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蓋正行所集經》一
龍樹菩薩集 / 西天譯經叁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诏譯
稽首禮諸佛 及菩薩聖衆
能以淨智眼 普導于群有
帝釋具千眼 大自在叁目
及日月光明 皆不能遍照
那羅延二目 變現諸色像
降伏阿修羅 恃憍慢嗔恚
唯佛具智光 滅惡除積暗
如以孔雀尾 拂除諸垢毒
如來大丈夫 頂舒白毫相
七匝右成螺 潤澤極可愛
日月世燈明 隱蔽皆不現
諸天及世人 鹹供養稱贊
聞是說已。欲何所作。當于佛言。尊重愛樂。彼智光明。如燈遠照。能破愚癡翳障黑暗。是故開示佛之智眼。猶如大雲。能注甘雨。如秋滿月。能除熱惱。畢竟任持諸佛正法。增長一切佛之智慧。決定成就根力覺支。息除業惑二種風浪。不爲愛河之所沒溺。乘正法船。至于彼岸。于施等行。應善修作。以諸珍寶。持用布施。壞貪過失。增益義利。樂持淨戒。讀誦經典。如是作已。汝諸比丘。于其福蓋。速得圓滿
如佛所說。于十善業。何不修作。心爲貪使。猶如僮仆。身著快樂。不悟無常。數數追求。無有休息。由愚癡故。而生我慢。于己財寶。悭惜守護。諸來乞者。[卑*頁]面而去。未嘗暫于空閑靜處。修持淨戒。習諸禅定。如佛所說利有情行。汝于是中。無所得也。又此財者。增長憍慢棹舉散亂。多起憂惱。生諸怖畏。覆障善道。是散壞法。是墮落法。是無常法。無有主宰。無所歸趣。于前後際。俱不可得。現在少樂。刹那不住。猶如夢境。幻化陽焰。乾闼婆城。及旋火輪。如彼芭蕉。中無有實。如水上沫。須臾散壞。愚夫不了。種種希取。以是緣故。多苦少樂。積集一切煩惱根本。是故應當作不堅想。作無常想。如是對治。則不爲彼盜賊水火。官吏親屬。之所侵損。亦不爲彼琰魔羅王之所吞啖。而于後世。決定成就快樂福報。由以財施。攝諸有情。是人同彼酤牟那花。榮盛開敷。衆所樂見。所有積集一切罪障。刹那消滅。猶如熾火。焚其幹薪。無有遺余。如于恒河。滌諸垢染。悉得清淨。如摩尼寶。隨意成就諸來乞者。皆使滿足。鹹共稱贊。是所依止。作勝吉祥。真實功德。美名遐布。離諸過患。壽命長遠。廣修梵行。則能破壞貪恚癡毒。邪見等咎。乘功德乘。永無墮落。若染汙心耽著欲境。造黑業已。如誐摩那娑羅天子速疾遷謝。當知女人。惡露可厭。愚癡有情。爭競貪著。是著欲者。如彼渴人。飲其醎水。心無止足。如斷木根。不久枯槁。如山瀑流。不可堤障。如處蛇窟。爲彼侵螫。如熱鐵團。觸生苦惱。如食毒果。後必爲損。如草泫露。不得久停。如空浮雲。倏忽散滅。如沙爲城。當亟摧毀。如壞爲器。體非堅牢。如帝釋弓。不久隱沒。如乘破車。動即顛覆。猶如網羅。觸則爲縛。一切災難。以爲伴侶。是故正士應當舍離
又世尊言。若于五欲。不生貪著。現前獲得無量樂報。彼則能截煩惱瀑流。乘正法船。能到彼岸。我于叁大阿僧祇劫。積集福行。始能獲得豐義味辯。爲諸衆生。平等開示。汝等當詣空閑靜處。于我所說。研究思擇。如于乳中。求酥酪醍醐。如是知已。積集法財。及清淨物。以用布施。又諸如來。已出叁界煩惱淤泥。成就清淨無漏勝德。方便開示知足之法。如勝園林。居者清涼。離諸熱惱。善修是行。得生梵天。我于是處。一切煩惱。不能動亂。一切怖畏。皆悉斷除。以是緣故。破壞輪回。得成正覺
又諸如來。大悲相應。善能降伏一切外道。以清淨智。觀察揀擇。以柔軟言。攝受教誨。施以無畏。爲說正法。令生信解。破壞魔網。于佛法中。心得安住。是大丈夫。能師子吼。如大龍象。威德特尊。興大雲雷。注甘露雨。無漏戒定。妙香薰修。諸有所作。皆不唐捐。爲諸衆生。宣說法要。離諸很惱。令衆悅豫。如劫波樹。敷柔軟花。最上法藥。蠲除心垢
如世尊說。持淨戒者。則有善法。離諸憂怖。得安隱樂。能越苦海。到于彼岸。善破四魔。所語天魔。蘊魔。死魔。及煩惱魔。是人則能吹大法螺。擊大法鼓。燃大法炬。心淨歡喜。利益一切。教化天人。爲作佛事。又諸如來。無量劫中。積功累德。修習智慧。而能成就無礙辯才。四無所畏。十種智力。方便通達菩提分法。能以智箭。破諸魔怨。現證如是諸功德已。于叁界中。最爲第一。爲諸有情。作大慈父
