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境界攝真實經》中
罽賓叁藏般若奉 诏譯
金剛界大道場品之余
複次瑜伽行者。作如是想。諸佛菩薩今當降臨。示現威德大神通力。作此想已。複應觀察釋迦如來成道之法。如釋迦菩薩。近菩提樹一由旬內。修諸苦行。滿足六年願成佛道趣菩提樹坐金剛座入金剛定。爾時毗盧遮那如來。觀見是已。至菩提樹金剛道場。示現無數化佛。遍滿虛空猶如微塵。各共同聲告菩薩言。善男子雲何不求成佛之法。菩薩聞已。虔恭合掌。白佛言。我今未知成佛之法。唯願慈悲示菩提路。時諸化佛告菩薩言。善男子心是菩提。當求自心。恒沙諸佛異口同音。說法身求心真言曰
【◇】唵(一) 室 多(二) 缽羅(二合) 底(丁以反叁) 馱儞(二合四) 迦【◇】 噜(五) 弭(六)
爾時菩薩聞是法已。結金剛縛印。二手相叉作拳。安之當心。一心觀察真言義趣。白諸佛言。我得是法。時佛問曰。得何等法。菩薩答言。心是菩提。我得是法。諸佛告言。更複微細觀察分別。菩薩白言。心意識法。入諸煩惱。共相和合。不可分別。然諸法中。求心心所。悉不可得。五蘊法中。求不可得。十二處中亦不可得。十八界中亦不可得。乃至十八空中亦不可得。蘊處界法一一分別。一切法體無我我所。補特伽羅無我我所。心心所法本來無生。亦無滅處。于諸世間一切心中。亦不可見。內無外無。中間亦無。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猶如幻化無有差別。我今自證皆悉如是。世尊如我解者。心心所法本來空寂。依何等法求成佛道。諸佛告言。心心所法和合之時。自覺苦樂。名自悟心。唯自能覺他所不悟。依止此心立菩提心
複次瑜伽行者。如彼菩薩。觀察心已。結加趺坐。作金剛縛印。安之當心。閉于兩目。谛觀自心。口習求心真言。意想秘密之義。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行者想月輪 定中普禮足
唯願諸如來 示我所行處
諸佛同音告 汝應觀自心
既聞是語已 如教而觀察
久住谛思惟 不見自心相
複想禮佛足 白言最勝尊
我不見自心 此心爲何相
諸佛鹹告語 心相難測量
授汝心真言 如理谛觀察
複次瑜伽行者。結金剛縛印。作菩提心相狀之觀。並習真言。是諸化佛。告菩薩言善男子應發無上大菩提心。菩薩問言。雲何名爲大菩提心諸佛告言。無量智慧猶如微塵。叁阿僧祇一百劫中。精進修習之所成就。遠離一切煩惱過失。成就福智猶如虛空。能生如是最勝妙果。即是無上大菩提心。譬如人身心爲第一。大菩提心亦複如是。叁千界中最爲第一。以何義故名爲第一。謂一切佛及諸菩薩。從菩提心而得出生。菩薩問言。大菩提心其相雲何。諸佛告言。譬如五十由旬圓滿月輪。清涼皎潔無諸雲翳。當知此是菩提心相。作是語已。無量諸佛異口同音。說大菩提心真言曰
【◇】唵(一) 谟 尼(上二) 室 多(叁) 牟 膩婆(二合) 馱(四) 野◇ 弭(五)
如彼菩薩觀菩提心。瑜伽行者亦複如是
爾時如來而說偈曰
一念見淨心 圓滿如秋月
複作是思惟 是心爲何物
煩惱習種子 善惡皆由心
心爲阿賴耶 與淨識爲本
六度熏習故 彼心爲大心
藏識本非染 清淨無瑕穢
無始修福智 猶如淨滿月
