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經文上一頁忍。曰空無所有。無相無願。是道之要。慧道以空爲上。學以無爲爲先。此叁句者。不可爲新學人說之。聞無所有。便曠其意。不複修戒。無所挂礙。于六德中。事事懈廢。言一切空。當何所作。口但說空。行在有中。墮四顛倒故言無功德。菩薩不應使聞無所從生法忍。夫善知識。欲教新學。稍稍以漸教。語魔事令護魔。因緣生死罪苦。五道分明。令信罪福。事事了了。乃可語道。昔分和檀王。與佛捔智。佛告王曰。以海水磨墨。斫樹爲筆。寫吾所知爲經卷。海水竭盡。樹枝了索。吾經不盡。所以爾者佛有叁達之智。來今往古。靡不通焉。佛經衆多。以虛空爲量。佛智弘深。以無造爲原。經中所演。不可思議。或有反覆。難了難明。粗以六事。可知其要。一曰正道。二曰善權。叁曰至教。四曰誘導。五曰福德。六曰禁戒。何謂正道。說無端緒。無造無作。虛無所有。無所從生。無行無得。自然如也。是謂正道。何謂善權。變化無方。或出或處。隨類而入。與爲因緣。時宜而說。不合章句。趣化度之。是謂善權。何謂至教。指示罪福。作是得是皆行所致。無橫與者。其事明白。是謂至教。何謂誘導。開童蒙人。有護有德。增壽益算。現世可獲。是謂誘導。何謂福德。六度無極。主治六情。製守根門。可得天人。轉輪聖王。長樂無極。是謂福德。何謂禁戒。守口攝意。身不殺不盜不淫不欺。奉孝不醉。叁惡趣苦。不可久處。是謂禁戒。先了此意。乃可爲道。譬如捉網先攝其綱。諸目皆正。不曉持綱。先理其目。顛倒錯亂。互相絆繞。無有解已。學亦如是。不達其要。聞經中說。不解權宜。不能分別。便相譏恃。遂執所守。興起恚意。失本忘義。毀正逐邪。學者雷同。追逐音響。不相匡正。識真者少。墮落滋多。如此之輩。徒載學名。曰四谛者。一曰苦谛。二曰習谛。叁曰盡谛。四曰道谛。一切衆生。不覺此苦。以苦爲樂。于罪苦中。求欲得安。賊醫僞說。迷惑人心。便言所作可現世得學者聞之莫不喜隨聞中至之言逆耳不受故言正言似反。誰能受者。複不知習知習者死。死不敢複作。複不知盡。知盡者死。死不敢複作。複不知道。知道者聞道。便能爲道。一切世間人。作罪事易。爲福事難。一切學士。作福事易。爲道事難。爲道複易。解道者難。說道者易。行之者難。故言甚難甚難。曰如來衆經禁戒律法。凡有八億四千萬卷。爲一切之良藥。治人身口意。療人生老病死耳。教衆生有二要。何謂爲二。一者作是得是。二者不作是不得是。如佛所說。叁界五道。罪垢苦惱。不離于作一切無橫。非天授與。亦非鬼神。亦非帝王。亦非父母亦非沙門梵志授與。所作罪福。如影隨形。如響應聲。不失如毛發者也
佛言。昔者爲鹽樓王。有弘普之慈諸墮罪獄者。王盡現之。王曰。汝等何爲是間。罪人對曰。我等死時。不知如行。諸惡自然。追逐送我。來到是間。願王哀我赦除罪過。王曰。汝等皆作何惡。罪人對曰我等生時。不孝父母。殺盜淫欺飲酒鬥亂持刀強勢。侵易善人。誹謗聖道。所作衆惡。不可具說。又信惡師。祠祀鬼神。謂當有福。烹殺叁生。禱賽神靈。我今自首。悔所作惡。王曰。汝等在世間時吾遣五使者。案行天下。告語汝曹。汝曹何以不受其教。諸罪人曰。我等生時。實不見聞。王曰。谛聽當爲汝曹說五使者。一曰世間母人。懷妊十月。身爲之病。臨當産時曰。父母怖危。既得[孑*免]身。從死得生。乳哺懷抱。推燥居濕。遲得長大。憂慮萬端。汝見之不。罪人曰見之。王曰。是吾一使者。二曰世間老人。顔色壞敗。頭白齒落。目冥耳聾。肉缰皮縮。伛偻而行。汝見之不。罪人曰見之。王曰。是吾二使者。叁曰世間病人。困劣著床。百痛普至。美食爲惡。汝見之不。罪人曰見之。王曰。是吾叁使者。四曰世間死人。刀風斷脈。拔其命根。身體正直。不滿十日。肉壞血流。膖脹爛臭無可取者生時相愛死皆相惡。汝見之不罪人曰見之。