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

「律部」經文1483卷24頁碼:P0983
失譯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下 ▪第2页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續本經文上一頁求衆乃決問王者

  問比丘吉凶事。比丘爲說。然後供養。犯何事。答若得食犯墮。得衣犯舍墮。若說征伐得供養。犯重

  問比丘有緣事。俗田行不。答得

  問比丘未滿五臘不依止。犯何事。答不依止師。若飲水食飯。日日犯盜。若先不知法。猶得忏悔

  問若比丘或十臘不誦戒。答同上依止

  問比丘市賣。自譽己物過價。前人信貴買。犯何事。答犯盜

  問比丘行回路。有食無人受。雲何得食答正得舒一手下向一捉食便止。過犯舍墮

  問比丘船行。水奔不得下。得水中便利不。答得

  問比丘。書經竹木上。誦訖拭去。犯事不。答犯舍墮

  問未滿五臘。得並入誦律不。答不得爲。可粗教誡而已。若誦犯舍墮。大戒不滅沙彌戒故是沙彌非。答非問比丘晝眠。犯何事答開戶不得。犯墮

  問比丘得倚壁伏地不。答私房得。衆中不得犯墮

  問比丘舍內都不著叁衣。犯何事。答坐禅誦經不著。犯墮

  問比丘行道著泥洹僧。得系腳不。答大寒得

  問比丘畜漆器犯何事。答漆木器盡不得。用犯墮

  問比丘已食手。或搪飲食汙手。更得受食不。答得

  問比丘至上房中不坐辄坐犯何事。答犯墮

  問比丘旋塔。或比丘尼優婆夷隨後從。有犯不。答若有優婆塞。不犯

  問比丘生菜已淨。有根得食不。答得

  問弟子遠行寄師物。或師寄弟子。過期不還或經年歲。可取用不。答若去時無言不得用若知在是有主物。若死是四方僧物

  問比丘教白衣。不祭一切亡人。爲是理不。答非。假使父母不食。敬心供養。亦得其福

  問衆中得共師並坐不。答不接得共盤食

  問比丘不褰叁衣禮佛。犯何事。答衆多

  問比丘得手自合藥不。答被淨草得

  問比丘休道意已。著俗服經時。向其尊禮拜然後來投衆。求複常位。爲應聽不。答若不舍戒者。應聽

  問比丘知其父母兄弟破落屬人。而不購贖。有罪不。答若爲行道不贖。無罪

  問若人白僧稱言聖衆。得然可不。答不得然可

  問若人持物施僧。言施聖衆應受不。答若不言。得分得取。以衆通有俗故

  問行道過水使人負渡。犯何事。答若不老病。犯墮

  問衆僧家奴。比丘得小小倩使不。答小小取與得。大事不得

  問比丘養爪甲長。犯何事。答犯墮

  問上座比丘未浴。下坐于前浴。有犯不。答犯墮

  問比丘器中忽有異物。或複弊故不知誰許。可取用不。複可棄不。答與僧。不得私用

  問有一住處多來去僧。所有遺亡。或是神。或是弊衣。永無取用者。可取不。答與衆僧。衆僧停一月一歲。後得用。若後主來。僧物償。若是貴珍寶衆後不能償者。勿用

  問比丘有知舊白衣來造已。得語上座維那持僧食與不。答僧先令得不令不得

  問比丘舍道還俗。後更出家。前師故是師非。答非是

  問臨壇諸師。僧可呼言師不。答無此理。不從受法者。盡不得爲師

  問一切師。得呼爲和尚不。稱爲弟子不。答不得。正可敬重。如俗中之尊

  叁自歸事品第十四

  問叁自歸趣得人受。複有不應受者答除五逆罪得

  問叁自歸斯行何事。答身口意不行邪事。及不隨邪見師

  問雲何犯叁自歸。答好邪見。隨外道師

  問若犯叁自歸。雲何悔。答向本師悔。若無本師。向余比丘亦得

