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叁 ▪第3页
西晉月氏國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白佛。設無叁乘。何故得有菩薩緣覺聲聞。佛言。譬如陶家埏埴作器。或盛甘露蜜。或盛酪蘇麻油。或盛醲飲食。泥本一等。作器別異所受不同。本際亦爾一等無異。各隨所行成上中下。迦葉又問。縱使別異。究竟合不。告曰。當合明者解之。譬若有人從生而盲不見日月五色十方。則謂天下無日月五色八方上下。有對說者其人不信。若有良醫觀人本病。何故無目。本罪所種。離明眼冥體瘿重病。何謂重病。風寒熱癖是則四病。便心念言。斯人之疾。凡藥療之終不能愈。雪山有藥能療四病。一曰顯二曰良叁曰明四曰安。是藥四名。于時良醫愍傷病人。爲設方便即入雪山。采四品藥[口*父]咀搗合。以療其盲目便見明。又加針灸消息補寫。斯人目睛內外通徹。睹日月光五色十方。爾乃取信尋自克責。我之盲冥。無所見聞自以爲達。今眼得視。乃自知本愚蔽之甚也今睹遠近高下無喻我者。時有五通閑居仙人。洞視徹聽身能飛行。心能知人所念。自知所從來生死本末。而具語曰卿。莫矜高自以爲達。仁在屋裏自閉不出。不知外事。人念卿善惡。尚不能見十裏五裏。語言之音或二十裏擊鼓之音聲猶不能聞。近一二裏自不躇步。亦不能至自觀未生胚胎所憶。亦不能識。有何通達。稱無不見乎。今吾察卿身。冥中爲明。明中爲冥。其人問曰。作何方術得斯聖通。願垂慧誨。仙人答曰。當入深山閑居獨處。除諸情欲爾乃有獲。即遵所訓舍家岩燕。一心專精無所慕樂。則得神通爾乃自覺。察本所見不足言名。今得五通無所挂礙。甫自知本所見蔽闇。佛言。如是當解此喻。人在生死五道陰蓋。不了本無則名曰癡。從癡致行從行致識。從識致名色。從名色致六入。從六入致更。從更致痛。從痛致愛。從愛致受。從受致有。從有致生。從生致老病死憂惱苦患。罪應集會故謂盲冥。是以世尊愍傷其人。升降叁界輪轉無際。不能自拔。觀于衆生心之根原。病有輕重垢有厚薄。解有難易。睹見遠近。便見叁乘。發菩薩心至不退轉。無所從生徑得至佛。猶如有目得爲神仙。其良醫者謂如來也。不發大意謂生盲也。貪淫嗔恚愚癡六十二見。謂四病也。空無想無願向泥洹門。謂四藥也。藥行病愈則無有癡。名色六入所更痛愛受有生老病死憂惱苦患。皆悉除矣。志不作善亦不在惡。如生盲者還得兩目。謂聲聞緣覺生死已斷。度于叁界省練五道。自以通暢莫能喻者。臨欲滅度佛在前住。誨以要法發菩薩意。不在生死不住滅度。解叁界空十方一切如化如幻。如夢野馬深山之響。悉無所有無所希望。無取無舍無冥無明。爾乃深睹。無所不達見無所見。見知一切黎庶萌兆。于是頌曰
譬如日光曜 遍照于天下
其明無增減 亦不擇好醜
如來猶若茲 慧等殊日月
普化于十方 亦不有增減
若如彼陶家 埏埴作瓦器
或盛甘露蜜 或受蘇油食
計泥本一等 爲器各別異
所受又不同 因盛而立名
人本亦如是 無叁界五道
隨行而隨生 展轉不自覺
解空號菩薩 中住則緣覺
倚空不解慧 則名爲聲聞
譬如人生盲 不見日月光
五色及十方 謂天下無此
良醫探本端 見四病陰蓋
慈哀憐愍之 入山爲求藥
所采藥奇妙 名顯良明安
[口*父]咀而搗合 以療生盲者
消息加針灸 病愈目睹明
見日月五色 乃知本淳愚
人不了無本 坐墮生死徑
十二緣所縛 不解終始病
世尊現于世 觀察叁界原
因疾而隨本 各各開化之
了空則菩薩 意劣爲緣覺
畏厭生死苦 故墜于聲聞
自謂道德高 無能有喻者
所睹極究練 無所憂弊礙
猶如五通者 號名曰仙人
愍而告之曰 卿故有蔽礙
不能弘深奧 于愚則爲明
在內不見外 雖明故爲愚
數十裏有聲 耳則不得聞
若人欲危害 不知彼所念
欲至外數裏 不躇步不到
若生長大時 不識胎中事
五事表裏徹 爾乃爲悉達
何以忍貢高 自謂無等倫
欲得五通者 當處于閑居
精思專念道 爾能曉了此
即尋奉所誨 舍家入深山
