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僧伽羅剎所集經》

「本緣部」經文194卷04頁碼:P0115
符秦 僧伽跋澄等譯

  《僧伽羅剎所集經》下 ▪第3页

  符秦罽賓叁藏僧伽跋澄等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風者。生諸愛念意所覺者。猶如華敷鮮明淨潔。猶如彼風觀見解脫所爲事勝。猶雪成水此心雪亦複如是。攝持內外境界。有清涼風起。覺知彼意。彼持無量不破壞。有六境機關。外爲四大所使。四大根力所系。彼有軟風起。漸漸有智生。亦如彼舉足時。皆是本行之德。不失本所爲之相。[跳-兆+專]骨所行來往。皆有火起。于一切骨屈申卷舒。筋脈漸緩有所悕望。若複視瞻開目閉目。內身根更樂。漸漸熾然隨彼來往。若複食啖屈申卷舒。皆由形所造。及余心所造行。依暖風除去。顛倒風亦吹落唇齒聲響。本意所造一切種子法。然彼風處所有勝。皆有此語。有如是聲響。彼作是說。不爲福雲何不爲系縛。我作是說。有此機關。外有壞敗。內有衆行。不作是時便有盡。便有長養。猶如智車于此見載。緣如是豪貴法。緣依彼時想顛倒。于是便說此偈

  此甚奇甚特  覺知空無智

  展轉相依倚  機關最爲要

  亦不觸彼意  身意所依倚

  有如是衆事  幻惑爲微細 

  是時世尊爲梵行。雲何梵不亂。不從彼學獨遊無侶。于人中功德威儀最爲微妙。無著于一切衆生。所爲之業無能及者。衆生無有量。依倚一切微妙之法。法自然故一切智不可壞。成大要道所欲成就。必果無疑諸功德具。聲聞圍繞生一切德一切微妙。爾時世尊于彼衆妙形體。最第一衆德成就。除幽冥世無所著叁世無著。棄諸結使得大慈悲。心無亂想。已度彼憂畏之處至安隱處。長夜降伏其心自得授彼。于是便說此偈

  梵行最爲妙  慈功德成就

  若彼聞此教  天人皆拜手

  于正法無二  彼樂亦無二

  必當成賢聖  是故拜手聖 

  爾時佛世尊叁耶叁佛。忍地最爲微妙。除諸結使亦無所著。火所不燒所悟事勝風。亦複勝功德無畏。大衆成就爲衆重擔。甚深相應不可思議。猶如師子無怯弱心。顔色和悅爲彼外學故已修無著。猶如蓮華無所染汙。自依衆故自破壞。意所悕望亦複能辦。拔諸結使故衆最爲妙。倍種種相生受取爲妙。若自求于一切生爲妙。當拜手最福田。所擁護人民王最第一。不作是觀彼義甚深。舍衆穢法月最爲勝。分別諸法毗沙門爲第一。聲響清徹師子吼最第一。欲種良福田有增上學。舍一切田業釋提桓因爲第一。一切世間功德爲第一。示現涅盤道亦爲勝。愍護一切衆生。解一切縛爲妙于是便說此偈

  如來之功德  一切普悉備

  止住釋種家  猶海集衆寶

  及余佛法衆  充滿叁世界

  欲求往彼岸  當從如來取 

  是時世尊爲人中師子雄。悕望于一切智色和悅。咽喉功德無比。佛法功德有四神足。甚安詳去離粗犷之言。直身正意衆智具足。眼爲清淨根萌芽。分別衆法稱揚其德。未知智猶雨甘露難可沮壞。十力具足勇猛超彼。覺知一切所趣而往救濟。大慈悲禅解脫四等未曾缺。亦無愛欲味觀食而食。得無所畏降伏彼衆。彼猶如師子鹿王鳴吼之時。其聞聲者皆馳走四趣。止谷趣谷止穴趣穴。鳥飛虛空此亦如是。若聞無常聲。此凡夫人及長壽皆懷恐怖。于身見皆馳走而去。猶如彼龍象聞師子聲不覺便利。或絕缰靽走。諸有長壽色界諸天亦複如是。聞無常之教味著所樂。各有此戀愛心。爾時世尊爲師子鹿王。意悉無恐懼。成其道果亦不退轉。觀者皆歡喜止觀微妙。知彼功德無有愚惑。于是便說此偈

