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陀羅尼集經》

「密教部」經文901卷18頁碼:P0785
唐 阿地瞿多譯

  《陀羅尼集經》八 ▪第3页

  陀羅尼集經卷第八(金剛部中卷) / 大唐天竺叁藏阿地瞿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壇所。請一切佛般若菩薩金剛天等欲供養者。聖衆若到一一各作華座印咒。承迎安置本位總竟。然後作此法印誦咒。以印右轉叁遍七遍。皆得稱爲靜警。是名內外嚴密之法。作是法已。聖衆皆安坐受供養。咒師不解作此法者。多有諸惡魔神外鬼毗那夜迦等之所得便。即不安隱。治病亦爾。而作種種供養法事。總事已竟。又作是印更咒七遍。但誦前咒。盤陀盤陀次下更加文阇文阇。始雲莎诃。以印左轉。轉至叁匝誦咒七遍。此名解散亦名開鎖。若不依是法用之者。咒師得殃。譬如國王命諸群臣而爲宴會。遣諸兵將守捉街道。門戶牢密無人得入。事畢將散。亦複如是

  軍茶利使者法印咒第二十七

  印與般若使者印同。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口*戶]噜[口*戶]噜(二)揭啰阇(叁)揭啰阇(四)诃那诃那(五)莎诃(六)

  是一法咒。若欲使其使者治病。即誦此咒。若留使者遣看病者。亦誦此咒。若用軍茶利法治病之時。即遣使者看其病人。若軍茶利住。使者得去。若軍茶利去。使者即住如是更互皆悉有驗

  軍茶利金剛受法壇

  若欲受持軍茶利法。先畫其像。遍身青色兩眼俱赤。攬發成髻。其頭發色黑赤交雜。如叁昧火焰。張眼大怒。上齒皆露而咬下唇。作大嗔面。有二赤蛇兩頭相交。垂在胸前。頭仰向上。其兩蛇尾各穿像耳。尾頭垂下至于肩上。其二蛇色如黃侯蛇。赤黑間錯。其像有八臂手。右最上手把跋折羅。屈臂向上。下第二手把長戟拄。屈臂向上。其戟上下各有叁叉皆有鋒刃。一頭向上一頭拄地。下第叁臂壓左第叁臂。兩臂相交在于胸上。右手中把兩個赤蛇。其蛇相交。各向像面。左手亦把一頭赤蛇。兩手各作跋折啰印。兩手大指各撚小指甲。余指皆申。即以左手壓右腋前。次以右手壓左腋前。即是身印。下第四臂仰垂向下。勿著右[膫-(日/小)+(誇-大)]。五指皆申施無畏手。左上手中把金輪形。屈臂向上。輪有八角。毂辋成具。下第一手中指以下叁指各屈向掌。大指撚中指上節側。頭指直豎。向上申之。屈其臂肘。手臂向左。下第四手橫覆左[膫-(日/小)+(誇-大)]指頭向右。八手腕中皆著金钏。以紫色地散花錦天衣。絡髆項背。令其天衣頭。分左右各垂向下。將以綠表肉紅裹帶。用系其腰。虎皮與錦。鞔其兩[膫-(日/小)+(誇-大)]。其兩腳胫各有赤蛇。絞其腳胫。其兩蛇色赤黑間錯。仍令其像立于七寶雙蓮花上。其右腳指還向右邊。其左腳指還向左邊。其像左邊踝子以下。畫一鬼王。身似人形軀貌粗大。作白象頭。屈膝跪坐。舉頭向上瞻仰像顔。其鬼右手把蘿蔔根。屈臂向上。左臂平屈。展手仰掌把歡喜團。其手兩腕皆著金钏。其鬼頸下著金纓絡。將以綠帶系其腰上。以朝霞錦鞔其兩[膫-(日/小)+(誇-大)]。畫此像已。覓一淨房。佛堂亦得。當于其中燒香啓白。掘去惡土瓦石糞等。更將余處淨黃土來。填其掘處。堅築令平四面正等。咒師即以香湯洗浴著新淨衣。施主亦然。與其建立忏悔罪障受法道場。其道場地先以香泥塗之一遍。次即結界作法事訖。次以佉陀羅木作橛四枚。枚別各長橫量八指。用大心咒。咒其橛子一百八遍。即于其地四角釘之。其四角橛。一釘已後永莫拔卻。咒白芥子亦複如是。即于四方及其中央。各穿作孔深一搩許。埋其芥子。後以牛糞香湯和已更塗其地。塗一遍已又更結界。次立道場隨意闊狹。懸諸幡蓋及諸寶物。極令嚴淨。更作一遍結界法事。即以少分花香。供養行道已竟。發遣金剛。既發遣已。當道場中。以五色作四肘法壇。言五色者。所謂一白二黃叁赤四青五黑。欲作壇時。更以種種名香和水。以大心咒咒其香水一百八遍。用塗其地待湆幹。即用粉繩而拼其地。四方正等作規界已。先下白粉。次黃後赤次青後黑。其壇中心作蓮花座。安軍茶利金剛形像。東面安置叁跋折啰。南面北面亦如東面。四角各安二跋折啰。各相交叉(如十字形)。于西門內南北兩相。各別安置二跋折啰。其上各安飲食供養。其食皆須種種餅果具足十盤。四面四盤。四角四盤。中心一盤。外著一盤施與一切諸鬼神等。燈五十二盞。若不辦者用十六盞。中心四角。各著一盞。外院四角各一盞燈。四門兩邊各一盞燈。四角各豎一口大刀。四門當中各豎一箭。中心仰著明鏡一面。咒師在于西門面向東坐。咒師南邊安一火爐。擬燒酥蜜乳酪胡麻粳米等物。其咒師前敷淨布已。布上安置種種香花及飲食等。總安置竟。更結界已。咒師誦咒印其香爐。手把香爐燒香啓白。法用如前。即作護身辟除結界召請等法。一依如前十一面說。即把香爐。先當供養阿彌陀佛。次當供養東方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等梵釋四王。乃至十方亦複如是。總供養已。放著香爐至心叁禮。次散一切上妙香花。次當行道。次燒酥蜜飲食等物而爲供養。若其日日無有香花飲食等物可供養者。即作一切供養之印而供養之。其印如前般若部說咒曰