一心無穢慮 便得成神仙
若得至聲聞 及獲緣覺乘
自謂慧具足 與佛等泥洹
臨欲滅度時 佛即住其前
爲現菩薩法 叁達無挂礙
智慧度無極 進善權方便
度空無想願 菩薩由是生
四等心四恩 用開化黎庶
解一切如化 幻夢野馬影
深山響芭蕉 叁界無所有
不執亦不舍 無愚亦無明
不生死泥洹 悉等如虛空
無見無不見 乃睹一切本
當爾時所見 不造叁界觀
一切普平等 所濟無有量
正法華經授聲聞決品第六
于是世尊說斯頌時。一切普告諸比丘衆。吾盡宣告。此聲聞比丘大迦葉者。曾已供養叁千億佛。方當供養如此前數。奉敬承順諸佛世尊。禀受正法奉持宣行。竟斯數已當得作佛。世界曰還明。劫名弘大。佛號時大光明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爲佛衆祐。壽十二中劫佛滅度後。正法住二十劫。其像法者亦二十劫。其佛國土甚爲清淨。無有礫石荊蕀穢濁之瑕山陵溪澗。普大快樂。绀琉璃地衆寶爲樹。黃金爲繩連綿諸樹。有八交道。諸寶樹木常有華實。悉皆茂盛。其土菩薩無央數億百千姟。諸聲聞等亦不可量億百千姟。其土無有魔事及諸官屬。諸魔營從皆護佛法。常行精進無所違失。爾時世尊。欲重解誼。即說頌曰
我睹比丘 以佛明目 迦葉住此
當成爲佛 于將來世 無央數劫
供養諸佛 聖中之尊 具足悉滿
叁千億佛 斯大迦葉 諸漏得盡
便當越度 叁品之行 當得佛道
親近法施 供養諸佛 天人之尊
合集得至 無上大道 最于來世
尊無上倫 爲大聖道 無極神仙
其佛國土 最勝第一 清淨離垢
若幹顯明 隨意所欲 常可至心
紫磨金色 珍寶莊嚴 複以珍寶
成爲樹木 有諸道徑 嚴八交路
天人放香 自然流馨 彼時國土
所有如是 若幹種華 而爲挍飾
一切諸華 紫磨金色 出光音聲
以爲法則 普常微妙 莫不見者
諸菩薩衆 億千之數 志性調定
逮大神通 諸聖哲等 奉方等經
不可計數 億百千姟 無有諸漏
奉持志強 所有聲聞 彼佛法勝
假使天眼 欲計劫限 弟子之數
不可稱算 其佛當壽 十二中劫
正法當住 二十中劫 像法亦立
二十中劫 大光明佛 德當如是
于是賢者大目揵連。賢者須菩提。賢者摩诃迦旃延。等類同心側立頂戴。瞻順光顔目未曾眴。稽首足下戰戰兢兢。應時各各說斯之頌。而咨嗟曰
大雄無所著 釋王無極人
乃愍傷我等 贊揚宣佛音
今以知余等 愍授我疇莂
以甘露見灌 沐浴衆祐決
譬如饑馑時 丈夫得美饍
虛乏叫喚求 有人手授食
吾等鹹歡喜 本爲下劣乘
違時舍衆人 虛乏不得決
設至平等覺 大聖不拜授
于今處世倫 則不複飲食
世尊見勸勵 聞尊上音聲
唯垂見授決 爾能獲大安
大哀願散疑 愍傷多所矜
撫恤貧匮意 甘露誘示子
于是世尊。見諸耆舊心志所念。即複重告諸比丘衆。比丘當知。此大聲聞耆年須菩提。當複奉侍供養八千叁十億百千姟佛。在諸佛所常修梵行。積累功德具足究竟。竟後世時當得作佛。號稱歎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爲佛衆祐。世界名寶成。劫曰寶音。普佛之土周匝悉遍。有諸寶樹自然莊嚴。無沙礫石山陵溪澗。其樹音聲哀和柔雅。衆庶産業不可稱數。人所居跱館宇若幹。重閣交露有無央數聲聞之衆。欲計算者無能限量。悉識宿命。彼土菩薩亦不可計億那術百千。其佛當壽十二中劫。滅度之後。正法當住二十中劫。像法亦立二十中劫。則坐虛空。爲一切人講說經法。開化無數百千菩薩。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今吾普告 諸比丘衆 悉且明聽
佛所班宣 尊須菩提 是吾弟子
當來之世 得成爲佛 大聖所見
至誠無虛 具足叁十 那術垓千
當于世間 遵修道行 常志求斯
佛之要道 于彼來世 究竟行已
顔色殊妙 相叁十二 威曜巍巍
紫磨金容 處世清淨 多所愍哀
國土快樂 所在顯現 無數人見
踴躍可意 悉當遊行 詣諸世尊
