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經論》十 ▪第3页
天親菩薩造 / 後魏北印度叁藏菩提流支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佛子略說菩薩得此菩薩不動地。身口意業所作皆能集起一切佛法。是菩薩得此菩薩不動地。善住淨心力中離一切煩惱集故。善住深心力中常不離道故。善住大悲力中不舍利益衆生故。善住大慈力中救一切世間故。善住陀羅尼力中不忘法故。善住辯才力中智慧善巧分別一切佛法故。善住神通力中行無邊世界差別故。善住願力中不舍一切菩薩所行故。善住波羅蜜力中修集一切佛法故。善住如來加力中一切種一切智智現前故。是菩薩得如是智力。示一切所作。一切事中無有過咎故
論曰。大勝者。有叁種大。一智大二業大叁彼二住功德大。雲何智大。不可思議智者不住世間。不住涅槃故。如經是菩薩得是菩薩十自在已。即時名爲不可思議智者故。此不可思議有叁種應知。一修行盡至不可思議。二所知不可思議。叁除障智不可思議。如經無量智者故廣智者故不可壞智者故。是名智大。菩薩如是至已。乃至集起一切佛法故。是菩薩如是至已者。如上說。如是智成就者。亦如上說。常集起清淨叁業者。此是業大。彼淨業有四種相。一起能起起同時。如經智慧爲首故智隨順轉故。二智攝不染作利益衆生行等。如經般若波羅蜜增上故大悲爲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別故。叁因攝自行他行因等。如經善起願力故善加諸佛所加故。四作業所起利益衆生。淨佛國土成就一切佛法。如經常不舍利益衆生行故。遍知無邊世界差別事故。佛子略說菩薩得此菩薩不動地身口意業所作皆能集起一切佛法故。是名業大。彼二住功德大者。善住淨心力等示現依七種功德故。一善住道功德。如經是菩薩得此菩薩不動地善住淨心力中離一切煩惱集故。善住深心力中常不離道故。善住大悲力中不舍利益衆生故。善住大慈力中救一切世間故。又善住道功德。初二遠離障故。對治堅固故。次二不舍衆生故。二不忘功德。如經善住陀羅尼力中不忘法故。叁成就口業功德。如經善住辯才力中智慧善巧分別一切佛法故。四心自在成就功德。如經善住神通力中行無邊世界差別故。五願力成就功德。如經善住願力中不舍一切菩薩所行故。六修行成就功德。如經善住波羅蜜力中集一切佛法故。七與智功德。如經善住如來加力中一切種一切智智現前故。是菩薩得如是智力示一切所作者。得無憎愛。不分別衆生有煩惱無煩惱。平等作業故。一切事中無有過咎者。以得此七種功德故。如是八地大勝分已說。次說釋名分
經曰。佛子。此菩薩智地名爲不動地。不可壞故。名爲不轉地。智慧不退故。名爲難得地。一切世間難知故。名爲王子地。無家過故。名爲生地。隨意自在故。名爲成地。更不作故。名爲究竟地。智慧善分別故。名爲涅槃地。善起大願力故。名爲加地。他不能動故。名爲無功用地。善起先道故
論曰。釋名有二種。一地釋名。二智者釋名。地釋名者有六種相。一染對治。此染有二種。一下地功用行小乘願諸魔業。二煩惱習行此對治。如經佛子此菩薩智地名爲不動地不可壞故名爲不轉地智慧不退故。二得甚深。如經名爲難得地一切世間難知故。叁發行清淨。如經名爲王子地無家過故名爲生地隨意自在故。是中發淨者。如王子一切所作無過故。行淨者。住生地所欲事自在成就故。四世間出世間有作淨勝。如經名爲成地更不作故名爲究竟地智慧善分別故。是中出世間有作淨勝者。以智慧善分別智障淨故。五彼二無作淨勝。如經名爲涅槃地善起大願力故。無作淨勝者。以本願力不舍利益一切衆生故。六菩薩地勝。如經名爲加地他不能動故名爲無功用地善起先道故。又菩薩地勝者。六地七地勝故。六地勝者。發起殊勝行他事念動故。七地有功用。此地中善起先道無功用自然行故。智者釋名者。以何義故。菩薩名爲得不動菩薩。今說此事應知
經曰。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名爲得入佛性。名爲佛功德自照明。名爲隨佛威儀行。名爲佛境界現前。日夜常爲善加諸佛加。常爲四天王釋提桓因梵天王等之所奉迎。常爲密迹金剛神之所侍衛。不舍叁昧力。常現無量諸身差別。一切身行中勢力成就。成就大果報神通。于無邊叁昧中得自在。能受無量記。隨化世間示成正覺。是菩薩如是通達入大乘衆數。善思量大乘通。日夜常放智光明炎。入無障礙法界道。善知界道差別。能示一切相功德隨意自在。善解先際後際。通達一切回轉魔道智。入如來智慧境界。能于無邊世界中行菩薩道不退轉力故。是故菩薩名爲得不動菩薩
論曰。彼複有二種義。名爲得不動菩薩。一一向不動。二一體不動。佛性隨順因故。如經佛子菩薩成就得如是智慧名爲得入佛性等。是中佛性者。界滿足勝。隨順因者。叁種相示現。一攝功德二行叁近。如經名爲佛功德自照明故。名爲隨佛威儀行故。名爲佛境界現前故。是中自照明者。善清淨義故。威儀行者。名爲正行故。現前者。近佛境界故。是中一向不動者。如經日夜常爲善加諸佛加故。彼複依五功德應知。一供養功德。如經常爲四天王釋提桓因梵天王等之所奉迎故。二護功德。如經常爲密迹金剛神之所侍衛故。叁依止功德。如經不舍叁昧力故。四國土清淨功德。如經常現無量諸身差別故。五教化衆生功德