王曰是吾四使者。五曰世間犯罪。縛束送獄。桁械鞭笞。五毒普至。戮之都市。或截手足。火燒呋質。斬之枭拖五刑汝見之不。罪人曰見之。王曰。是吾五使者。王複告罪人曰。汝見是已。當自思惟。汝身亦更生更老更病更死。汝犯逆罪。亦當如彼。現受其殃。汝何不孝順父母謙敬長老慈仁爲首。心所不欲亦勿施人。世有賢明。當從啓受。歸命叁尊。迮心奉道。節情止欲。可得度苦。自汝所作。今當受之。吾不抂汝。罪人白王。我等生時。實作苦劇。不暇得爲。王告獄卒。汝便將去。到其劇處。獄卒名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持鋼鐵叉。叉有叁股。一叉罪人數百千萬。內著镬中。其镬縱廣等四十裏。自然製持。令不墮落。罪過未畢故令不死。從口至底百歲。乃至從底至上。亦複百歲。是名劇處。諸罪人受罪。更苦楚毒。遍十八處。中有罪畢當得出者。王複現之曰。汝等今去。或當爲人家作子生。當念孝順報父母恩。曼年盛時。當忍惡爲善。笃信叁尊。守戒奉道。修諸功德。莫複作惡。還來入此。夫地獄者。終不呼人。善自思之。諸罪人歡喜皆稱萬歲
佛言。諸有聞法乍信乍不信。狐疑進退還入邪者。皆從地獄來出。受閻王教者。信根淺少。故令其然。雖爾所作功德。終不唐捐。佛之弘慈。亦不遺忘。但劫數彌之耳。久後亦當度世
爾時佛告阿難。受是經典。持諷誦讀。廣爲人說。疾令時遠。普法澤流布來世。阿難白佛言。唯當受之。今斯經典。所號雲何奉行
佛言阿難。是經名淨除罪蓋娛樂佛法。一名授無思議光菩薩道決。當奉持之。族姓子及族姓女。盡其形壽。供養如來。隨之宜。從其所安。若以天華。如須彌山。用散佛上。及以名香澤香雜香。缯蓋幢幡。謙敬貢上
精進不懈。不如族姓女。受是經法。奉持諷誦。廣爲人說遵修法行。如是所教。功德福祐。過彼供養巨億萬倍。佛言。阿難。常當以法供養如來。若欲奉敬無上大聖。當受斯經。持諷誦爲他人說。及應法卷。佛說如是。無思議光菩薩。賢者阿難。一切衆會。阿須倫。世間人民。聞佛所說。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天上福已盡 墮爲牛領蟲
譬如大田家 收入甚大豐
但食不複種 谷盡亦饑窮
食福亦如是 福盡墮罪中
人身甚難得 根具亦甚難
百劫複百劫 時乃得爲人
失戒離人本 但坐著因緣
不知厭足故 受苦如彌連
蜎飛蠕動類 其神同一原
坐犯不與取 借貸無還心
受寄而拒抵 持頭觸突人
展轉畜生中 其苦難縷陳
佛說餓鬼苦 但有饑渴患
東西求飲食 不聞水谷聲
軀體一由旬 裸形發繞身
但坐悭獨食 故墮黑繩城
鐵圍兩山間 窈窈何冥冥
識神墮其中 不睹日月精
展轉不相見 但聞叫呼聲
一切衆惡聲 苦痛傷人情
既得生爲人 當受身諸殃
盲聾喑痖痾 跛躄不能行
雖有度世法 不得聽受聞
長夜受是苦 宛轉如車輪
受身雖根具 端政辯聰明
邪見墮顛倒 不信有佛經
或行屠網獵 酒樂著情欲
沒身見閻王 罪至乃怖驚
邊地無義理 父子相噬汝
室家更相賣 屬人爲奴虜
恒畜給驅使 動靜加杖楚
雖得爲人形 畜生共同侶
世間純淑善 無有師法則
當生長壽天 無形但有識
壽命雖延長 叁塗爲鄰側
後作曲[蟲*善]蟲 泥沙爲飲食
以在八難處 難得複爲人
譬如海盲鼈 欲值浮木孔
先死墮須河 甫來已過去
值法已沒盡 辄生佛故處
爲法船欲壞 思惟入甘露
精進諷爲勉 善知識爲師
精進爲大力 慧明踰日光
甘露消諸毒 亦能除五陰
若人已有信 住在佛教戒
便道通亦利 以開甘露門
甘露聲已出 叁界遍分明
已開大要道 但當正意行
一心向在在 爲道莫中止
人意譬如稱 常當攝拘牽
思惟止與觀 是爲世間明
叉手持頭腦 叁界皆禮佛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