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般曩結使波(唐雲步擲)金剛念誦儀
歸命金剛手 諸佛所依者
具普賢衆行 住是本有身
無始無終寂 妙用施諸願
摩王順叁毒 改劫故調柔
拯救諸有情 從凡入佛地
現世皆成就 今演念誦義
次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樂修步擲明王心真言者。當如法治地建立道場。修先行門面東而坐。所須供養飲食香華。隨力當陳務令清潔。入道場已遍禮諸佛。一心歸依願登正覺。然後結跏趺坐或複半跏。以香泥塗手備諸印契。次明叁部及護身。知諸教儀此略不抄
次乃端身正坐息諸緣慮。當觀己身皆由先世之因。成此四大五蘊。于一一求實不得無常敗壞。速起速滅即色即空。如是了了決定信解已。其能觀之不可泯滅。成真實智。廓周法界。量等虛空。以大悲故從真起用。乃想己身形如本尊威儀亦等不一不異
複結前叁昧金剛杵契。以印于心誦心真言曰
唵(一)缬哩(二合)儒[口*臨](二合叁)
由此契及真言加持。行者心如本尊
及舉契印頭誦真言
唵(一)部[口*臨](二合二)
由此契及真言加持故。猶同本尊
亦以契印額右肩左肩及心喉。皆誦被甲胄真言
唵(一)儒[口*臨](二合二)
由此契及真言加持故。即成被金剛甲胄無能娆害。由如前觀行及誦真言加持故。行者之身與本尊無異。諸佛受記龍天歸仰。決定成無上正等菩提
金剛橛契
契相以右無名指入左無名指小指間。中指入左中指頭指間。左亦如之。余指並頭相拄。想成火焰金剛杵形。以大指著地。卓而掣之。掣一誦至叁而止。隨意大小標心。即成金剛堅固地界。真言曰
唵(一)枳裏枳裏嚩日羅(二合二)嚩日裏部羅(叁)滿馱滿馱(四)[合*牛]泮吒
由此結契及真言加持故。下至金剛際悉如金剛座。天魔及諸障者不爲惱害
次方隅金剛牆界
契相准前地界。開二大指豎之。側如牆形。右繞身叁轉。標心大小即成金剛堅固之城。諸佛菩薩尚不違越。何況諸余難調伏者。悉不能近。真言曰
唵(一)沙羅沙羅(二)嚩日啰缽啰迦(引)邏(叁)吽泮吒
行者次當想于壇中有八葉蓮華。上有師子之座。座上有七寶樓閣。垂諸璎珞缯彩幡蓋。寶柱行列垂妙天衣。周布香雲。普雨雜花奏諸音樂。寶瓶阏伽天妙飲食摩尼爲燈。作是觀已
結大虛空藏契。契相合掌當心。蹙二頭指如寶形。並舒二大指押頭指根。二中指右押左外相交。互著手皆契成。誦真言曰
唵(一)伽伽那叁婆嚩嚩曰啰斛
由結此契及誦真言加持故。所想供養等物。真實無異聖衆受用
寶車辂契
契相二手內相叉仰掌。頭指橫相拄。以二大指各撚頭指根下。想成七寶車辂。金剛賀禦乘空而去。至于本尊之宮。誦真言叁遍。真言曰
唵(一)都噜都噜(二)吽
由結此印及真言加持故。七寶車辂至尊宮殿。想大聖本尊及諸眷屬升辂車
請車辂契
契相准前契。互以大指向身撥中指。誦真言叁遍。真言曰
那莫悉底哩野地尾迦南薩嚩怛他蘖多南(二)唵(二)嚩日唧擬那野(引)迦啰沙野曀呬裔呬(若奉送除來句加去句)薄伽晚(六)馺嚩诃(七)
由結此契誦真言加持故。聖衆從本宮來。赴于道場依空而住
本尊叁昧耶降道場契。契相二手內相叉作拳。右大指入。掌左大指向身招之。真言曰
唵(一)嚩日啰地哩迦(二)曀呬裔呬(叁若奉送除[目*壹]呬裔呬加伽車)薄伽梵(四)嚩日啰地哩迦(五)
由此真言契加持故。本尊不違本誓。集于道場
步擲契
