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所說最勝名義經》上
宋西天叁藏明因妙善普濟法師金總持等奉 诏譯
歸命妙吉祥 所說最勝義
金剛掌菩薩 降伏諸魔衆
身湧遍叁界 秘密王自在
目若青蓮葉 面如蓮華敷
執持金剛杵 以手擲複擲
現大忿怒相 威振十方界
金剛手菩薩 亦持金剛杵
精進相微妙 勇猛降諸魔
大智利群生 化億數金剛
或踴躍歡喜 或現忿怒相
頂禮佛世尊 合掌心恭敬
願令法久住 作衆生依怙
常于幻網中 引接菩提路
無智愚癡人 困苦煩惱者
救護令解脫 皆護最上果
世尊調禦師 常住大叁昧
能了諸法性 根境亦如是
如來智慧身 烏瑟膩沙相
文殊大智者 智觀善出生
甚深微妙義 大法無等倫
于初中後善 名義爲最勝
過去佛已說 未來佛當說
現在佛今說 叁世皆如是
于大幻網中 能度諸群品
金剛掌菩薩 歡喜伸贊歎
佛說真密語 我今能受持
決定心堅固 至成等正覺
演說秘密法 引導諸衆生
起無漏智慧 煩惱盡無余
金剛手菩薩 合掌住佛前
爾時釋迦佛 最上兩足尊
舌相真實語 清淨微妙音
普流于世間 四種魔不現
遍滿叁界中 梵音美贊歎
如來秘密王 宣說大法要
善哉金剛掌 善哉金剛手
爲作利益故 大智得成就
最上大義利 滅除諸罪垢
文殊大智者 願聽如是義
善哉大導師 方便爲宣說
爾時釋迦佛 開示秘密法
攝持大明咒 謂持明咒部
世出世間部 周遍世界部
大印諸法部 烏瑟膩沙部
六種大咒王 相應無有二
出生伽陀法 我今故宣說
遏阿(引)壹翳(引)嗢汙(引)伊愛(引)邬奧(引)暗惡
安住心智觀 如來叁業轉
唵字金剛利 能斷諸苦惱
文殊大吉祥 智慧妙觀察
宣說秘密門 自在王神咒
阿啰缽左那(引)野谛曩莫
歸命佛世尊 出生菩提智
遏字一切中 爲大最上義
出生大有情 離心離言相
及一切音聲 一切光明相
此摩诃大貪 一切衆生著
摩诃大嗔恨 一切苦惱因
摩诃大愚癡 衆生心深入
摩诃大忿怒 是爲大怨害
摩诃大愛樂 心種種見著
大欲及大樂 大喜及大染
大色及大身 大相及大貌
大名及大施 大圓滿道場
持大智慧劍 斷大煩惱網
大顯及大稱 大光及大明
大幻作幻師 大幻義成就
大幻化染欲 大幻化見網
大布施殊勝 大持戒攝受
大忍辱執持 大精進勇猛
大禅定安住 大智慧出生
大方便大願 大力及大智
大慈法無我 大悲深妙行
大慧大勇猛 大施大方便
大神通智力 大威德勇健
大熾盛大力 大流轉除斷
大金剛秘密 大忿怒威猛
大怖畏能除 大最勝明王
大乘最上行 大乘法增長
大毗盧遮佛 大寂默牟尼
出生大咒部 成就秘密法
依十波羅蜜 修習殊勝行
得十波羅蜜 清淨妙法門
十種波羅蜜 如來本真智
十地自在行 十地安隱住
十智清淨身 十智功德聚
十相十義利 牟尼十力尊
十相廣大行 周遍悉圓滿
如來清淨身 非實亦非假
真語與實語 如語不異語
無二非無二 如實際安住
處于無我義 猶如獅子吼
威振諸外道 衆魔皆驚怖
一切真空行 如來親所證
勇猛破怨敵 是名爲最勝
大力轉輪王 最上尊重者
鹹生恭敬心 了法無差別
演說大乘教 贊歎無邊義
如來真實語 無實亦無虛
誘接諸群迷 皆得不退轉
聲聞及緣覺 佛乘菩提果
種種空無著 如實而了知
漏盡阿羅漢 離欲勝根境
盡諸煩惱結 無畏得清涼
如來無所著 明行足善逝
世間最上士 調禦十號尊
無我慢貢高 真實心安住
遠離于輪回 億劫修勝行
所作皆已辦 智慧心決定
世尊大法王 演說微妙法
周遍于世間 教化諸衆生
以最殊勝行 成就諸義利
作大引導師 令離諸疑惑
盡諸衆生界 悉獲安隱地
檀戒忍進禅 熏修爲福藏
智慧波羅蜜 熏修爲智藏
方便及願力 隨順修二藏
圓滿行衆善 常普遍相應
禅定意微妙 示身相不動
法報化叁身 五佛五種智
五佛嚴寶冠 五眼照世間
