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演禅師語錄》

「諸宗部」經文1995卷47頁碼:P0649
宋 才良等編

  《法演禅師語錄》叁

  黃梅東山演和尚語錄

  門人惟慶編

  師在海會受請。拈香示衆雲。八十翁翁輥繡毬。遂付維那宣疏畢。升座雲。叁處住持只這滋味。這回冤家難爲回避。白蓮峰鼻孔。海會山出氣

  當晚小參雲。一則叁叁則七。牧羊堤畔女貞花。拒馬河邊望夫石。石擊尺赤土畫簸箕。從教眼搭癡。複雲。淮甸叁十載。今作老黃梅。好是明明說。從教鴨聽雷。入院祖師塔燒香以手指雲。當時與麼全身去。今日重來記得無。複雲。以何爲驗。以此爲驗。遂禮拜

  開堂黃梅。宰公度疏。師拈起示衆雲。見麼。差珍異寶盡在其中。若也不見。請表白對衆拈出。宣疏畢乃雲。便與麼散去。早是多事了也。若也不信。遂指法座雲。少間向上頭撒沙撒土去也。便升座拈香祝聖罷。複拈香雲。此一炷香。在舒郡二十七年。叁處住院。諸人總知。遂欲燒次複雲。不得也須說破。某十五年行腳。初參遷和尚得其毛。次于四海參見尊宿得其皮。又到浮山圜鑒老處得其骨。後在白雲端和尚處得其髓。方敢承受與人爲師。今日爇向爐中。從教熏天炙地。有耳朵者辨取。四祖和尚白槌雲。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師雲。當觀第一義。寶劍霜鋒利掣電隔叁千。最勝無倫譬。眼辨手能親。出來相比試。僧問。舊店新開列寶珍。一回拈著一回新。師今已據盧能位。端的如何拂鏡塵。師雲。朝到西天暮歸唐土。進雲。已得軒轅辨端的。靈光從此照恒沙。師雲。最初一句作麼生。進雲。不辭山路遠。踏雪也須過。師雲。儞猶醉在。僧問。靈山一會迦葉親聞。未審今日一會。什麼人得聞。師雲。與靈山無異。進雲。古之今之盡是知音。師雲。知音一句又作麼生。進雲。點頭不吐舌。師雲。無人孟浪過儞。進雲。忽遇拏雲[爪*隻]霧來時又作麼生。師雲。老僧打退鼓。乃雲。適來四祖師叔白槌雲。當觀第一義。只如第一義。且作麼生觀。要會麼。叁世諸佛。若無第一義。將什麼化度有情。西天四七唐土二叁乃至天下老和尚。若無第一義。將什麼建立宗風。只如當今聖帝。若無第一義。將什麼統禦天下。知郡學士知縣宣德合座尊官。若無第一義。將什麼爲民父母。乃至在會施主。若無第一義。將什麼崇敬叁寶。然雖如是。也須各各自悟始得

  上堂舉。古人道。夫爲善知識。須是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驅耕夫之牛。令他苗稼滋盛。奪饑人之食。令他永絕饑虛。衆中聞舉者。多是如風過耳相似。既驅其牛爲什麼卻得苗稼滋盛。既奪其食因什麼永絕饑虛。到者裏須是有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底腳手。便與拶一拶逼一逼。趕教走到結角處便好。向伊道。福不重受禍不單行

  上堂雲。二月春中漸暖。咍歌頻打拍板。烏雞走入鵝群。鴨兒凍得觜匾。水上或浮或沈。何時解成瑚琏。子細好好思量。天地去此不遠。複雲頻婆娑羅王

  上堂。今朝二月初五。行者先來打鼓。長老肚裏茫然。思量說佛說祖。大地雪深叁尺。禽獸吃泥吃土。今年必定豐熟。自然五風十雨。者裏有個好處。且道。有什麼好處。遂作雷聲雲。是什麼。複雲。雷乃發聲

