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經》一 ▪第2页
宋涼州沙門釋寶雲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 開張如目視
魔王愛樂樹 即萎憔悴愁
妙後寐寤尋憶夢 諸根寂然喜踴躍
舉目四向遍察視 王顏怡悅蓮華色
即啟王曰唯願聽 夢中所見甚吉祥
大白象王有六牙 忽然來至在我前
王聞後所夢 懷疑喜踴躍
即召梵志占 為說夢所見
明達善占夢 思惟乃發言
按典籍占夢 唯聽今諦說
女夢日光明入腹 因此懷妊生吉子
如日赫照普地界 其子德尊主十方
夢見月滿眾生俱 光照女腹因懷胎
生子聖達轉金輪 典主四方正法治
此女夢白象 趣入其右脅
此子無瑕穢 天人稽首禮
一切無不知 所生必為佛
此典古聖讖 王後夢白象
當生寶聖子 神仙獨象步
安卦以占之 必生天人師
其唯有二趣 樂家為聖王
捨家除鬚髮 成佛眾聖師
喜其占夢諦 賜金恣其意
王後聞甚喜 以善事啟王
自夢此以來 甜如服甘露
體性眾惡除 唯願樂眾善
不樂名寶衣 唯善潔素服
不好寶名扇 樂露清涼風
厭穢於五欲 樂受正真法
六情不復著 色聲香味觸
不復樂宮室 意思遊園觀
啟王如是已 王即答之曰
恣卿意所樂 王從將俱出
乃至於流民 清涼花樹園
後自內觀身 如淨水月影
處胎無垢穢 金花琉璃輿
月滿諸根具 睹如寶明珠
後覺生期至 遊詣花香園
其園肅肅清 諸妙神來集
如來生品第四
于時佛星 適與月合 吉瑞應期
從右脅生 猶如雲除 千日霍現
譬如久冥 炬光卒耀 東方為首
樹為頭髮 華草為毛 蓮花為面
青蓮為眼 丹樹為口 須彌為乳
四海為腹 中土為腰 南方為髖
私為垂珠 恒為香瓔 西方為足
眾寶為飾 諸轉輪王 歷代典主
如江河數 佛所履踐 千輻相輪
常行印車 過去諸佛 所修德義
生育萬物 猶如慈母 難動即時
肅然震聲 懷喜庠序 和悅而瞻
即時右脅 顯大輝耀 遏絕日光
日如螢火 令日失明 無復精光
光如華髻 現若幹色 側塞四方
滿虛空中 譬如雲除 日照忽現
爾時諸天 見晃昱光 悚然怪異
而相謂言 日天下耶 金樹出乎
有神對曰 佛日出現 日天子疑
是何異日 將無奪我 日成宮殿
懷嫉霍然 彼千光明 佛耀輝地
日焰照空 太子懷光 千倍踰日
日光還折 退不敢當 天地普然
如劫盡焰 天地明闢 如始旦曉
諸神普喜 地祇鼓舞 光明雨灑
甘露良藥 充飽一切 滅憂惱患
海震如笑 樹木跛[跳-兆+我] 淵池青蓮
如開目視 眾樹散花 以敬太子
眾鳥翔鳴 如雅頌音 諸天慕善
如花遇日 都照十方 晃如金色
神祇懷喜 花非時敷 金銀栴檀
細末如塵 天意作花 晴無雲雨
光明普照 遍滿十方 明珠火焰
奄然不現 日所不照 幽隱冥處
霍然大明 耀叁惡趣 聖智明達
教世光相 梵天神等 華中化生
慈謙敬心 散適意花 掌蓮華色
兩手接擎 懷愛敬心 慈目熟視
以梵清音 歎其功德 躬自傾屈
頭面禮足 戴之頂上 日處須彌
號名百祠 手執金剛 以千慈眼