應現一切佛 令衆善增長
所修智慧力 能斷諸輪轉
金剛堅固身 真實不思議
毗盧遮那佛 大智光熾盛
自然虛空中 湧出智慧光
遍照諸刹土 一切如來身
明王大神咒 勝義悉成就
大烏瑟膩沙 普放淨光明
照一切佛身 彼佛鹹恭敬
瞻仰心歡喜 威儀皆具足
供養伸贊歎 牟尼大金仙
安住叁部咒 叁昧咒現前
叁寶最殊勝 叁乘及引導
不空罥索部 執持金剛索
及持金剛鈎 示現忿怒相
降伏諸魔怨 大忿怒明王
六面現六眼 一身生六臂
口出大利牙 手執绀迦羅
臂纏百毒蛇 名焰鬘德迦
亦名除障王 現大怖畏相
執金剛利刃 種種相差別
化金剛眷屬 遍滿于虛空
大儀德忿怒 不動尊明王
一髻發蓬亂 身挂大象皮
時發大笑音 呵呵呬呬聲
草木皆搖動 現大笑明王
有大威德力 金剛大菩薩
金剛王大樂 金剛相大喜
金剛咒吽吽 金剛弓及箭
手持金剛劍 煩惱皆除斷
堅固及利用 此金剛最勝
熾盛金剛焰 熾盛金剛眼
金剛大色相 金剛焰百眼
金剛毛铦利 示現鬥戰相
金剛現指爪 億數鋒堅利
金剛殊勝鬘 金剛妙莊嚴
金剛笑音聲 字門有六種
文殊大音聲 遍徹于叁界
乃至虛空界 音聲皆遍徹
如實而了知 一切法無我
離文字語言 同真際法性
譬如大牛王 作大音聲吼
吹于大法螺 擊于大法鼓
建廣大法幢 作廣大音聲
不住于涅槃 悲愍諸衆生
十方虛空界 無色非無色
種種色心中 能了一切法
猶如大圓鑒 遍照盡無余
化諸天人衆 叁界得自在
住平等聖道 湧現于法幢
普于十方界 示現童子相
或現沙門相 或現老人相
或叁十二相 端嚴甚微妙
智慧德行者 阿阇梨法師
度一切衆生 相應成正覺
了達虛空界 一切智智海
破壞無明網 摧滅流轉輪
永離諸煩惱 速達于彼岸
以智水灌頂 莊嚴妙寶冠
斷除叁種苦 離一切纏縛
得叁種解脫 成正等正覺
常于叁界中 利益諸衆生
圓滿清淨行 功德悉增長
離一切有著 安住真實際
持大如意寶 爲最上導師
現大相相應 作最上賢瓶
饒益諸衆生 護念如赤子
淨通非淨通 時分叁昧通
了達正定通 衆生根境通
功德通法通 得叁種解脫
清淨吉祥事 心歡喜踴躍
五面及五頂 五山嚴飾相
大喜及大樂 大慶及大欲
決定真實法 吉祥最勝尊
殊勝微妙行 利益諸衆生
爲降伏魔怨 消除諸驚怖
屍棄室[口*龛]呢 惹胝路垂髻
剃發及頭陀 著大淨行衣
持最上梵行 大婆羅門衆
灰身喬答摩 修持大苦行
證清淨涅槃 寂然得解脫
能持大淨行 安樂無染著
決定斷苦樂 盡遠離諸欲
無失亦無得 無顯亦無著
一切行無穢 是謂婆羅門
菩薩修正行 意識淨無垢
離染無怖畏 善覺悟佛性
智解如來地 能知過去法
無智亦無色 亦無有疑惑
照見叁世佛 法本來無著
覺法離系縛 慧眼照無礙
如來妙智觀 說法自在王
以最勝法義 悉除諸诤論
猶如師子王 能伏于衆獸
衆生鹹欣仰 如來尊重相
文殊妙智光 熾盛皆遍照
灌頂法王子 最勝名義師
能爲大良藥 消除諸病苦
舒白毫相光 照耀于叁界
乃至十方刹 普建大法幢
及張大傘蓋 爲慈悲道場
蓮華大寶蓋 遍覆諸如來
一切佛法性 一切佛相應
一切佛平等 爲最勝尊重
金剛智灌頂 吉祥自在王
一切世自在 最勝金剛王
一切佛大心 一切佛智行
一切佛大身 一切佛妙辯
金剛日大光 金剛月大明
熾盛皆遍照 十方衆生界
佛金剛堅固 佛勝義法生
佛蓮華吉祥 成就一切智
佛持大幻法 佛持大明咒
金剛劍大利 斷諸煩惱結
金剛法大器 金剛法最勝
金剛慧出生 圓滿波羅蜜
佛地爲莊嚴 清淨法無我
正智心明了 幻網種種事
金剛能除斷 煩惱盡無余
佛說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文殊所說最勝名義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