無體亦無用 即月亦非月
由具福智故 滿月如自心
菩薩心歡喜 複白諸佛言
我已見心相 清淨如月輪
離諸煩惱垢 能執所執等
諸佛鹹告言 汝心本如是
爲客塵所翳 不悟菩提心
汝觀淨月輪 念念而觀照
能令智明顯 得悟菩提心
複次瑜伽行者。結金剛縛印。依前觀察。並習真言。如前化佛告菩薩言。善男子複有堅固菩提心真言曰
【◇】唵(一) 膩 瑟陀(二合二) 嚩 日啰(二合叁)
爾時菩薩。依前觀照而白佛言。我今已見。佛言雲何爲見。菩薩答言。見滿月中五股金剛。一切煩惱悉皆摧碎。如銷黃金其色煥然。如此智慧最爲第一。即是諸佛不生不滅金剛之身。如彼菩薩觀于月輪。瑜伽行者亦複如是
複次瑜伽行者。自觀我身金剛薩埵。並複結印持念百言(金剛薩埵即是毗盧遮那如來變化身)如諸化佛告菩薩言。善男子複有如金剛真言曰
【◇】唵(一) 嚩(去) 日噜(二合二) 陀摩(二合) 虞(叁) 吽(去大聲四)
爾時菩薩依前觀之。白諸佛言。我今已見佛言雲何已見。白言。我身已成金剛薩埵。頭上寶冠有五化佛。手執金剛以爲法主。利益安樂一切衆生。如彼菩薩觀金剛薩埵。瑜伽行者亦複如是。閉目端坐而作是想。我身即是金剛薩埵。頂有寶冠。寶冠之中五方化佛結跏趺坐。右手把金剛杵。當右臆下。若舉此杵。即能摧破一切衆生。及自身中所有一切重障煩惱。作此觀已。結金剛縛印持此真言
複次瑜伽行者。次觀五方諸佛菩薩。及其眷屬入自身中。如諸化佛告菩薩言。善男子有同叁世諸佛真言曰
【◇】唵(上) 野 他(引二) 薩 噜嚩(二合去叁) 怛 他(引) 蘖 多(四)【◇】 娑怛(二合) 他(五) 吽(去大聲六)
爾時菩薩。依前觀之。白言已見。雲何見之。答言叁世諸佛。及其眷屬微塵菩薩無數天龍。從十方界入出我身。如五方色。青黃赤白及以雜色。是五方佛入我身中。具叁真實總成我體。諸佛所證唯此法身。如彼菩薩觀諸佛等入于身中。瑜伽行者亦複如是。閉目端坐結金剛縛印。而作是想。五方諸佛一切菩薩。各各自將無數眷屬。及天音樂。入我身中。其諸佛身。第一白色。第二青色。第叁金色。第四紅色。第五雜色。又作此想。叁身妙果並叁真實。我身之中皆得圓滿。如是念念常觀。作此觀已習彼真言。複作是念。如斯觀門是佛境界。我今始覺知心清淨。見身作佛。衆相圓滿得成菩提。于其定中遍禮諸佛。願垂加護令證法身
複次瑜伽行者。作報身觀。如諸化佛告菩薩言。善男子有報身真言曰
【◇】唵(一) 娑嚩(二合引二) 婆(去) 嚩(去叁) 戍 度(四) 憾(去五)
爾時菩薩依前觀之白言。我今已見。佛言雲何見之。答言法與非法本性清淨。譬如蓮華雖生泥中。而塵不染。我今觀此。即是報身。如彼菩薩作報身觀。瑜伽行者亦複如是。安心端坐結金剛縛印。當作此想。法與非法本來清淨。猶如蓮華雖生泥中。塵不能染。諸佛報身。及我報身亦複如是。雖似受用衣服飲食諸天音樂。心不染著。作是想已習其真言。複次瑜伽行者。作化身觀。如諸化佛告菩薩言。善男子有化身真言曰
【◇】唵(一) 薩 噜嚩(去二合二) 娑 谟(引叁) 吽(四)
