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毗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

「密教部」經文849卷18頁碼:P0055
唐 菩提金剛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

  娜麼叁曼多勃馱難(一)薩[口*栗]嚩(二合)吉[口*禮](二合)舍儞(二)素捺娜(叁)達[口*栗]磨(二合)嚩室多(四)缽羅(二合)跛多(二合五)[口*伽][口*伽]娜叁摩(引)叁摩(引)莎嚩(二合)诃

  如是受持世尊明印樂成就者。皆依本字相應而轉起本尊形。複以字門布身支分。然後持誦(如前已說)

  複次若欲修行此法門者。先當求入大迦路拏(此雲悲生也)曼荼羅已。複蒙受持阇梨灌頂。乃應具足修行此法。縱得持明余灌頂者所不堪也。若得備此法門者。諸佛菩薩皆悉歡喜

  複次若持別明。能依此經所說儀軌。于身支分安布明字。所謂五字等。增加威德離諸過罪。然可即依本尊法則誦持成就

  複次隨其持誦本尊明印。漫荼羅相隨事形色。坐起方便善此。瑜伽疾得悉地。凡有叁品謂上中下。隨事相應複有叁種。所謂寂靜除災增益降伏。隨一種中複分四相。所謂圓相白色。方相黃色。蓮華相者當作赤色。叁角相者即布黑色。是名四相。複次修寂靜者。結跏趺坐面向北方。對于圓相一心離緣。作成就法名扇底迦。修增益者。交腳豎膝而向東方。對于方相歡喜而坐。作成就法名布瑟致迦。修相攝法者。當峻兩膝如豎坐相。怒貌心喜及稱彼名。對蓮華相而持誦者。名皤施迦羅拏。修降伏者。空露蹲踞面向南方。對叁角相起忿怒智。與法相應名阿毗遮羅迦。如是持誦作成就者。隨類香華及以衣服稱于本法。攘災增福延壽降怨。次第相應勿令差失。隨意成就

  複次所謂明初安唵字。後稱所方言莎嚩诃名扇底迦也。明初稱唵字後稱事名。方稱[合*牛]發吒句。名爲降伏阿毗遮羅迦也。若明初稱娜麼句。後稱所後言娜麼句。是名增益布瑟致迦也。若明初稱吽發吒句。後稱名事後言吽發吒句。亦名阿毗遮羅迦。若明初稱娜麼句。後稱名事己即言吽發吒句。是名皤施迦羅拏也。或明初雲吽發吒句。于名事後雲親舵[舟*賓]舵親舵[舟*賓]舵[舟*賓]舵。亦名阿毗遮羅迦也

  如上明法次第色相。皆依字轉成本尊形。各隨本法加持自身。若金剛薩埵若佛菩薩皆應思惟。與法相應作成就法。所謂如前佛菩薩衆無量功德等。複于無盡有情界分。興大悲願作利樂等。諸佛菩薩隨辨香華而爲供養(如上已說)

  複次當作合掌。以金剛贊微妙言辭。稱歎如來真實功德。以所修善回向發願。作如是言

  如來所證功德聚  皆悉回向大菩提

  我今所修諸福慧  回向菩提亦如是

  法界衆生溺生死  輪回六道無歸處

  誓願鹹度至菩提  自利利他令滿足

  我依如來大智住  一切衆生普願同

  常當修集福德集  永離業障諸煩惱

  我等願登第一樂  悉地無礙得圓成

  內外清淨妙莊嚴  具足從身遍流出

  以是因緣成就故  衆生所願皆令滿

  作如是回向發願已。複上遏迦及諸供養(如上說)便即合掌置于頂上。歸命禮佛及菩薩衆作如是言

  敬禮十方佛  一切諸菩薩

  唯願安立我  最無上道處

  甚深妙大乘  速令我開解

  決定心無等  斷疑令永盡

  作禮已。複當啓白作如是言

  現前諸如來  救世諸菩薩

  不斷大乘教  到殊勝位者

  唯願衆聖尊  決定證知我

  各當隨所安  後複垂哀道

  複結前初叁昧耶印。至于頂上散之。如前結護法則。次第憶持一一解散。先所請尊各令還宮。若不解除。即爲無等誓法遮而不去。如是解送尊已。即後結前所說法界明印加持自身(法如上說之)作是思惟即我此身。與于法界本性同體住菩提心。猶如金剛薩埵。即複想置囕字安自頂上。複以甲胄明印被金剛甲。如是密嚴即複自性。同于金剛無能壞者。諸有見聞此人身者。即同見佛及諸菩薩。若聞言音或觸其身。皆必定于阿耨菩提得不退轉。一切功德悉能成就。即與佛身等無有異。如是畢已。複起增勝心修行事業。爲諸有情當勤自勵無得懈慢。于清淨處隨分香華嚴持供養。當觀自身如佛菩薩。所起之身若住觀音。或住諸佛勝妙之身。隨本明印而用加持。以法施心然後讀誦。大乘方廣甚深經典。歌贊如來無量功德。或以心念請諸天神皆令聽受