契相先正立。舉右足向左斷空。逐日右轉使頓地。又移左足就右如初立。乃舉左足向右斷空。因向左頓地屈膝。乃舉左手頭指已下成拳。以大指押頭指側。想執叁股杵極力展臂向左擬勢。右手大指入掌。以中名指握之。頭指及小指皆舒之。極力垂臂手背向外。死出現嗔目左顧想。余臂悉如本尊執持。亦菩薩等。每想器拭之手。皆誦器拭真言曰
唵虐
又想舉身叁威焰由如劫燒。徹至十方一切世界。廣作佛事照觸言悟。一切如來初成道者願速轉法輪。度衆生者破其小器。臨涅槃者勸請久住。次當勸發菩薩之衆願。皆速證無上菩提。于其中間慎無退屈。複當啓發二乘之人。除其小兒令具大乘甚深空慧。凡夫之界威光所及。樊藏識中雜染種子。永離叁途具普賢行。傍生餓鬼盡此一形不複更受。亦想樊諸地獄。壞滅無余罪人。解脫發菩提心諸惡魔等。遇者摧伏辟除退散。如是量久利益既畢。想收威焰集于身中。然後出定。次複如如初依法。而坐
上方金剛網契
契相准前牆契二大指撚頭指下節。誦真言叁[這-言+(一/巾)]。頭上右轉叁二[這-言+(一/巾)]。真言曰
唵(一)尾塞普羅(二)娜[口*落]乞叉嚩日啰半惹啰(叁) [合*牛]泮吒
由此網契真言加持故。當成金剛堅固之網
火院密縫旋契。契相左手掩右手背豎二大指。誦真言叁遍。右繞身叁匝。想金剛牆外。火焰圍繞。真言曰
唵(一)阿娑莽擬儞(二)[合*牛]泮吒
次捧阏伽器近額想浴聖衆之足
普供養契
契相二手合掌右押左交。指初分即成。誦真言叁遍。谛想無量無邊塗香雲海末香雲海燒香雲海花鬘雲海燈明雲海飲食雲海衣服雲海。及一切供養等物皆成清淨廣多供養普供養真言曰
那莫薩嚩怛他蘖帝彌逾(二合一)尾濕嚩暮契藐(二)薩嚩他欠(叁)邬娜伽帝(四)娑頗羅系[仁-二+瞢](五)誐誐曩劍(六)馺嚩诃
本尊心真言曰
唵(一)缬[口*臨](二合二)尾[口*臨](二合叁)部[口*臨](二合四)素[口*臨](二合五)儒[口*臨] (二合六)虐
次複思惟己身與本尊無異。持金剛子珠。誦次前心真言。正念誦時觀本尊形像。或觀真言所有文字。或觀本尊心上有真言字。或寂靜心相應念誦。不急不緩亦不太小。課限畢己心欲除息際。仍須良久住本尊觀。複獻阏伽亦結普供養運心供養誦本真言。次結火院密縫契。頭上左轉一匝即成。解界次結降道場契向外撥之。想聖衆歸宮。次結護身契。准前印五處。各誦本真言
次誦大輪金剛真言二十一遍真言(此略不寫抄如余本所謂一種取用)由誦此真言故。所有違犯軌則之愆。悉滅無余功不虛棄。其息災增益降伏叁事法。廣如蘇悉地經中所陳。任作成就當知福祐畫像法。用應肘量[統-兒+木]如儀清淨。圖畫本尊遍身青色。右顧舒右足屈左膝。右上手垂下。屈大指入掌。中名指握之。舒余二指手背向外。次手持桃垂下。次下舒掌向下。掌中有火焰。次手鐵斧。次玉環次豎擬指。指上有輪。次拳大指押頭指側。次罥索。次舒五指。甲長而利仰掌。末手持弓。右近上手叁股杵。舒臂向上。次劍。次握圓石。次短柄槌槌如重輪。次兩只箭。次杖。次獨股杵。次舒掌。掌仰頭指大指相撚勢。次寶棒棒上粗近把處漸細末。舒掌向下。掌有焰鬘。皆散豎。亦色以龍爲冠鬘璎珞。手足钏及要縧等。頻眉猛視利牙出現。赤色方裙赤色傘蓋。魔王波旬俯伏在地。而四臂通身青色。回面向上求哀請命。舒右手五指側近額作歸命勢。左手拈地下。二手有一龍。自肘後縛之。發赤色而散。如有大恐怖之狀。頭近大聖右足。本尊左右有一金剛童子。並通身赤色形體光碩。右傍者。右手持桃。左執劍向下斫魔王勢。發向後垂而作赤色。左傍者左挽弓射魔王頭勢。發髻似赤紗色。之右字卻是左。左字卻是右。爲隱
步擲金剛修行儀軌一卷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