熟視無厭 天華白蓋 雜妙寶花
其明如月 上於太子 歎其功曰
勞苦彌劫 以大方便 發求佛道
願垂慈心 眾生可傷 唯為普世
不請之師 北鬥七星 亦如稱歎
現七覺意 消七勞垢 故行七步
如師子起 足迹印現 喻如七星
其步大然 不懷疑慢 地神傾屈
低仰接足 以普明日 照於四方
現四諦法 如師子吼 吾齊以此
末後受形 不復處在 胞胎之獄
今當得佛 最難得道 將導一切
服甘露滅 安靡軟草 雜色眾花
如天綩綖 周遍布地 譬如天王
處清池淵 如金樹花 視甚微妙
諸五趣類 受苦惱者 皆得休息
身安快樂 眾結縛著 甚急牢獄
爾時眾結 悉得解脫 爾時洪音
遍聞佛界 諸天鬼神 懷喜踴躍
速昇虛空 進見聖寶 諸天側塞
充滿無間 大龍王子 如須彌山
目猶日月 動海出水 頭戴雲蓋
速疾尋至 細雨香水 敬浴太子
安祥天子 受天世人 大敬祠祀
能與其願 自化己身 現有四頭
乘牛執蓋 敬護菩薩 童男天子
首戴羽冠 威力巍巍 號孔雀幢
貫冑帶甲 執持武備 為大軍師
將從大眾 擁護菩薩 一由延內
天王大力 名毘沙門 珍寶充盈
德有志界 天二十八 神將軍俱
各與營從 器鉀嚴整 與億鬼神
來護菩薩 又有天王 名尊自在
與無央數 巨億諸天 執持幢旛
而來雲集 以恭肅敬 禮菩薩足
閻王惡害 無能勝者 驅逐眾生
以一種法 擲棄所執 太山獄杖
以慈愍心 來禮菩薩 無數諸天
龍鬼神王 淨居天上 諸清淨天
叉手合掌 如未敷藕 齎敬曲躬
永歎菩薩 金色天華 明真珠臺
青芙蓉花 紺琉璃莖 興成意花
若幹妙色 末栴檀香 散下如雨
天女空中 眷屬俱來 鼓天伎樂
歌歎功勳 往古修行 眾億善本
果報成熟 潤及群生 慶雲震樂
諸天散華 身放光明 晃晃昱昱
諸天吒歎 眾生歡喜 蒙佛神德
普嚴世界 金鳥諸龍 俱懷和協
天阿須倫 棄捨怨嫌 從白淨月
出清涼光 普為世間 滅愛憎火
梵志占相品第五
當爾之時 眾善普會 殃患消滅
快樂無極 王因是喜 赦降天下
欣慶來集 如眾川流 如天帝釋
生子瞿或 如安祥天 生子童男
如毘沙門 生子寶瓶 菩薩誕育
王亦歡喜 菩薩體軟 如天初生
乳母收養 如育嬰孩 請諸舊德
曉事母人 圍衛擁護 不離左右
光相明照 如梵中尊 諸母速疾
將詣天祀 欲令拜謁 諸天形像
天像皆起 屈申低仰 諸有金石
水泥天像 叉手稽首 禮敬菩薩
諸母驚怖 心皆愕然 緣是瑞應
號天中天 未諦審知 太子神德
因此恐怖 速還歸宮 白淨王聞
驚怪怖戰 因召梵志 明占相者
應令尋至 王即問曰 唯諸明師
占相吾子 懼因此子 犯觸天像
唯拔吾心 諸深狐疑 梵志喜顏
對曰天王 今應稱慶 不宜懷慼
王族更新 當從今始 轉輪聖帝
應臨四方 按卦占察 右脅生者
必為尊貴 聖達普智 臨眾王上
顯如須彌 為眾山王 無能及者
眾寶之中 如意為最 眾流之中
大海為最 眾光之中 日月為最
今是太子 眾聖中最 按占古典
有威儀王 因手而生 律王掌生
情思力王 從父腋出 王名往古
因父[月*坒]生 抆陀竭王 頂上生出
是等德強 皆轉輪王 今占光瑞