  複次若以觀音加持身者。而此菩薩即是如來功德莊嚴真淨法身。若以毗盧舍那加持身者。而此如來一切法王。于諸法中得自在者。是故于此二尊。隨依一尊作本性相。而用加持也

  複次若以觀音性用加持者。想以素字置于心中。置字明曰

  娜麼叁曼多勃馱難(一)素

  當思素義無染無著。猶如蓮華出于淤泥性。如是觀音妙形從此字轉。即是聖者更無凡狀(如前已說)印相者即前華座印也。誦此明曰

  娜麼叁曼多勃馱難(一)薩[口*栗]嚩(二合)怛他蘖多(引二)嚩路吉多(叁)迦噜拏(引)麼也(四)啰啰吽阇(五)莎嚩诃

  先以囕字置于頂上。即複用此明印加持自身頂上。然後隨力讀誦經典。或造製底或漫荼羅。繞塔經行諸善事業。修六和敬初發有情

  複次若至食時。爲支身故應行乞食。或檀越請或僧中食。所得之食。當離一切魚肉熏菜。供養本尊諸佛之余。乃至種種殘宿不淨果木。諸漿可醉人者皆不應受。若得如法清淨余食。先以搏食用獻本尊。然後隨食。食分有余施諸饑乏貧窮乞食者。當作是念我爲持身安穩行道。是故受食。不以滋味悅澤增減于心亦如膏車運載諸物不傷敗故。作是念已。然後即于所受食中。想置囕字遍淨諸食。複想自身全成鑁字。從此字轉爲羯磨金剛堅固薩埵。想字明曰

  娜麼叁曼多勃馱難(一)唵(二)鑁(叁)莎诃

  此明力故。能令速轉得金剛身也

  複誦施十力明八遍方乃食之。明曰

  娜麼薩[口*栗]縛(二合)勃馱冒地薩埵難(一)唵(二)麼覽舵儞(甯一反叁)帝[唬-兒+(焉-正)]摩(引)裏儞(四)莎诃

  住是本尊瑜伽食訖。所有余食以不動心。持誦一遍施于伴神。此神歡喜常自相隨而作擁護。不動明曰

  娜麼叁曼多嚩日啰(二合)赦(一)哆(引)啰(二合)吒(二)阿(上短)慕伽(叁)戰拏摩诃盧灑拏(上四)馺頗(二合)吒也(五)吽怛喇(二合)婆也怛喇(二合)婆也(六)吽怛喇(二合)吒(七)[泳-永+旱]滿(八)

  複次食竟暫息。複當如前禮拜。悔過淨身讀誦經典等。如常作業不應間阙。初中後夜如所應法思惟修習。若暫睡眠即如前說。事業金剛明印字等。轉身著甲如金剛身。敬禮一切佛菩薩等。即運心身起香華雲而爲供養。作悲愍心覆護衆生求大菩提。作是念已然可少時安寢。莫爲眠睡而生貪著。初應正身威儀。右脅累足如師子臥若支體疲懈隨意轉側當思明相作速起心。又複不應坐臥妙好高廣床上。起已如初修習念誦。乃至日出法事如上

  複次持真言者。常應專勤不應棄舍。叁世一切諸佛菩薩皆修此法。疾得如來一切智地。若有智者從凡夫地如法修行。即能此生遍曆無邊諸佛刹土

  複次若依遍數于時相中。專勤修習猶不成就。應自警悟倍加精進。勿生退沒起下劣想。而言是法非我所堪。複不應作疎慢之心。盡其身力作決定意必取成就。複作是念。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是我所依。由我依故。無盡有情必希我度。我誓度脫一切衆生。如是勤誠不休息故。諸佛菩薩皆知其心。即以威神加持不舍。隨其所作即得成就

  複次是中二事不應舍離速得成就。一者不舍諸佛及諸菩薩。二者不舍饒益衆生。恒依智願心不傾動。其斯二行隨意成就

  複次修行此法隨意內外。澡浴身心常令清淨。此中二法謂內澡浴及外澡浴。內澡浴者謂布明字于身心中名內澡浴也(如上所說)外澡浴者隨時盥洗或河流池處。叁昧耶安自頂上。以其覽字置于水中。以無動明印結護其處。置字明曰

  娜麼叁曼多勃馱難(一)覽

  置于此字能令離垢

  複隨樂住本尊身相。複當以不動明王。持叁聚土用澡浴。不動明曰

  娜麼叁曼多勃馱難(一)捍

  結前刀印用觸土聚。護身結界隨意應作

  複用叁界最勝明心以爲結護。心明曰

  娜麼叁曼多嚩日啰(二合)赦(一)壑

  其密印者如前五股金剛是也。或誦身明曰

  娜麼叁曼多嚩日羅(二合)赦(一)呵微麼(二合)薩[口*栗]嚩(二合二)怛他蘖多(叁)微灑曳叁婆嚩(四)帶賴(二合五)路枳也(二合六)微社也吽阇(七)莎诃

  如是浴已詣一淨處若水池中。以印掬水如法濑口。謂以印手沾眼耳鼻口頂喉等散灑身衣。複以結叁昧耶置頂上。想禮本尊及諸菩薩。複以二手掬水叁奉獻尊。以叁掬水浴于本尊及叁寶已。從浴處出愍念有情。欲令解脫趣詣精室。依前次第而作念誦

  複次若依水中作念誦時。水或至頂爲上成就。水或至腰爲中成就。水若至膝爲下成就。如是叁相隨得一相。于上中下皆能成就。無量重罪一時除盡。一切智句集在其身

  複次若以供養一切支分及衆方便。次第修行。不離諸相求成就者。是名世間小悉地也。若依無相最勝觀察。深心信解求無上果。隨所明照運心供養。以真實句置心支分。離妄攀緣修行念誦。得出世間最上成就。依契經說次第方便而說偈言

  相無相甚深  小智不能入

  依無相說相  攝彼二種人

  大毗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一卷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