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部金光明經》八 ▪第2页
隋大興善寺沙門釋寶貴合北涼天竺叁藏昙無谶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 而白王言 向于林中
見二王子 愁憂苦毒 悲號涕泣
迷悶失志 自投于地 臣即求水
灑其身上 良久之頃 乃還蘇息
望見四方 大火熾然 扶持暫起
尋複躄地 舉手悲哀 號天而哭
乍複贊歎 其弟功德 是時大王
以離愛子 其心迷沒 氣力惙然
憂惱涕泣 並複思惟 是最小子
我所愛重 無常大鬼 奄便吞食
其余二子 今雖存在 而爲憂火
之所焚燒 或能爲是 喪失命根
我宜速往 至彼林中 迎載諸子
急還宮殿 其母在後 憂苦逼切
心肝分裂 或能失命 若見二子
慰喻其心 可使終保 余年壽命
爾時大王 駕乘名象 與諸侍從
欲至彼林 即于中路 見其二子
號天扣地 稱弟名字 時王即前
抱持二子 悲號涕泣 隨路還宮
速令二子 觐見其母 佛告樹神
汝今當知 爾時王子 摩诃薩埵
舍身飼虎 今我身是 爾時大王
摩诃羅陀 于今父王 輸頭檀是
爾時王妃 今摩耶是 第一王子
今彌勒是 第二王子 今調達是
爾時虎者 今瞿夷是 時虎七子
今五比丘 及舍利弗 目揵連是
爾時大王摩诃羅陀。及其妃後悲號涕泣。悉皆脫身禦服璎珞。與諸大衆往竹林中收其舍利。即于此處起七寶塔。是時王子摩诃薩埵。臨舍命時作是誓願。願我舍利。于未來世過算數劫。常爲衆生而作佛事。說是經時無量阿僧祇天及人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樹神是名禮塔往昔因緣。爾時佛神力故。是七寶塔即沒不現
金光明經贊佛品第二十叁
北涼叁藏昙無谶譯
爾時無量百千萬億諸菩薩衆。從此世界至金寶蓋山王如來國土。到彼土已。五體投地爲佛作禮。卻一面立向佛合掌。異口同音而贊歎曰
如來之身 金色微妙 其明照曜
如金山王 身淨柔軟 如金蓮花
無量妙相 以自莊嚴 隨形之好
光飾其體 淨潔無比 如紫金山
圓足無垢 如淨滿月 其音清徹
妙如梵聲 師子吼聲 大雷震聲
六種清淨 微妙音聲 迦陵頻伽
孔雀之聲 清淨無垢 威德具足
百福相好 莊嚴其身 光明遠照
無有齊限 智慧寂滅 無諸愛習
世尊成就 無量功德 譬如大海
須彌寶山 爲諸衆生 生憐愍心
于未來世 能與快樂 如來所說
第一深義 能令衆生 寂滅安隱
能與衆生 無量快樂 能演無上
甘露妙法 能開無上 甘露法門
能入一切 無患窟宅 能令衆生
悉得解脫 度于叁有 無量苦海
安住正道 無諸憂苦 如來世尊
功德智慧 大慈悲力 精進方便
如是無量 不可稱計 我等今者
不能說喻 諸天世人 于無量劫
盡思度量 不能得知 如來所有
功德智慧 無量大海 一渧少分
我今略贊 如來功德 百千億分
不能宣一 若有功德 得聚集者
回與衆生 證無上道
爾時信相菩薩。即于此會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說贊言
世尊百福 相好微妙 功德千數
莊嚴其身 色淨遠照 視之無厭
如日千光 彌滿虛空 光明熾盛
無量無邊 猶如無數 珍寶大聚
其明五色 青紅赤白 琉璃頗梨
如融真金 光明赫奕 通徹諸山
悉能遠照 無量佛土 能滅衆生
無量苦惱 又與衆生 上妙快樂
諸根清淨 微妙第一 衆生見者
無有厭足 發绀柔軟 猶孔雀項
如諸蜂王 集在蓮華 清淨大悲
功德莊嚴 無量叁昧 及以大慈
如是功德 悉以聚集 相好妙色
嚴飾其身 種種功德 助成菩提
如來悉能 調伏衆生 令心柔軟
受諸快樂 種種深妙 功德莊嚴
亦爲十方 諸佛所贊 其光遠照
遍于諸方 猶如日月 充滿虛空
功德成就 如須彌山 在在示現
于諸世界 齒白齊整 猶如珂雪
其德如日 處空明顯 眉間毫相
右旋宛轉 光明流出 如琉璃珠
其色微妙 如日處空
爾時道場菩提樹神。複說贊曰
南無清淨 無上正覺 甚深妙法
隨願覺了 遠離一切 非法非道
獨拔而出 成佛正覺 知有非有
本性清淨
希有希有 如來功德 希有希有
如來大海 希有希有 如須彌山
希有希有 佛無邊行 希有希有
佛出于世 如優昙華 時一現耳
希有希有 無量大悲 釋迦牟尼
爲人中日 爲欲利益 諸衆生故
宣說如是 妙寶經典 善哉如來
諸根寂滅 而複遊入 善寂大城
無垢清淨 甚深叁昧 入于諸佛
所行之處 一切聲聞 身皆空寂
兩足世尊 行處亦空 如是一切
無量諸法 推本性相 亦皆空寂
一切衆生 性相亦空 狂愚心故
不能覺知 我常念佛 樂見世尊
常作誓願 不離佛日 我常于地
長跪合掌 其心戀慕 欲見于佛
我常修行 最上大悲 哀泣雨淚
欲見于佛 我常渴仰 欲見于佛
爲是事故 憂火熾然 唯願世尊
賜我慈悲 清冷法水 以滅是火
世尊慈愍 悲心無量 願使我身
常得見佛 世尊常護 一切人天
是故我今 渴仰欲見 聲聞之身
猶如虛空 焰幻響化 如水中月
衆生之性 如夢所見 如來行處
淨如琉璃 入于無上 甘露法處
能與衆生 無量快樂 如來行處