度脫群生 億百千姟 諸菩薩衆
不可計量 而常廣說 不退轉輪
在最勝教 諸根通利 皆當恭順
彼佛國土 諸聲聞事 不可計量
欲有限算 無能盡極 六通叁達
獲大神足 脫門無礙 而處安隱
計神足力 不可思議 我假使說
諸佛尊道 諸天人民 如江河沙
常當叉手 自歸聖尊 其佛當壽
十二中劫 正法當住 二十中劫
像法亦立 二十中劫 世雄導師
劫數如是
爾時世尊重複宣告諸比丘衆。比丘欲知堅固取要分別平等。是我聲聞大迦旃延。後當供養奉侍八千億佛。佛滅度後各起塔廟。高四萬裏。廣長各二萬裏。皆七寶成。金銀琉璃水精車[(王*巨)/木]馬瑙珊瑚碧玉。香華雜香搗香缯彩幢幡供廟。如是過斯數已。當複供養二十億佛。然後來世當得作佛。號曰還已紫磨金色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爲佛衆祐。國土嚴淨平等無邪。名聞顯現琉璃爲地。若幹種樹衆寶校飾。紫磨黃金爲繩連綿。諸樹華實茂盛華遍。佛土無有地獄餓鬼畜生。但有諸天人民衆多具足充滿。又諸聲聞無數百千那術之衆。諸菩薩等無數百千。莊嚴國土。其佛當壽十小劫。滅度之後。正法當住二十中劫。像法亦住二十中劫。于時世尊。即說頌曰
諸比丘衆 皆聽吾教 其佛音聲
當美柔軟 尊迦旃延 爲佛弟子
當供養佛 若幹導師 奉敬承順
恭恪無量 無數世人 不能稱計
若滅度後 當起廟寺 當以華香
而供養之 然于後世 便得作佛
國土清淨 無有瑕穢 講說發起
億千衆生 具足開導 一切人民
世界莊嚴 光照十方 當得作佛
多所超喻 號紫金色 其德巍巍
究竟群黎 億百千姟 無數菩薩
及諸聲聞 滿其佛國 無量難計
常行精進 于佛法教 除斷諸難
滅終始患
于是世尊。複告四部衆會曰。今佛大聖宣告爾等。是我聲聞尊大目揵連。當悉供養奉侍于八千佛。承順世尊一切無量。諸佛滅度當起塔廟。七寶校成。金銀琉璃水精車[(王*巨)/木]馬瑙珊瑚真珠。高四萬裏廣長二萬裏。若幹殊好衆寶之物。供養塔廟。及與香華雜香搗香。缯彩華蓋幢幡伎樂之娛。過是數已。當複奉敬二百萬億佛。供養承順。最後世時當得作佛。號還已金華栴檀香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爲佛衆祐。國土名意樂。劫曰樂滿。其佛世界。快樂安隱清淨鮮潔。绀色琉璃以爲其地。諸樹華實七寶合成。普以真珠衆華莊校。平等端嚴衆寶具足。諸大仙聖有億百千。寂然而坐所謂無量。皆諸菩薩廣說經法。其佛當壽二十中劫。滅度之後正法當住四十中劫。並計像法。爾時世尊則說頌曰
大目揵連 是吾弟子 棄捐仁行
猶得自在 二百萬億 諸劫之數
悉當供養 此諸佛教 普于諸佛
常修梵行 而當志願 斯諸佛道
悉當奉侍 諸佛世尊 具以承事
導師之衆 皆當廣普 執持聖教
若幹億劫 百千之數 殷勤承順
不違大命 諸安住等 滅度之後
以衆七寶 興立塔廟 爲諸最勝
建修上業 用栴檀香 以爲柱梁
衆香伎樂 而供養之 然于後世
事究竟已 言談斐粲 人所宗仰
多所愍哀 所爲如此 當得作佛
號金栴檀 其佛當壽 二十中劫
安住所更 行德如是 當爲菩薩
講說經法 于是劫數 分別雅誼
最勝聲聞 有無數千 億百千數
如江河沙 六通叁達 得大神足
于安住世 獲致妙通 無數菩薩
悉不退轉 精進勇猛 有志智慧
修行如應 順斯佛教 不可計量
若幹千數 佛滅度後 弟子多學
正法當住 流布十方 正法像法
四十中劫 正法沒盡 像法乃出
是佛聲聞 得大神足 佛皆勸立
在大尊道 依倚大聖 不違真法
于當來世 成佛自在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正法華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7】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