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般涅槃經》

「寶積部·涅槃部」經文375卷12頁碼:P0605
宋 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大般涅槃經》叁十二 ▪第2页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續本經文上一頁當得故。故得言有。是名分別答。若有說言。斷善根者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名置答

  迦葉菩薩言。世尊。我聞不答乃名置答。如來今者何因緣答而名置答。善男子。我亦不說置而不答乃說置答。善男子。如是置答複有二種。一者遮止。二者莫著。以是義故得名置答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雲何名因亦是過去現在未來。果亦過去現在未來。非是過去現在未來。佛言。善男子。五陰二種。一者因二者果。是因五陰是過去現在未來。是果五陰亦是過去現在未來。亦非過去現在未來。善男子。一切無明煩惱等結悉是佛性。何以故。佛性因故。從無明行及諸煩惱得善五陰。是名佛性。從善五陰乃至獲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故我于經中先說。衆生佛性如雜血乳。血者即是無明行等一切煩惱。乳者即是善五陰也。是故我說從諸煩惱及善五陰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如衆生身皆從精血而得成就。佛性亦爾。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斷少煩惱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羅漢人猶如生酥。從辟支佛至十住菩薩猶如熟酥。如來佛性猶如醍醐。善男子。現在煩惱爲作障故。令諸衆生不得睹見。如香山中有忍辱草。非一切牛皆能得食。佛性亦爾。是名分別答。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五種六種七種佛性。若未來有者雲何說言斷善根人有佛性耶。佛言。善男子。如諸衆生有過去業。因是業故衆生現在得受果報。有未來業以未生故終不生果。有現在煩惱。若無煩惱一切衆生應當了了現見佛性。是故斷善根人以現在世煩惱因緣能斷善根。未來佛性力因緣故還生善根。迦葉言。世尊。未來雲何能生善根。善男子。猶如燈日雖複未生亦能破闇。未來之生能生衆生。未來佛性亦複如是。是名分別答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言五陰是佛性者。雲何說言衆生佛性非內非外。佛言。善男子。何因緣故如是失意。我先不說衆生佛性是中道耶。迦葉言。世尊。我實不失意。直以衆生于此中道不能解故。故發斯問。善男子。衆生不解即是中道。或時有解或有不解。善男子。我爲衆生得開解故。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何以故。凡夫衆生或言佛性住五陰中如器中有果。或言離陰而有猶如虛空。是故如來說于中道。衆生佛性非內六入非外六入。內外合故名爲中道。是故如來宣說佛性即是中道。非內非外故名中道。是名分別答。複次善男子。雲何名爲非內非外。善男子。或言。佛性即是外道。何以故。菩薩摩诃薩于無量劫。在外道中斷諸煩惱。調伏其心教化衆生。然後乃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以佛性即是外道。或言。佛性即是內道。何以故。菩薩雖于無量劫中修習外道。若離內道則不能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以佛性即是內道。是故如來遮此二邊。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亦名內外是名中道。是名分別答。複次善男子。或言佛性即是如來金剛之身叁十二相八十種好。何以故。不虛诳故。或言佛性即是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及叁念處首楞嚴等一切叁昧。何以故。因是叁昧生金剛身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故。是故如來遮此二邊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亦名內外是名中道。是名分別答。複次善男子。或有說言。佛性即是內善思惟。何以故。離善思惟則不能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是故佛性即是內善思惟。或有說言。佛性即是從他聞法。何以故。從他聞法則能內善思惟。若不聞法則無思惟。是以佛性即是從他聞法。是故如來遮此二邊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亦名內外。是名中道。複次善男子。複有說言。佛性是外謂檀波羅蜜。從檀波羅蜜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以說言檀波羅蜜即是佛性。或有說言。佛性是內謂五波羅蜜。何以故。離是五事當知則無佛性因果。是以說言五波羅蜜即是佛性。是故如來遮此二邊。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亦內亦外是名中道。複次善男子。或有說言。佛性在內譬如力士額上寶珠。何以故。常樂我淨如寶珠故。是以說言佛性在內。或有說言。佛性在外如貧寶藏。何以故。方便見故。佛性亦爾在衆生外。以方便故而得見之。是故如來遮此二邊。說言佛性非內非外亦內亦外。是名中道

