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寶藏經》

「本緣部」經文203卷04頁碼:P0447
元魏 吉迦夜共昙曜譯

  《雜寶藏經》十 ▪第2页

  元魏西域叁藏吉迦夜共昙曜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諸天善神。無憶我者。菩薩昔日。處衆釋中。猶如滿月在于衆星。而于今者。更不一見。實時向佛方所。一心敬禮。複拜諸釋。合掌向火。而說實語。我此兒者。實不從他而有斯子。若實不虛。猶六年在我胎中者。火當消滅終不燒害我之母子。作是語已。即入火中。而此火坑。變爲水池。自見己身。處蓮花上。都無恐怖。顔色和悅。合掌向諸釋言。若我虛妄。應即燋死。以今此兒實菩薩子。以我實語。得免火患。複有釋言。視其形相。不驚不畏。以此推之。必知是實。複有釋言。而此火坑。變爲清池。以是驗之。知其無過。時諸釋等。將耶輸陀羅還歸宮中。倍加恭敬贊歎。爲索乳母。供事其子。猶如生時。等無有異。祖白淨王。愛重深厚。不見羅睺羅。終不能食。若憶菩薩。抱羅睺羅。用解愁念。略而言之。滿六年已。白淨王。渴仰于佛。遣往請佛。佛憐愍故。還歸本國。來到釋宮。佛變千二百五十比丘。皆如佛身。光相無異。耶輸陀羅。語羅睺羅。誰是汝父。往到其邊。時羅睺羅。禮佛已訖。正在如來左足邊立。如來即以無量劫中所修功德相輪之手。摩羅睺羅頂。時諸釋等。鹹作是念。佛今猶有愛私之心。佛知諸釋心之所念。即說偈言

  我于生眷屬  及以所生子

  無有偏愛心  但以手摩頂

  我盡諸結使  愛憎永除盡

  汝等勿懷疑  于子生猶預

  此亦當出家  重爲我法子

  略言其功德  出家學真道

  當成阿羅漢 

  (一一八)老婆羅門問谄僞緣

  一切狡猾谄僞詐惑。外狀似直。內懷奸欺。是故智者。應察真僞。如往昔時。有婆羅門。其年既老。娉娶少婦。婦嫌夫老。傍淫不已。欲心既著。诳夫設會。請諸少壯婆羅門等。夫疑有奸。不肯延致。時彼少婦。設種種計。用惑其夫。老婆羅門前婦之子。墜于火中。爾時少婦。眼看使墮。而不捉取。婆羅門言。兒今墜火。何故不捉。婦即答言。我自少來。唯近己夫。不曾捉他其余男子。雲何卒欲令我捉此男子小兒。老婆羅門聞是語已。謂如其言信明婦故。便于其家。而設大會。集婆羅門。爾時少婦。便共交通。老婆羅門聞是事已。心懷忿恨。即取寶物。盛裹衣裓。棄婦而去。離舍既遠。于其路中。見一婆羅門。便共爲伴。于其日暮。一處共宿。至明清旦。複共前行。離主人舍。漸漸欲遠。彼婆羅門。語老婆羅門言。于昨宿處。有一草葉著我衣裳。我自少以來。無侵世物。葉著衣來我甚爲愧。欲還草葉。歸彼主人。爾並停住待我往還。老婆羅門聞是語已。深信其言。倍生愛敬。許當住待。彼婆羅門。詐捉草葉欲還主人。未遠之間。入一溝壑。偃腹而臥。良久乃還。雲以草葉還主人竟。老婆羅門信以爲然。倍增愛重。老婆羅門時因便利。洗大小便。即以寶物。而用寄之。此人尋後。赍其珍寶。便棄走去。老婆羅門見偷己物。歎惋彼人。又自感傷。憂愁懊惱。惆怅進路。小複前行。憩一樹下。見一鹳雀。口中銜草。語諸鳥言。我等應當共相憐愍。集會一處。而共住止。爾時諸鳥。皆信其言。而來聚集。時此鹳雀。伺衆鳥等一切行後。就他巢窠。啄卵飲汁。殺他子食。諸鳥將至。更複銜草。衆鳥既還。見有此事。鹹皆瞋責。而此鹳雀。拒言我不。時諸鳥輩。知其谄欺。悉舍而去。于此樹下。更經少時。見一外道出家之人。身服納衣。安行徐步。去去衆生。老婆羅門而問之言。何以並行。口唱去去。外道答言。我出家人。憐愍一切。畏傷蟲蟻。是故爾耳。時婆羅門。見其出家口吐此言。深生笃信。實時尋逐。往至其家。于其暮宿語婆羅門。我須閑靜以自修心。爾止別屋于彼而臥。時婆羅門。喜聞行道。心懷慶悅。至夜後分。但聞作樂歌舞之聲。便出看之。乃見出家外道住室。有一地孔。中出婦女。與共交通。若女人舞。外道彈琴。若外道舞。女人彈琴。見此事已。而自念言。天下萬物。不問人獸。無一可信者。說偈言曰