  猶彼師子吼  聞者皆驚愕

  以智分別法  種種有別名

  于生死恐懼  佛德不可議

  是故拜師子  師子王中王 

  是時世尊爲人中雄象。一切智能皆悉具足。所有支節與首相稱。所謂是智能首。因智能有念。念爲頭依彼止觀爲腹。以休息解脫亦無師學。自然辦具以信根爲妙法。以信力而縛。有如是之力護清淨以爲牙除惡趣。慚愧爲營從。身妙以爲耳。佛法身滿亦無害意。而修梵行究竟其原。求其方便勇猛不退。一切世微妙無有能過此功德者。猶如安明山。習修于禅如彼利刀。覺意自在七處安詳。無常苦空行一切法皆悉無我。涅盤爲滅淨。所持如甘露。十力有力勢。觀者皆歡喜。以破壞憍慢行。解脫果報所緣依。彼甘露不校計。所著本意所造。食解脫甘露果。如甘露者得利養。除諸穢濁。以爲食亦不藏貯。于九十一劫善自降伏。爾時便有是定心無有衆亂。于是便說此偈

  和悅無衆亂  極清淨意定

  拜手無量德  人中雄象王

  彼衆生有德  壞敗諸色想

  眼淨無瑕穢  拜手覺最勝 

  彼叁耶叁佛有如是功德。如是自覺知。如是甚深極微妙無比。于中自覺諸法。設複有人誹謗我言。彼或有聲性與相應。有如是有余。如有作是說。有余沙門出家若婆羅門。聰明黠慧若天住止。若欲界魔天。若梵天色界妙者作如是而說法。我亦不見彼相亦無因緣。如彼所說。若複不見其相。雲何不等正覺亦作是說。見彼而說法。逮安隱處而自娛樂。爲等正覺亦到無畏處。及余無著。廣說如契經。彼最爲妙無著不搖動處。無若幹彼名。當轉梵法輪。彼梵世尊轉此法。所謂賢聖八品道。當于何處而轉。或作是語。于此衆轉爲妙。于此衆而師子吼。亦不于空處而轉。于此師子吼亦無恐畏。複作是說。欲降伏彼衆故。此最初無所畏。第二諸漏未盡。此義雲何。所謂有漏障中有諸恐畏。若複斷智具足。此第二第叁我所說道法。此有何義。所謂有如是實。爲彼故求。彼作是說。此造諸內入。此第叁第四有所縛。彼有十事。人所修行。在衆無恐畏。或無恭恪心。彼如是無有威儀。以是之故于大衆而懷恐怖。雖複爲恭恪心。明黠如實。有此威儀。彼亦複有恐畏。于衆雖複有恭恪之心。于彼雖無畏。彼義有愚癡。雖複承事供養。恭恪之心。然不數數修行。雖複修行。亦不經曆久。于中亦有恐懼之心。于彼雖久修行。意不捷疾。于中故有恐懼。雖有捷疾之意。亦不親近。于中故有恐懼之心。彼雖親近亦不實依。于中亦有恐懼之心。意雖依善自無此善。于彼衆中故有恐懼之心。若複遍有此意。然不有巧便。彼于衆中故有恐懼之心。彼世尊爲菩薩時。承事師衆叁界牢要寶幢從錠光佛以來。叁耶叁佛若幹劫。極淨無瑕穢。一切無幽不照。緣彼覺意有如是形類所爲成就。爲彼道故九十一劫而造行。爾時世尊得受名號。起如是黠慧而成佛。與智能相應意悉覺悟。依彼善意一切皆悉辦一切意無著。彼第一無染汙。亦不懷恐懼心。是故世尊如是常住恒入叁昧。于彼智有勝。無數世有勝。作是觀察。其有難問者。終不猶豫。文字無缺。于是便說此偈