  上堂雲。夫爲禅客。如出塞將軍。儞將得雲門半片糊餅來。我便與半個須彌山。若不如是。焉敢稱禅客

  上堂雲夫爲出家之人。須有出家之見。具擇法眼。方爲出家。如何是擇法眼。破燈盞。畢竟如何。擔板擔板

  結夏日上堂雲。孟夏漸熱。伏惟首座大衆。尊候萬福。卻似夾竹桃花錦上鋪花。遍地花莫眼花。每年事例不用張查。下座人事。巡寮吃茶

  上堂舉。永嘉道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大衆。這裏若不具金剛眼睛。便見髑髅遍野。如何即是。劍閣路雖險。夜行人更多

  上堂雲。立雪斷臂指喻後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個是什麼語。江城子

  上堂雲。時人住處我不住。時人行處我不行。畢竟作麼生。牛角長叁寸。兔角長八尺。四溟東海流。般若波羅蜜

  上堂雲。門外有大路。不肯大開口。臘月叁十日。胡亂外邊走。好大哥

  上堂雲。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夜月嚴凝霜天凜冽。池裏烏龜凍得成鼈。更說兩句舌頭成鐵

  聖節上堂雲。十二月初八日。今上皇帝降誕之辰。不得說別事。乃高聲雲。皇帝萬歲皇帝萬歲

  上堂雲。無邊身菩薩將竹杖量世尊頂。丈六了又丈六。量到梵天不見世尊頂相。乃擲下竹杖。合掌說偈雲。虛空無有邊。佛功德亦然。若有能量者。窮劫不可盡。大衆。無邊身菩薩說偈且止。諸人還解自量也無若教老僧自量。直是無下手處。不見古人道。[豆*鬥]充佛座功德難量。盞子燒香紫雲叆叇何故如是。別是一家春

  上堂雲。一年只余此月。天道未嘗降雪。奉告叁界龍神。各自遞相報說。普天普地鋪銀。且要應時應節。更望大衆慈悲。爲念普賢菩薩。畢竟作麼生。摩诃薩

  郭朝奉祥正請上堂。朝奉于法座前燒香雲。此一瓣香。爇向爐中。爲光明雲遍滿法界。供養我堂頭師兄禅師。伏願。于此雲中方廣座上。擘開面門。放出先師形相。與諸人描貌何以如此。白雲岩畔舊相逢。往日今朝事不同。夜靜水寒魚不食。一爐香散白蓮風。師遂雲。曩谟薩怛哆缽啰野。恁麼恁麼。幾度白雲溪上望。黃梅花向雪中開。不恁麼不恁麼。嫩柳條金線。且要應時來。不見龐居士問馬大師。不與萬法爲侶者是什麼人。馬大師雲。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儞道。大衆。一口吸盡西江水。萬丈深潭窮到底。掠彴不是趙州橋。明月清風安可比

  上堂雲。春雨灑無涯。乾坤已具知。東君行正令。梅柳一枝枝。祖師門下客。相見在今時。相見即不無。說什麼事。便下座

  上堂舉。肅宗帝問忠國師雲。和尚百年後所須何物。國師雲。與老僧造個無縫塔。帝雲。請師塔樣。國師良久雲。會麼。帝雲不會。國師雲。吾有付法弟子耽源。卻谙此事。請诏問之師雲。前面是真珠瑪瑙。後面是瑪瑙真珠。東邊是觀音勢至。西邊是普賢文殊。中間有一首幡。被風吹著。道胡盧胡盧

  上堂。顧視禅床左右。遂拈拄杖在手中雲。只長一尺。下座

  上堂雲。世有一物。亦不屬凡亦不屬聖。亦不屬邪亦不屬正。萬事臨時自然號令。抵死要知換卻性命

  上堂雲。擔水河頭賣。諸人盡笑怪。滯貨沒人猜。一似欠他債。昨夜叁更半。石人鬥禮拜。這個說話。莫道儞理會不得。我也理會不得

  上堂雲。古人道。無邊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念。師雲。是即是。只是太舊。雪峰示衆道。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會。打鼓普請看。大衆。雪峰對面熱瞞諸人不少也。然雖如是。還有與雪峰同步底麼。試出來與五祖相見。有麼。若無。遂拈拄杖卓一下舉起雲。五祖今日與雪峰。同乘槎泛四大海。穿八大龍王髑髅。經過百千個須彌山。卻回來法座上坐。又送雪峰歸雪峰山。只是不曾動著一步。諸人還信得及麼。若信不及。遂舉拄杖雲。豈不見先師翁道。放在臥床頭急要打老鼠

