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經疏部」經文1741卷36頁碼:P1011
唐 李通玄撰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七 ▪第2页

  四之上 /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 卷四之下 /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如經說。如摩耶夫人。身相如本。乃能容受十佛刹微塵數菩薩衆海。八萬諸龍等衆。悉在腹中。菩薩于腹中受生時。于摩耶夫人腹中遊行自在。一步過叁千大千世界。一一步皆悉如是。乃至一切行普賢行。普賢行者。受生菩薩教化衆生。悉在其中。故知。只是諸佛大慈悲母體也。如經所說。不可具言。善財問摩耶得法久近。雲。乃往古世過不可思議非最後身菩薩神通道眼所知劫數。是得法久近。從我唯知此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已下。是推德升進

  第二戒波羅蜜爲主。余九爲伴。善知識。于此世界叁十叁天有王。名正念。此是前十住中正念天子。其王有女。名天主光。以明此位以慈悲爲戒體。以天主是智。女是慈悲。以此位智悲圓滿爲戒體。名天主光者。天爲淨也。主者入生死中。主持教法。以利衆生。光者雖處生死塵勞。大悲同行。攝取衆生。同纏不汙。戒光具足。名天主光。得無礙念清淨莊嚴解脫門

  第叁忍波羅蜜爲主。余九爲伴。迦毗羅城。有童子師。名爲遍友。善財請法。便指此城中有童子。名善知衆藝。此兩位善知識。共成主伴。以例儒門。如此孔丘顔回是也。以教童蒙故。一名童子。說四十二字母。具在經說。說四十二字母時。以四十二般若波羅蜜爲首。入無量無數般若波羅蜜門。善知衆藝菩薩解脫門是也

  第四精進波羅蜜爲主。余九爲伴

  第五禅波羅蜜爲主。余九爲伴。此摩竭提國有一聚落。彼中有城。名婆怛那。有優婆夷。號曰賢勝。此城在南印度。此名喜增益。得無依處道場。說隨六處中。各得無盡智性。于世間出世間法。無不了知。陰陽五行醫方衆藝。無不博達。以隨用爲禅體

  第六般若波羅蜜爲主。余九爲伴。南方有城。名爲沃田。彼有長者。名爲堅固解脫。得法門名菩薩無著念清淨莊嚴者。以智慧體本無所著。以一切心境悉皆無故。名爲清淨。妙慧能生衆生善根。故城名沃田。以智慧能破無明故。長者名堅固

  第七方便波羅蜜爲主。余九爲伴。即此城有長者。名爲妙月。以第六智慧。即不異方便波羅蜜故。以智慧能淨煩惱故。名爲妙月。雖以方便行。入于生死。恒以淨智相應故。宅有光明。得智光明法門

  第八願波羅蜜爲主。余九爲伴。南方有城。名出生。以明無功妙智現前。以本願力大慈悲行故。城名出生。有長者。名無勝軍。以無功之智。善破異道。無能勝者。故名無勝軍。得無盡相法門者。以無功之智。量同虛空。于一切世界。常現等衆生。無量身相。而無不濟度衆生故

  第九力波羅蜜爲主。余九爲伴。此城南有一聚落。名爲法者。此是法師位。以將一切世間萬境。總爲法聚落故。有婆羅門。名最寂靜者。以表萬法心境總寂靜故。一切方無不寂靜。婆羅門者是寂靜故。表世無法不靜故。得誠願語解脫者。以明出言。誠谛的無虛謬。皆稱衆生念願所求故。以誠願語。又自所出言。更不移改。皆堪爲法

  第十智波羅蜜爲主。余九爲伴。南方有城。名妙意華門。以明此位妙行圓滿。智悲行圓。隨十方一切衆生意。皆爲現身。一時普遍故。童子名德生。表智。童女名有德。表慈悲。以此位智悲二行已滿。將一男一女。共成一位而像之。又以十方恒處。一切同行隨流。攝生利物。以智悲無染習故。以童子童女像之。然實要須小男小女。佛行如之。又表諸人行行。常具慈悲柔和謙順。無自憍慢故。以小男小女表之。于一切國。恒以智幻生種種身。行種種行。起種種色相。化種種衆生。無古無今。無終無始。常無斷絕。如化人出生。如幻人住世化幻衆生。尋常等遍故。得如幻住門。以智幻生。住幻住法。無心意識。化利衆生

  已下五十個善知識。五位行滿。如海岸國彌勒如來。是根本智圓叁世。在樓閣中。卻指善財。令見初知識文殊師利。以明至果不離于因也。時不遷智不異故。便聞普賢菩薩名。乃至菩提道場金剛藏蓮華座前。起願自見其身。等普賢身。普賢摩善財頂。總是一生修行。五位行滿。不離初發菩提心。根本普光明金剛智無相法身。成滿普賢無邊妙行。時不遷智不異處不移。猶如夢人不離一處一時一身一心。而夢見作種種歲月時日。遊行種種國土。作種種事業。而忽惺覺。不離本一時之間作夢也。以明根本智。觀一切世間萬法境界。如夢以覺者。萬事不遷不移。如光如影。如幻人住世。無心無體。不延不促。一切處文殊師利同聲頌雲。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叁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以文殊師利明無相法身空慧。佛是根本普光明智。普賢是根本智中差別智萬行也。以此叁法是一法體用。圓滿之門成。五位中五十重因果始終。爲一體用周遍門。皆以十波羅蜜爲行體。一中具十。十中具百。五位之中隨升進。處不同。五位中有五百波羅蜜。五位中五十個善知識。一一中皆有因有果。五十重因果共有一百。不離本十波羅蜜行。爲一十。總一百一十重因果。總以十波羅蜜爲行體。文殊及佛根本智。普賢差別智。以爲大體修行。仿之不失其大道。永決疑網。不錯修行。猶如大路善置牌牓。令行者除疑故。此等覺位中。普賢行位。同世人士。不全現異相。以引凡流故。得道之後。常在十方生死。以智幻生其身。任衆生感見不同。恒化利故。住幻住門。無出沒故。以神智妙用。遍周恒無作故。以如響智應物成音。無生住滅故。以如空智日。恒大光明普照十方。無中邊故。以智境界。入十光影身。如天帝網重重影。像無去無來故。一如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智悲齊圓。處幻住門。以智幻生十方等衆生量身。教化成就一切衆生。同普賢道。無有休息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