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叁 ▪第3页
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 / 姚秦叁藏鸠摩羅什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處爲破四種貪著故說。而此中于四句無戲論。聞佛說則得道。是故言非實非不實。問曰。知佛以是四句因緣說。又得諸法實相者以何相可知。又實相雲何。答曰。若能不隨他。不隨他者。若外道雖現神力說是道是非道。自信其心而不隨之。乃至變身雖不知非佛。善解實相故心不可回。此中無法可取可舍故。名寂滅相。寂滅相故。不爲戲論所戲論。戲論有二種。一者愛論。二者見論。是中無此二戲論。二戲論無故。無憶想分別。無別異相。是名實相。問曰。若諸法盡空。將不墮斷滅耶。又不生不滅或墮常耶。答曰不然。先說實相無戲論。心相寂滅言語道斷。汝今貪著取相。于實相法中見斷常過。得實相者。說諸法從衆緣生。不即是因亦不異因。是故不斷不常。若果異因則是斷。若不異因則是常。問曰。若如是解有何等利。答曰。若行道者。能通達如是義。則于一切法。不一不異不斷不常。若能如是。即得滅諸煩惱戲論。得常樂涅槃。是故說諸佛以甘露味教化。如世間言得天甘露漿。則無老病死無諸衰惱。此實相法是真甘露味。佛說實相有叁種。若得諸法實相。滅諸煩惱。名爲聲聞法。若生大悲發無上心。名爲大乘。若佛不出世。無有佛法時。辟支佛因遠離生智。若佛度衆生已。入無余涅槃。遺法滅盡。先世若有應得道者。少觀厭離因緣。獨入山林遠離愦鬧得道。名辟支佛
中論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問曰。應有時以因待故成。因有過去時。則有未來現在時。因現在時。有過去未來時。因未來時。有過去現在時。上中下一異等法。亦相因待故有。答曰
若因過去時 有未來現在
未來及現在 應在過去時
若因過去時。有未來現在時者。則過去時中。應有未來現在時。何以故。隨所因處有法成。是處應有是法。如因燈有明成。隨有燈處應有明。如是因過去時。成未來現在時者。則過去時中。應有未來現在時。若過去時中。有未來現在時者。則叁時盡名過去時。何以故。未來現在時。在過去時中故。若一切時盡過去者。則無未來現在時。盡過去故。若無未來現在時。亦應無過去時。何以故。過去時因未來現在時故。名過去時。如因過去時成未來現在時。如是亦應因未來現在時成過去時。今無未來現在時故。過去時亦應無。是故先說。因過去時成未來現在時。是事不然。若謂過去時中無未來現在時。而因過去時成未來現在時。是事不然。何以故
若過去時中 無未來現在
未來現在時 雲何因過去
若未來現在時。不在過去時中者。雲何因過去時。成未來現在時。何以故。若叁時各異相。不應相因待成。如瓶衣等物各自別成不相因待。而今不因過去時。則未來現在時不成。不因現在時。則過去未來時不成。不因未來時。則過去現在時不成。汝先說過去時中。雖無未來現在時。而因過去時。成未來現在時者。是事不然。問曰。若不因過去時。成未來現在時。而有何咎。答曰
不因過去時 則無未來時
亦無現在時 是故無二時
不因過去時。則不成未來現在時。何以故。若不因過去時。有現在時者。于何處有現在時。未來亦如是。于何處有未來時。是故不因過去時。則無未來現在時。如是相待有故。實無有時
以如是義故 則知余二時
上中下一異 是等法皆無
以如是義故。當知余未來現在亦應無。及上中下一異等諸法亦應皆無。如因上有中下。離上則無中下。若離上有中下。則不應相因待。因一故有異。因異故有一。若一實有不應因異而有。若異實有。不應因一而有。如是等諸法。亦應如是破。問曰。如有歲月日須臾等差別故知有時。答曰
時住不可得 時去亦叵得
時若不可得 雲何說時相
因物故有時 離物何有時
物尚無所有 何況當有時
時若不住不應可得。時住亦無。若時不可得。雲何說時相。若無時相則無時。因物生故則名時。若離物則無時。上來種種因緣破諸物。物無故何有時◎
◎中論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問曰。衆因緣和合現有果生故。當知是果從衆緣和合有。答曰
若衆緣和合 而有果生者
和合中已有 何須和合生
若謂衆因緣和合有果生。是果則和合中已有。而從和合生者。是事不然。何以故。果若先有定體。則不應從和合生。問曰。衆緣和合中雖無果。而果從衆緣生者。有何咎。答曰
若衆緣和合 是中無果者
雲何從衆緣 和合而果生
若從衆緣和合則果生者。是和合中無果。而從和合生。是事不然。何以故。若物無自性。是物終不生複次
若衆緣和合 是中有果者
和合中應有 而實不可得
若從衆緣和合中有果者。若色應可眼見。若非色應可意知。而實和合中果不可得。是故和合中有果。是事不然。複次
若衆緣和合 是中無果者
是則衆因緣 與非因緣同
