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九頌精義論》下
勝德赤衣菩薩造 / 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诏譯
此中應問。彼勝義谛中雲何自性。答頌自喻言與陽焰等
其陽焰者。謂地塵日光叁事假合。如陽焰聚前見後壞。是故頌言見即壞無相
諸有所得別別境界其義亦然。雖各表了皆無自性。何以故。彼等自性前後不和合故。性不相等故。愚者取著于一性轉。是故此等皆墮世俗有情趣故
複次此中若能取所取對礙性空即自性。明亮本來不生心法發現猶如影像。爲釋此義故
第七頌言
所取如影像 無始從心生
即彼相及識 互相如影像
此言所取知影像者。謂此與彼而相似故。所似雲何如鏡等中見面等像。此複雲何。謂從心生以彼唯心有所生故。心即系屬有其所取外境相等不舍爲性。此義終竟
複次如外所取鏡中面像。即彼諸法以慣習種子領納于心。于無二中取其有二對礙之相。由無始來從心所生如彼影像。或同時異時所緣伺察彼皆無性。非唯心法亦由所緣之相而能引生能緣識心。是故有相
凡言相者攝集爲義。非唯一法由彼所取如是有相能取亦然。此中意者。所取無性能取不實。頌言互相。互相者即和合義。互相和合皆如影像。如影像故能取所取彼二互相不相離性。即彼二法于無所得中互相從。彼心法出現有所得相
此總意者。彼心自性本來明亮無能取所取二種之相。本離貪等無明垢染。清淨潔白離諸取著。故下頌雲。如水中月。爲釋此義故
第八頌言
觀自淨種中 若智月出現
彼如水中月 現前無所有
觀者定義。定謂心一境性相。于彼定中有所觀想。心自在故。頌言自者。謂自種子淨即清淨。清淨者離濁之義。從自身語心種子所成。等無間緣出生想
★纥哩字變成普遍熾焰光明。于是光中從心種子出甘露光廣大照耀其光複成極大火輪。乘彼火輪出慧方便。複從是生彼
★诃字門。其字振發大聲。于中出現八葉蓮華。诃字處中內外想布十六分位。複想
★迦字成星宿衆周匝圍繞。複于相應方位想佛蓮華。彼十六分皆成月輪。如是觀已複于其上自淨種中想現
★吽字具熾盛光。于其光中出現大火熾盛光焰。當觀自身從智月中生菩提心。複從是生金剛智月。當知月者即金剛智普遍世間。智光照耀一切色相。是故頌言若智月出現
彼智金剛成就出生慧及方便。無喻涅槃之相複從慧生。金剛界中摩摩枳菩薩相觀想。甚深最上微密叁摩缽底密雲彌布普現光明。其菩薩者。身相青色八臂叁面。正面青色。右面黃色。左面白色。右第一手執劍。第二手執箭。第叁手執鈎。第四手執金剛杵。左第一手執輪。第二手執弓。第叁手執罥索。第四手執鈴。而彼菩薩理智相合。諸所施作皆順方便。衆相莊嚴頂戴阿閦佛冠。現于熙怡可愛之相。加趺而坐。如阿多西清淨之華具有日輪最勝圓光。複如大樂自性金剛薩埵之相。灑諸甘露遍于一切。此菩薩身即如來身。從慧方便之所出生。是故頌言如水中月
頌言若者即是如義如水月故。此即是空。從是空法之中出生諸法。其所出生即本來不生性。所以喻言如水中月
此中如是。若于法界自性中取著有性者而實無性。何以故。頌言現前無所有故
由彼如是于一切法無所得。真如中有所作所證而實不能。若有作有證者皆是方便建立諸法。與虛空等爲證成此義故
第九頌言
若相應者智 彼即虛空相
是故智所知 皆如虛空相
所言相應。當知即是智之與定二法相應。彼之相應即是金剛。有彼相應法故名相應者
由彼相應者所有之智。于一切法無所取無二相中。以慧方便生如來身。非如前說蘊處界等戲論自性。此義終竟
然如來身不動法界自性所成本來不生。何以故。以如來等自性離故。此即無性止不可說
無性者。謂本來不生故名無性。是故頌言如虛空相
此複雲何。謂離一切戲論之性。故如虛空。以彼虛空如是相故。而虛空相應當如是。如理伺察。相者標表義。複次當知于一切法無障礙自性中有所作用者。謂由智入叁界心心所相如虛空相。顯示所知無明隨現有情及器二世間相蘊處界等戲論自性。是即所知爲智境界。有所作性此所知境。隨有系屬覺了所知遍計諸境。是故此說名爲所知。所以一切智一切智智此之二種皆如虛空。應如是觀。爲總攝此義故。頌言皆。皆者無余義。無余少分故
此中除彼聲聞人中樂欲取證有余依涅槃者。彼雖證得人無我理謂于蘊事取爲有故。余證無余依涅槃解脫相者今此所攝。如佛所言一切種一切一切有皆空。此中又除一分外道所說之空。以是義故。此中應知世間無複少法可有。一切如彼虛空之相
所言如虛空相者。當知即是虛空自性如是真實。此之九頌如所說已。複爲顯示諸菩薩等種智果故。總說頌曰
如理思惟此實性 彼一切性無所依
所有菩提勝願心 大智莊嚴當獲得
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九頌精義論卷下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