  唵(一)薩婆菩馱阿提瑟恥(二合)帝(二)悉頗(二合)啰醯(上音)迷(叁)伽伽那(去音)劍(平音四)娑缦馱(五)莎诃(六)

  次作般若印。當心上著。口說叁業所犯之罪發露忏悔。正坐莫動。數數禮佛口贊歎雲。諸佛智慧大勇精進。那羅延力般若波羅蜜多等功德之行。次發願雲。願弟子等若在人中。常聞大乘法及陀羅尼印等法藏。不見惡事不聞惡法。不遇外道諸惡人等。不遭九橫。若命終時十方淨土隨意往生。常見諸佛。一切衆生亦複如是。發是念已誦大心咒一千八遍。及次第作當部法印而爲供養。從此已後日日每旦洗手面訖。口嚼楊枝揩齒淨已。誦小心咒咒手中水。滿七遍已向東散之。如是叁遍。然後更咒手中淨水。滿七遍已散灑頭上。後爲洗浴。如其緣事不得洗浴。直作灑水法事結淨。然後入房作護身竟。入道場中如是供養。如不能辦日日飲食。空用香花作供養印。供養亦得。要須夜別一時供養忏悔。日別叁時誦咒。乃至滿足一百萬遍。數滿足已散去法壇。更作泥飾還如初時。安置法用一夜供養作法。事竟擎取其壇中心水罐。出于道場西門之外。又更別作一小方壇。壇上安置一小床子。令受法人坐床子上。以水灌于受法人頂。當灌頂時。其受法人心口發願。灌頂畢已。著衣入于道場之內。一一次第作印發遣。是故常得軍茶利金剛護念。一切行用皆有靈驗

