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

「諸宗部」經文1870卷45頁碼:P0536
唐 智俨集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四 ▪第6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第十會說妙覺位。成六明門及七見六著等。別說十無盡戒。以成位也。若依梵網經。釋迦佛在第四禅魔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及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衆。說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心地法品時。釋迦身放慧光。照蓮華臺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衆生。相視歡喜。皆生疑念。是時釋迦。擎此世界。大衆還至蓮華臺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舍那佛坐百萬蓮華光明座上。釋迦及大衆。敬禮盧舍那足下。請問成佛因緣。時廬舍那佛。即大歡喜。爲于大衆。說成佛因緣。及明依正兩報及成化佛釋迦身等。廣在經文。時盧舍那佛。廣答所化千佛及所化千百億釋迦佛。說四位法。一十發趣心。二十增長。叁十金剛。四十地以成勝果。廣在經文。成次第者。盧舍那佛。引叁世佛說。百劫修行。成心地法。號盧舍那。成蓮華臺藏世界海赫赫天光。師子座上依諸別光成千葉上佛持心地法門。複轉爲千百億釋迦。次第說上心地法門。並勸修行。其佛複各舉身。放不思議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青黃赤白等華。供養盧舍那竟。各從蓮華藏世界而沒。沒已入體性虛空華光叁昧。還本世界閻浮提地菩薩樹下。還從體性華光叁昧出。出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複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法。複至焰天。說十行法。複從座起。至四天中。說十回向。複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禅定。複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其十地。複至初禅。說十金剛。複至二禅。說十忍。複至叁禅。說十願。複至四禅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原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心地法門品。其余千百億釋迦。亦複如是。無二無別。爾時釋迦。從初現蓮華藏世界。東方來入天宮。說魔受化經已。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七歲出家。叁十成道。號爲釋迦。于寂滅道場金剛華光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次第十住處所說。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爲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說教門。亦複如是。吾今來此世界之中八千返。爲此娑婆世界。坐金剛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是中一切大衆。略開心地竟。複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爲此地上一切衆生凡夫癡闇。說本盧舍那佛心地之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原。一切菩薩本原。佛性種子。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有因。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無盡波羅提木叉等。具在經文。上來所錄。璎珞本業經。廣說其位。行相略說。梵網經行相廣說。位相略說。上釋迦于第四禅說心地法者。即是閻浮化釋迦也。又顯彼天中別有實報盧舍那身。乃至次第。于閻浮提。七歲出家。已去說十住處者。化身複說報身叁乘華嚴十說十住處也。次第到第四禅地。後下閻浮。重說十戒。據此文相。璎珞經與梵網經。並別不同。重頌十戒處者。亦各不同。此約叁乘。盧舍那當彼報身。所化千佛。及化千億釋迦。亦當報身。下閻浮提。七歲出家等。當是化身。若依華嚴。即不如此。爲有十佛不同故。其盧舍那等。及化釋迦。並是十佛化用。應可准知。今經文雲。于閻浮提八千返。上下說心地法者。通彼應化。二處總籠說。若依大經。本初會說十世界海。及明世界因時分齊義。第二會說淨土海及信解行成就法。第叁會說十住法。及明法法。第四會說十行法及十藏法。第五會說十回向法。第六會說十地因果德用及普賢性起等法。第七重會普光說離世間法。第八會說入法界法。若依大慈恩寺梵本增第九會。佛遊于樹下及普光堂處。說如來功德境界。上境界入品。問何故上來所錄並皆差別不同。答依大經本所顯義門相。即容融理事自在所有教義。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帝網喻無盡不同。若諸教網。主伴相顯。有定相者。即違大理故。主伴經差別不同。如地經說。六決定義。是其地體。返不用十數目之。十地不同。是其地相。翻用十數目之。以此驗求知。佛慈悲欲令易解。將不滿數目體。以滿數目相。是佛別意也。今准璎珞本業梵網二經。會數具十。華嚴經本但有七八不具。義並准知。其璎珞本業梵網二經。是二乘攝。華嚴經是一乘攝。何以故。十數之義。含有二門。一成圓教門。二不成圓教門。今將梵網經等。對大經本。璎珞等十數。即是單別。不具一切圓故。入叁乘攝。不具十義數。亦有二種。一目彼叁乘。令人分解。二目彼一乘。就彼下機。相對以顯一乘。今據相對顯發門故。用不滿十數教。入一乘攝。余可准知

  證華嚴經用教分齊義

  今依七種教。證華嚴經文義分齊。一經。謂法華經勝鬘經璎珞本業經梵網經入如來境界不思議經等。二論。謂十地論攝論瑜伽論雜集論如實論等。叁疏。四章。五鈔。六問答。七雜孔目

  梵本同異義

  依大慈恩寺華嚴梵本撿。有五百四十一紙葉(五十五字爲一行。二十行爲一紙葉)。一紙葉背面二千二百八十字。十紙計當二萬二千八百字。叁十二字爲一頌。一百紙當二十二萬八千字。叁十二萬爲萬頌。五百四十一紙。計當一百叁十二萬叁千四百八十字。依叁十二字爲頌。計當四萬一千九百八十頌余十字