爾時菩薩依前觀之。白諸佛言。我今已見。佛言雲何見之。答言種種相狀具人聖道。或爲一一衆生。各變化身。或觀一切有情各成一佛。我今觀此即是化身。爾時菩薩聞是真言。應時證獲叁身妙果。如彼菩薩作化身觀。瑜伽行者亦複如是。端坐正念結金剛縛印。而作是想。我今自有種種名號種種色相。或從睹史多天降入母胎。或壽命成就六根圓滿。或如日月出現。或坐菩提樹下。或降四種魔軍。或受梵天王請。而轉法輪度諸衆生。或時論議摧諸外道。或從忉利天宮下叁道寶階。或爲降伏魔醯首羅天及諸惡鬼神故。變化金剛怒菩薩勝于叁界大曼陀羅。或教化已畢入無等等寂靜法界。瑜伽行者亦複如是。應觀自身。作是想已持此真言
複次瑜伽行者。結金剛縛印當作此想。譬如十方世界虛空無盡。我觀叁身及叁真實。堅固常住亦複如是。爲利益安樂一切衆生故。日夜常作如是妙觀。作是觀已持真言曰
【◇】唵(一) 薩 噜嚩(去二合二) 怛 他(引) 誐 多(引叁) 毗 薩儞【◇】(二合) 滿 怛盧(二合) 陀(四) 嚩 日啰(二合五) 底 瑟吒(二合六)
複次瑜伽行者。結圓滿印。仰掌以右手大拇指。押小指上。余之叁指豎立。以掌盛水。加持七遍。先以一分灑于頂上。次以一分飲之。後以一分散于四方。散已當作是想。我身堅固猶如金剛。一切衆生亦獲長壽。若以此印真言。加持水灑一切供養等物。悉得吉祥最勝清淨。毗那夜迦諸惡鬼神不能汙穢。亦不得便其真言曰
【◇】唵(一) 縛(去) 日噜(二合引二) 馱(重聲) 迦 吒(反舌呼叁)
瑜伽行者。如是如是日夜觀察。得何利益。謂依如是如是觀察。速疾得入一切諸佛秘密境界。若瑜伽行者修此觀時諸佛菩薩常加衛護。心有諸願皆得圓滿。諸佛菩薩來就。如前彈指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女人。勤加功力修此法門。一切世間最上勝果不求自得。于當來世速證菩提
複次瑜伽行者。入毗盧遮那叁昧。端身正坐勿令動搖。舌拄上齶。系心鼻端。自想頂有五寶天冠。天冠之中有五化佛。結跏趺坐。作此觀已。即結堅牢金剛拳印。先以左右大拇指。各入左右手掌內。又以左右余四指。堅握指作拳。即是堅牢金剛拳印。次豎立左頭指。其左拳背。安當心上。其掌面轉向左邊。即以右拳小指。握著左拳頭指一節。又以右拳頭指之頭。拄著右拳拇指一節。亦安心前。是名菩提引導第一智印。亦名能滅無明黑闇印。緣此印加持。諸佛與行者。授無上菩提最勝決定之記。即是毗盧遮那如來大妙智印。瑜伽行者結此印已。運心作想。一切衆生同結此印。十方世界無叁惡道八難苦果。悉皆受用第一義樂持真言曰
【◇】唵(一) 吽(二) 惹(大聲叁) 翳(上四) 佐(五)
複次瑜伽行者。持此真言。一一觀察五字色相
第一結菩提印。入毗盧遮那如來叁昧。當觀◇唵字色。及我身十方世界悉皆白色。若瑜伽行者。修此觀門之時。自身及與一切衆生。所有無明煩惱惡業。自然消滅。行者及一切衆生。速得成佛故
第二結破魔印。右手舒五指以按于地。左手五指執持衣角。入東方不動如來叁昧。當觀◇吽字色。及我身盡東方界。及以九方無量世界諸佛菩薩。一切衆生山川草木鹹皆青色。以右手掌面用按于地。此印能令諸魔鬼神一切煩惱。悉皆不動。是名能滅毗那夜迦及諸惡魔鬼神之印
等叁結施諸願印。左手同前。舒右五指仰掌。…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中》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