  軍茶利金剛救病法壇

  若有人著鬼神病者。于病人家。如法莊嚴道場畢已。即著施主上好衣服。與作四肘二色彩壇。一白二赤。壇開四門。五方各畫二跋折羅(十字交著)其壇四角各豎長刀一口。四門各豎好箭一只。中心安鏡一面仰著。種種飲食共宬十盤。四面四盤四角四盤中心一盤。壇外一盤施與一切鬼神。燈十二盞。香水娑羅一。壇外西南。別泥一所小圓壇子。著一盤食安一盞燈。與一切鬼神。大壇中心著一水罐。滿宬淨水。以青柏葉青竹柳葉。以生絹束插其罐口。限叁日內。在于壇所誦前大咒。以病人差爲限即止。唯燒安悉香。若不誦咒病人還房。若誦咒時還入壇內。咒師病人俱斷一切酒肉五辛。若其食者作法不成。若不如法不淨潔者。咒師病人二人俱被毗那夜迦鬼王所打。不能辟除。不如元來不爲作法。一切所有香華香水飲食等物。皆咒七遍。壇中所用一切物等。皆亦如是咒七遍已然後入用。若如是者作法即成

  軍茶利金剛治病法。用大心咒中心咒小心咒。大心咒曰

  唵(一)戶盧戶盧(二)底瑟吒(二合)底瑟吒(二合叁)盤陀盤陀(四)诃(上音)那诃那(五)阿蜜哩(二合)羝(六)嗚[合*牛] (七)[打-丁+市](八)

  中心咒曰

  唵(一)杜那杜那(二)诃(上音)那诃那(叁)嗚[合*牛](四)[打-丁+市] (五)

  小心咒曰

  唵(一)阿蜜哩(二合)羝(二)嗚[合*牛](叁)[打-丁+市]

  金剛軍茶利。在于佛前說此咒時。一切鬼神皆悉戰栗地皆震動。若人病患吐食不下。數數低頭頭旋倒地。是伏屍鬼入人身中令人作病。以酥和娑羅樹脂香。咒七遍已火中燒之。熏病人身其病即差。若不差者。以白芥子咒七遍已。繞身七匝乃燒火中。如是燒滿二十一遍其病即差。作此法者金剛大歡喜。若人患心東西狂走。或脫衣坐。或亂發髻。或取塵土以汙其身。複欲行房。數數吃食皆言不飽。或欲相打或欲相殺。赴入水火不避直進。或向湯水即墮其中。如是種種多端狀者。決定知是鬼入身中令作此病。是時咒師。即與其作二肘水壇。手執香爐。供養十方一切諸佛。燒安悉香及薰陸香二種皆得。病人頭上作護身印。數數誦咒其病即差。一日不差二日即差

  若患風熱病數數驚忙。或出或入心志不定。又複數數視婦女時或好或惡。如是病者。以娑羅樹香咒燒即差。若無此香。當取牛黃和白芥子咒燒。即差。其藥常須隨身帶行。天使者鬼所作之病。燒前香者即得除差。煙火之鬼。若人誦持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等咒者。其鬼常隨伺求人便。入人身中作業不成。令人不好。種種作法不成就者。人定以後即用淨酥。然一盞燈咒叁七遍。將此燈盞安置床底以缽覆燈。用左腳蹋覆燈缽上。誦咒七遍所在治病。不畏一切諸鬼神等不能障礙。若不作此咒。即令咒師心意所作轉變不定

  若人患眼淚洟唾俱出眠臥出聲。如是病者。還作上法其病即差

  若病人家遣使。請喚咒師來時。使到師邊。若其面向西南西北。此病不差。亦不得去。咒師莫去。若被貴人喚不得已去者。自作護身印。至心誦咒二十一遍然後乃去。到于彼處即放還來。更不留連。若下凡人不去最好。去而無益即失名聞

  若病人家使到師邊。若其使者。以舉左手數數摩面。咒師莫去若去不來。貴人賤人同如前法

  軍茶利像宜置南方面向北坐。咒師對像面向南坐。治病處作二肘水壇。其壇中心安一火爐。咒布瑟波(二合唐雲花也)迦啰毗啰華二十一遍。投火中燒。如是燒滿一百八遍。所有病痛治無不差。作此法者。一切鬼神總皆被縛不敢作惡。咒水七遍。先須遍灑咒師頂上。如是七遍。然後乃往向病人所。又咒淨水二十一遍。…

《陀羅尼集經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