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論》

「中觀部·瑜伽部」經文1564卷30頁碼:P0001
姚秦 鸠摩羅什譯

  《中論》四 ▪第4页

  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 / 姚秦叁藏鸠摩羅什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別有我。是事不然。若離受有我。雲何可得說是我相。若無相可說。則離受無我。若謂離身無我但身是我。是亦不然。何以故。身有生滅相。我則不爾。複次雲何以受即名受者。若謂離受有受者。是亦不然。若不受五陰而有受者。應離五陰別有受者。眼等根可得而實不可得。是故我不離受。不即是受。亦非無受。亦複非無。此是定義。是故當知。過去世有我者。是事不然。何以故

  過去我不作  是事則不然

  過去世中我  異今亦不然

  若謂有異者  離彼應有今

  我住過去世  而今我自生

  如是則斷滅  失于業果報

  彼作而此受  有如是等過

  先無而今有  此中亦有過

  我則是作法  亦爲是無因

  過去世中我。不作今我。是事不然。何以故。過去世中我。與今我不異。若今我與過去世我異者。應離彼我而有今我。又過去世我。亦應住彼此身自更生。若爾者即墮斷邊。失諸業果報。又彼人作罪此人受報。有如是等無量過。又是我應先無而今有。是亦有過。我則是作法。亦是無因生。是故過去我。不作今我。是事不然。複次

  如過去世中  有我無我見

  若共若不共  是事皆不然

  如是推求過去世中邪見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是諸邪見。先說因緣過故。是皆不然

  我于未來世  爲作爲不作

  如是之見者  皆同過去世

  我于未來世中。爲作爲不作。如是四句。如過去世中過咎。應在此中說。複次

  若天即是人  則墮于常邊

  天則爲無生  常法不生故

  若天即是人。是則爲常。若天不生人中。雲何名爲人。常法不生故。常亦不然。複次

  若天異于人  是即爲無常

  若天異人者  是則無相續

  若天與人異。則爲無常。無常則爲斷滅等過。如先說過。若天與人異。則無相續。若有相續。不得言異。複次

  若半天半人  則墮于二邊

  常及于無常  是事則不然

  若衆生半身是天。半身是人。若爾則有常無常。半天是常。半人是無常。但是事不然。何以故。一身有二相過故。複次

  若常及無常  是二俱成者

  如是則應成  非常非無常

  若常無常二俱成者。然後成非常非無常。與常無常相違故。今實常無常不成。是故非常非無常亦不成。複次今生死無始。是亦不然。何以故

  法若定有來  及定有去者

  生死則無始  而實無此事

  法若決定有所從來。有所從去者。生死則應無始。是法以智慧推求。不得有所從來。有所從去。是故生死無始。是事不然。複次

  今若無有常  雲何有無常

  亦常亦無常  非常非無常

  若爾者。以智慧推求。無法可得常者。誰當有無常。因常有無常故。若二俱無者。雲何有亦有常亦無常。若無有常無常。雲何有非有常非無常。因亦有常亦無常故。有非有常非無常。是故依止過去世常等四句不可得。有邊無邊等四句依止未來世。是事不可得。今當說。何以故

  若世間有邊  雲何有後世

  若世間無邊  雲何有後世

  若世間有邊。不應有後世。而今實有後世。是故世間有邊不然。若世間無邊。亦不應有後世。而實有後世。是故世間無邊亦不然。複次是二邊不可得。何以故

  五陰常相續  猶如燈火炎

  以是故世間  不應邊無邊

  從五陰複生五陰。是五陰次第相續。如衆緣和合有燈炎。若衆緣不盡燈則不滅。若盡則滅。是故不得說世間有邊無邊。複次

  若先五陰壞  不因是五陰

  更生後五陰  世間則有邊

  若先陰不壞  亦不因是陰

  而生後五陰  世間則無邊

  若先五陰壞。不因是五陰更生後五陰。如是則世間有邊。若先五陰滅已。更不生余五陰。是名爲邊。邊名末後身。若先五陰不壞。不因是五陰而生後五陰。世間則無邊。是則爲常。而實不爾。是故世間無邊。是事不然。世間有二種。國土世間。衆生世間。此是衆生世間。複次如四百觀中說

  真法及說者  聽者難得故

  如是則生死  非有邊無邊

  不得真法因緣故。生死往來無有邊。或時得聞真法得道故。不得言無邊。今當更破亦有邊亦無邊

  若世半有邊  世間半無邊

  是則亦有邊  亦無邊不然

  若世間半有邊半無邊。則應是亦有邊亦無邊。若爾者。則一法二相。是事不然。何以故

  彼受五陰者  雲何一分破

  一分而不破  是事則不然

  受亦複如是  雲何一分破

  一分而不破  是事亦不然

  受五陰者。雲何一分破。一分不破。一事不得亦常亦無常。受亦如是。雲何一分破。一分不破。常無常二相過故。是故世間亦有邊亦無邊則不然。今當破非有邊非無邊見

  若亦有無邊  是二得成者

  非有非無邊  是則亦應成

  與有邊相違故有無邊。如長相違有短。與有無相違。則有亦有亦無。與亦有亦無相違故。則有非有非無。若亦有邊亦無邊定成者。應有非有邊非無邊。何以故。因相待故。上已破亦有邊亦無邊第叁句。今雲何當有非有邊非無邊。以無相待故。如是推求。依止未來世有邊等四見皆不可得。複次

  一切法空故  世間常等見

  何處于何時  誰起是諸見

  上以聲聞法破諸見。今此大乘法中說。諸法從本以來畢竟空性。如是空性法中無人無法。不應生邪見正見。處名土地。時名日月歲數。誰名爲人。是名諸見體。若有常無常等決定見者。應當有人出生此見。破我故無人生是見。應有處所色法現見尚可破。何況時方。若有諸見者應有定實。若定則不應破。上來以種種因緣破。是故當知見無定體。雲何得生。如偈說。何處于何時。誰起是諸見

  瞿昙大聖主  憐愍說是法

  悉斷一切見  我今稽首禮

  一切見者。略說則五見。廣說則六十二見。爲斷是諸見故說法。大聖主瞿昙。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智慧者。是故我稽首禮◎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