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羅尼集經》十一 ▪第2页
陀羅尼集經卷第十一(諸天卷下) / 大唐天竺叁藏阿地瞿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哩(二)陀那陀若(叁)缽啰(二合)婆(上音)啰怛(二合上音)儞(四)莎(去音)诃(五)
是法印咒。若有人等日日相續。受持此印至心誦咒。供養地天。得一切珍寶。若作都壇時亦通一位。喚而供養一切歡喜
火天法印咒第十六
直豎右手後叁指。頭指少曲。以大指屈在掌中。頭指來去咒曰
唵(一)阿耆那(去音)曳(二)诃弊(毗治反)歌弊(同上下同叁)婆诃那(去音)夜(四)地弊地弊(五)地跋夜(六)莎(去音)诃(七)
是法印咒。咒師若作一切壇法供養之時。先喚火天坐于火爐華座中已。燒酥蜜等種種供養竟。即移火天于火爐邊。安置坐之。然後以次請一切佛。及請般若一一菩薩一一金剛並請天等。安置火爐華座中已。燒酥蜜等及以五谷種種華香。並諸餅果香水等物。而爲供養竟。一一次第還作本印。誦其本咒而送本位。供養遍已。作發遣印而令散之
火天子助咒師天驗印第十七
右臂屈肘。向上直豎。頭指中指及無名指。屈頭向掌頭勿著掌。直豎大指。撚頭指側
閻羅王法身印咒第十八
屈右手叁指。仍稍出頭指叁分許。以大指博附著頭指下節文。頭指來去咒曰
唵(一)閻摩啰阇(二)烏揭啰(上音)毗[口*梨](二合)耶(叁)阿揭車(四)莎(去音)诃(五)
是法印咒。若作大壇供養一切諸佛等時。即作此印誦咒七遍。其閻羅王即來受供。心大歡喜
一切龍王法身印咒第十九(亦名優婆難陀龍王印)
以右肘頭。在左肘內。複以右手後四指少曲以大指博頭指少曲之。左手反曲向右手上。右手亦如是。兩手相向狀如蛇口。以二手四指。開合來去(咒用後咒)
又有龍王法身印第二十
左右臂腕准前不改。但以左右小指無名指。反叉掌中。右押左。二中指直豎頭相拄。以二食指拄中指背上節。以二大指少曲。各拄二食指內中節。頭指來去(同誦後咒)
咒曰
唵(一)蒲只蒲只(二)蒲雞蒲伽跋底(叁)嗚[合*牛]诃(上音四)
是法印咒。若作大會供養壇時。即作此印誦咒。喚入都壇會中。同供養者。即得一切皆悉歡喜。若欲祈雨。當具作壇供養作法。依祈即得降雨便足
五方龍王華座印第二十一(不見別咒)
二手八指似曲不曲。皆向上豎。二小指頭相離二分。二無名指及二中指。頭各相離可二寸許。二頭指頭相去四寸。並豎大指二指相著
五方龍王牙印第二十二(不見別咒)
屈右臂肘。直向上豎。屈無名指小指在掌。中指直豎。又屈頭指。指頭側著中指中節。以大指撚頭指頭側
祈雨法壇
若欲乞雨。可就國中四望勝地。及好池泉有龍之處。近其池側。修理平淨。方面各取正五十步。著淨衣服。置立道場竟。當中心作十二肘壇。八肘亦得。其壇四方。皆將皂布幕帏繞之。上方亦覆。于其幕內多懸皂幡。又以五色粉繞四畔。其壇界畔。唯作一重而開四門。壇之東門。將以埿作一龍王身。身長叁肘。一身叁首。其龍立地。龍身一肘在于壇內。二肘在外。次于南門。又以泥作一龍王身。身長五肘。一身五首。其龍立地。龍身一肘在于壇內。四肘在外。