複次教化衆生功德。有五種示現。一願取諸有生。如經一切身行勢力成就故。二根心使智力。如經成就大果報神通故。叁無量法力轉法輪故。如經于無邊叁昧中得自在故。四受力。如經能受無量記故。五說力。如經隨化世間示成正覺故。是菩薩如是通達者。一向不動故。是中一體不動者。入大乘衆數。如經是菩薩如是通達入大乘衆數故。入大乘衆數者。名不破壞義。此有九種。一智不壞。如經善思量大乘通故。二說不壞。如經日夜常放智光明焰故。叁解脫不壞。如經入無障礙法界道故。四佛國土清淨不壞。如經善知界道差別故。五入大乘不壞。如經能示一切相功德故。六神通不壞。如經隨意自在故。七能解釋義不壞。如經善解先際後際故。八坐道場不壞。如經通達一切回轉魔道智故。九正覺不壞。如經入如來智慧境界故。能于無邊世中行菩薩道不退轉力故者。行無障礙不斷絕故。以行無障礙不斷義故。名爲得不動地菩薩
經曰。菩薩得菩薩不動地。常不離見無量諸佛。善行叁昧力故。及大願力故。見諸佛時而不舍供養恭敬。是菩薩于一一劫中一一世界中見無量佛無量百佛無量千佛無量百千佛無量百千那由他佛無量億佛無量百億佛無量千億佛無量百千億佛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佛。以大神通力大願力故。見諸佛時。以上心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供具悉以奉施。以諸菩薩上妙樂具供養衆僧。以此善根皆願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親近諸佛。從諸佛受本世界差別等諸法明。是菩薩轉深入如來法藏。問世界差別事中無能盡者。是菩薩彼諸善根。無量劫中轉勝明淨。無量百劫無量千劫無量百千劫無量百千那由他劫無量億劫無量百億劫無量千億劫無量百千億劫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彼諸善根轉勝明淨。佛子。譬如本真金。善巧金師作莊嚴具。已系在閻浮提王若頸若項。閻浮提人余寶莊嚴具無能奪者。如是佛子菩薩住此不動地。彼諸善根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七地菩薩所不能壞。菩薩得是地大智光明滅諸衆生煩惱闇障。以善分別智門故。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于一時流布慈心滿千世界。亦能放光遍照其中如是
佛子菩薩。住此菩薩不動地中。能放身光照十千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衆生。漸能除滅諸煩惱火令得清涼。是菩薩十波羅蜜中。願波羅蜜增上。余波羅蜜非不修習隨力隨分。佛子。是名略說菩薩第八菩薩不動地。若廣說者于無量劫數不能盡。菩薩住是地中。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自在最勝。與諸衆生聲聞辟支佛菩薩波羅蜜道無有窮盡。說世間性差別中無能壞者。所作善業布施愛語利益同事。是諸福德皆不離念佛念法念僧念菩薩念菩薩行念波羅蜜念十地念不壞力念無畏念不共佛法。乃至不離念一切種一切智智。常生是心我當于一切衆生中爲首爲勝爲大爲妙爲微妙爲上爲無上爲導爲將爲師爲尊。乃至爲一切智智依止者。複從是念發精進行。以精進力故于一念間得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叁昧。見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諸佛。能知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佛神力。能動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能入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佛世界。能照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佛世界。能化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佛世界衆生。能住壽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劫。能知過去未來世各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劫事。能善入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法門。能變身爲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于一一身能示百萬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以爲眷屬。若以願力自在勝上。菩薩願力過于此數。示種種神通。或身或光明或神通或眼或境界或音聲或行或莊嚴或加或信或業。是諸神通乃至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不可數知
論曰。從諸佛受本世界差別等諸法明者。彼因相故。閻浮提王真金作莊嚴具譬者。得清淨地身心勝故。善根光明轉更明淨示現。如經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乃至令得清涼故。余如前說
十地經論不動地第八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十地經論》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