相而無所住

  爾時諸菩薩等聞佛說已。心念希有默然而住。佛告諸菩薩言。今此瑜伽大教有十種秘密真實之義。一曼拏羅。二叁摩地。叁印相。四行步。五坐位。六持誦。七護摩。八供養。九本事。十相應。此之十法大智所生。甚深秘密叁世諸佛同共宣說。若諸學法弟子及受灌頂者。于阿阇梨恒行恭敬尊重供養。所有叁密瑜伽之教。隨自根性依法受持展轉流傳。利益安樂一切衆生。佛言此瑜伽大教。汝阿阇梨等勿得傳于無信根人及輕法愚癡之者。若傳彼等法不成就及破昧。身壞命終墮大地獄。若複有人不依此妙法甘露精進焚修。是人不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況修諸苦行舍于頭目手足等。若人于此教中。隨修一法一行持誦精熟。住于寂靜入叁摩地。能斷煩惱現證佛果

  佛說此經已。諸菩薩等及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