次于西門。又以泥作一龍王身。身長七肘。一身七首。龍身立地。龍身長一肘在于壇內。六肘在外。次于北門。又以泥作一龍王身。身長九肘。一身九首。龍身立地。一肘在內。八肘在外。次壇中心。又以泥作一龍王身。身長八肘。一身一首。龍頭向東。五龍王前。龍別各安一大瓦瓶。瓶上各以白粉塗之。其瓶身上。以真牛黃各畫四個須菩提像。結加趺坐。一一瓶。中口滿著雜華若無生華以彩華充。其瓶項上花鬘絞絡。其壇四角。各別安一赤銅水罐。其罐各受可一鬥者。滿盛淨水。不須畫飾。其口插柳柏枝。竹枝亦得中用。各並葉取。又各以生五色彩帛。系其枝上。共成一束。其彩色別各長五尺。其壇內外。多以埿作小龍子形。以爲眷屬。五龍王前。各以種種餅菓飲食。一大牙盤盛而供養。其食日別換新好者。作是壇法乞雨之時。每日以煮五谷一石。散施地上鬼神等食。作法時共八弟子伴。悉曾經入都道場者。令入驅使。以外余人不得辄入。其作法人等。唯合得食幹粳米飯粳米乳粥餅果子等。不得吃菜。香湯洗浴著新淨衣。入壇作法。一上廁時一度洗浴。著新淨衣。方入壇上。遣一咒師坐于壇內。多燒雜香至心誦咒。直護身作莫作結界。如是八人更互入壇誦咒。不得令其壇內空虛。日夜誦咒咒聲莫絕。每至夜然一百二十盞燈。若欲出入來去之時。皆從西門出入來去。其余叁門不得辄入。帏幕以外四面。 各別而開一門。門別各懸雜彩色幡。門別張幕多敷氈褥。供給香油飲食臥具。又請有德有行精進衆僧。及自清齋。香湯洗浴著新淨衣。入帏之內。轉大雲經。孔雀王經。大雲輪經。六時繞壇行道禮拜。助祈雨人。若能如是作法乞雨。叁日得雨。若不得者一七日內必得大雨
那羅延天身印咒第二十叁(亦名呼召印上下例然也)
以兩手四指。反相叉。仰掌向上。指頭向上直豎。二大母指各附二食指側。大母指來去咒曰
跢侄他(一)唵(二)那羅延提婆那(叁)訖柳(二合)噓拏(二合)訖柳(二合)噓拏(二合四)莎诃(五)
那羅延天無邊力印第二十四
准前印上回掌。向身合腕。以左手大母指。屈入右手大母指岐間。以右手大母指。押左手大母指。誦前咒。作此印咒。能移山覆海。不得與人結怨。必爲報仇損于前人。慎之慎之
乾闼婆身印咒第二十五
以二小指左右相叉。以二無名指。鈎取二小指。在掌中。二中指直豎頭相拄。二頭指附二中指側少屈。二大母指並散豎。大母指來去咒曰
唵(一)薩婆乾闼婆那(二)迦噜茶耶(叁)畔陀畔陀(四)莎诃(五)
緊那羅身印咒第二十六
以左右二中指無名小指。合掌相叉右押左。二頭指豎頭相拄。開掌一寸許。二大母指散豎。來去咒曰
唵(一)跋折啰(二)緊那啰伽(去音)耶(叁)畔陀畔陀(四)莎诃(五)
摩呼啰伽身印咒第二十七
以兩手把卷。仰掌側相著。先豎二頭指。又以二大母指。各撚二中指側文上。頭指來去咒曰
唵(一)薩婆摩呼啰伽(二)伽啰吒耶(叁)莎诃(四)
摩诃摩喻唎印身咒第二十八(唐雲孔雀王印用此結界縛魔)
先以左手中指。叉入右手中指背。左手頭指無名小指。並把右手中指背。又以右手頭指無名小指。把左手大母指。左手大母指。在右手大母指岐間。出頭。與右手中指相撚。右手大母指押右手頭指中指甲上。左手頭指。直豎來去咒曰
跢侄他(一)唵(二)摩诃摩喻利(叁)薩婆伽那缽地(四)畔陀畔陀(五)嗚[合*牛]頗吒(二合六)莎诃(七)