相應聖王 攝度天人 以聖慧力
名號普聞 周遍十方 如大聖王
號抆陀竭 金輪白象 玉女紺馬
明珠聖臣 主兵七寶 遊天世間
從兵四品 當為天人 開無為路
當有千子 才力勇猛 當以正法
治世太平 若捨家出 進求道術
必當為佛 以慧勝世 抑按世間
眾聖明師 按卦所占 唯此二趣
王欣解顏 謂梵志曰 自宗祖來
聖王斷絕 父王亦無 轉輪王位
子何由能 自致聖王 王雖如是
梵志愕然 皆共同聲 舉手稱歎
猶如大龍 雷震之聲 於王殿上
大稱善慶 唯王莫疑 謂其不然
父子德異 宿行不同 唯在宿世
修立德行 請呈籍卦 王當照之
往古仙聖 賢才明達 次比四句
若醫藥方 往醫婁他 不能敏達
其子仙賢 明達踰父 往古聖王
後亦不繼 百轉之孫 乃復還紹
近聖亦復 限齊江海 其光莫能
如其子者 如是異術 乃餘無數
往古先人 所不達及 其後苗裔
秀出踰前 事任宿德 非由於人
前世所修 與今德合 雖今時非
德人居吉 瞻按籍卦 與瑞附合
必得於世 為轉輪王 王告諸大
眾梵志曰 今當為子 因德立字
梵志默然 心思斯須 謙遜卑聲
啟白天王 察今時運 太清和順
吉鳥翔鳴 瑞應至聲 地動庠序
節氣調適 風雨順時 世應太平
眾火炎現 清徹無煙 諸天塞空
現形叉手 雨眾雜花 天樂並作
王教平均 國應豐熟 大王國境
祥瑞普臻 當名太子 號曰吉財
王意大悅 重賜梵志 金角乳牛
數百千頭 王還喜悅 摩太子頭
以妙寶瓔 繫太子頸 慈心叉手
歎其德曰 先臨聖王 然後出家
阿夷決疑品第六
高山花果池 快樂如天觀
眾山少及者 故名阿夷嶽
曩久居此山 年耆結蔟髮
長暴露形體 壽高百有餘
體猶如黑雲 髮如白銀數
眼睛微亦理 形如雜色山
智慧如梵天 明如日月火
四火日第五 自暴名阿夷
卒聞響響聲 鳥獸鳴如語
其解鳥獸音 懷疑出廬窟
見天交錯飛 於空中歡喜
因仰問天人 諸天何為喜
有天名法樂 尋答阿夷曰
師為未聞耶 世有奇吉祥
白淨王生子 當度世眾生
卒必成佛道 為天世人師
聞佛之名號 踴躍衣毛豎
即上昇虛空 欲見釋童子
因所見瑞應 神通意審諦
彈指頃之間 便到王宮門
是上聖通士 明達禁戒備
王以愛敬意 速迎請入宮
讓之以上座 謙恭辭慰勞
垂愍回接顧 屈來入鄙國
阿夷覺王意 愛敬盡禮義
以慈目視王 執謙以敬謝
王宜應如是 愛賓以上禮
大王承法治 垂恩於國民
自先過諸王 種種大施與
於財寶貧使 戒智慧豐富
吾所由至此 宜懷歡喜聽
聞空中天語 王生子作佛
我忻所聞事 覺吉祥故來
法幢甚可愛 觀釋種族旗
王聞說是言 喜愕情惶灼
速呼太子來 與阿夷相見
在乳母抱上 光相照然明
見太子德相 如天後抱子
阿夷不能忍 便前取太子
兩手抱愛視 如黑雲裹日
在阿夷抱上 菩薩明益輝
猶如黑山間 銷金爐熾火
以慈心久視 眼中即雨淚
太子體晃昱 如黑雲雨雹
王見阿夷泣 心懷甚怖懅
恐子將不祥 懷疑語阿夷
唯聖時見…
《佛本行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