  上堂雲。凡心聖意露堂堂。念念無差即道場。向去莫言今日事。觀音自在放毫光。良久雲。莫瞞老僧好

  上堂雲。叁月安居今已滿。九旬禁足事如何。西天蠟驗聞聲久。此土鵝珠說者多。季運二千年遠意。混流水乳積成河。林泉開士齊弘護。莫使隳頹著衆魔

  上堂雲。時候季秋霜冷。皎潔銀河耿耿。松窓一炷爐煙。頗釋吾家好景

  上堂舉。僧問投子。大藏教中還有奇特事也無。投子雲。演出大藏教。師雲。投子被人一問。直得料掉沒交涉。若是五祖即不然。或有人問。大藏教中還有奇特事也無。老僧即向伊道。作禮而去信受奉行。然雖如是。與他投子白雲萬裏。畢竟如何。要儞諸方眼作麼

  上堂雲。悟了同未悟。歸家尋舊路。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自小不脫空。兩歲學移步。湛水生蓮花。一年生一度

  上堂雲。頻頻。喚汝不歸家。貪向門前弄土沙。每到年年叁月裏。滿城開盡牡丹花

  上堂雲。青蘿夤緣。直上寒松之頂。白雲淡濘。出沒太虛之中。自十九至二十叁日。萬余人來此赴會哄哄地。如今只見老漢。獨自口吧吧地。若道多人是鬧一人是靜。直是白雲萬裏。畢竟如何。一人鬧浩浩。多人靜悄悄。不如歸堂吃茶好

  上堂雲。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雲門道。觀世音菩薩將錢買糊餅。放下手雲。卻是個饅頭。如此則隨他腳跟轉也。五祖有個隨流認得性。快樂永無憂底因緣。舉似大衆。忽然于此省去也不定。良久喚侍者。侍者應諾。師雲。我害癡

  上堂雲。仲冬嚴寒普遍世間。富貴即易貧窮即難。唯我林泉之人無易無難。爲什麼如此。良久雲。無人處向儞說

  上堂舉。普化道。明頭來明頭打。暗頭來暗頭打。虛空裏來虛空裏打。四方八面來連枷打。臨濟聞得。遣僧問雲。總不恁麼來時如何。化雲。明日大悲院裏有齋。若是五祖即不然。有人問總不恁麼來時如何。和聲便打。是他須道。五祖盲枷瞎棒。我只要儞恁麼道。何故。一任舉似諸方

  上堂雲。應接無方唯是此。一毛端上廊心田。生枝延蔓魔家族。點點舒光曜祖天

  上堂雲。風和日暖喬樹鸎啼。桃李妍而爛錦成行。芳草濃而鋪茵作陣。花落一片兩片。浮碎玉以雰雰。柳舞叁回五回。曳長絲而冉冉。當是時也古人道。幽鳥語如簧。柳垂金線長。煙收山谷靜。風送杏花香。永日潚然坐。澄心萬慮忘。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良久雲。儞且商量看

  上堂舉。僧問雪峰雲。古澗寒泉時如何。峰雲。瞪目不見底。僧雲。飲者如何。峰雲。不從口入。趙州聞得雲。不可從鼻孔裏入也。僧卻問趙州。古澗寒泉時如何。州雲苦。僧雲。飲者如何。州雲死。師雲。若有人問五祖古澗寒泉時如何。即向伊道。水飲者如何。但雲當下止渴。或有個人出來問道。與曹溪水是一是二。我即向伊道。分枝列泒縱橫自在。低處澆田高處潑菜

  上堂雲。趙州道。個柏樹子。廬陵隨後雪。白米中間有個白蓮峰。一口吸盡西江水。喜美啰邏哩啰邏哩。我自我儞自儞。深村有個白額蟲。吒腮鬣颔九條尾。良久雲。咦好怕人

  小參舉。藥山初參石頭。問雲。叁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訪聞南方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實未明了。石頭雲。恁…

《法演禅師語錄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