  不捉他男子  以草還主人

  鹳雀詐銜草  外道畏傷蟲

  如是谄僞語  都無可信者 

  爾時國內。有一長者。居家巨富。多諸珍寶。于其一夜。多失財物。時王聞已。問長者言有誰來去。致令亡失。長者白王。初無奸雜而與往返。唯一婆羅門。長共出入。清身潔己。不犯世物。草葉著衣。猶還其主。自此己外。更無異人。王聞是已。攝婆羅門而诘問之。爾時長者。往白王言。彼人淨行。世之無比。如何一旦。而被拘執。甯失財物。願王放舍。時王答言。我昔曾聞。有如是比外詐清淨內懷奸惡。爾勿憂惱。聽我核實。作是語已。即便撿究。辭窮理屈。依實伏首。是故智者。處世如鏡。善別真僞。爲世導師

  (一一九)婆羅門婦欲害姑緣

  昔有婆羅門。其婦少壯。姿容豔美。欲情深重。志存淫蕩。以有姑在。不得遂意。密作奸謀。欲傷害姑。詐爲孝養。以惑夫意。朝夕恪懃。供給無乏。其夫歡喜。謂其婦言。爾今供給。得爲孝婦。我母投老。得爾之力。婦答夫言。今我世供。資養無幾。若得天供。是爲願足。頗有妙法。可生天不。夫答婦言。婆羅門法。投岩赴火。五熱炙身。行如是事。便得生天。婦答夫言。若有是法。姑可生天。受自然供。何必孜孜。受世供養。作是語已。夫信其言。便于野田。作大火坑。多積薪柴。極令然熾。乃于坑上。而設大會。扶將老母。招集親黨。婆羅門衆。盡詣會所。鼓樂弦歌。盡歡竟日。賓客既散。獨共母住。夫婦將母詣火坑所。推母投坑。不顧而走。時火坑中。有一小蹬。母墮蹬上。竟不墜火。母尋出坑。日已逼闇。按來時迹。欲還向家。路經叢林。所在陰黑。畏懼虎狼羅剎鬼等。攀上卑樹。以避所畏。會值賊人多偷財寶。群黨相隨。在樹下息。老母畏懼。怖不敢動。不能自製。于樹上咳。賊聞咳聲。謂是惡鬼。舍棄財物。各皆散走。既至天明。老母泰然。無所畏懼。便即下樹。選取財寶。香璎珠玑金钏耳珰真奇雜物。滿負向家。夫婦見母。愕然驚懼。謂是起屍鬼。不敢來近。母即語言。我死生天。多獲財寶。而語婦言。香璎珠玑金钏耳珰。是汝父母姑姨姊妹用來與汝。由吾老弱。不能多負。語汝使來。恣意當與。婦聞姑語。欣然歡喜。求如姑法投身火坑。而白夫言。老姑今者。緣投火坑。得此財寶。由其力弱。不能多負。若我去者。必定多得。夫如其言。爲作火坑投身燋爛。于即永沒。爾時諸天。而說偈言

  夫人于尊所  不應生惡意

  如婦欲害姑  反自焚滅身 

  (一二○)烏枭報怨緣

  昔有烏枭。共相怨憎。烏待晝日。知枭無見。踏殺群枭。噉食其肉。枭便于夜。知烏眼暗。複啄群烏。開穿其腸。亦複啖食。畏晝畏夜。無有竟已。時群烏中。有一智烏。語衆烏言。已爲怨憎。不可救解。終相誅滅。勢不兩全。宜作方便殄滅諸枭。然後我等可得歡樂。若其不爾。終爲所敗。衆烏答言。如汝所說。當作何方。得滅雠賊。智烏答言。爾等衆烏。但共啄我。拔我毛羽。啄破我頭。我當設計。要令殄滅。即如其言。燋悴形容。向枭穴外。而自悲鳴。枭聞聲已便出語言。今爾何故。破傷頭腦。毛羽毀落。來至我所。悲聲極苦。欲何所說。烏語枭言。衆烏雠我。不得生活。故來相投。以避怨惡。時枭憐愍。欲存養畜。衆枭皆言。此是怨家。不可親近。何緣養畜。以長怨敵。時枭答言。今以困苦。來見投造。一身孤單。竟何能爲。遂便畜養。給與殘肉。日月轉久。毛羽平複。烏詐歡喜。微作方計。銜幹樹枝並諸草木。著枭穴中。似如報恩。枭語烏言。何用是爲。烏即答言。孔穴之中。純是冷石。用此草木。以禦風寒。枭以爲爾。默然不答。而烏于是。即求守孔穴。詐給使令。用報恩養。時會暴雪。寒氣猛盛。衆枭率爾來集孔中。烏得其便。尋生歡喜。銜牧牛火。用燒枭孔。衆枭一時。于是殄滅。爾時諸天。說偈言曰

  諸有宿嫌處  不應生體信

  如烏詐托善  焚滅衆枭身 

  (一二一)婢共羊鬥緣

  昔有一婢。禀性廉謹。常爲主人。曲熬麥豆。時主人家。有一羯羝伺空逐便啖食麥豆。鬥量折損。爲主所瞋。信已不取。皆由羊噉。緣是之故。婢常因嫌。每以杖捶。用打羯羝。羝亦含怒。來抵觸婢。如此相犯。前後非一。婢因一日空手取火。羊見無杖。直來觸婢。婢緣急故。用所取火。著羊脊上。羊得火熱。所在觸突。焚燒村人。延及山野。于時山中五百猕猴。火來熾盛。不及避走。即皆一時被火燒死。諸天見已。而說偈言

  瞋恚鬥诤間  不應于中止

  羝羊共婢鬥  村人猕猴死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