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燈論釋》

「中觀部·瑜伽部」經文1566卷30頁碼:P0051
唐 波羅頗蜜多羅譯

  《般若燈論釋》十叁 ▪第2页

  偈本龍樹菩薩 釋論分別明菩薩 / 大唐中印度叁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自性。汝何不說。韋陀中所說丈夫如此等事。不能記不能說故。名爲無一切智耶。爲是等皆無故不記耶。又複汝言。總不知故名爲不知者。此即是知。何等是總爲一切諸法皆無自體而已。令物解故。佛涅槃後當來之世。諸弟子等亦以無自體義令衆生解。複有彌息伽外道言。佛家所說十二部經者。非一切智人所說。有作者故。譬如鞞世師等論。論者言。若有作者。汝出因義不成。何以故。見有可化衆生故。如來無功用。自然出言說。猶如天鼓。空中自鳴。如我法中作者受者皆無故。汝立有作者義。是因不成。汝違陀有作者誦習故。譬如鞞世師等論。汝所立因則非一向。若外人如是意韋陀文句無有作者。其義雲何。作者時遠。不能憶故。論者言。是說不善。汝但說因。無有譬喻。又汝韋陀中言一力山中造。一力毗陀叁摩山中造叁摩毗陀。迦逋處(唐言白領地)造阿闼毗陀。雲何言無作者耶。是故汝立宗義不成若言是了非作者此了義先已遮。汝立了義不能成就。何以故。文句是作法。如人受學次第。披讀文字章句。譬如僧佉論文句。複次汝文句是作法。有樂欲故。譬如僧佉論文句複次文句是作法。有受持故。譬如僧佉論文句。複次文句是作法。有誦習故。譬如僧佉論文句。以是等因應廣爲驗。如彌息伽外道所計韋陀聲是常者。今遮此義。汝所分別聲者。非聲自體。何以故。爲根所取故。譬如色。複次聲非了出法。是可依行因故。如言提婆達多將瓶來。即依聲將瓶來。不將余物來。譬如頭語手語等。如是有故。複次聲非了出法。是所召法故。譬如頭語等如是有故。複次聲非了出法是能成立法故。譬如頭語等。如是有故。複次聲非出法。是喜怒因故譬如頭語等。如是有故。以是等因當廣爲驗。若有人言。劫初諸天子故者。亦同前遮。又複韋陀是破戒惡人所作說。殺生祀天。親處邪行飲酒等故。譬如波西目伽論外人言。韋陀中說殺生者不是非法。以咒力禳不畏殺罪故。譬如以咒毒不害人。論者言。不與取邪行等。是極惡法。然非一向。是故作此殺生罪。是趣惡道因故。作意殺非以狂亂時殺故。譬如不入祭祀羊。又複若言羊等梵天遣來爲祭祀者。此義不然。非爲祭祀而來生也。何以故。是受食物故。譬如業報果。如是有故等。諸因廣如上說。彼如是不顛倒一切法無自體者。如來所說一切天人之所供養。如來有一切智十力無畏等諸功德具足故。且置是事。今還說我本宗。如論偈說

  彼所取五陰  不從自體有

  若無自體者  雲何有他體

  釋曰。此謂若不從自體有。雲何從他體有。何以故。無自體故。亦無他體。其義如論偈說

  法體如是故  取及取者空

  雲何當以空  而說空如來

  釋曰。思惟觀察取及取者。是二皆空。雲何以空說空。如來無是事故。外人言。彼先所說一切諸法皆無戲論。今複說言一切法空者。還是戲論。違本所說。論者言。實如所問。何以故如論偈說

  空則不應說  非空不應說

  俱不俱亦然  世谛故有說

  釋曰。若有人言離于聞慧而能于一切境界得第一義空者。則不說一切法空。無如是人故。爲欲隨順所化衆生福智聚故說空等語。但以世谛施設故說。爲欲洗濯不善分別垢故。爲破邪見癡眼膜故。說一切境界不空。何以故。若爲說空增長邪見。又爲破執我等膜故說一切境界空。第一義中如幻如焰。自體無生故。二俱不說。爲遮異人立驗故。爲息于境界起二見過故。爲得第一義故。說言無二。如是爲洗濯不善分別垢故。說空無相無作夢幻等語。是故說空滅一切見。如論偈說

  若法有自體  見空有何益

  諸見分別縛  爲遮此見故

  釋曰。此謂物有自體見空無益。爲破彼見故贊于空。外人言。若言二俱不說者。此語即有戲論過。論者言。汝語非也。爲遮異人分別故。而言二俱不可說。不可說故無過。譬如以聲止聲。複次若以第一義令信解者。無如是驗。若住第一義心。以世谛智說。第一義中一切法空。作是說者無過。如後偈說。若不依世谛不解第一義。此謂爲遮不空故說空。然不取空。是故無過。如是如來自體亦空。若有人言。如來若常若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若如來義得成。我義亦如是成者。今當答之。答如論偈說