  世間淨眼品第一(從如是我聞已下是) 如來品第二(從發問已去是) 普賢菩薩修行入叁摩提品第叁(從入淨藏定已後是) 說入世界海品第四(從說五海已後是) 淨世界海功德海光明品第五(從立世界已後是) 世界輪圍莊嚴海品第六(當知此蓮華藏世界海下是) 說世界海莊嚴地品第七(彼大斫迦羅山已下是) 觀世界性處品第八(彼大地處已下是) 觀世界處安住音聲品第九(此香水海上已下是) 毗盧舍那品第十(此雲常寂光。從乃往久遠過世界已下是)

  第一會了

  如來名稱品第十一 四谛品第十二 如來光明熾然覺品第十叁 菩薩明難品第十四 圓淨行品第十五 賢勝品第十六

  第二會了

  須彌頂入如來品第十七 須彌頂如來作菩薩集說偈品第十八 十菩薩說住品第十九 梵行品第二十 說初發心菩薩功德花聚喻偈品第二十一 明法品第二十二

  第叁會了

  蘇夜摩富作品第二十叁 蘇夜摩富菩薩集說偈品第二十四 說功德花和合十菩薩行品第二十五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六

  第四會了

  如來升入兜率陀天品第二十七 兜率宮菩薩來說偈品第二十八 金剛幢回向品第二十九

  第五會了

  十地品第叁十 神通品第叁十一(十明) 忍辱品第叁十二(十忍) 心王問算教入品第叁十叁 壽量品第叁十四 菩薩住處品第叁十五 說佛法不思議品第叁十六 說如來十身相海品第叁十七 小種好光明說功德門品第叁十八 說普賢菩薩行品第叁十九 說如來性起品第四十

  第六會了

  出世間品第四十一

  第七會了

  善財離貪藏品第四十二(從入法界品初已下。至爾時文殊說此偈已告善財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可樂已前是) 彌勒離貪名善財所問品第四十叁(從有國土名可樂已後。至爾時善財得見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知識已前是) 普賢離貪名竟(在普賢長行後說偈前有此語) 說如來功德不思議境界上境界入品第四十四竟(從爾時善財得見叁千大千世界微塵已後。盡說如來功德不思議界上境界入品已前是)

  第八會了

  又依梵本。彌勒知識後安其品名道已前文。是彌勒離貪名善財所問品。普賢知識後說偈前雲普賢離貪名竟。據此文相。入法界品前。文殊遊行南方已後經文。即是教大之中叁大義也。從前文殊至後彌勒。是因漸成就大。從後文殊至後普賢。是因成就大。由是普法故。普賢偈文。是教說修成就大。由在因中教說佛證故。此有二義。一者證修初地已上通其佛地。是證分齊。今依教說。名教說修成就大。二者觀修依地前比位意言無分別觀。今依教說。名教說修成就大。此教說修。通在因成就及因漸成就二大位中。離過顯理用也

  初文殊師利 二名功德雲比丘 叁名海雲比丘 四名善住比丘 五名彌伽(此方名多雲)良醫(祝藥者說藥也) 六名解脫長者 七名海幢比丘 八名休舍優婆姨(休舍者。梵音呼舍也。呼舍者此雲靜義) 九名毗目多羅(此雲解脫聲) 十名婆羅門優婆塞方便命 十一彌多羅尼子(此雲慈優婆姨) 十二名善現比丘 十叁國名輸那道場童子名釋天主童子 十四城名大體有長者名電住 十五有長者名甘露法頂城名師子滿 十六長者名法寶周羅 十七長者名普眼妙香 十八有王名滿足 十九王名大光 二十有優婆姨名不動 二十一有出家外道名隨順一切衆生 二十二有優婆塞名勝青蓮華香 二十叁有海師名自在城名勝出 二十四城名喜樂長者名無上勝 二十五城名迦陵伽婆提(此雲聲悅)有比丘尼師子奮迅 二十六國名崄難有女名婆須蜜多(此雲天支) 二十七城名首婆羅(此雲到淨)有長者名安住 二十八山名光明菩薩名觀世音 二十九東方菩薩名正趣 叁十城名婆羅波提(此雲門至陰也)天名大天 叁十一道場神名安住 叁十二名摩竭提國迦毗羅住處夜天名婆娑婆陀(此雲依止不畏。准梵本應雲婆娑婆也多) 叁十叁夜天名甚深妙德離垢光明 叁十四夜天名喜目觀察衆生 叁十五夜天乘道場衆中名妙德救護衆生 叁十六夜天名寂靜音 叁十七夜天名妙德守護諸城 叁十八夜天名開敷樹華 叁十九夜天名願勇光明守護衆生 四十天名妙德圓滿 四十一釋迦女名瞿夷 四十二名摩耶夫人 四十叁此世界中忉利天上有天名正念彼天有女 四十四即是彌勒 四十五後文殊 四十六名普賢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