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

「經疏部」經文1796卷39頁碼:P0579
唐 一行記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二十 ▪第5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在八葉中。即大日如來大法身也。爲度人故漸出于外。故次圖中複有文殊觀音等。以類可解也。又雲。如八葉中。普賢是菩提心。文殊是慧。彌勒是悲。此菩提心即是大日如來。而有菩提心也。大慧即是大日如來。不離此大日如來別有慧也。悲即是大日如來。不離于大日如來別有悲也。當知准此說之。萬德皆爾。猶如天臺法身般若解脫義。若但法身主得名之類。與此相合也。問百字輪外內。一一作如是次第。即是漫荼羅引入。漸攝至于中之義耶。答此謂于因果也。若修行者。初發菩提心。次進行。次成正覺。次住涅槃。次起方便。即作如是次第也。若自果地而說者。即以◇迦字最在內。次◇行。次◇菩提。次◇方便最在外也。其◇迦字同于◇阿體。即爲法體之果。不作菩提心因地之說也。從法身起應。次流向外。以度衆生。猶如漫荼羅自中臺出。至八部世天之位。又從外引入佛果。猶如漫荼羅從乃至八心之初。直至成菩提方便等也。雲仰壤拏那麼等字。亦隨出入義。或在百字內。或在百字外也(更問)又問就行者心中觀行。作漫荼羅大悲藏義。即以中臺爲菩提心。漸次向外。乃至世間天位爲方便耶。答凡進行者。有次第也。先依法持誦。作真言手印等觀于圓明。或但觀字或但觀印。隨作一事成時。叁事成也。初觀圓明亦不能見。由手印真言及念本尊故。叁業漸淨心障淨故。即漸見圓明。若見圓明時。或于其中有本種子字宛然明著。如其形色也。若得如是見時。自心亂想息除。湛寂心常一。不爲外緣所動也。既如是見猶是外緣。次當引外向內作如是觀察。此圓明者。即從我心而出。當知內亦複如是。夫圓明清淨。即心之體性。無別法也。猶勤方便觀察內心故。即見此圓明字。唯是自心。不複外緣也。乃至若外圓中。明見本尊等。如上方便。今內觀時。即是自身作毗盧遮那等本尊也。既如是與瑜伽理相應。即是隨分成就也。以瑜伽相應。所觀隨意即成。即觀此心八葉。如上方便。即于此心花臺上。爲漫荼羅中胎。其外八葉。亦隨佛位次列布也(又雲此八葉即是大悲藏第一重也)爾時行者。觀心八葉作中胎。觀其身即是漫荼羅。從心以上爲第一院。從心下至臍第二院。從臍以下爲第叁。世間天院。諸尊形色相好。各各差別宛然。其自身中而現對之。猶如親入佛會也。然未見谛人。猶未能如毗盧遮那作種種神變等。但是觀心成就耳。然有一事真實不虛。所謂我即是也。我即是者決定谛信我即法界我即毗盧遮那我即普門諸身。此事不謬。如上真言。加持義中我即法界是也。又雲。法身而有自在神變加持。此不足疑也。如瑜伽金剛頂中引數百喻。大本廣說其意。雲如帝釋處在天宮中。其地一切皆琉璃寶。外內清淨。一一天衆自居其宮室內。而見帝釋常在其宮宛然相對。何以故。以此地等一切皆妙寶所成。遞相晖映更相引發。彼不來此不去亦不相和合。而緣具故如此。而實無生無所有。不可不信也。又如諸天在歡喜園。放逸太甚。爾時以其宿業力故。從樹葉于中有法教之音。呵彼令住正行。爾時天等。即暫止放逸心念善行。然實一一樹葉中。求不可得。亦不從天身中生。不自不他而成此事。又如與修羅戰時。天鼓出聲安慰天衆。令發勇健之想。令修羅怖畏退散。而實此鼓無形無住處。但以諸天功德衆緣所成。皆不可思議。況法身耶。又如大梵王在本宮中。一切天衆念欲得見者。無不皆現其前。以諸天等。皆知彼清淨行又端嚴相好第一故。煩惱貪欲等心息。爲生無量善願。隨分進修淨行。然梵王于本宮中。不動不搖亦不作意。我當普應于彼而。各各皆現其前。皆作是念。獨爲我現爲我說法。是等世間以少福願。尚有如是不思議用。何況如來法身。而不能成就如是自在神力加持神變耶。然常途說法。或雲法性或雲法身。寂靜如空無所動作。都不說具足如是力用。以爲凡起神變。皆是有爲之心叁昧之力。而不言法體。如是此其未了也。問漫荼羅第一院東方。唯有叁角虛空眼及如意寶叁事。余空缺雲何。答如真言及手印中。如如來毫相如來舌。如來牙如來齒。如來臍如來甲等。皆在此重也。當次列之。其佛頂在第叁院。此中無也。問寶幢佛是何義。答此是菩提心也。如世軍中有幢。是衆中之軍首之標幟。鹹所瞻望。進止之節莫不隨之。猶如一切萬行。皆爲此菩提心也。以之爲標爲主。故得名也。次寶幢即雲華開敷佛何耶。自此是行義。十度萬行資菩提心。次第敷榮。牙莖花葉滋榮可愛。故得名也。次花開敷雲阿彌陀何也。此是受用佛。即是成大果實受用其果。無量不思議現法之樂。皆得名也。次鼓音佛者方便也。既得大果。是自受用而已即普爲一切衆生演之。種種方便成所作智。猶如天鼓之音無思而成事業。故得名也。又前雲北方阿閦者。經誤也。此是瑜伽義。與此不相應。以鼓音佛爲定也

  大毗盧遮那經釋義卷第二十

  嘉保二年二月廿日于金剛峰寺奧院東庵室觀音院大僧都奉受了

  觀音院大僧都寬意大禦室性信禦付法也式部卿敦貞親王禦息東寺第二長者存日辭退高野山禦籠居雲雲 從嘉保二年至寬永六年五百叁十五年也

  廣澤受法末資顯證記之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