微妙甚深 一切衆生 無能知者
五通神仙 及諸聲聞 一切緣覺
亦不能知 我今不疑 佛所行處
唯願慈悲 爲我現身 爾時世尊
從叁昧起 以微妙音 而贊歎言
善哉善哉 樹神善女 汝于今日
快說是言
金光明經付囑品第二十四
隋阇那崛多譯
爾時世尊告彼大菩薩衆言。汝等善丈夫輩。誰能守護此諸如來阿僧祇劫集成菩提。于我滅後以此法本當作廣現。令正法久住故。爾時彼菩薩衆中。有六十俱致菩薩及六十俱致天女。同以一咽喉聲說如是言。世尊。我等堪能守護此諸如來。阿僧祇劫集成菩提。于彼後時當作廣現。爾時世尊。說此伽陀
諸佛是實語 安住于實法
彼等實住故 此經增住持
大悲爲铠甲 大慈爲安住
彼等慈力故 此經增住持
福聚爲铠甲 智聚所出生
諸聚和合故 此經增住持
降伏諸摩羅 諸論亦破散
已斷于諸見 此經增住持
護世天帝等 諸梵及修羅
天龍乾闼婆 住持此已作
地住及虛空 所有諸天女
諸佛住持故 已說此行法
梵行相應故 四實已莊嚴
盡四摩羅故 此藏增住持
虛空若作色 或色作非色
諸佛所住持 無有能令動
爾時四大天王同以一咽喉聲。說此伽他
我等于此經 守護當如是
及子諸眷屬 亦善作守護
若當持此者 菩提已作緣
我當近彼等 四方作守護
爾時天帝。向佛說此伽他
我知諸佛恩 導師亦已證
于此勝經典 已說佛出生
我于彼諸佛 報恩當作護
當護如是經 及彼持經者
爾時娑诃世界主大梵天王。向佛說此伽他
諸定及無量 諸乘及解脫
皆由此經出 已說佛出生
我舍梵處樂 此經所在處
至彼聽聞故 守護當如是
爾時刪兜率多天子。向佛說此伽他
若住于菩提 彼當住兜率
此經佛已說 若當有持者
世尊我當能 舍于天福報
閻浮洲內住 當說此行法
爾時商主摩羅子。向佛說此伽他
清淨摩羅業 彼不隨摩羅
若當能持此 修多羅正義
我等于此經 守護當如是
我發精進欲 如是今廣現
爾時摩羅波卑摩。向佛說此伽陀
我于彼衆生 當不作障礙
若當持此者 煩惱皆折伏
摩羅不得便 故說于此經
以佛住持故 我當護彼等
爾時善德天子。向佛說此伽陀
若諸佛菩提 彼于此經說
若持此經典 彼即供諸尊
我當持此經 爲俱致天說
教化向菩提 當聽及敬重
爾時慈氏菩薩。向佛說此伽陀
不請之朋友 若彼住菩提
守護諸法故 能舍于自體
故我至兜率 如是修多羅
以佛住持故 我當作廣顯
爾時上座摩诃迦葉波。向佛說此伽陀
我等少智慧 聲聞乘已說
隨能隨勢力 教師法當持
若有持此經 我當攝受彼
及以堪能辯 與彼作善言
爾時命者阿難陀。向佛說此伽陀
諸經多千數 我聞教師口
如是等經典 我先未曾聞
我值遇此經 對面已受取
我當作廣顯 欲求于菩提
佛說此時。菩提高樹善寂天女。及彼大辯天女等。功德天女等諸天女。及諸天衆釋梵鞞沙門等爲首。諸天王及彼諸大天衆。乾闼婆阿修羅等世間。于佛所說皆大歡喜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叁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諸大菩薩摩诃薩頂。與諸天王及龍王二十八部散脂鬼神大將軍等。而作是言。我于無量百千萬億恒河沙劫。修習是金光明微妙經典。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複于閻浮提內無令斷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未來世中。有受持讀誦此經典者。汝等諸天常當擁護。當知是人。于未來世無量百千人天之中。常受快樂。于未來世值遇諸佛。疾得證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爾時諸大菩薩。及天龍王二十八部散脂大將等。即從座起到于佛前。五體投地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具奉行。如是叁白。如世尊敕當具奉行。于是散脂大將軍。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未來世中。有受持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我當與此二十八部諸鬼神等。常當隨侍擁衛隱蔽其形。是說法者。皆悉消滅諸惡令得安隱。願不有慮
爾時釋迦牟尼佛現大神力。十方無量世界皆六種震動。是時諸佛皆大歡喜。囑累是經故贊美持法者。現無量神力。于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摩诃薩。大衆及信相菩薩。金光金藏常悲法上等。及四天王十千天子。與道場菩提樹神地神堅牢等。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發無上菩提之心。踴躍歡喜作禮而去
佛說合部金光明經卷第八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