  身如師子王  欲度彼園觀

  群獸皆驚怖  各奔走東西

  如是無所著  大衆現勇猛

  不樂生死原  以法度天人 

  爾時世尊觀一切世間猶如草木。所謂雲何當試。最初種有五行。猶外草木。于此有何五種。複作是說。雲何彼樹展轉相猗耶。生種種結苦谛所斷。外亦有生有五種行。觀彼苦地之所生。皆依外而生。于內雲何生。有作是說。于內識處等有是觀。如是外住隨種便生。于中作是說。如日月現無光。此各各相依。有所說。依外亦生。此義雲何。答曰。于今而不相依食。爲水所漬。爲火所煮。安處形體。或爲風所吹。如地生樹隨風來往。于中皆悉知之。身風所觸耳有所聞。時亦能識知。彼曰細滑也。堅依外彼非有智耶。如是亂想若外果所生。皆悉觀察外緣內。于中作是說。一切非思惟色相耶。不作是觀。如觀察四大。如是境界皆悉觀之。或觀一果眼識生若幹果。以識爲首。是故壞敗。于中作是說。外亦有作若幹果。猶彼色半青半黃。猶如樹同一根生若幹種果實。秋則無有果。或隨時生。此生死樹亦複如是。身最爲本。根爲枝葉。猶如叁昧境界。是故識施果爲上。如是而覺知。以眼喻彼樹。若彼眼識有所攝色。其根今色雲何得成。所謂如所說觀。觀便爲妙。彼如是現。于是複現。謂所生種子漸漸長益。于彼生而成果。如隨時萎。彼果無所因等有是果。所謂心垢所染。于中作是說。眼識皆悉知。于中作是說。不于中間。猶如彼色緣彼果生。如是緣意識。有此生死樹。彼眼識爲首。于中作是說。猶如胎漸漸長。于彼生眼識。如是有眼識。于中作是說。不于眼識中間而死。無有身根。然眼根無所造。此由何故。或外不依根果本。或同影果。于此雲何言等一切身根。以過去不依無根。草果根有壞敗。複是所知。外無有情。然內有情。于中作是說。雲何情想有果實耶。猶如外花實。此種果亦複如是。以是故或有情。或複共同情。于中實有無礙。雲何當有念。于中作是說。此義雲何。或有作是說。彼處所無有住處。答曰。猶如彼無處所。便有是清淨。外無壞敗。便有是因緣。于中作是說。彼四大有增上如所依有果者。是事不然。此複是所知。所作行業外不現。猶如內所有不住名曰樹。住者非樹。于中作是說。雲何此地持無所壞敗耶。此地亦有軟氣。若依彼有是堅相。爲風所吹。便可知之。此亦如是。然外有藥草樹木。無常斷絕與壞敗相應。當作是觀。因緣無常苦空無我亦如是。然外空無所有。衆生亦如是。猶如無我觀內亦如是。況當內有所造懷內思想。彼皆是外。猶如濕木種時便生。此亦如是。根意所教猶如身心依法往來周旋。此皆無所依。猶如壽暖命識。此亦如是。無有終始

  觀彼志性趣  外及樹木草

  實空無果實  于法當分別

  彼已有壞敗  身等即思惟

  壞彼塵勞結  五根永以滅 

  是時尊者大迦葉。勤修苦行身體疲厭。于彼園觀處而自娛樂。事火無懈息。已衆圍繞僧迦梨壞發爪皆長。諸根淳熟內降伏淫。經行往來所觀察皆悉知之。樂閑處名稱遠聞。故得大慈悲。無與彼尊德等者。天人所供養。是大福田。加敬恭拜。諸遭困厄者皆度脫之。度彼生死布現法相。布現歡樂擁護如事父無異。所供養業如山不可動。歡喜踴躍欲觀察如來。欲獨一閑靜處。往至世尊所歡樂異法故。頭面禮世尊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欲歎譽少欲之德。便告尊者大迦葉曰。汝今迦葉年老形熟。無複有少壯意。長老身無所堪任。漸漸衰耗盛意已盡。更不與所著補納之衣極重。計汝今身不堪勝此重衣汝年已邁。諸有長者持衣施者便可納受。是時尊者大迦葉。諸法想其恭敬心。于如來即從坐起長跪白世尊言。生死長遠。義…

《僧伽羅剎所集經下》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