摩诃摩喻利集天衆印第二十九(與遮文荼追天鬼印同也)師子王呼召咒法第叁十
起立先以左手頭指。屈第二節。又以左手大母指。押頭指上。又以中指押大母指甲上。無名小指直豎。舉手與左膊齊。又以右手大母指。屈入掌中。叁指把卷又與右膊齊。回手掌向膊。頭指直豎來去咒曰
跢侄他(一)唵(二)吼吼吼吼(叁)呼呼呼呼(四)诃诃诃诃(五)莎诃(六)
作此印時一切鬼神一呼立至
師子王護界印咒第叁十一
與前軍茶利金剛一字降魔王印同。唯改二中指頭拄眉間咒曰
唵[合*牛](一)豆留豆留(二)[合*牛][合*牛][合*牛][合*牛](叁)
繞壇叁匝。發大聲吼。誦此咒已。所有一切毗那夜迦。聞此咒音皆悉散滅
伽噜茶呼召印咒第叁十二
仰二手掌。右押左。以右手大母指。鈎取左手大母指左手亦如之。左手中指無名小指。屈指在右手掌中。以右手中指無名指小指。押右手叁指甲上。頭指直豎來去咒曰
唵(一)跋折啰伽噜拏(二)嗔陀嗔陀(叁)摩他摩他(四)[合*牛]泮(五)莎诃(六)
大辯天神王呼召印咒第叁十叁
先以右手大母指。屈入掌中。中指無名小指把卷。又以左手向前。把右手腕。右手頭指來去咒曰
跢侄他(一)唵(二)摩诃提婆布怛啰(叁)卻吒(二合)旁伽(四)賀悉跢(二合)曳(五)莎诃(六)
焰摩檀陀呼召印咒法第叁十四
以兩手中指無名小指。正相叉。二頭指豎頭相拄。二大母指各附二頭指側。開掌如掬水法。大母指來去咒曰
跢侄他(一)唵(二)焰摩檀馱那(叁)屍朋迦唎尼(四)跋折利杜堤(五)[王*垔]醯[王*垔]醯(六)莎诃(七)
水天呼召印咒第叁十五
以兩手小指頭。側相博二無名指在小指後。指心相撚。二中指亦然。二頭指苾捺二中指背第一節上。仰掌狀如掬水法。以二大母指。各附食指側。大母指來去咒曰
跢侄他(一)烏馱(去音)迦提婆那(二)[王*垔]醯[王*垔]醯(叁)莎诃(四)
若欲作此水天印咒法者。當作縱廣四肘水壇。壇開四門。其壇北面安水天座。安十六盤飲食供養。燒熏陸香。咒師洗浴著新淨衣。面向北坐。誦咒滿足一千八遍。祈雨先得。若入水中作此印法。履水如地
造水天像法
以白檀木刻作其像。身高五寸。似天女形面有叁眼。頭著天冠身著天衣。璎珞莊嚴。以兩手捧如意寶珠。身高二寸半作亦得。造此像已安木函內。以錦囊盛系于左臂。諸願悉隨次作身印
水天身印第叁十六
起立並腳。合掌當眉間。二頭指押二大指頭。作此印者水天身現
風天法印咒第叁十七
起立地。兩腳相離二尺許。腳指並齊。左右中指屈中節在掌中。次以並二大指。各押中指側上。鈎左右頭指無名指小指。頭皆相著。叁指側皆開合腕。以二大指下節當額上著。指頭向上咒曰
唵(一)婆遮鞞(二)阿揭車(叁)莎(去音)诃(四)(印無來去法印出十一面咒是當部)
阿修羅王法印咒第叁十八
以左手中指等。屈指頭離掌叁分許。其頭指曲。以大指亦稍曲。與頭指相應。大指來去咒曰
唵(一)毗摩質多啰(二)阿蘇啰(叁)地波多曳(四)莎(去音)诃(五)
是法印咒。若作大都法壇之時。作此印咒喚入供養。一切歡喜
遮文茶法印咒第叁十…
《陀羅尼集經十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