若衆緣和合中無果者。則衆因緣即同非因緣。如乳是酪因緣。若乳中無酪。水中亦無酪。若乳中無酪則與水同。不應言但從乳出。是故衆緣和合中無果者。是事不然。問曰。因爲果作因已滅。而有因果。無如是咎。答曰
若因與果因 作因已而滅
是因有二體 一與一則滅
若因與果作因已而滅者是因則有二體。一謂與因。二謂滅因。是事不然。一法有二體故。是故因與果作因已而滅。是事不然。問曰。若謂因不與果作因已而滅。亦有果生。有何咎。答曰
若因不與果 作因已而滅
因滅而果生 是果則無因
若是因不與果。作因已而滅者。則因滅已而果生。是果則無因。是事不然。何以故。現見一切果。無有無因生者。是故汝說因不與果作因已而滅亦有果生者。是事不然。問曰。衆緣合時而有果生者。有何咎。答曰
若衆緣合時 而有果生者
生者及可生 則爲一時俱
若衆緣合時有果生者。則生者可生即一時俱。但是事不爾何以故。如父子不得一時生。是故汝說衆緣合時有果生者。是事不然。問曰。若先有果生。而後衆緣合。有何咎。答曰
若先有果生 而後衆緣合
此即離因緣 名爲無因果
若衆緣未合。而先有果生者。是事不然。果離因緣故。則名無因果。是故汝說衆緣未合時先有果生者。是事則不然。問曰。因滅變爲果者。有何咎。答曰
若因變爲果 因即至于果
是則前生因 生已而複生
因有二種。一者前生。二者共生。若因滅變爲果。是前生因應還更生。但是事不然。何以故。已生物不應更生。若謂是因即變爲果。是亦不然。何以故。若即是不名爲變。若變不名即是。問曰。因不盡滅但名字滅。而因體變爲果。如泥團變爲瓶。失泥團名而瓶名生。答曰。泥團先滅而有瓶生。不名爲變。又泥團體不獨生。瓶瓫甕等皆從泥中出。若泥團但有名。不應變爲瓶。變名如乳變爲酪。是故汝說因名雖滅而變爲果。是事不然。問曰。因雖滅失而能生果。是故有果。無如是咎。答曰
雲何因滅失 而能生于果
又若因在果 雲何因生果
若因滅失已。雲何能生果。若因不滅而與果合。何能更生果。問曰。是因遍有果而果生。答曰
若因遍有果 更生何等果
因見不見果 是二俱不生
是因若不見果。尚不應生果。何況見。若因自不見果。則不應生果。何以故。若不見果。果則不隨因。又未有果。雲何生果若因先見果。不應複生。果已有故。複次
若言過去因 而于過去果
未來現在果 是則終不合
若言未來因 而于未來果
現在過去果 是則終不合
若言現在因 而于現在果
未來過去果 是則終不合
過去果不與過去未來現在因合。未來果不與未來現在過去因合。現在果不與現在未來過去因合。如是叁種果。終不與過去未來現在因合。複次
若不和合者 因何能生果
若有和合者 因何能生果
若因果不和合則無果。若無果雲何因能生果。若謂因果和合時因能生果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果在因中。則因中已有果。雲何而複生。複次
若因空無果 因何能生果
若因不空果 因何能生果
若因無果者。以無果故因空。雲何因生果。如人不懷姙。雲何能生子。若因先有果。已有果故不應複生。複次今當說果
果不空不生 果不空不滅
以果不空故 不生亦不滅
果空故不生 果空故不滅
以果是空故 不生亦不滅
果若不空。不應生不應滅。何以故。果若因中先決定有。更不須複生。生無故無滅。是故果不空故。不生不滅。若謂果空故有生滅。是亦不然。何以故。果若空。空名無所有。雲何當有生滅。是故說果空故不生不滅。複次今以一異破因果
因果是一者 是事終不然
因果若異者 是事亦不然
若因果是一 生及所生一
若因果是異 因則同非因
若果定有性 因爲何所生
若果定無性 因爲何所生
因不生果者 則無有因相
若無有因相 誰能有是果
若從衆因緣 而有和合生
和合自不生 雲何能生果
是故果不從 緣合不合生
若無有果者 何處有合法
是衆緣和合法。不能生自體。自體無故雲何能生果。是故果不從緣合生。亦不從不合生。若無有果者。何處有合法
中論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問曰。一切世間事現是壞敗相。是故有壞。答曰
離成及共成 是中無有壞
離壞及共壞 是中亦無成
若有成若無成俱無壞。若有壞若無壞俱無成。何以故
若離于成者 雲何而有壞
如離生有死 是事則不然
成壞共有者 雲何有成壞
如世間生死 一時俱不然
若離于壞者 雲何當有成
無常未曾有 不在諸法時
若離成壞不可得。何以故。若離成有壞者。則不因成有壞。壞則無因。又無成法而可壞。成名衆緣合。壞名衆緣散。若離成有壞者。無成誰當壞。如無瓶不得言瓶壞。是故離成無壞。若謂共成有壞者。是亦不然。何以故。法先別成而後有合。合法不離異。若壞離異壞則無因。是故共成亦無壞。若離壞共壞無有成者。若離壞有成成則爲常。常是不壞相。而實不見有法常不壞相。是故離壞無成。若謂共壞有成者。是…
《中論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