  問若不能持。得還不。答得

  問若還。還雲何。向本師若一比丘言。我從今日已後。不複能歸佛法歸比丘僧。如是叁說。若不滿叁。故成就叁歸

  問或人受叁自歸。乃悔宿命惡逆。爲是理非。答無此理

  問叁歸正得從一人受。複得從叁人。各得受一歸不。答不得

  問受叁歸法。要終身。複可得一年半年十日五日不。答隨意多少。問若從師受一年半年自歸。日滿後。故是師非。答一從受法。終身是師

  問叁自歸。得但受一二歸不。答不得

  問受叁歸現前無師。得逢從文受不。答不得

  問先受叁歸犯不悔。得更受不。答不得。要當悔。若欲當受。舍先所受。若不舍。更受者。不得

  五戒事品第十五

  問不受叁歸。得受五戒不。答不得

  問若受叁歸。犯而不悔者。得受五戒不。答不得

  問受五戒法。可得但受五日十日一年二年不。答隨意多少

  問受五戒不悔。得更受不。答不舍不得更受。不悔亦不得舍

  問五戒盡得悔不。答若殺人。淫其所尊及比丘尼。盜叁尊財者不得悔。余得悔

  問五戒若不能持。得中還不。答得還。若欲都還五戒者。合叁自歸還言。從今日佛非我尊。我非佛弟子。如是至叁法。亦爾。若還一二叁四者。但言。我從今日不能複持某戒。如是至叁。若不滿叁。戒猶成就

  問五戒可從五師各一戒不。答得

  問既受五戒遍所重。可但分還一二不。答得

  問五戒可但受一二叁不。答得隨意多少

  問比丘犯重戒。或犯酒戒得不。答不得

  問頗有八戒白衣不。答無。唯有八關齋

  十戒事品第十六

  問不受五戒。得受十戒不。答若先叁自歸得。以十戒中即有五戒。亦不複受

  問犯五戒不悔。得受十戒不。答不得。若先不知悔已受。而不悔不得

  問若師犯重戒。從受十戒得不。答不得

  問若犯重戒。從受十戒得不。答不得

  問沙彌犯十戒。盡得悔不。答同上五戒

  問沙彌品第十七

  問悔須衆不。答不須衆。但向本師得了。若現在無師。向余一比丘亦得

  問沙彌半月一說戒不。答無此理。所以爾者。以沙彌戒不成俗人。然終已可說。須十五日一集

  問沙彌犯戒。得還向沙彌悔不。答不得

  問沙彌得著俗服不。答不得

  問師有種種違法事。沙彌得舍更求師不。答得

  問沙彌叛師。以白衣師綜習俗。竟不舍。或經年月。還來投師。故是沙彌非。但悔過而已。不須更受戒耶。答故是沙彌。但向師忏本。不舍戒不得更受。受亦不得戒

  問沙彌爲賊所抄。經曆年月。或轉經主。得逃不。答轉經主。不得

  問沙彌犯禁。師僧已擯。謝得更出家不。答若不舍戒。故是沙彌。可忏而已

  問白衣時。從沙彌受五戒。然後出家受大戒。本師故是沙彌。得呼爲師不。答得呼爲師。但不得爲禮。沙彌應作禮。白衣時從尼受五戒。然後出家亦爾

  問比丘貪資之物。其罪甚重。昔有一比丘。貪著一銅铙。死後作餓鬼。衆分物竟。便來現其身。絕大黤黮如純黑雲。諸比丘驚怪。此是何物。衆中有得道者言。是死比丘。貪著铙故墮餓鬼中。今故貪惜來欲索之。諸比丘即以铙還既得便捉。舌舐放地而去。諸比丘還取之。而絕臭不可近。複使人更鑄作器。猶臭不可用。以此驗之。知貪爲大患。比丘貪著衣服。乃有自焚之酷。昔有一比丘。喜作衣晝夜染著。得病困笃自知當死。便舉頭視衣。內起毒想言。我死後誰敢著我此服者。不久便命終作化生蛇。還來纏衣。衆與死比丘出燒。葬訖。遣人往取衣物。見蛇纏衣。近胭吐毒。不敢近。即還白衆具說所見。諸比丘便共往看之。都無敢近者。有一比丘得道。便入四等觀四等觀。毒不中。便往近之語言。此本是汝衣。今非汝有。何以護之便即舍去。不遠入一草。毒火出然草。還自燒身命終。即入地獄。地獄一日之中叁過被燒。皆由貪害