  于寂滅法中  無常等四過

  亦于寂滅中  無邊等四過

  釋曰。此謂如來。自體空能依無體。所依分別亦無體若外人意欲以如來出因。引喻成立我者。其義不成。以是故。因喻不同。亦違先義。如文殊所問經說。佛告文殊師利。不生不滅名爲如來。若有人言。第一義中如來滅後不記有無。是故有如來。不如石女無兒說言無兒。我今答彼。汝以種種分別習氣熏習智慧故。執說如來。是皆不然。如論偈說

  粗重執見者  說如來有無

  如來滅度後  雲何不分別

  釋曰。此謂如來滅後如來有耶如來無耶。亦有亦無耶。非有非無耶。是義不然。正習智眼開者。如論偈說

  如來自體空  不應起思惟

  滅後有如來  及無有如來

  釋曰。此謂境界無體慧無分別。以是故。汝先出因。譬喻有過。何以故。有無常無常色身。言教身法身。能相所相因果。能覺所覺。空無相無作無願。如幻如夢等。悉是分別。如論偈說

  戲論生分別  如來過分別

  爲戲論所覆  不能見如來

  釋曰。譬如生盲者不見日輪。不見如來亦複如是。何故不見。戲論分別覆慧眼故。是名不見。雲何爲見。能見法性如來。是名爲見。複次如經偈言。能見緣起者。是名爲見法。若能見法者。即爲見如來。複次色身是如來言教。身及法身。亦是如來者。如前偈說。戲論生分別。如來過分別。又如金剛般若經中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作如是觀察時。外人所立諸體自體言有成立。引如來爲譬喻者不然。如論偈說

  以如來自體  同世間自體

  如來無體故  世間亦無體

  釋曰。此謂觀如來時諸陰界等無有自體。分別一切自體皆無體故。雲何分別。謂陰界入能相所相。若因若果。有體無體。一異等法。如上廣分別者。悉皆無體。諸陰入等雲何無體。如觀陰品中說。若離彼色因有色者不然。如彼所觀道理陰無體故。如來亦無體。又如觀界品中說無物是虛空。彼中如虛空等觀察六界時。非自體非他體。非能相非所相。一切諸體悉皆無故。已說色無自體。次觀識界。如是識界等分別爲如來者。觀彼識界。非體非無體。非能相非所相。無自體故。亦無如來。又如觀入品說入無自體已令開解。離此諸入無別見者得成。如是以諸入境界爲如來者。義皆不成。又如然可然品已明一異俱遮薪之與火皆無自體。如是若以智爲如來。及以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慈悲喜舍。十力無畏。叁十七道品。六波羅蜜。諸功德聚爲如來。乃至法性法界法住實際真如涅槃。如是等法與如來身。爲一爲異。非一非異。此等無自體故。如來亦無自體。又如觀緣品說無起中已遮起故。亦遮如來起無自體。又如觀去來品已遮去來無自體故。如來亦無自體。以是故外人立義皆無自體。亦違先出因義故。如向偈說。如來無體故。世間亦無體。是故品初說外人立義等過而令信解。自說法身有成立義。亦令信解。以是義故。我義得成。如楞伽經中說。佛告大慧菩薩。如來身者。非常非無常。非因非果。非有爲非無爲。非覺非界。非相非無相。非是陰非離陰。非言說非所說物。非一非異。悉無和合乃至無所得無所緣。出過一切戲論者。名爲如來。又如如來叁密經說。佛告寂慧菩薩。如來身者。等虛空身。無等身。勝一切世間最勝身遍一切衆生如身。無譬喻身。無相似身清淨無垢身。無染汙身。自性清淨身。自性無生身。自性無起身。不與心意識等和合身。如幻如焰如水中月自體身。空無相無願所觀察身。遍滿十方身。于一切衆生平等身。無邊無盡身。無動無分別身。于住不住得無壞身。無色體身。無受想行識身。非地界非水界非火界非風界等所合成身。如是身者。非實非生。亦非大等所成。非實非實法。一切世間所不能知。不從眼生。不依耳聞。不爲鼻識所知。非舌所成。亦不與身相應。又如舍利弗陀羅尼經所說。唯修一心念佛。不以色見如來。不以無色見如來。不以相不以好。不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不以生。不以家。不以姓。不以眷屬。乃至非自作非他作。若能如是名爲念佛。又如佛地經中偈言。無起等法是如來。一切法與如來同。雖凡夫智妄取相。而常行于無法中。無漏根力衆德鏡于。中顯現如來像。而實無有真如體。亦未曾有如來身。世間所見如鏡像。從本無于往來相。又如楞伽經偈言。佛以陰緣起無處有人見。若言無人見雲何可觀察

  釋觀如來品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般若燈論釋》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