  善男子。衆生佛性非有非無。所以者何。佛性雖有非如虛空。何以故。世間虛空雖以無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是故雖有非如虛空。佛性雖無不同兔角。何以故。龜毛兔角雖以無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是故雖無不同兔角。是故佛性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雲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諸衆生不斷不滅猶如燈焰。乃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故名有。雲何名無。一切衆生現在未有一切佛法常樂我淨。是故名無。有無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說衆生佛性非有非無。善男子。若有人問是種子中有果無果耶。應定答言。亦有亦無。何以故。離子之外不能生果。是故名有。子未出牙。是故名無。以是義故亦有亦無。所以者何。時節有異其體是一。衆生佛性亦複如是。若言衆生中別有佛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衆生即佛性。佛性即衆生。直以時異有淨不淨。善男子。若有問言。是子能生果不是果能生子不。應定答言亦生不生。世尊。如世人說乳中有酪。是義雲何。善男子。若有說言乳中有酪是名執著。若言無酪是名虛妄。離是二事應定說言亦有亦無。何故名有。從乳生酪。因即是乳果即是酪。是名爲有。雲何名無。色味各異服用不同。熱病服乳冷病服酪。乳生冷病酪生熱病。善男子。若言乳中有酪性者。乳即是酪酪即是乳。其性是一何因緣故。乳在先出酪不先生。若有因緣一切世人何故不說。若無因緣何故酪不先出。若酪不先出。誰作次第乳酪生酥熟酥醍醐。是故知酪先無今有。若先無今有是無常法。善男子。若有說言。乳有酪性能生于酪。水無酪性故不生酪。是義不然。何以故。水草亦有乳酪之性。所以者何。因于水草則出乳酪。若言乳中定有酪性。水草無者是名虛妄。何以故。心不等故故言虛妄。善男子。若言乳中定有酪者。酪中亦應定有乳性。何因緣故乳中出酪酪不出乳。若無因緣當知是酪本無今有。是故智者應言乳中非有酪性非無酪性。善男子。是故如來于是經中說如是言。一切衆生定有佛性。是名爲著。若無佛性是名虛妄。智者應說衆生佛性亦有亦無。善男子。四事和合生于眼識。何等爲四。眼色明欲。是眼識性非眼非色非明非欲。從和合故便得出生。如是眼識本無今有已有還無。是故當知無有本性。乳中酪性亦複如是。若有說言水無酪性故不出酪。是故乳中定有酪性。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諸法異因異果。亦非一因生一切果。非一切果從一因生。善男子。如從四事生于眼識。不可複說從此四事應生耳識。善男子。離于方便乳中得酪酪出生酥。不得如是要須方便。善男子。智者不可見離方便從乳得酪謂得生酥亦應如是離方便得。善男子。是故我于是經中說。因生故法有。因滅故法無。善男子。如鹽性醎。能令非醎使醎。若非醎物先有醎性。世人何故更求鹽耶。若先無者當知先無今有。以余緣故而得醎也。若言一切不醎之物皆有醎性微故不知。由此微性鹽能令醎。若本無性雖複有鹽不能令醎譬如種子自有四大緣外四大而得增長芽莖枝葉。鹽性亦爾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不醎之物先有醎性者。鹽亦應有微不醎性。是鹽若有如是二性。何因緣故。離不醎物不可獨用。是故知鹽本無二性。如鹽一切不堿之物亦複如是。若言外四大種力能增長內四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次第說故。不從方便乳中得酪生酥乃至一切諸法皆不如是非方便。得四大亦複如是。若說從外四大增內四大。不見從內四大增外四大。如屍利沙果先無形質見昴星時果則出生足長五寸。如是果者實不因于外四大增

  善男子。如我所說十二部經。或隨自意說。或隨他意說。或隨自他意說。雲何名爲隨自意說。如五百比丘問舍利弗。大德。佛說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諸大德。汝等亦各得正解脫。自應識之。何緣方作如是問耶。有比丘言。大德。我未獲得正解脫時。意謂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複有說言。大德。我未獲得正解脫時。謂愛無明即是身因。作是觀時得阿羅漢果。或有說言。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飲食五欲即是身因。爾時五百比丘各各自說己所解已。共往佛所稽首佛足右繞叁匝。禮拜畢已卻坐一面。各以如上己所解義向佛說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諸人誰是正說誰不正說。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一一比丘無非正說。舍利弗言。世尊。佛意雲何。佛言。舍利弗。我爲欲界衆生說言父母即是身因。如是等經名隨自意說。雲何名爲隨他意說。如巴吒羅長者。來至我所作如是言。瞿昙。汝知幻不。若知幻者即大幻人。若不知者非一切智。我言。長者。知幻之人名幻人耶。長者言。善哉善哉。知幻之人即是幻人。佛言。長者。舍衛國內波斯匿王。有旃陀羅名曰氣歔。汝知不耶。長者答言。瞿昙。我久知之。佛言。汝久知者可得即是旃陀羅不。長者言。瞿昙。我雖知是旃陀羅。然我此身非旃陀羅。佛言。長者。汝得是義知旃陀羅非旃陀羅。我今何故不得知幻而非幻乎。長者。我實知幻。知幻人知幻果報知幻伎術。我知殺。知殺人知殺果報知殺解脫。乃至知邪見。知邪見人知邪見果報知邪見解脫。長者。若說非幻之人名爲幻人。非邪見人說邪見人得無量罪。長者言。瞿昙。如汝所說我得大罪。我今所有悉以相上。幸莫令彼波斯匿王知我此事。佛言。長者。是罪因緣不必失財。乃當因是墮叁惡道。是時長者聞惡道名心生恐怖白佛言。聖人。我今失意獲得大罪。聖人。今者是一切智應當了知獲得解脫。我當雲何得脫地獄餓鬼畜生。爾時我爲說四真谛。長者聞已得須陀洹果。心生慚愧向佛忏悔。我本愚癡佛非幻人而言是幻。我從今日歸依叁寶。佛言。善哉善哉。長者。是名隨他意說。雲何名爲隨自他說。如我所說。如一切世間智者說有我亦說有。智者說無我亦說無。世間智人說五欲樂有無常苦無我可斷。我亦說有。世間智人說五欲樂有常我淨無有是處。我亦如是說無是處。是名隨自他說。善男子。如我所說。十…

《大般涅槃經叁十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