  歲坐竟忏悔文

  若僧聽多薩阿竭。所受歲坐比丘應爾。我從歲始至今歲竟。六月中多所違失。違失者。戒事。除二鼻貳事。余不除是。世尊集和僧所教敕。今我是思念。共諸君發露陳說。所違失事。君各忍受。我若九十日無世尊定。無世尊智。無世尊戒故。多犯。無世尊智。無世尊戒。故犯。無世尊戒故犯。無世尊智故。多失教事。無世尊定故多犯亂意。或念欲法。不行欲事。或念盜法不行盜事。或念殺法不行殺事。或念欺法不行欺事。或念僧伽婆屍沙法。不行僧伽婆屍沙事此九十日中。所犯事通威儀

  問白衣欲出家。比丘即受。更爲請師不。故是師非。答非師。若從受法者可爲師。若依隨者。可爲依止師

  問若有比丘。不舍作沙彌戒即大道人。而更受戒。爲僧不。答得

  問若不得戒前所受戒。故在不。答在

  問複師。是非。答非

  問多人受戒。而並請一人爲師。可得十人五人一時受不。答無此理。問沙彌受大戒。請一比丘爲大戒師。而此比丘。不知羯磨及受戒法。受轉請一人與受。以何者爲師。答與戒者爲師。是無法非師

  授五戒比丘。唯得授婆羅門。于余者尼。授比丘不得。問中間事問者。犯僧殘

  問一切所有。王者不全施得不。答王者不嫌。便得

  問見人行欲不呵。犯事不。答前人可谏。不谏犯舍墮。若不可谏。向一比丘好發露

  問比丘先犯事。更受戒得共住不。答犯重。不得更受戒。決斷講過得。更作不悔。亦不得。況得共住

  問有急事。比丘持弓箭上船。可隨去不。答主犯重。寄載犯舍墮

  問比丘官逼作非法。犯何事。答不得作

  問二男共戲便止。犯何事。答成犯決斷

  問比丘盜聽二男行欲。犯何事。答無欲心聽犯舍墮。有欲心聽。身不失犯突吉羅

  問比丘病不能行得乘車馬不。答雄者盡得。雌者無想犯舍墮。有想犯決斷。不知是雌無罪

  問比丘嫌經不好。賣去更作好者。犯何事。答賣經。如賣父母罪同

  問二男角力。犯何事。答犯墮

  問畜生行欲。比丘驗令全別離。犯何事。答犯舍墮

  問著小衣行留大衣。得受人施不。答言得

  問比丘夏中。得受僧物不。答若施僧物。即應分。不得停

  問比丘有好知家。結事委任之。更異比丘從乞得物。犯何事。答觀主人意惡不得。犯舍墮。知主意好得取

  問鸠雀于人舍內作窠。比丘破。或塞鼠孔。犯何事。答鸠雀未有子。得去。有子不得。鼠穴唯有一孔。不得塞。若有內外孔。得塞內者

  問比丘得與師。及同學得作書不。答在他方情通。異國不得

  問人出家。王法父母不聽。爲得戒不。答不得

  爾時目連。從座而起。白佛言。世尊。快說毗尼。于如來滅度後。誰受持如是毗尼。佛言。目連。思學毗尼者。當知是人。能修行如是毗尼。佛告目連。吾滅度後。若有比丘比丘尼。誹謗如是毗尼者。當知是人是魔朋侶。非吾弟子。如是人輩。世世學道不成。不出叁界。吾今憐愍諸衆生輩。是時目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卷下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