又諸如來。由具十種殊勝智力。化諸外道。而爲弟子。于佛智戒。深生樂欲。最初證聖。曰憍陳如。能決愚癡暗鈍瞖膜。于正法中。最爲殊特。曰摩诃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于梵志中。爲其上首。服佛法藥。愈煩惱病。曰尊者舍利子。能以智鈎。製心狂象。有大神力。曰大目幹連。具修勝行。蹑正法梯。安處清淨解脫樓閣。謂阿[少/兔]樓馱。賓頭盧。頗羅墮阇。摩诃俱絺羅。阿難陀等。又能化度頻婆娑羅王。于佛法中。深生信解。尊重恭敬。爲佛弟子。是諸聖者。皆以智斧。伐緣生樹。離諸妄念。希一切智。舍外道見。伏除我慢。悉能成就一切功德
若于四大毒蛇。五蘊空聚。妄爲主宰。則無解脫。當以慧劍。而斷裂之。又智眼觀六處境界。猶如冤賊。十二處等。猶如叢棘。善入解者。不爲內外煩惱爁焰之所燒逼。是人則爲善持淨戒。住忍辱地。得念處分。具智光明。破無明暗。彼則能飲八聖道水。複能開發菩提分花。是能超越叁世樓閣。斷諸有結。入智慧海。于菩提場。結伽趺坐。善住四禅無漏勝定。受用一切無上法樂
又諸愚夫。壞善法分。樂著世間五欲境界。如風觸露。不能長久漂流苦海。不得解脫。見法橋梁。舍而遠去
如經中說。昔婆羅門有一長者。欲以利劍。害彼女人。忽睹如來。高聲唱言。願佛救度。即得解脫。又如央崛摩羅。欲害母等。又能降伏長爪梵志。起大我慢。令入佛法。飡正法味。亦令一切愚癡之人。聞是說已。舍除憍慢。亦如惡龍。心懷熱惱吐猛毒氣。損傷苗稼。又如夜叉以惡眼視百千衆生。而爲損害。如衆商人。沒于大海。爲底彌魚。欲即吞啖。如是恐怖。諸惡險難。唯除如來能爲救度。又如日月怖阿修羅。帝釋天主怖墮惡道。梵王異執。計我爲常。諸如是等。不真實見。輪回往來。受諸逼迫。使聞正法。鹹得悟解。飲解脫味。破無明[聲-耳+卵]。彼智光明。如月清淨。是故當于如來言教。深生尊重。親近法師。樂聞正法。究真實義。如教奉行。彼外道教。是輪回法。諸有智者。當善思之
又牟尼尊。說甘露法。爲智光明。破諸癡暗。如處高峰。俯視群物。積聚非法。如堆糞壤。當以智锸。而屏去之。摧諸魔怨。破諸異論。令入解已。發生智心。皆得遣除身心熱惱。一切罪惡。皆得消殄。彼牟尼言。如蓋廣蔭。蔽煩惱日。而獲清涼。若能彩畫造作佛像。以香花鬘。隨分供養。乃爲生天之階漸也。依佛言故。所有業障。刹那清淨。禅定解脫。皆得現前。非如外道。一生虛擲。無所修作。起邪妄見。依恒河水。洗求解脫。如是知已。應當勇猛越魔境界。執持慧劍。破煩惱賊。壞生死輪。裂纏蓋網。具淨智眼。滅諸癡暗。息貪愛心。降嗔毒蛇。斷諸邪見。摧我慢山。于佛生處。愛樂尊重。散娑羅花。而爲供養。如意所求。皆得成就。離諸毀謗。解脫諸怖。安住諸佛真實正理。離生滅相。得寂靜樂。應當一心樂欲聞法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是時衆會。有二外道。曰迦毗羅大仙。烏嚧迦大仙。舍本邪見。入解佛智。善除癡暗。能越苦海。作是思惟。雲何如來成就清淨廣大福蓋功德乃爾。殊妙色相。如镕真金。巍巍挺特。猶若須彌。叁十二種大丈夫相。及八十種隨形妙好。顯現分明。端嚴無匹。一切塵垢。所不能染。現丈六身。光明晃耀。盡虛空界。若幽若顯。無不遍矚。目如廣大青蓮花葉。眉間毫相。如秋滿月。其面光澤。微妙可愛。發绀青色。如孔雀尾。頂相平滿。如天帝蓋。清淨肉髻。如摩尼寶。舉身金光。燦然相照。一切衆生之所樂見。譬如群蜂采妙花香。一一相好。觀無厭足。如春開發拘蘇摩花。是時如來。如彼外道心之所念。以淨智眼。觀彼無量無邊世界一切衆生。生大憐愍。而告之曰。汝善男子。我于叁大阿僧祇劫。修習無量清淨正行。積集廣大無邊福智。非以少因。而能獲得。安住無盡功德寶藏。以大悲心。決定拔濟無量百千地獄衆生。離冤親想。鹹令息苦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1】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